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用于给传输上行链路分组数据分配资源的方法和传输设备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用于给传输上行链路分组数据分配资源的方法和传输设备

摘要

提供的为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当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0FD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上行链路分组数据时,其考虑频率调度增益和频率分集增益。提供了一种方法,在其中混合能够获得频率调度增益的局域化频分多址(LFDMA)技术和能够获得频率分集增益的分布式频分多址(DFDMA)技术。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将映射至DFDMA和LFDMA的副载波集信令至终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0403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680022683.4

  • 发明设计人 郭龙准;崔成豪;赵俊暎;李周镐;

    申请日2006-06-22

  • 分类号H04J11/00;

  • 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邵亚丽

  • 地址 韩国京畿道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23: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6-15

    授权

    授权

  • 2008-08-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6-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传输上行链路分组数据的资源的分配。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当在基于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上行链路分组数据时,通过考虑频率调度增益和频率分集增益而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关于有益于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信道中的高速数据传输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正在进行研究。

用于传输多载波数据的OFDM方案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方案。在OFDM方案中,关于符号流执行串行-并行转换过程。然后将并行信号调制成为像多个正交副载波信道那样的多个正交副载波。然后传输该正交副载波信道。

图1是阐明关于传统的OFDM系统的发射机的结构的框图。

参考图1,OFDM发射机提供有编码器101、调制器102、串行-并行转换器(SPC)103、反向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处理器104、并行-串行转换器(PSC)105、和循环前缀(CP)插入器106。

编码器101是信道编码装置。编码器101接收信息位流,并关于所接收到的信息位流执行信道编码过程。

传统地,编码器101或者使用卷积编码器、turbo编码器、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器、或诸如此类。

调制器102执行像正交相移键控(QPSK)、8相相移键控(8PSK)、16相正交幅度调制(16QAM)、或诸如此类那样的调制过程。

尽管图1中未示出,可能在编码器101和调制器102之间插入一个速率匹配器,以执行重复或打孔。SPC 103接收调制器102的输出,并产生并行信号。

IFFT处理器104接收SPC 103的输出,并执行I FFT过程。PSC 105串行地转换IFFT处理器104的输出。CP插入器106将CP插入PSC 105的输出信号。

在IFFT处理器104中,输入频域数据,并输出时域数据。因为传统的OFDM系统在频域处理输入数据,由于当IFFT处理器104将频域数据变换成为时域数据时,峰均功率比(PAPR)增加,而存在缺点。

PAPR是上行链路传输中所考虑的重要的因素。当PAPR值增加时,信元覆盖减少。在上行链路传输上已集中了用于降低PAPR值的努力,以致不增加系统终端的成本。在基于OFDM的上行链路传输中,能够利用从传统的OFDM方案而修改的复用方案。即,能够利用一种方法,其能够在时域处理数据而不必在频域处理数据。例如,能够在无信道编码或调制的情况下,在时域处理数据。

图2是阐明基于经修改的上行链路传输方案的OFDM系统的发射机的框图。

参考图2,OFDM发射机提供有编码器201、调制器202、SPC 203、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处理器204、映射器205、IFFT处理器206、PSC 207、和CP插入器208。

编码器201接收信息位流,并关于所接收到的信息位流执行信道编码过程。调制器202执行像QPSK、8PSK、16QAM、或诸如此类那样的调制过程。如上文所描述的,可能在图2的编码器201和调制器202之间插入一个速率匹配器。SPC 203接收调制器202的输出,并产生并行信号。FFT处理器204接收SPC 203的输出,并执行FFT过程。映射器205将FFT处理器204的输出映射到IFFT处理器206的输入。IFFT处理器206执行IFFT过程。PSC 207串行地转换IFFT处理器206的输出。CP插入器208将CP插入PSC 207的输出信号。

图3是阐明图2的映射器的操作的框图。将参考图3描述映射器的操作。

将关于其已执行了信道编码或调制的数据符号301输入至FFT处理器204。在输入至IFFT处理器206之前,映射器205(未示出)映射FFT处理器204的输出。将IFFT处理器206的输出305输入至PSC 207。

映射器205将由FFT处理器204从时域变换至频域的信号303映射至IFFT处理器304的输入位置,以致能够在适当的副载波运送信号303。

当在映射过程中相继地将FFT处理器204的输出映射至IFFT处理器206的输入部分时,在频域使用相继的副载波。这称为局域化频分多址(LFDMA)。

此外,当将FFT处理器204的输出映射至IFFT处理器206的输入部分,而同时维持任意相等的间隔时,在频域使用相等间隔的副载波。这称为交织频分多址(IFDMA)或分布式频分多址(DFDMA)。以下,将IFDMA和DFDMA两者都称为DFDMA。

图4阐明在频域中DFDMA和LFDMA的副载波的位置之间的比较。

如由图4的参考数字401所指示的,关于使用DFDMA的终端的副载波安置在整个频域中的相等的间隔。如由图4的参考数字402所指示的,关于使用LFDMA的终端的副载波相继地安置在频域的一部分。

LFDMA和DFDMA方案具有下列唯一的特征。

通过利用关于整个系统频率带宽的具有相继的副载波的部分频率带宽,LFDMA方案能够在频率带宽变化显著的频率选择性信道中选择具有高信道增益的部分频率带宽,并然后通过所选择的带宽传输数据。从而实现频率调度增益。

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在宽的带宽上所分布的多个副载波,DFDMA方案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信道增益,从而获得频率分集增益。

因而,如果基站了解在逐频率带宽的基础上的信道增益,关于慢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能够首先考虑频率调度。从而,当使用LFDMA时能够实现较好的性能。即使当基站不了解在逐频率带宽的基础上的信道增益时,通过利用DFDMA,也能够实现较好的性能。由此,DFDMA能够增加关于信道增益信息不正确的快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中的频率分集增益。

在上行链路传输中,系统通过上行链路资源调度将某些资源分配给上行链路传输的终端,并允许终端执行上行链路传输。根据资源调度和分配方法,影响在上行链路传输时刻的性能。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增加如上文所描述的上行链路性能,将上行链路资源分配给能够增加频率分集增益的终端,以致可使用DFDMA方案,并将上行链路资源分配给能够增加频率调度增益的终端,以致可使用LFDMA方案。相应地,基站必须根据每个终端,在调度中关于DFDMA或LFDMA的选择作相应的考虑。

相应地,存在关于能够通过混合分布式频分多址(DFDMA)方案和局域化频分多址(LFDMA)方案,而在上行链路传输时刻有效地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设备的要求。

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着眼于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提供至少下文所描述的优点。相应地,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混合分布式频分多址(DFDMA)方案和局部频分多址(LFDMA)方案,而在上行链路传输时刻有效地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范性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分组数据传输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步骤:在逐频率带宽的基础上,将上行链路资源从基站分配给多个终端;依赖于多个终端的每一个的状态,将所分配的资源映射到等间隔的副载波或相继的副载波;产生指示来自基站的关于每个终端的映射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以及使用调度分配信道,从基站将所产生的资源分配信息传输至每个终端,其中资源分配信息包括分配给每个终端的第一副载波的索引(I)、副载波之间的间隔(R)、和副载波的数目(N)。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范性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分组数据传输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步骤:在逐频率带宽的基础上,将上行链路资源从基站分配给多个终端;通过考虑多个终端的每一个的状态,将所分配的资源映射到等间隔的副载波或相继的副载波;产生指示来自基站的关于每个终端的映射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以及使用调度分配信道,从基站将所产生的资源分配信息传输至每个终端,其中资源分配信息包括频率块的长度(L),频率块包括在其上传输数据的多个副载波、分配给每个终端的频率块的索引(B)、副载波之间的间隔(R)和在分配给每个终端的频率块之内的第一副载波的索引(I)。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范性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分组数据传输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步骤:将频率资源划分为分布式频分多址(DFDMA)频率集和局域化频分多址(LFDMA)频率集,并执行设置,其中DFDMA和LFDMA频率集的每一个都包括多个频率块,并且多个频率块的每一个都包括多个副载波;从基站将DFDMA频率集或LFDMA频率集的副载波分配给多个终端的每一个;并使用调度分配信道,将与来自基站的所分配的资源有关的资源分配信息传输至多个终端的每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范性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分组数据的设备,包括上行链路资源分配器,用于在逐频率带宽的基础上,将上行链路资源从基站分配给多个终端;资源分配信息产生器,用于依赖于多个终端的每一个的状态,将所分配的资源映射到等间隔的副载波或相继的副载波,并产生指示关于多个终端的每一个的映射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编码器,用于编码资源分配信息;和发射机,用于使用调度分配信道,将经编码的资源分配信息传输至多个终端的每一个,其中资源分配信息包括分配给每个终端的第一副载波的索引(I)、副载波之间的间隔(R)、和副载波的数目(N)。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范性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分组数据的设备,包括上行链路资源分配器,用于在逐频率带宽的基础上,将上行链路资源从基站分配给多个终端;资源分配信息产生器,用于依赖于多个终端的每一个的状态,将所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映射到等间隔的副载波或相继的副载波,并产生指示所映射的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编码器,用于编码资源分配信息;和发射机,用于使用调度分配信道,将经编码的资源分配信息传输至多个终端的每一个,其中资源分配信息包括频率块的长度(L),频率块包括在其上传输数据的多个副载波、分配给多个终端的每一个的频率块的索引(B)、副载波之间的间隔(R)和在分配给多个终端的每一个的频率块之内的第一副载波的索引(I)。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范性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分组数据的设备,包括资源分配器,用于将频率资源划分为分布式频分多址(DFDMA)频率集和局域化频分多址(LFDMA)频率集,并执行设置,其中频率集的每一个都包括多个频率块,并且多个频率块的每一个都包括多个副载波;资源分配信息产生器,用于将DFDMA频率集或LFDMA频率集的副载波分配给多个终端的每一个,并产生关于多个终端的每一个的资源分配信息;编码器,用于编码资源分配信息;和发射机,用于使用调度分配信道,将经编码的资源分配信息传输至多个终端的每一个。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下列结合附图,公开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优点、和显著特点将变得明显。

优势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基于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有效地分配DFDMA和LFDMA方案,并且能够通过考虑灵活性和开销的资源分配方法将分配信息信号传送至终端。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下列描述中,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阐明关于传统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发射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阐明基于经改进的上行链路传输方案的OFDM系统的发射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阐明图2的映射器的操作的框图;

图4阐明频域中分布式频分多址(DFDMA)和局域化频分多址(LFDMA)的副载波的位置之间的比较;

图5是阐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用于为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分配由基站所预先安排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阐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一个例子;

图7和8阐明使用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第一例子表达副载波集的例子;

图9阐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第二例子;

图10和11阐明使用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第二例子表达副载波集的例子;

图12阐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频域和资源信令方法;

图13是阐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14是阐明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关于上行链路分组控制的基站的传输设备的框图。

遍及附图,将参考相同的元件、特点、和结构,理解相同的附图参考数字。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描述中所定义的素材,例如详细的构造和组件,以帮助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其仅只是示范性的。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能够对在此所描述的实施例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和更改,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清楚和简明起见,省略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使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分布式频分多址(DFDMA)和局域化频分多址(LFDMA),在上行链路传输中有效地分配上行链路资源的方法。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配置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关于DFDMA和LFDMA未划分频率部分的情况下分配资源,并支持DFDMA和LFDMA。即,在一种分配方法中,同时支持DFDMA和LFDMA。以这种方法,能够很灵活地分配资源。

第二种方法通过预先设置,关于DFDMA和LFDMA划分频率部分,并使用经划分的频率部分中的DFDMA和LFDMA,将资源分配给终端。以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关于资源分配的信令开销。

第一示范性实施例

下文描述基于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灵活资源分配的第一方法。

在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不论DFDMA和LFDMA,基站都以相同的方式预先安排分配给终端的信令资源。

图5是阐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用于为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分配由基站所调度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过程的流程图。下文将参考图5描述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过程。

当要求上行链路传输时(步骤501),基站将上行链路(UL)资源分配给每个终端(步骤502)。随后,基站考虑终端状态,并将所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映射到可能的副载波(步骤503)。

在这个时刻,将使用DFDMA分配给终端的资源映射到等间隔的副载波,并将使用LFDMA分配给终端的资源映射到相继的副载波。步骤502和503相应于基站的调度过程506。

基站通过编码过程编码有关映射到上行链路资源的一组副载波的信息(步骤504),并然后通过调度分配信道将经编码的信息传输至每个终端(步骤505)。

考虑到资源分配和信令开销的灵活性,能够将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在步骤504中所设置的用于编码有关副载波组的信息的过程划分为各种各样的方法。

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第一例子

图6阐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第一例子。

参考数字600表示时间和频域中的上行链路资源。在时域,时间单元指定为由参考数字601指示,并用作调度单元。在一个时间单元,能够设置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

此外,将频率带宽配置为如由参考数字602所指示的多个副载波。换句话说,在每个时间单元,基站将一组所分配的副载波信令至每个终端。使用在开始点(S)603的副载波和随后的副载波之间的间隔,重复因子(R)605和副载波的数目(N)604信令副载波集。

就分配给任意终端的资源集而言,将副载波之间的间隔,R,设置为一个值。因而,能够支持使用等间隔的副载波的DFDMA。当将相等的间隔设置为1时,能够支持使用相继的副载波的LFDMA。

因而,一种方法能够支持DFDMA和LFDMA两者。

为方便起见,由SS(S,R,N)表示副载波集,这里“S”为第一副载波的索引,“R”为副载波之间的间隔,以及“N”为所分配的副载波的数目。

图7和8阐明使用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第一例子表达副载波集的例子。

图7阐明在给定的频率带宽705中使用DFDMA的例子。

如由图7的参考数字701所指示的,所使用的副载波的第一副载波为第0副载波(S=0)。如由参考数字702所指示的,R=8,因为副载波之间的间隔为8。如由参考数字703所指示的,N=8,因为所使用的副载波的数目为8。结果,如由参考数字704所指示的,由SS(0,8,8)表达副载波集。

图8阐明在给定的频率带宽805中使用LFDMA的例子。

如由图8中的参考数字801所指示的,所使用的副载波的第一副载波为第23副载波(S=23)。如由参考数字802所指示的,R=1,因为在LFDMA中,副载波之间的间隔为1。如由参考数字803所指示的,N=16,因为所使用的副载波的数目为16。结果,如由参考数字804所指示的,由SS(23,1,16)表达副载波集。

如上文所描述的用于表达副载波集的三个信息元素S,R和N能够用于所有的情形。当设置S,R或N的值,以致能够表达相应于副载波的数目的所有值时,在副载波集的表达中获得最大灵活性。然而,在这种情形,信令开销增加。

如果需要,能够限制S,R或N的值。例如,能够限制R或N的值仅为2的幂。

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第二例子

在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第二例子中,同时考虑映射到所分配的资源和信令开销的副载波组的灵活性。

图9阐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第二例子的基本概念。

在图9中,参考数字900表示时域和频域上的上行链路资源。在时域中,时间单元指定为如参考数字901所指示的,并用作调度单元。

在一个时间单元,能够设置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此外,将频率带宽配置为如由参考数字902所指示的多个副载波。即,在每个时间单元,基站将一组所分配的副载波信令至每个终端。

关于信令方法中的副载波组,将总的频率带宽划分为具有块长(L)的频率块903,并且仅在块中传输副载波。当将总的频率带宽划分为频率块时,设置所使用的频率块的块索引(B)904。根据副载波之间的间隔,在所指定的频率块中将要使用的副载波可能不同。当指定副载波之间的间隔(R)906时,将具有所指定的间隔的副载波的数目设置为规则的值。因而,能够在副载波集中定义索引(I)905。

因为在分配给任意的终端的资源集中,将副载波之间的间隔(R)906设置为一个值,能够支持使用等间隔副载波的DFDMA。当将间隔R设置为1时,能够支持使用相继的副载波的LFDMA。

换句话说,一种方法能够支持DFDMA和LFDMA两者。为方便起见,由SS(L,B,R,I)表达分配给终端的副载波集。

图10和11阐明使用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第二例子表达副载波集的例子;

图10阐明使用DFDMA的例子。

参考图10,参考数字1001表示副载波集位于其中的频率块的长度L。在图10中,例如,64个副载波1000的16个副载波为总的频率带宽中的一个频率块。根据频率带宽的大小,副载波的数目可能不同。将其长度值为16的频率块的数目设置为4,并且四个频率块能够顺序地具有索引。如由图10的参考数字1002所指示的,在第三频率块中,B=2,这里B值开始于0。如由参考数字1003所指示的,将在频率块内的副载波之间的间隔R设置为4。

如果设置了频率块的长度L和索引B以及副载波之间的间隔R,将能够分配的副载波集的数目设置为1或更多。在图10中,当前能够分配的副载波集的总数目变为4。

能够定义能够分配的副载波集中的第一副载波的索引。如由图10中的参考数字1004所指示的,副载波集具有映射到第四位置的第一副载波,在其中I=3,这里I的值开始于0。结果,如由参考数字1005所指示的,由SS(16,2,4,3)表达图10中的副载波集。

图11阐明使用LFDMA的例子。

参考图11,参考数字1101表示副载波集位于其中的频率块的长度L。在图11中,例如,将64个副载波的32个副载波声明为总的频率带宽1106中的一个频率块。根据总的频率带宽的大小,副载波的数目可能不同。将其长度值为32的频率块的数目设置为2。如由图11的参考数字1102所指示的,在第二频率块中,B=1,这里B值从0开始。

如由参考数字1103所指示的,将在频率块内的副载波之间的间隔R设置为1,以致LFDMA表达是可能的。

如果设置了频率块的长度和索引以及副载波之间的间隔R,将能够分配的副载波集的数目设置为1或更多。在图11中,将当前能够分配的副载波集的数目设置为1。

能够定义能够分配的副载波集中的第一副载波的索引。如由图11中的参考数字1004所指示的,副载波集具有映射到第一位置的第一副载波,在其中I=0,这里I的值从0开始。结果,如由参考数字1105所指示的,由SS(32,1,1,0)表达图11中的副载波集。

当用于表达副载波集的四个信息元素L,B,R和I能够表达相应于副载波的数目的所有值时,能够实现很大的灵活性,但信令开销增加。

如果需要,能够限制上述值之中的能够表达的值。例如,当下列限制可能时,能够相当有效地减少信令开销。

首先,限制块长度L为16的最小值,并将其设置为仅为2的幂。将副载波之间的间隔,R,设置为16的最大值,并将其假设为任意的整数。在上述假设下,能够表达频率块长度L和频率块索引B的结合以及副载波之间的间隔R,和与副载波集有关的索引I的结合。

表1

  长度L  索引B  ×  间隔R  索引I  512  0  1  0  256  0,1  2  0,1  128  0,1,2,3  3  0,1,2  64  0,1,...,7  4  0,1,2,3  32  0,1,...,  15  ...  16  0,1,...,  31  16  0,1,...,15  63种结合(6位)→x  136种结合(8位)→y

因为在表1中频率块长度和频率块索引的结合的数目,x为63,并且表1中副载波之间的间隔和与副载波集有关的索引的结合的数目,y为136,所有可能的结合的数目为x*y=63*136。

这个表达使用频率块长度和频率块索引的结合,x,以及副载波之间的间隔和与副载波集有关的索引的结合,y。当基站将x*y的值变换或编码成为调度分配信息的索引并将经编码的信息传输至终端时,终端能够解读由基站所分配的副载波集。根据关于L,B,R,和I的限制条件,x或y的值的范围可能不同。

第二示范性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中,通过高级别的信令,使用先前所设置的关于DFDMA和LFDMA中所使用的上行链路资源的结合而执行调度。通过调度信令分配给终端的副载波集。

图12阐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在逐频域的基础上的资源信令方法。

参考图12,将总的频率带宽1201划分为在其中资源用于DFDMA的频率部分1203和在其中资源用于LFDMA的频率部分1202。通过高级别的信令,提前通知基站和终端有关所划分的频率带宽的信息。以下,将在其中资源用于DFDMA或LFDMA的频率部分称为频率集。

当指定频率集时,探测当前属于基站的终端的状态,并关于在DFDMA中需要多少资源而作确定。首先指定DFDMA频率集。

用于指定DFDMA频率集的方法使用DFDMA副载波重复因子(R)1205和DFDMA频率集的一个频率部分的长度(L)1204。以下,将频率集的一个频率部分称为副载波集。

在此,假设在总的频率带宽上分布DFDMA频率集,以使频率分集增益最大化。当然,能够将DFDMA频率集位于其中的频率带宽设置为特别的频率带宽。在DFDMA呈现在总的频率带宽上的假设下,仅使用DFDMA重复因子R和DFDMA副载波集的长度L指定DFDMA频率集。因而,确定剩余的频率部分为具有LFDMA部分长度1206的LFDMA频率集。此外,顺序地并自动地将DFDMA索引分配给DFDMA副载波集。类似地,顺序地并自动地将LFDMA索引分配给LFDMA副载波集。在图12的DFDMA频率集中,具有第一索引的副载波集包括如由参考数字1207所指示的副载波。在图12的LFDMA频率集中,具有第一索引的副载波集包括如由参考数字1208所指示的副载波。

另一方面,在图12中,当L=0时,执行传统的LFDMA操作。在这种情形,能够提前设置“R”的值。

图13是阐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13,当开始上行链路传输时,基站划分频率资源,并设置DFDMA和LFDMA资源(步骤1301)。

在确定当前属于基站的终端的状态和稍后所需要的资源的量之后(步骤1302),指定DFDMA副载波集的重复因子R的值或DFDMA部分的数目(步骤1303)。

随后,指定DFDMA副载波集的长度L,或换句话说,DFDMA副载波集的副载波的数目(步骤1304)。因而,自动地标记DFDMA副载波集或组和LFDMA副载波集或组(步骤1305)。

接下来,基站调度在调度间隔内预先确定的DFDMA和LFDMA资源(步骤1307)。即,将DFDMA副载波集的索引分配给需要DFDMA的终端(步骤1308),以及将LFDMA副载波集的索引分配给需要LFDMA的终端(步骤1309)。在此,索引为在步骤1305自动分配的索引。随后,基站将所分配的索引传输至使用调度分配信道的终端(步骤1310)。在这个时刻,所传输的信息仅包括一个副载波集索引。当需要多个副载波集时,能够一起传递有关副载波集和第一副载波集的数目的信息。

在间隔中,基站重复步骤1308至1310的过程(步骤1306)。在此,间隔为在其中在步骤1301执行设置过程的时间段,例如,在由n=0:n<period;++n所定义的间隔。

基站通过重复上述过程控制上行链路传输。

同样,终端接收包括从基站所分配的索引的资源分配信息,并根据已知的DFDMA重复因子R和已知的DFDMA副载波集长度L探测其自身所分配的副载波。

图14是阐明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关于上行链路分组控制的基站的传输设备的框图。

在图14中,传输设备执行相应于第一和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操作。将参考图14描述操作。

参考图14,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基站的传输设备提供有资源分配器1401、资源分配信息产生器1402、编码器1403、和发射机1404。当需要上行链路传输时,资源分配器1401在逐频率带宽的基础上将上行链路资源从基站分配给每个终端。资源分配信息产生器1402将所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映射到等间隔副载波或相继的副载波,并产生关于每个终端的资源分配信息。编码器1403编码关于每个终端的资源分配信息。发射机1404通过调度分配信道将经编码的资源分配信息传输至每个终端。

在此,资源分配产生器1402使用DFDMA将资源映射到用于终端的等间隔副载波,并使用LFDMA将资源映射到用于终端的相继的副载波。

在根据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基站的传输设备中,当需要上行链路传输时,资源分配器1401在逐频率带宽的基础上划分关于各个终端的上行链路资源,并设置DFDMA和LFDMA资源。资源分配信息产生器1402在调度间隔期间将DFDMA或LFDMA副载波集索引分配给需要DFDMA或LFDMA的每个终端,将所分配的索引映射到副载波,并产生关于每个终端的资源分配信息。编码器1403编码关于每个终端的资源分配信息。发射机1404通过调度分配信道将经编码的资源分配信息传输至每个终端。

在此,当设置频率部分索引时,资源分配信息产生器1402确定当前属于基站的终端的状态和稍后需要的资源的量。更进一步,资源分配信息产生器1402指定IFDMA副载波集的重复因子R的值,并指定DFDMA副载波集的副载波的数目,L。因而,自动地标记DFDMA和LFDMA的副载波集。

当将所分配的索引传输至终端时,将要传输至终端的信息能够包括仅一个副载波索引或副载波集的数目和第一副载波集的索引两者。

另一方面,每个终端从通过基站的调度分配信道所传输的信息中探测其自身所分配的频率资源,并使用频率资源执行至基站的上行链路传输。

尽管已参考其某些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到,在其中可以作各种各样的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而不背离如由附属权利要求和其等同体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