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移动电话的无线网络漫游方法及移动电话装置

用于移动电话的无线网络漫游方法及移动电话装置

摘要

一种用于移动电话的无线网络漫游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一第一无线接入点与一移动电话的一第一通信连接。并检测该第一通信连接的目前信号强度。将该目前信号强度与一预设第一阈值比较。当该目前信号强度小于该第一阈值时,执行无线接入点扫描程序,以建立一无线接入点名单,其包含至少一无线接入点名称。从该无线接入点名单中选取一无线接入点作为第二无线接入点。并建立该第二无线接入点与该移动电话的一第二通信连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152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09029.9

  • 发明设计人 陈智文;

    申请日2006-07-25

  • 分类号H04Q7/38;

  • 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王志森

  •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37: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0-09-08

    授权

    授权

  • 2008-03-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1-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无线网络,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移动电话的无线网络漫游机制。

背景技术

由于移动电话的移动特性,移动电话的漫游功能在任何一种电信系统中,均为非常重要的课题。倘若移动电话没有支援漫游的功能,则当使用者在基地台之间移动时,电话通信可能会突然中断。如果漫游功能效能不佳,则可能使得使用者在漫游的同时,必须忍受不良的通话质量,例如听到的声音是断断续续的,或甚至会有几秒钟听不到声音的情况。

对于无线网络系统而言,由于每一台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所能涵盖的范围有限,并不像GSM系统的基地台的涵盖范围那么广,使得在一个小区域中必须建置数台无线接入点。也因此,在无线网络系统的移动电话漫游功能,更显重要。

因此需要一种无线网络漫游机制,使得使用者通过移动电话使用无线网络进行通话时,能够享有顺畅便利的漫游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为提供一种自动执行无线网络漫游的移动电话和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电话的无线网络漫游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一第一无线接入点与一移动电话的一第一通信连接。并检测该第一通信连接的目前信号强度。将该目前信号强度与一预设第一阈值比较。当该目前信号强度小于该第一阈值时,执行无线接入点扫描程序,以建立一无线接入点名单,其包含至少一无线接入点名称。从该无线接入点名单中选取一无线接入点作为第二无线接入点。并建立该第二无线接入点与该移动电话的一第二通信连接。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移动电话装置,其具有一通信单元、一信号检测单元、及一处理器。该通信单元,其建立与一第一无线接入点的一第一通信连接。该信号检测单元,其检测该第一通信连接的目前信号强度。该处理器,其将该目前信号强度与一预设第一阈值比较,当该目前信号强度小于该第一阈值时,执行无线接入点扫描程序,以建立一无线接入点名单,其包含至少一无线接入点名称,并从该无线接入点名单中选取一无线接入点作为第二无线接入点,使得该通信单元建立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一第二通信连接。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2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的方块示意图。

图3A~3E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用于移动电话的无线网络漫游方法的流程图。

图4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扫描无线接入点的方法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无线局域网~110;无线局域网~150;无线接入点~111;无线接入点~151;有线网络骨干~18;移动电话~19;位置~16;位置~17;移动电话~20;通信单元~21;信号检测单元~23;处理器~2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图1到图4,做详细的说明。本发明说明书提供不同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其中,实施例中的各元件的配置为说明的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且实施例中图式标号的部分重复,为了简化说明,并非意指不同实施例之间的关联性。

图1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图。在图1中表示无线局域网110和150,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各装置,可以分别通过和无线接入点111和151来使用无线局域网110和150。

无线局域网110是由两个基本元件构成:接入点(access point)111和用户端接口卡(图未表示)。其中,接入点111和有线网络骨干18连接。同样地,无线局域网150也包含接入点151和用户端接口卡(图未表示)。接入点为无线局域网的中心点,或为有线和无线网络之间的一个连接点。多重接入点可以部署在大楼或重要网络接入地点,让配备WLAN接口卡的使用者能自由地在区域内移动并保持与网络之间的持续连接性。通过WLAN,任何建筑物中一组与无线接入接点串连的配线装置,皆可为配备有WLAN接口卡的PC提供网络接入点服务。例如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移动电话19在此环境中,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漫游的功能,从位置16移至位置17或其他地点使用。

图2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的方块示意图。移动电话20包含一通信单元21、一信号检测单元23、及一处理器25。该通信单元21建立与一第一无线接入点的一第一通信连接。该信号检测单元2 3检测该第一通信连接的目前信号强度。该处理器25将该目前信号强度与一预设第一阈值比较,当该目前信号强度小于该第一阈值时,执行无线接入点扫描程序,以建立一无线接入点名单,其包含至少一无线接入点名称,并从该无线接入点名单中选取一无线接入点作为第二无线接入点,使得该通信单元建立与该第二无线接入点的一第二通信连接。

图3A~3E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用于移动电话的无线网络漫游方法的流程图。

参见图3A,首先提供一个信号计时器(Signal Timer)(步骤S300)。信号计时器主要用以在设定的时间到期时,使得系统查询信号强度。在步骤S301中,接收到成功连接的事件。此时,判断信号计时器是否启动(步骤S302),若是,则停止信号计时器(步骤S303),否则直接进行程序A。

参见图3B,进入程序A后,首先执行步骤S310,检查目前无线网络装置的状态。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目前无线网络装置的状态以bConnect参数表示的。bConnect参数值的更新,以无线网络装置回报目前的连接状况而定,如传回的事件为连接,则bConnect为真;若传回的事件是无连接,则bConnect为假。当整个无线网络装置是处于连接的状态,则表示有可能需要进行漫游,此时,启动信号计时器(步骤S311),并等待信号计时器的时间到期(步骤S312)。当信号计时器的时间到期时,停止信号计时器(步骤S313),并查询目前无线网络装置的信号强度(步骤S314)。在步骤S315中,判断步骤S314中查询得到的目前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等于一预设信号强度(亦即,启动扫描的阈值)。当目前信号强度小于启动扫描的阈值时,进入程序B,检查是否需要进行扫描无线接入点。

参见图3C,在程序B中,在真正要进行扫描之前,会查询多次的信号强度,然后取其平均值,以确定在步骤S315中信号强度不足是否仅为一时的信号不稳定所致。首先执行步骤S331,设定查询次数为0,在步骤S332中,执行一次信号强度查询。在步骤S333中,将查询次数累加1。在步骤S334中,决定查询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3,若是,则执行步骤S336,否则返回步骤S332,再次执行信号强度查询。在步骤S336中,计算查询3次所得到的信号强度的平均值,然后进入程序C。

参见图3D,进入程序C后,进行无线接入点的扫描。步骤S351中,决定步骤S336中计算得到的信号强度平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扫描阈值,若是,则进行步骤S352,否则返回程序A。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启动扫描的阈值,其单位可以是dbm。例如,当设定该值为-75dbm时,则当信号强度小于等于-75时,便开始做扫描附近无线接入点的操作。

在步骤S352中,执行无线接入点的扫描。步骤352所执行的扫描程序,以分割方式进行,其细节于图4中叙述。

当扫描结束后,立即执行步骤S353,再次查询目前无线网络装置的信号强度。由于扫描可能会需要花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使用者有可能又做了一些距离的移动,造成信号强度又有所不同,因此必须执行步骤S353以再次确认信号强度。再次查询信号强度的后,即进入程序D。

参见图3E,进入程序D后,决定一可以作为漫游候选者的无线接入点名单。在步骤S371中,根据扫描的结果,筛选漫游的候选人名单。亦即,若扫描到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目前无线网络装置的信号强度加上一预设差值,即可列为候选人名单。该预设差值,其单位可以是dbm。例如,当预设该值为20dbm时,则扫描得到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比目前的信号强度强20dbm的话,就列入漫游的无线接入点候选人名单。

在步骤S373中,检查目前信号强度是否到达切换无线接入点的信号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375以进行漫游,否则,返回程序A。切换无线接入点的信号阈值单位是可以为dbm。例如,当此值设定为-85dbm时,则当信号强度小于等于-85时,便开始进行切换无线接入点的操作。

步骤S375中,从所有候选人名单中,选取信号强度最好的无线接入点,并建立和该选取的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以进行漫游。

步骤S377中,将步骤S371所产生的候选人名单清除,并返回程序A。

图4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扫描无线接入点的方法流程图。步骤S41中,设定扫描频道数为0。步骤S43中,判断已扫描的频道数是否小于最大频道数,若是,则执行步骤S45,否则,表示所有频道都已扫描果,该方法结束。步骤S45中,扫描N个频道。步骤S47中,处理一通信包。其中扫描N个频道所花费的时间和处理该通信包的时间略同。步骤S49中,将步骤S45中扫描的频道N累加入已扫描的频道总数中。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其主要可以发挥下列二个功能。其一,本发明提供一种漫游演算法:当具备无线网络功能的移动电话,连上某一无线接入点,并且在具备相同SSID的无线接入点之间移动时,依据上述的漫游演算法,去决定目前手机的连接状况,是否需要切换连接到另一个无线接入点,以取得最佳的连接状况。其二,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的漫游效能。由于漫游的功能,必须随时检查目前手机的连接状况,在发现连接状况不佳时,决定是否需要切换连接。因此,也必须要搜寻目前手机附近相同SSID的无线接入点,来决定要切换到那一个无线接入点,而这个”搜寻附近相同SSID的无线接入点”的操作就是影响整个效能的最大关键,针对这个搜寻的操作,本发明提出几个要点。(1)无线网络的无线接入点搜寻方式,分为”主动搜寻”(ActiveScan)和”被动搜寻”(Passive Scan)二种,本发明中的漫游机制,使用主动搜寻。(2)在搜寻时,必须指定只搜寻相同SSID的无线接入点。(3)  由于整个漫游机制在运作的同时,有可能使用者正在通话中(VOIP),这代表着,手机的无线装置有可能是处在不断传送和接收包的状况下。如果在这种状况下,还去做搜寻无线接入点的操作,有可能导致掉包、包被延迟等问题,而使得通话声音暂时中断或消失。也因此,必须要切割搜寻的操作。而这个切割的分解操作,即是做一次搜寻无线频道,然后传输一个无线包,再做一次搜寻无线频道,再传输一个无线包...依此类推,直到所有的无线频道都搜寻完为止。而做一次搜寻无线频道的时间(搜寻频道个数不一定),必须和传输一个无线包的时间一样。举例,假设传输一个无线包要20ms,搜寻一个无线频道要10ms,则我们做一次的搜寻,可以搜寻二个无线频道。所以,接着上述的例子,假设有10个无线频道要搜寻,则这个操作,会被切割成5次的搜寻,每次搜寻2个频道,而这5次的搜寻之间,又会传输一个无线包。

再者,本发明的漫游机制,是一个信号触发(Signal Trigger)的演算法,亦即,以信号的强弱以及差异,来决定是否要继续进行漫游的操作,或切换到那一个无线接入点。并且,由于无线网络信号容易受到干扰或阻挡,信号弱有可能只是一瞬间的干扰,所以也会加入检查的机制,来尽量避免这个问题。

本发明虽以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提出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