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前进缓冲及安全后退功能的离合机构

具有前进缓冲及安全后退功能的离合机构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前进缓冲及安全后退功能的离合机构,它的特点是:离合机构第一心轴的轴体上设置一朝第二心轴方向的啮合齿面,第二心轴的前段轴体上设一定位啮合并可轴向位移于第二心轴轴杆上的离合套筒,该第二心轴轴杆上的离合套筒受一拨叉控制轴向位移,而于离合套筒上套设一定位啮合并可在离合套筒上轴向位移的离合套环,于离合套筒与离合套环间设有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包含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复数个前进啮合缓冲弹簧及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复数个后退复位安全弹簧,在离合套环前进啮合或后退脱离第一心轴啮合齿面时,若彼此非正确啮合或因故无法脱离时,通过啮合缓冲弹簧或后退复位安全弹簧达到目的,进而有效保护离合机构零组件前进啮合连动及后退脱离的安全效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312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刘仁炽;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11658.5

  • 发明设计人 刘仁炽;

    申请日2006-08-21

  • 分类号F16H37/00;

  • 代理机构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瑾

  • 地址 中国台湾高雄市建国一路468号2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49: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0-05-12

    授权

    授权

  • 2010-04-14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F16H37/0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00309 申请日:2006082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08-04-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2-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广泛适用于轴传动的具有前进缓冲及安全后退功能的离合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般车辆用轴传动的离合机构设计,如:美国发明专利第5,997,428号有关二轮传动与四轮传动的动力切换离合设计。

该现有技术文献中揭露一种两转轴间动力传动的离合设计机构,利用两转轴相对端间所设可受动位移的拨叉套筒来产生两转轴间动力传递的离合。

而在该等设计中关于拨叉套筒位移跨接于两转轴间欲产生动力传递联结时,对于拨叉套筒由一转轴上位移欲啮合连动另一转轴瞬间啮合未对位问题的解决,因设计技术及空间型态的因素造成零组件复杂及占位缺点,所以均利用机具外部空间来另行设置相关缓冲机构,不但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而且组装加工也较费时费工,并不符合产业诉求的利用性及经济诉求的效益性。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曾针对上述问题研发出具有缓冲功能的离合机构,并申请中国专利,申请号是200610057290.9,发明名称是“具有缓冲功能的离合结构”,但是上述申请的设计中,所具有的零组件较多且设成体积也较大,虽然该申请具有确实的功能性与产业利用性,但基于技术创作不断精进的原则与产品质能不断提升的追求,减少零组件、缩减成本及体积,确有其再研发创新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揭示一种“具有前进缓冲及安全后退功能的离合机构”,它的特点是:离合机构第一心轴的轴体上设置一朝第二心轴方向的啮合齿面,第二心轴的前段轴体上设一定位啮合并可轴向位移于第二心轴轴杆上的离合套筒,该第二心轴轴杆上的离合套筒受一拨叉控制轴向位移,而于离合套筒上套设一定位啮合并可在离合套筒上轴向位移的离合套环,于离合套筒与离合套环间设有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包含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复数个前进啮合缓冲弹簧及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复数个后退复位安全弹簧,使离合套筒受拨叉连动轴向位移产生离合套环前进啮合第一心轴啮合齿面,若彼此非正确啮合对位时,由前进啮合缓冲弹簧产生缓冲,待两者啮合对位瞬间,由前进啮合缓冲弹簧立即前推离合套环达到离合套环与第一心轴啮合齿面的莰合连动,相反地,当拨叉后退令离合套筒退回原位预产生离合套环脱离第一心轴啮合齿面时,若离合套环因故无法后退脱离,由后退复位安全弹簧产生向后拉退的复位力量,使离合套环能立即的向后拉退而达到自动脱离复位的效果,进而有效保护离合机构零组件前进啮合连动及后退脱离的安全效能。

本发明目的在于:

1、提供一结构精简、成本低的具有缓冲及安全功能的离合机构。

2、提供一体积小、安装容易的具有缓冲及安全功能的离合机构。

3、提供一能在齿轮啮合未对位时以及因故不能脱离时,能有效防止对传动组件造成伤害的具有缓冲及安全功能的离合机构。

4、提供一能保障机件安全且便用寿命长久的具有缓冲及安全功能的离合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离合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离合机构前进欲啮合连动而未对位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离合机构前进啮合对位的连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离合机构欲后退脱离而未脱离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离合套筒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右视图。

图7是图5的左视图。

图8是图6的8-8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离合套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右视图。

图11是图9的左视图。

图12是图10的12-12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离合套筒与离合套环间的前进啮合缓冲弹簧设置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离合套筒与离合套环间的后退复位安全弹簧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前进缓冲及安全后退功能的离合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离合机构第一心轴1的轴体上设置一朝第二心轴2方向的啮合齿面10,第二心轴2的前段轴体上设一定位啮合并可轴向位移于第二心轴2轴杆上的离合套筒3,该第二心轴2轴杆上的离合套筒3受一拨叉4控制轴向位移,而于离合套筒3上套设一定位啮合并可在离合套筒3上轴向位移的离合套环5,于离合套筒3与离合套环5间设有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包含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复数个前进啮合缓冲弹簧6及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复数个后退复位安全弹簧7,使离合套筒3受拨叉4连动轴向位移产生离合套环5前进啮合第一心轴1啮合齿面10,若彼此非正确啮合对位时,由前进啮合缓冲弹簧6产生缓冲,待两者啮合对位瞬间,由前进啮合缓冲弹簧6立即前推离合套环5达到离合套环5与第一心轴1啮合齿面10的啮合连动。

相反地,当拨叉4后退令离合套筒3退回原位预产生离合套环5脱离第一心轴1啮合齿面10时,若离合套环5因故无法后退脱离,由后退复位安全弹簧7产生向后拉退的复位力量,使离合套环5能立即的向后拉退而达到自动脱离复位的效果。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发明离合套筒3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离合套筒3设有一供拨叉4扣合连动的凹环30,及数量等于前进啮合缓冲弹簧6数量的设置穴31(本案以三个前进啮合缓冲弹簧安装位置为设置实施例,但不因此而局限本案实际实施运用的数量)和数量等于后退复位安全弹簧7数量的设置穴32(本发明以三个后退复位安全弹簧安装位置为设置实施例,但不因此而局限本发明实际实施运用的数量),并于各设置穴31、32中设置供前进啮合缓冲弹簧6定位轴60及后退复位安全弹簧7定位轴70安装的贯穿孔33,另于离合套筒3筒体的内筒壁设有可啮合于第二心轴2啮合莰槽20的啮合莰条34,而离合套筒3筒体的外筒壁设有可供离合套环5啮合的啮合莰槽35。

如图9至图11所示,本发明离合套环5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于离合套环5内环壁设有可啮合于离合套筒3外筒壁啮合嵌槽35的啮合嵌条50,离合套环5外环壁则设有可离合于第一心轴1啮合齿面10的啮合齿面51,另在离合套环5上设有数量等于前进啮合缓冲弹簧6数量的设置孔52(本发明以三个前进啮合缓冲弹簧安装位置为设置实施例,但不因此而局限本发明实际实施运用的数量)及数量等于后退复位安全弹簧7数量的设置孔53(本发明以三个后退复位安全弹簧安装位置为设置实施例,但不因此而局限本发明实际实施运用的数量),且于设置孔52中设成双内径以达到前进啮合缓冲弹簧6的定位轴60可通行于设置孔52中,而前进啮合缓冲弹簧6受抵挡定位于设置孔52内。

如图13所示,离合套筒3与离合套环5间前进啮合缓冲弹簧6及定位轴60的组装实施例,其中该前进啮合缓冲弹簧6受定位轴60定位,且前进啮合缓冲弹簧6一端抵制于离合套筒3,另端以垫片61抵制于离合套环5设置孔52内,以产生离合套筒3前进而离合套环5未同步前进时,能立即产生压缩前进啮合缓冲弹簧6,使离合套环5具有自动前推对位啮合的力量(如图2所示例)。

如图14所示,离合套筒3与离合套环5间后退复位安全弹簧7及定位轴70的组装实施例,其中该定位轴70一端固定于离合套筒3上,而定位轴70上套设后退复位安全弹簧7,外部再套置一套筒71,使该后退复位安全弹簧7一端抵制于套筒71一侧筒端内壁,另端则抵制于定位轴70的轴尾突环701,其中该套筒71尾端外翻于离合套环5设置孔53孔外,使离合套环5只能轴向位移于套筒71上而不会脱出,以产生离合套筒3后退复位时,若离合套环5未同步后退时使后退复位安全弹簧7在套筒71与定位轴70间压缩,而产生向后拉退离合套环5的力量(如图4所示例)。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结构精简、成本低。

2、体积小、安装容易。

3、能确实有效防止齿轮啮合未对位以及要分开却因故无法脱离时可能对传动组件造成伤害的发生。

4、能确实达到保障机件安全,且长久使用的效益。

本发明于实施例运用上,可由各自单独的组件表现各自的预期功能与动作,也可将一个以上彼邻而连动的组件设置为一组件,由该一组件表现出一个以上组件的联合预期功能与动作。因此,该等组件特征的单独或组合,均应属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该范围也包含了有关本发明所述创作特征所能实施的技术结构与功效;因此,本发明技术思想创作特征并不因此而局限于本发明所示的实施例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