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稻瘟菌激发子CSBⅠ基因及其克隆方法

稻瘟菌激发子CSBⅠ基因及其克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瘟菌激发子CSB Ⅰ基因及其克隆方法,所述基因编码的核苷酸序列,cDNA全长序列如SEQ ID NO: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根据已测的CSB Ⅰ激发子的肽端编码序列设计引物,以稻瘟病菌ZC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869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32051.2

  • 申请日2007-12-0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林丽明

  • 地址 510642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11: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1-2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12N15/29 授权公告日:20120125 终止日期:20141204 申请日:2007120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1-25

    授权

    授权

  • 2008-07-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5-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瘟菌糖蛋白激发子CSB I基因及其克隆方法。

背景技术

稻瘟病(rice blast disease)是山子囊菌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其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引起的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在水稻栽培的国家和地区广泛分布并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稻瘟病常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达50%以上。水稻抗稻瘟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是防治稻瘟病的有效措施。但由于稻瘟菌的遗传背景复杂,易于变异,而且抗稻瘟病品种相对单一化,主栽品种的遗传同质性,使抗病育种难以跟上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异速度,常常导致一个新的具有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在大面积种植3到5年后就严重感病。稻瘟菌有多个生理小种,其中ZC13是广东省优势小种,对水稻造成很大危害。

激发子是来自于生物的化合物,病原菌产生的激发子能诱导植物产生不同类型的防卫反应,包括离子渗漏,氧化突发,植物细胞壁的修饰,植保素及病原相关蛋白的合成,过敏性反应的发生,防御基因的诱导启动等,从而使植物对病原菌具有杀伤作用或产生抗性。如果能找到稻瘟菌ZC13生理小种的激发子,将对稻瘟菌诱导抗病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资料和基础,为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做出贡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空白,提供一种稻瘟菌激发子CSB I基因。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所述稻瘟菌激发子CSB I基因的简单准确有效的克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稻瘟菌激发子CSB I基因,基因编码的核苷酸序列,cDNA全长序列如SEQ ID NO: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所述稻瘟菌激发子CSB I基因的克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菌株培养后提取总RNA;

(2)以(1)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法合成cDNA第一链;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得到稻瘟病菌生理小种CSB I激发子的推导cDNA序列。

步骤(1)所述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菌株为稻瘟病菌ZC13生理小种。

步骤(1)所述菌株培养为在合适的培养基中25℃培养4天。

所述培养基为采用酵母浸膏5g和葡萄糖22g用水定容至1000mL,于121℃灭菌20min。

所述稻瘟菌激发子CSB I基因的克隆方法的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a)设计两条上游简并引物P33A和P39A,进行所述稻瘟病菌ZC13生理小种总RNA的3’RACE,得到CSB I基因cDNA的3’端的片段;

(b)在cDNA的3’端设计一特异引物P5B,并根据3’端序列与稻瘟菌全基因组数据库的比对结果,在同源性最高的假定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 MG07877.4的cDNA编码序列的5’端设计一特异引物P5endA,将其分别作为下游和上游引物扩增cDNA的5’端,得到CSB I基因cDNA的5’末端片段;

(c)3’和5’末端拼接得到序列;用3’端序列设计特异引物P3endB,与P5endA扩增由P3endB反转录稻瘟菌ZC13生理小种总RNA得到的cDNA,验证拼接得到序列。

步骤(a)所述引物分别为:

P33A:5’-GYATYAACTACGARWCCGAYCGC-3’;

P39A:5’-CARCARGCBTGGGTBATYCGTC-3’;

M13 Primer M4:5’-GTTTTCCCAGTCACGAC-3’。

步骤(b)所述特异引物分别为:

P5B:5’-CTGCAAACACCCTCGAATGACCC-3’;

P5endA:5’-GCTTGTTCCGACGAGTCCTTGT-3’。

步骤(c)所述引物为:

P3endB:5’-GGCGCATTACAGGTAGCTAGTCA-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CSB I激发子可以诱导水稻产生抗病性,抵抗稻瘟病菌的侵染。所获得的CSB I激发子cDNA序列,除了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稻瘟病菌与水稻相互作用的机制之外,可以进行转化水稻进行抗病育种使用,并且将CSB I激发子基因转化到真核微生物中,所表达的CSB I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病害的新药剂——植物抗病诱导剂使用。这种抗病诱导剂具有高效、安全、持久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ZC13CSB I激发子cDNA序列3’RACE第一次扩增产物电泳图

图2 ZC13CSB I激发子cDNA序列3’RACE巢式扩增产物电泳图

图3 ZC13CSB I激发子cDNA序列5’RACE产物电泳图

图4 ZC13CSB I激发子cDNA推导序列巢式扩增产物电泳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根据已测的稻瘟菌ZC13生理小种CSB I激发子肽段编码序列设计引物,克隆CSB I cDNA的全长序列,按照编码规则推导出CSB I的氨基酸序列。包括以下步骤:

(1)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菌株培养后提取总RNA;

(2)以(1)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法合成cDNA第一链;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得到稻瘟病菌生理小种CSB I激发子的推导cDNA序列。

步骤(1)过程如下:

低温保存的稻瘟病菌ZC13生理小种菌株经活化后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于25℃培养4天,液体培养基为酵母浸膏5g、葡萄糖22g,用水定容至1000mL,121℃,灭菌20min。然后用2层普通滤纸以布氏漏斗滤出菌丝,经双蒸水ddH2O充分洗涤,真空泵抽干水分。

改进OMEGA公司的真菌RNA抽提纯化试剂盒E.Z.NA Fungal RNAKit方法提取总RNA。方法如下:

首先将抽滤收获的菌丝放入研钵中,加液氮速冻后研磨成粉末,取约50mg粉末转移到用液氮预冷的1.5mL离心管中,向离心管中加入600μL RNA裂解液RFL和12μL β-巯基乙醇快速混匀,振荡10秒,使菌丝粉末完全溶解。然后加入140μL RNA抽提液SP,颠倒混合数秒钟,冰浴15分钟,室温离心10 000g,10min,吸取上清,再加入140μL RNA抽提液SP,重复抽提一次,以完全除去除菌丝体中的蛋白质和多糖。接着吸取上清,加入等体积异丙醇,室温离心10 000g,10min,弃上清,离心管倒置于干净滤纸上,流干其中的液体。加350μL 65℃预热RB缓冲液,350μL溶解RNA沉淀,加入350μL 75%的乙醇,振荡混匀。再将混匀的样品移入HiBindRNAspin吸附柱中,放入2mL离心管中,室温离心10 000g,30sec,取出吸附柱,倒掉离心管中的滤液。吸附柱中加入750μL洗脱缓冲液I,室温离心10 000g,30sec,取出吸附柱,倒掉离心管中的滤液。吸附柱中加入500μL洗脱缓冲液II,室温离心10 000g,30sec,取出吸附柱,倒掉离心管中的滤液,重复一次。最后加入30μL的DEPC水,放入新的1.5mL离心管中,室温离心10 000g,1min,所获洗脱液即为提取的RNA。

步骤(2)实验过程如下:

(a)设计两条上游简并引物P33A和P39A,进行所述稻瘟病菌ZC13生理小种总RNA的3’RACE,得到CSB I基因cDNA的3’端的片段。见附图1 ZC13CSB I激发子cDNA序列3’RACE第一次扩增产物电泳图,其中M:DNA Marker(标志),3’RACE第一次扩增产物,不同退火温度条件摸索:1、60.8℃、2:60.5℃、3:59.8℃、4:59.0℃、5:58.2℃、6:57.8℃、7:57.5℃、8:56.9℃。

质谱测得的CSB I激发子肽段氨基酸序列,在GenBank中查找同源序列,根据同源序列的氨基酸密码子的偏好性,同时考虑稻瘟菌密码子使用频率,利用Oligo6软件设计两条上游简并引物P33A和P39A,进行3’RACE。

P33A:5’-GYATYAACTACGARWCCGAYCGC-3’

P39A:5’-CARCARGCBTGGGTBATYCGTC-3’

M13 Primer M4:5’-GTTTTCCCAGTCACGAC-3’

首先合成cDNA的第一链,在200μL PCR管中配制下列反应液:1μL总RNA,1μL 10×反转录缓冲液,10mM的dNTPs 1μL,40units/μL的RNA酶抑制剂0.25μL,2.5pmol/μL的OligodT-Adaptor反转录引物0.5μL,5units/μL的AMV反转达录酶0.5μL,25mmol/L的MgCl2 2μL,加DEPC处理ddH2O至总体积10μL。混合均匀后置TaKaRa PCR Thermal Cycler Dice上,30℃反应10min,42℃保温60min,99℃反应5min,5℃冷却5min。然后以P33A和3’端锚定引物M13 Primer M4进行第一轮RT-PCR,在冰上准备下列反应物:5units/μL的Ex Taq HS 0.25μL,5×PCR缓冲液10μL,20μmol/L的上游引物P33A 0.5μL,20μmol/L的M13 Primer M4 0.5μL,加入灭菌ddH2O至总体积40μL。混匀后加入到上述反应完成的10μL cDNA模板中,置TaKaRa PCR ThermalCycler Dice上进行扩增:94℃,2min预变性;94℃,30sec变性;59.0℃,30sec退火;72℃,2min延伸;35个重复循环,最后72℃,延伸7min。反应结束后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约1400bp的特异性最强的条带。

然后将第一轮PCR产物稀释10倍用于第二轮巢式PCR扩增。见附图2 ZC13CSB I激发子cDNA序列3’RACE巢式扩增产物电泳图,其中M:DNA Marker,3’RACE巢式扩增产物,不同退火温度条件摸索:1:55.7℃、2:56.4℃、3:57.2℃、4:58.0℃、5:58.9℃、6:59.7℃、7:60.6℃、8:61.6℃。巢式PCR的反应体系为:1μL第一轮扩增产物,5units/μL的rTaq 0.25μL,10×PCR缓冲液5μL,2.5mmol/L的dNTPs4μL,25mmol/L的MgCl2 3μL,20μmol/L的上游引物P39A 1μL,20μmol/L的下游引物M13 Primer M4 1μL,加入灭菌ddH2O至总体积50μL。混匀后在TaKaRa PCR ThermalCycler Dice上,进行扩增:94℃,2min预变性;94℃,30sec变性;61.6℃,30sec退火;72℃,1min30sec延伸;35个重复循环,最后72℃,延伸7min。反应结束后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一条约900bp的特异DNA条带,用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TIANgel Mini普通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回收,将该片段与首轮扩增特异性最强的片段克隆、交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后,发现首轮扩增特异性条带全长1362bp,巢式扩增序列特异性条带全长907bp。分析后发现,巢式扩增片段与首轮扩增片段的下游部分完全重合,首轮扩增的特异性片段编码序列包含CSB I激发子用于设计简并引物的两肽段。在片断中还包括一个终止密码子TGA。在终止密码子下游包含一个长139bp的3’端非编码区,含16个腺苷酸的poly(A),由此证实得到的片段为CSB I基因的3’端的片段。(b)在cDNA的3’端设计一特异引物P5B,并根据3’端序列与稻

瘟菌全基因组数据库的比对结果,在同源性最高的假定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 MG07877.4的cDNA编码序列的5’端设计一特异引物P5endA,将其分别作为下游和上游引物扩增cDNA的5’端,得到CSB I基因cDNA的5’末端片段;见附图3 ZC13CSB I激发子cDNA序列5’RACE产物电泳图,其中,M:DNA Marker,1、2:cDNA5’末端扩增产物。

根据3’RACE克隆测序结果在cDNA的3’端设计一特异引物P5B,并根据3’端序列与稻瘟菌全基因组数据库的比对结果,在同源性最高的假定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 MG07877.4)的cDNA编码序列的5’端设计一特异引物P5endA,将其分别作为下游和上游引物扩增cDNA的5’端:

P5B:5’-CTGCAAACACCCTCGAATGACCC-3’

P5endA:5’-GCTTGTTCCGACGAGTCCTTGT-3’

首先合成cDNA的第一链,在200μL PCR管中配制下列反应液:1μL总RNA,1μL 10×反转录缓冲液,10mM的dNTPs 1μL,40units/μL的RNA酶抑制剂0.25μL,2.5pmol/μL的P5B反转录引物0.5μL,5units/μL的AMV反转达录酶0.5μL,25mmol/L的MgCl2 2μL,加DEPC处理ddH2O至总体积10μL。混合均匀后置TaKaRa PCR Thermal Cycler Dice上,30℃反应10min,42℃保温30min,99℃反应5min,5℃冷却5min。

然后进行RT-PCR,在冰上准备下列反应物:5units/μL的Ex TaqHS 0.25μL,5×PCR缓冲液10μL,20μmol/L的上游引物P5endA0.5μL,加入灭菌ddH2O至总体积40μL。混匀后加入到上述反应完成的10μL cDNA模板中,置TaKaRa PCR Thermal Cycler Dice上进行扩增:94℃,2min预变性;94℃,30sec变性;55.3℃,30sec退火;72℃,1min30sec延伸;35个重复循环,最后72℃,延伸7min。反应结束后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一条约1200bp的特异DNA条带,用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TIANgel Mini普通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回收,将该片段克隆、交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后,发现扩增特异性条带全长1158bp。序列分析后发现,除掉它与3’端重叠片段后,还包含969nt序列,其中包含N-端全部已测出氨基酸序列和1个起始密码子ATG。起始密码子前有35nt的5’端非编码区。从序列分析结果可以证实,片段为CSBI基因的5’末端片段。

(c)3’和5’末端拼接得到序列;用3’端序列设计特异引物P3endB,与P5endA扩增由P3endB反转录稻瘟菌ZC13生理小种总RNA得到的cDNA,验证拼接得到序列。

用3’端序列设计特异引物P3endB,与P5endA扩增由P3endB反转录稻瘟菌ZC13生理小种总RNA得到的cDNA,验证拼接得到序列。

P3endB:5’-GGCGCATTACAGGTAGCTAGTCA-3’

合成cDNA的第一链,在200μL PCR管中配制下列反应液:1μL总RNA,1μL 10×反转录缓冲液,10mM的dNTPs 1μL,40units/μL的RNA酶抑制剂0.25μL,2.5pmol/μL的P3endB反转录引物0.5μL,5units/μL的AMV反转达录酶0.5μL,25mmol/L的MgCl22μL,加DEPC处理ddH2O至总体积10μL。混合均匀后置TaKaRa PCRThermal Cycler Dice上,30℃反应10min,42℃保温60min,99℃反应5min,5℃冷却5min。

然后进行RT-PCR,在冰上准备下列反应物:5units/μL的Ex TaqHS 0.25μL,5×PCR缓冲液10μL,20μmol/L的上游引物P5endA0.5μL,加入灭菌ddH2O至总体积40μL。混匀后加入到上述反应完成的10μL cDNA模板中,置TaKaRa PCR Thermal Cycler Dice上进行扩增:94℃,2min预变性;94℃,30sec变性;55℃,30sec退火;72℃,2min30sec延伸;35个重复循环,最后72℃,延伸7min。反应结束后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一条约2200bp的特异DNA条带,用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TIANgel Mini普通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回收,将该片段克隆、交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后,发现扩增特异性条带大小为2281bp。

测序结果发现该序列与由3’和5’末端拼接得到的序列吻合。CSB I cDNA序列全长2331bp,包含一个2157bp的ORF,编码含有71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附图4为ZC13 CSB I激发子cDNA推导序列巢式扩增产物电泳图,其中M:DNA Marker,1、2:cDNA序列巢式扩增产物。

SEQUENCE LISTING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