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改善混凝土自收缩的复合外加剂

改善混凝土自收缩的复合外加剂

摘要

一种改善混凝土自收缩的复合外加剂属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目前改善混凝土自收缩的材料主要包括:膨胀剂、减缩剂和纤维。但是上述材料单独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本发明特征在于:采用I级粉煤灰、磨细石灰石粉、二水石膏、生明矾土、二甲基硅氧烷均匀混合制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I级粉煤灰占20~40%、磨细石灰石粉占30~60%、二水石膏占5~10%、生明矾土占10~20%、二甲基硅氧烷占3~5%;所述的磨细石灰石粉、二水石膏和生明矾土的细度大于350m2/kg。本发明的复合外加剂掺加在高强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中,在环境相对湿度低于50%的条件下,能够显著降低混凝土自收缩率30%以上,对混凝土强度、流动度和耐久性具有改善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7280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工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710176367.9

  • 发明设计人 李悦;郭奇;

    申请日2007-10-26

  • 分类号C04B22/14(20060101);C04B18/08(20060101);C04B14/2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03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萍

  • 地址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06: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12-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4B22/14 授权公告日:20090722 终止日期:20101026 申请日:200710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7-22

    授权

    授权

  • 2008-07-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5-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显著降低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率,但是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度、强度和耐久性的有机一无机复合外加剂。

背景技术

混凝土自收缩是水泥基胶凝材料在初凝之后随着水化的进行,在恒温恒重条件下宏观体积的减缩。自收缩不包括由于干燥、沉降、温度变化、遭受外力等原因引起的体积变化。产生自收缩的原因是由于随着水泥水化的进行,在硬化水泥石中形成大量微细孔,孔中自由水量逐渐降低,即水泥石内部相对湿度降低,但同时水泥石重量没有任何损失,出现自干燥现象。自干燥的结果是产生毛细孔应力,造成硬化水泥石受负压作用而产生收缩。自收缩的产生机理类似于干缩机理,但二者在相对湿度降低的机理上是不同。造成干缩的原因是由于水份扩散到外部环境中,而自收缩是由于内部水份被水化反应所消耗而造成的,因此通过阻止水份扩散到外部环境中的方法来降低自收缩并不有效。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强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及自密实混凝土等应用日益广泛,混凝土的自收缩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实践中发现上述类型混凝土的自收缩较大。例如,水胶比低于0.3的高强混凝土自收缩率可以达到2~4×10-4,当水胶比降低至0.23~0.17时,自收缩占总收缩的80%~100%,即水胶比极低的混凝土收缩主要是自收缩。配筋率为0.8%、强度为60~70MPa的高强混凝土的28天自收缩率可达2~3.5×10-4,即使掺加膨胀剂也无济于事。较大的自收缩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容易造成收缩开裂,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目前改善混凝土自收缩的材料主要包括:膨胀剂、减缩剂和纤维。但是上述材料单独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例如,膨胀剂虽然能够早期补偿收缩或产生微膨胀,但由于本身水化需要大量的水,并且水化热较高,而高强混凝土本身用水量很低,因此后期混凝土内部缺水难以维持膨胀,反而会加大自收缩和冷缩。一般的减缩剂虽然能够降低自收缩,但同时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并且价格昂贵,难以工程应用。纤维并不能主动降低自收缩,只是能够被动限制自收缩的进一步发展,并且纤维价格昂贵,普通混凝土难以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已有的改善自收缩材料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出一种有机一无机复合外加剂,该种外加剂能够在不影响混凝土强度、工作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混凝土的自收缩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I级粉煤灰、磨细石灰石粉、二水石膏、生明矾土、二甲基硅氧烷均匀混合制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I级粉煤灰占20~40%、磨细石灰石粉占30~60%、二水石膏占5~10%、生明矾土占10~20%、二甲基硅氧烷占3~5%;磨细石灰石粉、二水石膏和生明矾土的细度要求大于350m2/kg。

使用方法:根据新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养护条件来确定复合外加剂的掺量,其掺量为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5~15%,以水泥用量为基数按比例外掺,替代等重量的砂。

本发明的复合外加剂掺加在高强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中,在环境相对湿度低于50%的条件下,能够显著降低混凝土自收缩率30%以上,对混凝土强度、流动度和耐久性具有改善作用。与目前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在于物理增水和化学膨胀补偿收缩相结合,改善自收缩的作用机理科学合理,复合外加剂的成本低,易于实现工程应用。

复合外加剂中各种材料组分的作用原理如下:

(1)石灰石粉和I级粉煤灰颗粒呈圆球形且表面光滑,在结构中能够起到相对物理增水和滚珠轴承的作用,且石灰石中的碳酸钙能够和水泥熟料中的铝酸盐矿物产生水化反应,形成膨胀性的水化碳铝酸钙补偿收缩。

(2)二水石膏和生明矾土水化反应形成膨胀性水化产物钙矾石,需水量低、结晶细小、形成速度均匀稳定,能够起到化学膨胀补偿收缩的作用。

(3)二甲基硅氧烷能够有效降低水泥石孔隙中的毛细管水表面张力,从而降低自收缩。上述各种组分的综合作用结果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自收缩率。

具体实施方式

复合外加剂的配方(重量比,单位kg)为:I级粉煤灰占20~40%、磨细石灰石粉占30~60%、二水石膏占5~10%、生明矾土占10~20%、二甲基硅氧烷占3~5%。磨细石灰石粉、二水石膏和生明矾土的细度要求大于350m2/kg,然后按比例混合均匀制备出复合外加剂。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养护湿度确定外加剂的掺量,复合外加剂的掺量为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5~15%,以水泥用量为基数按比例外掺,替代等重量的砂。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较高(≥C60)以及养护湿度较低(≤80%)时,外加剂掺量适当增多。

不掺复合外加剂的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500kg/m3、水165kg/m3、砂573kg/m3、石子1162kg/m3、萘系高效减水剂5kg/m3。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砂为细度模数2.52的中砂,石子为5~25mm连续级配的碎石。复合外加剂掺加方式为以水泥用量为基数按比例外掺,替代等重量的砂。

外加剂1配方为:I级粉煤灰20%、石灰石粉47%、二甲基硅氧烷3%、二水石膏10%、生明矾土20%。

    外加剂掺    量/%    坍落    度/cm    抗压强度/MPa    自收缩率/10-5    3天    28天    3天    28天    0%    5%    10%    15%    15.5    17.1    18.0    16.9    46.5    48.6    49.2    48.3    66.4    68.1    69.8    67.9    7.9    8.1    4.6    2.0    17.8    11.2    6.7    3.8

外加剂2配方为:I级粉煤灰25%、石灰石粉40%、二甲基硅氧烷5%、二水石膏10%、生明矾土20%。

  外加剂掺量%   坍落度/cm    抗压强度/MPa    自收缩率/10-5    3天    28天    3天    28天  0%  5%  10%  15%   15.5   16.1   16.7   17.3    46.5    48.2    49.3    47.5    66.4    68.3    69.7    67.4    7.9    5.6    4.3    1.8    17.8    10.4    6.4    3.8

外加剂3配方为:I级粉煤灰35%、石灰石粉30%、二甲基硅氧烷5%、二水石膏10%、生明矾土20%。

    外加剂掺    量/%    坍落    度/cm    抗压强度/MPa    自收缩率/10-5    3天    28天    3天    28天    0%    5%    10%    15%    15.5    17.3    18.5    18.6    46.5    47.6    48.7    46.9    66.4    67.8    69.0    68.1    7.9    5.1    4.4    1.9    17.8    9.7    5.9    4.0

外加剂4配方为:I级粉煤灰40%、石灰石粉42%、二甲基硅氧烷3%、二水石膏5%、生明矾土10%。

    外加剂掺    量/%    坍落    度/cm    抗压强度/MPa    自收缩率/10-5    3天    28天    3天    28天    0%    5%    10%    15%    15.5    16.5    17.2    18.6    46.5    46.2    47.3    45.5    66.4    66.3    68.7    65.9    7.9    6.6    5.3    3.4    17.8    13.4    7.9    5.8

外加剂5配方为:I级粉煤灰22%、石灰石粉60%、二甲基硅氧烷3%、二水石膏5%、生明矾土10%。

    外加剂掺    量/%    坍落    度/cm    抗压强度/MPa    自收缩率/10-5    3天    28天    3天    28天    0%    5%    10%    15%    15.5    17.0    18.5    17.9    46.5    47.4    48.8    48.6    66.4    68.8    68.9    69.2    7.9    6.7    6.0    4.1    17.8    13.7    8.8    6.7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