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的制备方法

(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的制备方法

摘要

(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环状含氮有机化合物。提供一种起始原料便宜易得,产率较高,工艺简便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的制备方法。将(3R,4R)-3,4-二羟基-γ-丁内酯溶于丙酮,乙腈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备双羟基保护的γ-丁内酯(5a,5b,5c);由(5a,5b,5c)制备γ-羟基酰胺(6a,6b,6c);由(6a,6b,6c)制备中间产物γ-溴代酰胺(7a,7b,7c);由(7a,7b,7c)制备双羟基保护的吡咯烷-2-酮(8a,8b,8c),由(8a,8b,8c)制备(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3931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09687.5

  • 发明设计人 张洪奎;徐守强;黄培强;

    申请日2007-10-1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陈永秀

  • 地址 361005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49: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2-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D207/273 授权公告日:20101013 终止日期:20131019 申请日:2007101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10-13

    授权

    授权

  • 2008-05-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3-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环状含氮有机化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1)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环状含氮有机合成中间体、手性药物以及某些含氮天然产物的不对称合成。例如,具有特殊阻击溶菌酶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天然产物Swainsonine(2)的合成中,(3R,4R)-3,4-二羟基(保护)吡咯烷-2-酮是-个关键中间体。其他五员含氮杂环类似物或衍生物也可通过(1)实现不对称合成。因此,(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1)的合成方法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实际的应用价值。(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1)和天然产物Swainsonine(2)的结构式如下:

目前报道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1)的合成方法主要是从(2R,3R)-二羟基-γ-丁内酯出发,经过几步转化反应得到(参见文献:S.Hanessian,J.Org.Chem.,1969,34,675;M.Maggini等,Tetrahedron Lett.,1992,33,6537)。欧洲专利EP338435(1989)报道了一种合成(1)的类似物的方法。该方法是以4-氨基-4-脱氧-2,3-异丙酮叉-D-赤糖酸为原料来合成(1)。这些方法存在各种不足,如反应的起始原料不易得到,反应条件比较苛刻,且产率较低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起始原料便宜易得,产率较高,工艺简便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PG为常用的羟基保护基,如(CH3O)2C(CH3)2,C6H5CH2Br,tBuMe2SiCl;P为羟基保护基;化合物5a:P=丙酮叉,化合物5b:P=苄基(Bn),化合物5c:P=叔丁基二甲硅基(TBS);化合物6a:P=丙酮叉,化合物6b:P=苄基(Bn),化合物6c:P=叔丁基二甲硅基(TBS);化合物7a:P=丙酮叉,化合物7b:P=苄基(Bn),化合物7c:P=叔丁基二甲硅基(TBS);化合物8a:P=丙酮叉,化合物8b:P=苄基(Bn),化合物8c:P=叔丁基二甲硅基(TBS);即a,P=丙酮叉,b,P=苄基(Bn),c,P=叔丁基二甲硅基(TBS)。

因化合物(4)可采用现有的文献制备或通过其它途径获得,因此本发明可利用现有的化合物(4)直接从制备双羟基保护的γ-丁内酯(5a,5b,5c)开始,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双羟基保护的γ-丁内酯(5a,5b,5c)

将(3R,4R)-3,4-二羟基-γ-丁内酯(4)溶于丙酮,乙腈或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制成0.1~0.7mol/L的溶液,往该溶液中加入相当于化合物(4)的2.0~3.0倍摩尔量的羟基保护试剂,搅拌至化合物(4)反应完成,经分离、纯化得到双羟基保护的γ-丁内酯(5a,5b,5c);

2)制备γ-羟基酰胺(6a,6b,6c)

将双羟基保护的化合物γ-丁内酯(5a,5b,5c)溶于无水甲醇中,制成0.2~0.5mol/L的溶液,搅拌下通入氨气,直至反应完全,经分离,纯化,得γ-羟基酰胺(6a,6b,6c);

3)制备双羟基保护的吡咯烷-2-酮(8a,8b,8c)

将γ-羟基酰胺(6a,6b,6c)溶于无水四氢呋喃(THF)中制成0.2~0.5mol/L的溶液,在-10~-15℃下加入相当于γ-羟基酰胺((6a,6b,6c)1.0~1.1倍摩尔量的三苯基膦(PPh3)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搅拌,升至室温,继续搅拌至反应完全,经分离,纯化得中间产物γ-溴代酰胺(7a,7b,7c);将γ-溴代酰胺(7a,7b,7c)溶于无水THF中,制成0.2~0.4mol/L的溶液,冰盐浴下加入相当于γ-羟基酰胺(6a,6b,6c)1.0~1.2摩尔量的氢化钠,然后升至室温,继续搅拌,直到反应完全,经分离、纯化后得双羟基保护的吡咯烷-2-酮(8a,8b,8c),两步总产率可达45%~60%;

4)制备(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9)

将双羟基保护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a)溶于甲醇中,制成0.1~0.5mol/L的溶液,加入相当于化合物(8a)的1.5~5.0摩尔倍数,搅拌至反应完成,经分离后得(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9);

将双羟基保护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b)溶于甲醇中,制成0.1~0.4mol/L的溶液,加入相当于化合物(8b)0.5%~10%摩尔量的10%钯/碳催化剂,通入氢气,搅拌至反应完成,得(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9);

将双羟基保护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c)溶于乙醇中,制成0.1~0.3mol/L的溶液。加入相当于化合物(8c)20~25倍摩尔量的乙酰氯,搅拌至反应完成,经分离、纯化得(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9)。

在步骤1)中,将(2R,3R)-2,3-二羟基-γ-丁内酯(4)溶于丙酮,乙腈或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制成0.3~0.5mol/L的溶液。往该溶液中加入相当于化合物(4)的2.2~2.6倍摩尔量羟基保护试剂,所述的羟基保护试剂为2,2-二甲氧基丙烷、苄溴或叔丁基二甲氯硅烷。

在步骤2)中,将羟基保护的化合物γ-丁内酯(5a,5b,5c)溶于无水甲醇中,制成0.3~0.4mol/L的溶液。

在步骤3)中,将γ-羟基酰胺(6a,6b,6c)溶于无水四氢呋喃(THF)中制成0.3~0.4mol/L的溶液。

在步骤4)中,将双羟基保护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a)溶于甲醇中,制成0.2~0.3mol/L的溶液。加入相当于化合物(8a)的2.0~4.0摩尔倍数的浓盐酸。双羟基保护的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b)溶于甲醇中,制成0.2~0.3mol/L的溶液。

由于本发明采用便宜易得的异Vc为起始原料,其反应条件温和,各步骤所得产物的产率较高,所得到的各个中间和最终产物均为光学活性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应用。经实验,总产率可达32%~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步说明。

实施例1

(1)制备(2R,3R)-2,3-二羟基-γ-丁内酯(4)

将异维他命C溶于水中,制成0.4mol/L的溶液,冷却至-10℃,加入相当于异维他命C的2.3倍摩尔量的31%过氧化氢。加完过氧化氢后,加热到40℃,搅拌0.5h,再冷却至-10℃,分批加入相当于异维他命C的3.3倍摩尔量的活性碳,升温至60℃,搅拌3h,直至无过氧化氢残留。过滤,滤液用6mol/L盐酸酸化至pH=1。减压下蒸除水,残留物用热的乙酸乙酯提取,减压下蒸除溶剂,得到(2R,3R)-2,3-二羟基-γ-丁内酯(4),产率92%。

(2)制备丙酮叉保护的(2R,3R)-2,3-二羟基-γ-丁内酯(5a)

将(2R,3R)-2,3-二羟基-γ-丁内酯(4)溶于丙酮中,制成0.4mol/L的溶液。加入相当于化合物4的2.2倍摩尔量的羟基保护剂2,2-二甲氧基丙烷。于室温下,将反应混合物搅拌6h。反应完成后,加入少量氨水,减压下蒸除溶剂,残留物用乙醚重结晶,得到丙酮叉保护的(2R,3R)-2,3-二羟基-γ-丁内酯(5a),产率92%。

(3)制备丙酮叉保护的γ-羟基酰胺(6a)

将化合物5a溶于无水甲醇中,制成0.3mol/L的溶液。室温下,通入氨气并施以搅拌,直至反应完全。蒸除溶剂后得到粗产物。粗产物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丙酮叉保护的γ-羟基酰胺(6a),产率84%。

(4)制备丙酮叉保护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a)

将化合物6a溶于无水THF中,制成0.35mol/L的溶液。氮气保护下,控制温度-15℃,加入1.05摩尔量的三苯基膦,然后分批加入1.05摩尔量的N-溴代丁二酰亚胺。将此反应混合物于-15℃下搅拌1h,升温至室温,继续搅拌3h。减压下蒸除溶剂,残留物用一短的硅胶柱进行粗分离,得化合物(7a)。将所得的化合物(7a)溶于无水THF中,制成0.3mol/L的溶液。控制反应温度-15℃,滴加1.2倍摩尔氢化钠溶于无水THF的悬浊夜。加完后,缓慢升温至室温,搅拌过夜,直至反应完成。加入少量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减压下蒸除溶剂。残留物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丙酮叉保护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a),产率48%。

(5)制备(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9)

将丙酮叉保护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a)溶于甲醇中,制成0.2mol/L的溶液。加入相当于化合物8a 4.0摩尔倍数的浓盐酸,室温下搅拌,直至反应完成。小心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至中性,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相干燥后,蒸除溶剂,得到(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9),产率93%。

实施例2

(1)制备(2R,3R)-2,3-二羟基-γ-丁内酯(4)

将异维他命C溶于水中,制成0.3mol/L的溶液,冷却至-10℃,加入相当于异维他命C的2.3倍摩尔量的31%过氧化氢。加完过氧化氢后,加热到35℃,搅拌1h,再冷却至-10℃,分批加入相当于异维他命C的3.3倍摩尔量的活性碳,升温至60℃,搅拌3h,直至无过氧化氢残留。过滤,滤液用6mol/L盐酸酸化至pH=1。减压下蒸除水,残留物用热的乙酸乙酯提取,减压下蒸除溶剂,得到(2R,3R)-2,3-二羟基-γ-丁内酯(4),产率90%。

(2)制备丙酮叉保护的(2R,3R)-2,3-二羟基-γ-丁内酯(5a)

将(2R,3R)-2,3-二羟基-γ-丁内酯(4)溶于丙酮中,制成0.3mol/L的溶液。加入相当于化合物(4)的2倍摩尔量的羟基保护剂2,2-二甲氧基丙烷。于室温下,将反应混合物搅拌7h,至反应完成。加入少量氨水,减压下蒸除溶剂,残留物用乙酸乙酯/石油醚(v/v=1/3)重结晶,得到丙酮叉保护的(2R,3R)-2,3-二羟基-γ-丁内酯(5a),产率90%。

(3)制备丙酮叉保护的γ-羟基酰胺(6a)

将化合物(5a)溶于无水甲醇中,制成0.35mol/L的溶液。室温下,通入氨气并施以搅拌,直至反应完全。蒸除溶剂后得到粗产物。粗产物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丙酮叉保护的γ-羟基酰胺(6a),产率85%。

(4)制备丙酮叉保护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a)

将化合物(6a)溶于无水THF中,制成0.4mol/L的溶液。氮气保护下,控制温度-15℃,加入1.1摩尔量的三苯基膦,然后分批加入1.1摩尔量的N-溴代丁二酰亚胺。将此反应混合物于-15℃下搅拌1h,升温至室温,继续搅拌3h。减压下蒸除溶剂,残留物用一短的硅胶柱进行粗分离,得化合物(7a)。将所得的(7a)溶于无水THF中,制成0.3mol/L的溶液。控制反应温度-15℃,滴加1.2倍摩尔氢化钠溶于无水THF的悬浊夜。加完后,缓慢升温至室温,搅拌过夜,直至反应完成。加入少量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减压下蒸除溶剂。残留物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丙酮叉保护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a),产率47%。

(5)制备(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9)

将丙酮叉保护的(3 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a)溶于甲醇中,制成0.3mol/L的溶液。加入相当于化合物(8a)4.0摩尔倍数的浓盐酸,室温下搅拌,直至反应完成。小心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至中性,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相干燥后,蒸除溶剂,得到(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9),产率92%。

实施例3

(1)制备苄基保护的(2R,3R)-2,3-二羟基-γ-丁内酯(5b)

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所使用的羟基保护试剂改为溴化苄。将化合物(4)溶于乙腈中,制成0.3mol/L的溶液,加入与化合物(4)等摩尔量的溴化苄,在无水硫酸钙作用下,制得苄基保护的(2R,3R)-2,3-二羟基-γ-丁内酯(5b),产率90%。

(2)制备苄基保护的γ-羟基酰胺(6b)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所使用的原料为苄基保护的(2R,3R)-2,3-二羟基-γ-丁内酯(5b)。按照实施例1中(3)所述的方法,得到苄基保护的γ-羟基酰胺(6b),产率90%。

(3)制备苄基保护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b)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4)所述的方法类似,其区别在于所使用的原料为苄基保护的γ-羟基酰胺(6b),得苄基保护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b),产率58%。

(4)制备(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9)

将苄基保护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b)溶于甲醇中,制成0.2mol/L的溶液。加入相当于化合物(8b)5.0%摩尔量的10%Pd/C催化剂。反应体系用氢气洗涤后,搅拌下于常温常压下通入氢气,直至反应完全。滤除催化剂后,减压下蒸除溶剂,得到(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9),产率95%。

实施例4

(1)制备叔丁基二甲硅基(TBS)保护的(2R,3R)-2,3-二羟基-γ-丁内酯(5c)

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所使用的羟基保护剂改为氯代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将化合物(4)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制成0.35mol/L的溶液,加入相当于化合物(4)1.05摩尔的氯代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在咪唑存在下反应,制得TBS保护的(2R,3R)-2,3-二羟基-γ-丁内酯(5c),产率95%。

(2)制备TBS保护的γ-羟基酰胺(6c)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步骤3,得到TBS保护的γ-羟基酰胺(6c),产率88%。

(3)制备TBS保护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c)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4)所述的方法类似,其区别在于所使用的原料为TBS保护的γ-羟基酰胺(6c),得到TBS保护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c),产率56%。

(4)制备(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9)

将TBS保护的(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8c)溶于乙醇中,制成0.15mol/L的溶液,0℃下滴加相当于(8c)的22倍摩尔量的乙酰氯,加完后,于室温下搅拌4h,减压下蒸除溶剂。残留物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得到(3R,4R)-3,4-二羟基吡咯烷-2-酮(9),产率9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