首页> 中国专利> 能够控制施加到附着构件上的电压的成像设备

能够控制施加到附着构件上的电压的成像设备

摘要

本发明的能够控制施加到附着构件上的电压的成像设备,包括用于承载记录材料的传送带,能够抑制在记录材料从传送带分离时的分离放电所导致的图像模糊。为了将记录材料固定在传送带上,由附着构件对记录材料充电,以将记录材料电附着到传送带上。当记录材料从传送带分离时,由于记录材料受到充电,所以在记录材料和传送带之间发生分离放电。为了减小由分离放电所导致的记录材料上调色剂图像的缺陷,例如根据记录材料在转印位置处接受的电流,控制施加到附着构件上的电压,以由附着构件而互相抵消在转印位置处接受的电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314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佳能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710193613.1

  • 申请日2007-11-23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何腾云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28: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0-06-09

    授权

    授权

  • 2008-09-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7-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设备,它能够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承载和传送记录材料的记录材料传送构件上的记录材料上。

背景技术

最近,电子照相方式的成像设备朝更高速、更高功能和彩色性能发展,并且各类打印机和复印机可从市场上获得。例如,采用联线式成像设备作为彩色打印机,其中数种颜色的成像单元串行设置,以相继执行调色剂图像的多个转印。

在这种联线式成像设备中,已知有这类的如下成像设备,它通过将调色剂图像从串行设置的成像单元相继转印到带形的中间转印构件上,形成全色图像。然后,中间转印构件上的图像被一起转印到例如承载在带形传送单元上的记录材料(片材)上,以形成记录图像。在另一方式中,调色剂图像相继从串行设置的成像单元以重叠方式直接转印到承载在传送带的表面上的记录材料上,以形成全色图像。

另一方面,还已知有一种成像设备,其中,在将起到图像承载构件作用的感光构件上或中间转印构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时,记录材料承载在传送带上并被传送到转印位置。该方式具有在转印位置处稳定记录材料的动作的优点。在将记录材料承载在传送带上的情况下,使用附着构件。记录材料导入到传送带和附着构件之间,并且,当记录材料通过与附着构件相对的位置时,电压施加到附着构件上。于是,记录材料被充电并电附着到传送带上,从而记录材料可固定到传送带上。

然而,如上所述附着到传送带上的记录材料,往往在从传送带分离时、在传送带的表面和记录材料的背面之间产生分离放电。因此,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承载在传送带上的记录材料上的情况下,分离放电的影响使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模糊。尤其是,分离放电导致的调色剂图像的模糊在记录材料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缘部分中变得明显。这是由于在记录材料从传送带的分离过程中,记录材料上的电荷可能不因在记录材料上的移动而导致放电,但是,当记录材料从传送带完全分离时,记录材料上的电荷失去了逃逸的位置,从而容易导致放电。另外,由于分离方向的不稳定性,图像模糊往往在记录材料的后缘处更加明显。

当承载未定影调色剂的记录材料与传送构件分离时,产生这种图像模糊,并且,图像模糊不仅产生在使用中间转印带和传送带的中间转印方式的成像设备中,而且还产生在上述直接转印方式的成像设备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当记录材料从记录材料传送构件分离时由分离放电产生的图像缺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成像设备,它包括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图像承载构件,用于在转印位置处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电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转印构件,用于承载和传送记录材料通过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传送构件,用于在转印位置的上游附着位置处对记录材料充电、从而将记录材料电附着到记录材料传送构件的附着构件,用于向附着构件供给电压的第一电源部分,用于向转印构件供给电压的第二电源部分,及用于控制第一电源部分的输出的控制器,其中,当记录材料横跨附着位置和转印位置定位时,控制器将第一电源部分的输出从第一输出转换到第二输出,并根据第二电源部分的输出的电压-电流关系设定第二输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成像设备,它包括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图像承载构件,用于在转印位置处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电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转印构件,用于从转印位置的上游侧向下游侧承载记录材料并将记录材料传送通过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传送构件,用于在转印位置的上游附着位置处对记录材料充电、从而将记录材料电附着到记录材料传送构件上的附着构件,用于向附着构件供给电压的第一电源部分,用于控制第一电源部分的输出的控制器,不在记录材料的边缘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从而在记录材料的后端边缘上形成空白边缘的第一模式,及甚至对记录材料的后端边缘也形成调色剂图像的第二模式,其中,当执行第二模式时,在记录材料通过附着位置时,控制器将第一电源部分的输出从第一输出转换到第二输出。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其它特征将参照附图并通过下述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成像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A、2B和2C是示意性视图,说明了传送带上承载的记录材料的传送模式和分离放电所导致的图像缺陷。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成像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方块图,说明了附着单元和转印单元中控制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5是方块图,说明了附着单元和转印单元中控制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6是说明环境中绝对湿度和转印电压V1之间关系的例子的图表。

图7是说明环境中绝对湿度和电阻检测电压修正系数κ之间关系的例子的图表。

图8是说明转印电压和转印电流之间关系的例子的图表。

图9是说明转印偏压、记录材料的表面电位和附着电流之间关系的例子的示意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在下述实施例中,其中描述的部件将根据本发明将应用的设备的构造和条件,在尺寸、材料、形状及其相对位置上进行适当地改变。因此,除了特别说明之外,各实施例不应当构造成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成像设备的整体构造>

首先描述的是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整体构造。图1示意性地说明了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A的构造。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A是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的中间转印式和联线式的全色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100A包括作为多个成像单元的第一至第四处理站1a-1d,这些处理站是在分别形成的图像的颜色上有所不同的四个成像单元,它们沿着大致垂直方向、大致线性地设置。在图中,附图标记的后缀a、b、c和d涉及具有相同或相对应功能或构造的部件,并表示这些部件设置用于相应颜色。

处理站1a-1d分别包括起到第一图像承载构件作用的圆筒形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感光鼓)2a-2d。沿着感光鼓2a-2d的周边,设置起到用于对感光鼓2a-2d进行均匀充电的充电单元作用的充电辊3a-3d、和曝光装置4a-4d,这些曝光装置作为用激光照射感光鼓2a-2d以形成静电图像(潜像)的光学单元。另外,沿着感光鼓2a-2d的周边设置显影装置5a-5d,这些显影装置起到采用分别为品红、青色、黄色和黑色的调色剂显影静电图像以获得可视图像的显影单元的作用。而且,沿着感光鼓2a-2d的周边设置清洁设备6a-6d,这些清洁设备起到用于消除在转印步骤之后残留在感光鼓2a-2d上的调色剂(残余调色剂)的清洁单元的作用。

作为收容在显影装置5a-5d中的显影剂承载构件的显影辊5a1-5d1,与相对的感光鼓2a-2d具有预定间隙地由构成显影装置5a-5d的框架构件支承。在显影操作中,显影偏压施加到显影辊5a1-5d1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感光鼓2a-2d的充电极性为负。同样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调色剂的正常充电极性为负。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静电图像的显影用反转显影法实现,其中,以与感光鼓2a-2d的充电极性相同的极性充电的调色剂淀积到感光鼓2a-2d的成像区域(曝光区域)上,在该成像区域处,电荷通过曝光减弱。

沿着处理站1a-1d设置的是中间转印带7,它由环形带构成并构成起到第二图像承载构件作用的中间传送构件。该中间转印带7在作为多个支承构件的中间转印带驱动辊8、惰辊9和张紧辊10、11的张紧下被支承。通过从未图示的驱动单元(驱动源)传递到中间转印带驱动辊8的转动驱动力,使中间转印带7在箭头所示方向上转动(循环移动)。中间转印带7被定位成与处理站1a-1d的感光鼓2a-2d接触。

在中间转印带7的内表面侧上,在分别与感光鼓2a-2d相对的位置处设置的是一次转印辊14a-14d,该一次转印辊是起到一次转印构件作用的转动构件。该一次转印辊14a-14d分别经过中间转印带7压靠到感光鼓2a-2d上。于是,辊隙(一次转印辊隙)形成在一次转印部分T1a-T1d中,该一次转印部分是中间转印带7和感光鼓2a-2d之间的接触部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次转印辊14a-14d独立连接到一次转印偏压源(未图示)上,该一次转印偏压源是起到偏压输出单元作用的恒压电源。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一次转印步骤中,从一次转印偏压源输出的、被控制成恒压并具有与调色剂的正常充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一次转印偏压,被施加到一次转印辊14a-14d上。于是,在一次转印部分T1a-T1d中,电场形成在以正常充电极性充电的调色剂从感光鼓2a-2d移动到中间转印带7侧的方向上。因此,通过将一次转印偏压施加到一次转印辊14a-14d上,感光鼓2a-2d上的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

由环形带形成的传送带21设置成与中间转印带7接触,该传送带起到用于承载和传送记录材料S的记录材料承载构件(记录材料承载/传送构件)的作用。该传送带21在作为多个支承构件的传送带驱动辊23、惰辊24和二次转印辊22的张紧下被支承,该二次转印辊是起到二次转印位置构件作用的转动构件。通过从未图示的驱动单元(驱动源)传递给传送带驱动辊23的转动驱动力,使传送带21在箭头所示方向上转动(循环移动)。该传送带21被定位成与中间转印带7接触,并且一边与中间转印带7接触一边传送支承在其上的记录材料S。

作为构成传送带21的材料,可以优选采用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树脂)、聚偏1,1-二氟乙烯树脂(PVdF树脂)、聚氨酯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之类的介电树脂。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带21优选具有从1×105到1×1012Ω·cm的体积电阻率。本示例性实施例采用基于PVdF树脂和具有1×108Ω·cm体积电阻率的环形带作为传送带21。

二次转印辊22经由传送带21并在预定压力下接触惰辊9,该惰辊是在张力下支承中间转印带7的其中一个辊。辊隙(二次转印辊隙)形成在二次转印位置T2中,该二次转印位置是中间转印带7和传送带21之间的接触部分。在二次转印位置T2处,偏压通过二次转印辊22施加到传送带21上的记录材料S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二次转印辊22连接到二次转印偏压源20上,该二次转印偏压源是起到偏压输出单元作用的恒压电源。同样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惰辊9电接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二次转印步骤中,从二次转印偏压源20输出的、被控制成恒压并具有与调色剂的正常充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二次转印偏压,被施加到二次转印辊22上。于是,在二次转印位置T2中,电场形成在以正常充电极性充电的调色剂从中间转印带7移动到传送带21侧的方向上。因此,通过将二次转印偏压施加到二次转印辊22,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二次转印)到承载在传送带21上的记录材料S上。

二次转印辊22采用的是下述的辊,该辊是通过将由调节成1×107Ω·cm体积电阻率的表氯醇橡胶和NBR橡胶混合而成的弹性构件形成在金属芯上而制备的。一次转印辊和后面将描述的转印辊具有基本相同的构造。

在传送带21的表面上,在记录材料S的传送方向上的二次转印位置T2的上游侧处,作为附着构件的转动构件即附着辊12在与惰辊24相对的状态下与之接触。于是,辊隙(附着辊隙)形成在附着位置N处,该附着位置是附着辊12和传送带21的接触部分。在附着位置N处,偏压通过附着辊12施加在传送带21上的记录材料S上。附着辊12与传送带21合作夹紧通过附着位置N的记录材料。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附着辊12连接到附着偏压源13上,该附着偏压源是作为偏压输出单元的恒流电源。同样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惰辊24电接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将记录材料S附着到传送带21上的附着步骤中,施加附着偏压(恒流偏压),该附着偏压从附着偏压源13输出、被控制成恒流并具有与二次转印偏压的极性相同(即与调色剂的正常充电极性相反)的极性。于是,通过附着辊12和传送带21之间形成的电场对记录材料S充电。以此方式,在电附着状态下通过传送带21传送记录材料S。

附着辊12采用的是直径12毫米的硬质橡胶辊,它由为了调节电阻而在其中分布有炭黑的EPDM橡胶而制备。附着辊12构造成使得偏压可施加到金属芯上。当在辊的外周卷绕有1厘米宽度的金属箔并且在其与金属芯部之间施加500V的电压时,附着辊12的电阻被调节到1×106Ω。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附着位置N处,接触传送带21的外周的辊受到偏压,并且,接触传送带21的内周的辊电接地。然而,也可能相反,对接触传送带21的内周的辊施加附着偏压,并将接触传送带21的外周的辊电接地。在此情况下,施加的附着偏压的极性变成与前述情况中相反。在任何情况下,附着偏压产生的电场都与二次转印位置处的电场的方向相反。另外,附着偏压可以不施加到与传送带21接触的附着构件上,而施加到如电晕充电器那样的不与传送带21接触设置的附着构件上。同样的偏压也可以在二次转印位置T2处施加到二次转印辊22和惰辊9上。

记录材料S以堆叠状态存储在供给单元15中,该供给单元设置在成像设备100A的图1所示的下部中,并且该记录材料由构成供给单元的供给辊16逐一分离供给并传送到成对的对准辊17。与中间转印带7上的图像同步,成对的对准辊17使记录材料S前进到传送带21上。

已经在二次转印位置T2处接受已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S在分离部分E处与传送带21分离,并被传送到作为定影单元的定影装置18,该分离部分在记录材料S的传送方向上的二次转印位置T2的下游侧定位在驱动辊23上方。

然后,通过在定影装置18中加热和加压而进行图像定影之后,记录材料S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9,该排出托盘暴露在成像设备100A的外部。

例如在全色成像的情况下,首先在第一处理站1a中,感光鼓2a由充电辊3a均匀充电,并且感光鼓2a的充电表面根据相对应的颜色部件的图像信息由曝光装置4a扫描曝光。这样形成在感光鼓2a上的静电图像由显影装置5a显影为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2a上的调色剂图像在一次转印部分T1a处被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

随后,在第二到第四处理站1b-1d中,调色剂图像以与第一处理站1a中相同的方式形成在感光鼓2b-2d上。然后,调色剂图像相继在相应的一次转印部分T1b-T1d处从相应的感光鼓2b-2d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从而与已经形成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图像重叠。

记录材料S在附着位置N处承载在传送带21上,然后,与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前端移动到二次转印位置T2的时刻同步地被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T2。然后,在二次转印位置T2处,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一起转印(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

具有已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S被传送到定影装置18。该定影装置18在定影辊和加压辊之间的定影部分(定影辊隙)中对调色剂图像加热和加压,用于将其定影到记录材料S的表面上。随后,将记录材料S排出到排出托盘19上,从而完成成像操作的循环。

在一次转印步骤之后残留在感光鼓2a-2d上的调色剂由清洁设备6a-6d去除和回收。同样,在二次转印步骤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7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可以由作为带清洁单元的带清洁器(未图示)去除和回收。或者,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可能电转印到感光鼓2a-2d中的至少一个上,并由感光鼓2a-2d的清洁设备6a-6d去除和回收。

通过预期的单处理站或四个处理站的某一些而形成调色剂图像,从而成像设备100A同样能够形成单色或多色图像。同样,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调色剂图像不在某些处理站中形成之外,成像操作类似于上述全色成像中的操作。

图2A、2B和2C示意性地说明了在记录材料S与传送带21分离时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的动作。

在前述构造的成像设备100A中,通过将附着偏压(例如20μA)施加到附着辊12上,记录材料S可紧紧地附着到传送带21上,并且可提高传送性能。

然而,在紧紧地电附着到传送带21上的记录材料S中,其移动方向的后端在与传送带21分离时呈图2A中符号B所表示的状态。同样,如图2A中符号C所表示的分离放电发生在传送带21的表面和记录材料S的后表面(与调色剂图像承载表面相反并与传送带21接触的表面)之间。因此,转印的图像可以导致如图2B中示意性示出的模糊D。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在使用记录材料承载构件的成像设备中、抑制在记录材料与记录材料承载构件分离时由分离放电导致的图像模糊。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相应于转印偏压,附着偏压在记录材料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处在预定范围内变化,从而控制对记录材料承载构件的附着力,使其在记录材料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处在预定范围内电减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从转印偏压的目标值预测在转印步骤时在转印部分中实际流动的转印电流,并且相应于其结果,附着偏压在记录材料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处在预定范围内改变。

为了获得期望的转印能力,转印偏压的目标值根据例如记录材料的类型信息、记录材料的电阻的信息和成像设备的环境信息中的至少其中一个而改变。在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成像设备中至少检测到记录材料的电阻的信息。记录材料的电阻的信息可从偏压输出单元的输出检测到,该偏压输出单元输出将在检测位置处施加到记录材料上的偏压。更具体的是,在记录材料至少处于检测位置且偏压输出单元在恒压控制或恒流控制下输出偏压的状态下,检测该偏压输出单元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作为用于在检测位置处将偏压施加到记录材料上的偏压施加单元,可以使用用于将记录材料附着到记录材料承载构件上的附着构件。

于是,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成像设备包括用于改变转印偏压的转印偏压改变单元,转印偏压输出单元为了转印操作而输出该转印偏压,该成像设备还包括用于改变附着偏压的附着偏压改变单元,附着偏压输出单元为了附着操作而输出该附着偏压。

根据转印步骤中转印偏压对这种记录材料的值,该附着偏压改变单元使记录材料的移动方向上的前端通过附着部分时的附着偏压的第一值和记录材料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通过附着部分时的附着偏压的第二值之间有所不同。

根据与记录材料的电阻相关的信息,该偏压改变单元能够改变转印偏压。另外,该成像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检测至少包括湿度信息的环境信息的环境检测单元,并且,转印偏压改变单元可以根据该环境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改变转印偏压。而且,该转印偏压改变单元可以根据环境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和与记录材料的电阻相关的信息来改变转印偏压。

在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附着偏压输出单元包括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当附着偏压输出单元在恒压或恒流控制下输出偏压时、附着偏压输出单元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根据记录材料通过附着部分时检测单元检测的输出电压或电流,该转印偏压改变单元可以改变对记录材料的转印偏压。更加详细地,根据与第一附着偏压相同的偏压输出时和记录材料通过附着部分时的检测结果,转印偏压改变单元改变转印步骤中对这种记录材料的转印偏压。同样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可以根据如设备的环境信息之类的其他信息来改变转印偏压。从附着构件将偏压施加到记录材料上时电压-电流的关系,附着偏压测量单元能够检测到与记录材料的电阻(阻抗)相关的信息。基于电压-电流的关系的测量结果,可以改变转印偏压,或者通过从该测量结果计算记录材料自身的电阻并基于该计算的结果,自然可以改变转印偏压。

另外,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转印步骤处的转印偏压,或者更详细地根据从目标值预测的转印偏压输出单元的输出电流值、即转印电流,附着偏压改变单元使附着偏压的第一值和第二值之间有所不同。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用于测量转印偏压输出单元输出前述转印偏压时转印偏压输出单元的输出电流。然后,在记录材料通过转印部分并进行转印操作时,附着偏压改变单元根据测量单元测量的输出电流、使附着偏压的第一值和第二值之间有所不同。更特别地,当附着偏压输出单元输出第一值的转印偏压,并且,当已经通过附着部分的记录材料的部分正在通过转印部分并进行转印操作时,测量单元测量输出电流。然后,根据测量的输出电流,附着偏压改变单元将这种记录材料的第二附着偏压改变成与这种记录材料的第一附着偏压不同的值。

在下面,将同样参照图4给出更加详细地描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直到记录材料S进入附着位置N为止,附着偏压源13开始将预定值的偏压(第一附着偏压)施加到附着辊12上。于是,记录材料S附着到传送带21上,并且在附着偏压源13输出前述偏压时,电压-电流关系作为记录材料S的电阻的信息被检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尤其是当附着偏压源13在恒流控制下输出偏压时,检测附着偏压源13的输出电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附着辊12起到附着构件的功能,也起到用于检测记录材料S的电阻的信息的检测单元的功能。

然后,基于记录材料S的电阻的信息的前述检测结果,对在二次转印位置T2处在二次转印步骤中从二次转印偏压源20施加到二次转印辊22上的二次转印偏压确定目标值。同样基于这样确定的二次转印偏压的目标值,预测在二次转印步骤中实际流动的转印电流,即二次转印偏压源20在输出二次转印偏压时的输出电流。

然后,基于转印电流的预测结果,确定附着偏压(第二附着偏压),该附着偏压将在附着位置N施加到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中的预定范围。

接着,与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中预定范围的部分进入附着位置N的时刻同步,施加到附着辊12上的偏压从已经在此时刻施加的第一附着偏压改变到如前所述确定的第二附着偏压。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附着偏压源设备51设置有作为用于将偏压输出到附着辊12的偏压输出单元的附着偏压源(偏压输出部分)13。同样,作为用于检测当附着偏压源13在恒流控制或恒压控制下输出偏压时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的检测单元,附着偏压源设备51设置有电压检测部分(电压表)52,用于测量尤其是输出恒流偏压时的输出电压。电压检测部分52测量在附着偏压源13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产生的电压。电压检测部分52将表示测量结果的电信号输出到起到控制单元作用的CPU50。

基于表示测量结果和从电压检测部分52供给的信号,即基于为了获得预定电流而从附着偏压源13输出的电压的信息,该CPU50确定二次转印偏压的目标值。该CPU50可独立地确定记录材料S自身的电阻,并可以基于此来确定二次转印偏压的目标值。

同样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检测成像设备的主体中温度和湿度的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55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作为用于检测包括至少湿度信息的环境信息的环境检测单元。表示温度-湿度传感器55的检测结果的电信号供给CPU5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该CPU50从温度-湿度传感器55的检测结果计算绝对湿度,并根据该计算的结果来确定二次转印偏压的目标值。而且,CPU50从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的操作单元或者可通讯地连接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上的如个人电脑之类的外部设备的操作单元来接收信息输入。于是,至少与用于成像的记录材料S的类型相关的信息进入CPU5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CPU50还根据记录材料S的这种类型信息确定二次转印偏压的目标值。

例如,在如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在附着偏压源在恒流控制下输出偏压时检测输出电压的情况下,检测的电压可以根据预定计算公式线性或非线性地增大,以获得转印偏压。该计算公式可以不同,或者可以根据环境信息和/或记录材料S的类型而改变。在该计算中使用的计算公式和表数据的信息被预先存储在ROM中,该ROM作为组装到CPU50中或电连接到CPU50上的存储单元。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附着辊12和附着偏压源13构成用于检测与记录材料S的电阻相关的信息的设备。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用于综合控制成像设备100A以执行顺序操作的控制单元(控制器)的CPU50,还具有转印偏压改变单元的功能。而且,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CPU50还具有附着偏压改变单元的功能。该转印偏压改变单元和附着偏压改变单元自然可设置为单独的控制器。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从恒流源的附着偏压源13供给到附着辊12的附着偏压,传送到在传送带21和附着辊12之间形成有辊隙的附着位置N处的记录材料S充分附着到传送带21上。由此充分附着到传送带21上的记录材料S被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T2。该状态下的附着偏压(第一附着偏压)具有一电流量,该电流量足以防止记录材料S从传送带21升起,并能够从这种附着偏压供给时的电压和电流来测量记录材料S的电阻的信息。这种电流量最好是从10μA到40μA。比该范围小的电流可能无法将记录材料S充分附着到传送带21上,并且比该范围大的电流可能增大除了供给记录材料S之外的逃逸电流并可能降低记录材料S的电阻的检测精度。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它选择为20μA。然后,表示附着偏压源13的输出电流的测量结果的电信号供给CPU50,并存储在RAM中,该RAM是组装到CPU50中或电连接到CPU50上的存储单元。第一附着偏压连续供给到同样的记录材料S,直到附着偏压改变到将在后面描述的第二附着偏压为止。

然后,基于在附着位置N处进行的记录材料S的电阻的信息的测量结果,并基于如成像设备100A使用的环境、片材的类型、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转印构件的电阻等条件,CPU50选择二次转印步骤中二次转印偏压的最佳目标值。于是,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选择将从二次转印偏压源20供给到二次转印辊22(例如,+1.5kV)的目标偏压电压V(下文中称为“目标转印电压”),该二次转印偏压源为恒压源。然后,将如此选择的目标转印电压V供给到二次转印辊22,以执行二次转印步骤。

在CPU50中,根据下述公式,用从图6中所示的关系确定的电压V1和在附着位置N处以20μA的电流供给输出的电压V20,计算目标转印电压V。图6是转印偏压表,该转印偏压表设置用于每种类型的记录材料S,并表示由温度-湿度传感器55的检测结果确定的绝对湿度和电压V1之间的关系,并且该转印偏压表预先存储在ROM中,该ROM作为组装到CPU50中或者电连接到CPU50上的存储单元:

V=V1+κV20

这里,从表示绝对湿度和图7中所示的κ之间关系的表可以确定κ(检测电阻的电压的修正系数)。该表预先存储在ROM中,该ROM作为组装到CPU50中或电连接到CPU50上的存储单元。

然后,当记录材料S在其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到达距离附着辊12预定距离的位置时,CPU50将附着偏压从第一附着偏压转换到第二附着偏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转换附着偏压的前述预定距离选择为20毫米。于是,当记录材料S距其移动方向的后端20毫米并朝向移动方向的前端的位置到达附着位置N时,附着偏压从第一附着偏压转换到第二附着偏压。然而,这种例子不是限制性的,并且考虑到不影响记录材料S的传送性能和覆盖需要防止图像缺陷的范围,确定附着偏压的转换点。因此,只要保持足够的附着力用于传送记录材料S、并可覆盖产生图像缺陷的范围,则记录材料S在其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处的预定范围不局限于移动方向上20毫米长度的范围。根据本发明人的调查,该距离优选为10毫米或者以上、以及70毫米或者以下。一旦距离短于该范围,则防止由记录材料S从传送带21分离时的分离放电所导致的图像缺陷的效果可能变得不确定。另一方面,一旦距离长于该范围,则不显著提高防止图像缺陷的效果,并且记录材料S的传送性能可能降低。

记录材料S在其移动方向上的后端的预定范围的第二附着偏压由CPU50选择,使得在二次转印步骤之后、传送带21和记录材料S之间的电附着力相对于已经如上选择的目标转印电压V变小(例如12μA)。

由来自记录材料S表面的正附着偏压进行强有力地正充电的记录材料S电附着到传送带21上。该正充电的记录材料S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T2,并接受来自传送带21的后侧的二次转印辊22的正二次转印偏压。于是,记录材料S和传送带21之间的电附着力降低。然而,由于正电荷仍然保持,所以记录材料S和传送带21之间的电附着力仍然存在。因此,在从传送带21分离时,在传送方向变动的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中,可能由分离放电导致图像模糊。因此,在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的预定范围内,附着偏压转换到第二附着偏压,选择该第二附着偏压,使得在第二转印步骤之后、基本消除记录材料S和传送带21之间的电附着力。

根据本发明人的调查,为了充分减小电附着力和防止分离放电导致的图像缺陷,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的预定范围内的表面电位最好在从50V到400V的范围内。在该范围以下,传送带21和记录材料S之间的附着力低,并可能降低传送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该范围以上,可能有助于产生由记录材料S从传送带21分离时的分离放电所导致的图像缺陷。

例如以下述方式可以确定用于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的预定范围的第二附着偏压。当施加目标转印电压V时,可以通过如图8中所示的关系预测转印电流Tb。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CPU50从表示目标转印电压V和转印电流Tb之间的这种关系的表中、预测二次转印步骤的实际转印电流Tb。然后,附着偏压源13的输出电流(附着电流)的绝对值从20μA的第一附着偏压降低到通过将预测的转印电流Tb乘以1.2所获得的值,该第一附着偏压从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前端施加到切换到第二附着偏压。例如,在Tb=10μA的情况下,第二附着偏压变为12μA。表示目标转印电压V和转印电流Tb的关系的表预先存储在ROM中,该ROM作为组装到CPU50中或电连接到CPU50上的存储单元。

然而,由于转印电流取决于记录材料S的厚度和电阻以及环境,所以用于确定第二附着偏压的计算公式不局限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公式。同样,基于记录材料S在其移动方向上的前端的第一附着偏压和转印电流、环境等之间的关系,记录材料S在其移动方向上的后端的第二附着偏压的绝对值不必须设定得低于记录材料S在其移动方向上的前端的第一附着偏压。

图9说明了在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转印偏压和附着偏压的变化、以及记录材料(例如纸张)S的所得表面电位。在图9所示例子中,记录材料S在移动方向上具有297毫米的长度(A4尺寸的纵向尺寸),在该长度内,附着偏压在移动方向上在距后端20毫米并朝向前端的位置发生转换。记录材料S和传送带21之间的电附着力可用记录材料S的表面电位表示。因此,记录材料S的附着力可看作随着表面电位降低而降低。

作为另一方法,可通过测量实际转印电流并使用该测量的结果来设置第二附着偏压,而不是基于如图8所示的转印电压和转印电流的关系来预测相对于目标转印电压V的转印电流。更具体的是,在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前端部分中测量在实际二次转印步骤时流动的转印电流,并以该电流为基础,选择在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部分的第二附着偏压,以便于消除传送带21和记录材料S之间的电附着力。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所示,二次转印偏压源设备53设置有二次转印偏压源(偏压输出部分)20,作为将偏压输出到二次转印辊22的偏压输出单元。另外,二次转印偏压源设备53设置有用于特别是在输出恒压偏压时测量输出电流的电流测量部分(电流表)54,作为用于在二次转印偏压源20输出偏压、尤其是恒流偏压时测量输出电流的测量单元。电流测量部分54测量从二次转印偏压源20通过二次转印辊22流动的电流。该电流测量部分54将表示测量结果的电信号输出到起到控制单元作用的CPU50。基于表示测量结果并从电流测量部分54供给的信号,即基于二次转印操作时的实际转印电流Tb,该CPU50以如上所述的方式确定二级附着偏压。

更为详细地,当二次转印偏压施加到记录材料S的一部分(该部分从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前端延伸到转换成第二附着偏压的位置,并且第一附着偏压已经施加到该部分)上时,电流测量部分54测量二次转印偏压源20的输出电流。根据目标值施加该状态下的二次转印偏压,该目标值通常由通过施加第一附着偏压而检测的记录材料S的电阻的信息来确定。

测量转印电流的这种方法能够检测在实际转印步骤中流过每个记录材料S的电流,从而更加有效地防止图像缺陷。

换言之,当记录材料从前端到后端通过附着部分(附着位置)时,附着偏压输出单元输出至少两个不同的值的附着偏压,该值包括前端通过附着部分时的第一附着偏压和后端通过时的第二附着偏压。在附着偏压输出单元在恒流控制下输出第一附着偏压值的偏压时所检测的附着偏压输出单元的输出电压改变的情况下,第一附着偏压和第二附着偏压的绝对值不同。或者,在附着偏压输出单元在恒压控制下输出第一附着偏压值的偏压时所检测的附着偏压输出单元的输出电流改变的情况下,第一附着偏压和第二附着偏压的绝对值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尽管第一附着偏压不根据转印偏压改变,但是第二附着偏压根据转印偏压改变。而且,换言之,在已经在第一附着偏压的施加期间通过附着部分的记录材料的一部分正在通过转印部分并受到转印操作时所检测的、转印电流改变的情况下,第一附着偏压和第二附着偏压的绝对值不同。

在传送带21和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分离时,本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附着偏压的控制能够减小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和传送带21之间的电附着力。结果,记录材料S在其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呈图2A中符号A所示的传送姿势,并且可以防止由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处的分离放电所导致的图像缺陷,如图2C中示意性所示。

在上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施加到附着辊12上的偏压在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的后端处的预定范围内与转印偏压相适地转换。于是,可能减小传送带21和记录材料S之间的附着力,并防止由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处分离放电所导致的图像模糊。因此,在不降低成像操作中转印性能和传送性能的情况下,可以满意地进行成像。

尤其是,通过基于附着位置N处记录材料S的电阻的信息的测量结果而改变转印偏压、并通过根据该转印偏压而改变附着偏压,可以以更加简单和有效的构造来获得满意的转印性能和传送性能,并防止图像缺陷。更为优选地,通过测量实际转印电流可更加有效地防止图像缺陷。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成像设备100A采用中间转印方式,其中感光构件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构件上,并且中间转印构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电附着到记录材料承载构件上的记录材料上。而与之相对地,本示例性实施例采用直接转印方式,其中感光构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直接转印到电附着到记录材料承载构件上的记录材料上。

图3示意性地说明了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B的构造。在图3中所示的成像设备100B中,与图1中所示成像设备100A中的元件相同或相等的功能或构造的元件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将省略详细描述。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B包括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A的第一至第四处理站1a-1d,它们沿着大致垂直方向、大致线性设置。每个处理站1a-1d的构造都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处理站。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B中,由环形带形成并起到用于支承和传送记录材料S的记录材料承载构件(记录材料承载/传送构件)作用的传送带21沿着处理站1a-1d设置。传送带21在张力下由作为多个支承构件的传送带驱动辊8、惰辊9和张紧辊10、11支承。通过从未图示的驱动单元(驱动源)传递给传送带驱动辊8的转动驱动力,传送带21在箭头所示方向上转动(循环移动)。传送带21被定位成与处理站1a-1d的感光鼓2a-2d接触,并传送支承在其上的记录材料S使之相继与处理站1a-1d的感光鼓2a-2d接触。

在传送带21的内表面侧上,在分别与感光鼓2a-2d相对的位置处设置转印辊22a-22d,该转印辊是起到转印构件作用的转动构件。该转印辊22a-22d分别经过传送带21压靠到感光鼓2a-2d上。于是,在转印部分Ta-Td中形成辊隙(转印辊隙),该转印部分是传送带21和感光鼓2a-2d之间的接触部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转印辊22a-22d独立连接到转印偏压源20a-20d上,该转印偏压源是起到偏压输出单元作用的恒压源。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转印步骤中,从转印偏压源20a-20d输出的、被控制成恒压并具有与调色剂的正常充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转印偏压,被施加到转印辊22a-22d上。于是,在每个转印部分Ta-Td中,电场形成在以正常充电极性充电的调色剂从感光鼓2a-2d移动到传送带21侧的方向上。因此,通过将转印偏压施加到转印辊22a-22d上,感光鼓2a-2d上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支承在传送带21上的记录材料S上。

在传送带21的表面上,在记录材料S的传送方向上的第一处理站1a的上游侧,作为附着构件作用的转动构件即附着辊12在与惰辊9相对的状态下与之接触。于是,在附着位置N处形成辊隙(附着辊隙),该附着位置是附着辊12与传送带21的接触部分。附着辊12与传送带21合作夹紧通过附着位置N的记录材料S。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附着辊12连接到附着偏压源13上,该附着偏压源是作为偏压输出单元的恒流电源。同样,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惰辊9电接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将记录材料S附着到传送带21上的附着步骤中,施加附着偏压(恒流偏压),该附着偏压从附着偏压源13输出、被控制成恒流并具有与转印偏压的极性相同(即与调色剂的正常充电极性相反)的极性。于是,通过附着辊12和传送带21之间形成的电场对记录材料S进行充电。以这种方式,在电附着状态下,通过传送带21传送记录材料S。

对应于第一实施例中由二次转印辊22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传送带21上的记录材料S上的二次转印步骤,本示例性实施例包括由多个转印辊22a-22d从感光鼓2a-2d转印到传送带21上的记录材料S上的一次转印步骤。通过将二次转印步骤理解为该转印步骤,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二次转印辊22和二次转印电源20的构造和功能可以以基本同样的方式应用于本示例性实施例。

记录材料S以堆叠状态存储在供给单元15中,该供给单元设置在成像设备100B的图3所示的下部中,并且该记录材料S由构成供给单元的供给辊16逐一分离进给并传送到成对的对准辊17。与感光鼓2a-2d上的图像同步,成对的对准辊17使记录材料S前进到传送带21上。例如,在全色成像情况下,以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e方式将形成在处理站1a-1d的感光鼓2a-2d上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部分Ta-Td中,相继转印并重叠在承载在传送带21上的记录材料S上。记录材料S在分离部分E处与传送带21分离,该分离部分位于记录材料S的传送方向上第四处理站1d的下游侧的驱动辊8上方。这样,在作为定影单元的定影装置18通过加热和加压而对图像进行定影之后,将记录材料S排出到排出托盘19,该排出托盘暴露在成像设备100B的外部。

在前述构造的成像设备100B中,通过将附着偏压(例如20μA)施加到附着辊12上,记录材料S可紧紧地附着到传送带21上,并且可提高传送性能。

然而,如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在紧紧地电附着到传送带21上的记录材料S中,其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在与传送带21分离时呈类似于图2A中符号B所示的状态。同样,类似于图2A中符号C所示的分离放电发生在传送带21的表面和记录材料S的后表面之间。因此,转印的图像可能导致如图2B中示意性示出的模糊D。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到附着位置N的记录材料S通过从附着偏压源13供给到附着辊12的附着偏压而充分附着到传送带21上,在附着位置处,在传送带21和附着辊12之间形成辊隙,该附着偏压源是恒流源。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将偏压输出到附着辊12的附着偏压源13的构造如参照图4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那样。这样充分地附着到传送带21上的记录材料S被传送到转印部分Ta-Tb。此状态下的附着偏压(第一附着偏压)具有足以防止颜色色差和记录材料S从传送带21上升高的电流量,并能够从这种偏压供给的电压和电流来测量记录材料S的电阻的信息。这种电流量为例如20μA。然后,表示附着偏压源13的输出电流的测量结果的电信号供给到CPU50,并存储在RAM中,该RAM是组装到CPU50中或电连接到CPU50上的存储单元。该第一附着偏压继续施加到同样的记录材料S上,直到附着偏压改变为将在后面描述的第二附着偏压为止。

然后,基于在附着位置N处进行的记录材料S的电阻上的信息的测量结果,并基于如成像设备100B使用的环境、片材类型、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转印构件的电阻等条件,CPU50选择转印步骤中转印偏压的最佳目标值。于是,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选择将从作为恒压源的转印偏压源20a-20d供给到转印辊22a-22d的目标转印电压V(例如+1.5kV)。然后,所选择的目标转印电压V施加到转印辊22a-22d上,以在转印部分Ta-Td处执行转印步骤。

关于对应于处理站1a-1d的转印部分Ta-Td,目标转印电压V可以相同或不同。根据附着位置N处记录材料S的电阻的信息的测量结果,CPU50可以将关于转印部分Ta-Td的目标转印电压V设置成相同的值或不同的值。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目标转印电压V对所有转印部分Ta-Td均相同。

在CPU50中,用从图6所示的关系确定的电压V1和在附着位置N处以20μA的电流供给输出的电压V20,根据下述公式计算目标转印电压V。图6是转印偏压表,该转印偏压表设置用于每种类型的记录材料S,并表示由温度-湿度传感器55的检测结果确定的绝对湿度和电压V1之间的关系,并且该转印偏压表预先存储在ROM中,该ROM作为组装到CPU50中或者电连接到CPU50上的存储单元:

V=V1+κV20

其中,从表示绝对湿度和图7所示的κ之间关系的表可以确定κ(检测电阻的电压的修正系数)。该表预先存储在ROM中,该ROM作为组装到CPU50中或电连接到CPU50上的存储单元。

然后,当记录材料S在其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到达距离附着辊12预定距离的位置处时,CPU50将附着偏压从第一附着偏压转换到第二附着偏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转换附着偏压的前述预定距离选择为20毫米。于是,当记录材料S距其移动方向的后端20毫米并朝向移动方向的前端的位置到达附着位置N时,附着偏压从第一附着偏压转换到第二附着偏压。然而,如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不影响记录材料S的传送性能和覆盖需要防止图像缺陷的范围,确定转换附着偏压的点。因此,只要保持充分的附着力用于传送记录材料S并可覆盖产生图像缺陷的范围,则记录材料S在其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就不局限于移动方向上20毫米的长度范围。

CPU50选择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的预定范围的第二附着偏压,使得在四个转印步骤之后、传送带21和记录材料S之间的电附着力相对于已经如上选择的目标转印电压V更低。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附着偏压为例如48μA。

由来自记录材料S的表面的正附着偏压强有力地正充电的记录材料S电附着到传送带21上。正充电的记录材料S传送到转印部分Ta-Tb,并从传送带21的后侧的转印辊22a-22d接受四次正转印偏压。于是,记录材料S受到强有力的负充电并紧紧地电附着到传送带21上,并且,在其从传送带21分离时、在传送方向变动的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的后端中,分离放电可导致图像缺陷。因此,在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的预定范围内,附着偏压转换到第二附着偏压,选择该第二附着偏压,使得在转印步骤之后基本消除记录材料S和传送带21之间的电附着力。

如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的预定范围的第二附着偏压可以如下述方式确定。可从如图8中所示的关系预测当施加目标转印电压V时的转印电流Tb。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CPU50从表示目标转印电压V和转印电流Tb之间关系的表中预测转印步骤中的实际转印电流Tb。然后,附着偏压源13的输出电流(附着电流)的绝对值从20μA的第一附着偏压增大到通过将预测的转印电流Tb乘以4.8所获得的值,该第一附着偏压从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的前端施加到切换到第二附着偏压。例如,在Tb=10μA的情况下,第二附着偏压变为48μA。表示目标转印电压V和转印电流Tb的关系的表预先存储在ROM中,该ROM作为组装到CPU50中或电连接到CPU50上的存储单元。

然而,由于转印电流取决于记录材料S的厚度和电阻以及环境,所以用于确定第二附着偏压的计算公式不局限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公式。同样,根据用于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前端的第一附着偏压和转印电流、环境等之间的关系,用于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的第二附着偏压的绝对值不需要设定得高于用于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前端的第一附着偏压。同样,在前面的描述中,根据单个转印步骤中转印电流的预测结果来确定用于进行多个转印步骤的记录材料S的第二附着偏压,但是也可以根据多个转印步骤中所有(或某些)转印步骤的转印电流的预测结果来确定。同样,在前面的描述中,例如在全色成像情况下,转印步骤进行四次,但是可以根据例如单色成像或多色成像中调色剂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的转印操作的次数来改变第二附着偏压的值。

作为另一方法,可根据如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的实际转印电流的测量结果设置第二附着偏压,而不是根据图8所示的转印电压和转印电流之间的关系来预测相对于目标转印电压V的转印电流。更具体的是,在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的前端部分中测量在实际转印步骤时流动的转印电流,并根据该电流来选择用于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部分的第二附着偏压,以便于消除传送带21和记录材料S之间的电附着力。

在这种情况下,将偏压输出到至少其中一个转印辊22a-22d、最好是用于第一处理站1a的转印辊22a的转印偏压源20a等,可以以下述方式构造。该构造可形成得基本与参照图5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将偏压输出到二次转印辊的二次转印偏压源相同。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通过将与二次转印步骤相关的部分理解为与转印步骤相关,可能将基本所有构造应用于本示例性实施例。通过测量至少第一处理站1a中的转印电流,可以在直到记录材料S在移动方向的后端的预定范围到达附着位置N为止、更加切实地确定第二附着偏压。

可根据转印步骤中转印电流的测量结果,或根据多个转印步骤的每一个中的转印电流的测量结果,确定用于进行多个转印步骤的记录材料S的第二附着偏压。这类似于预测转印电流的前述情况。同样,第二附着偏压可以根据调色剂转印到记录材料S的次数而改变。

测量转印电流的这种方法能够检测在每个记录材料S的实际转印步骤中流动的电流,从而更加有效地防止图像缺陷。

在传送带21和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分离时,本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附着偏压的控制能够减小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和传送带21之间的电附着力。结果,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呈图2A中符号A所示的传送姿势,并且可防止记录材料S的移动方向上的后端处的分离放电所导致的图像缺陷,如图2C中示意性所示。

如上所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也能够在直接转印方式的成像设备100B中获得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中间转印方式的成像设备100A的效果。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本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成像设备,它具有形成甚至延伸到记录材料的边缘的图像的模式。在下面,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中所述的成像设备进行描述。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具有空白边缘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正常打印模式、和打印到记录材料的边缘上的模式(下文中称为“印到边缘(print-to-edge)模式”)。该正常打印模式表示在记录材料S的整个周边上形成空白边缘的模式,并且印到边缘模式表示在记录材料的任何边缘中都不形成空白边缘的模式。

在正常打印模式中,略小于记录材料S的尺寸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在中间转印带7上,并且这种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位置T2处被转印,使得在记录材料S的周边边缘上留有空白边缘。另一方面,在印到边缘模式中,形成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位置T2处转印,从而从记录材料S超出。以这种方式,形成没有空白边缘的部分。在印到边缘模式中,可想到某些执行方法,如在中间转印带7上形成比记录材料S更大的调色剂图像、并以记录材料S收容在调色剂图像中的方式定位在二次转印位置T2中、将该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的方法,和在二次转印位置T2处、以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图像从记录材料S的边缘超出的方式调节记录材料S的传送时刻的方法。

记录材料S分离时的调色剂图像的前述模糊,在记录材料与传送带21分离的最终阶段变得最严重。在记录材料S上,在记录材料S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端侧显得最为严重。在正常打印模式中,因片材的后边缘附近的分离放电而导致调色剂图像严重模糊的后端部分,形成为没有调色剂图像的空白边缘。另一方面,在印到边缘模式中,调色剂图像可形成到记录材料S的后边缘上。这样,在调色剂图像形成到记录材料的后边缘的情况下,分离放电导致的调色剂图像的模糊表现得更加显眼。

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正常打印模式和印到边缘模式之间转换控制。由于记录材料的后端处的图像模糊在印到边缘模式中比正常打印模式中更严重,所以只在印到边缘模式中执行如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的附着偏压的转换(从第一附着偏压转换到第二附着偏压,同时单个记录材料通过与附着构件相对的位置)。另一方面,由于附着偏压的转换对二次转印不具有任何影响,所以不在正常打印模式下执行附着偏压的转换。

已经通过具体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例如,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的恒流源或恒压源可以重叠采用DC电压和AC电压。同样,实施例可能分别具有恒压源或恒流源,而不是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恒流源或恒压源。同样,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处理站沿着大致垂直方向、大致线性地设置,但是也可以沿着大致水平方向、大致线性地设置。同样,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成像设备包括多个处理站,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只有一个处理站的单色成像设备而具有类似效果。

同样,例如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2中所述的直接转印方式的成像设备100B中,作为用于检测记录材料S的电阻的信息的检测单元,可以采用转印辊即转印构件,而不是附着辊。例如,在作为多个转印部分中上游侧转印部分的对应于第一处理站1a的转印部分Ta中,存在记录材料S的前端处没有图像的区域,在该状态下,恒流控制或恒压控制下的检测偏压输出到转印辊,并且在这种状态下测量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从而在转印步骤之前可测量记录材料S的电阻的信息。于是,根据这种测量结果,可确定转印偏压的目标值,并且可从转印偏压的目标值确定第二附着偏压。这种情况下的转印偏压源可以基本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着偏压源相同。而且,作为又一种方法,检测单元可以与附着辊或转印辊分开设置。

同样,例如在多个记录材料上连续成像的情况下,可以对多个记录材料中的每一个,而不是对单个记录材料的每一个执行转印偏压的目标值及其变化的确定。

根据记录材料的电阻的信息,转印偏压的目标值的确定能够获得更适合的转印偏压。然而,这种方法不是限制性的,并且转印偏压的目标值可只根据如片材的类型和环境之类的其他情况确定。

尽管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将是最宽的范围,从而包括所有这些修改与等效结构和功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