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废水废渣提取有价元素的方法

一种利用废水废渣提取有价元素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水废渣提取有价元素的方法,其特点是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a酸化处理;氰化尾渣与酸性废水混合预处理;b添加保护碱;进入浮选前搅拌槽,添加保护碱中和沉淀杂质离子;c浮选回收;进行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一次精选产出精矿;d浮选精矿冶炼成品;制得成品硫酸、铜、金锭、银锭、铁精矿,剩余的尾渣外售制砖,其工艺设备配置简单,操作稳定便于控制,对不同工艺产出的氰化尾渣适应性强,不但消除了尾矿堆存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有用元素得到了进一步的回收利用,同时节省一部分污水处理的费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7805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16601.1

  • 申请日2007-06-26

  • 分类号C22B11/00(20060101);B03B5/28(20060101);C22B1/02(20060101);C22B15/00(20060101);C25C1/12(20060101);B03C1/02(20060101);C01B17/74(20060101);C04B18/14(20060101);

  • 代理机构37102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迟元香

  • 地址 264109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水道镇金政街1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24: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05-13

    授权

    授权

  • 2008-01-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11-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利用废水废渣提取有价元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硫酸市场的扩大,资源的日益消耗,现有的原料供应越来越紧张,另外不同处理工艺的氰化提金产生的氰化尾矿由于有价元素含量低而得不到利用,堆放又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废水废渣提取有价元素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硫酸原料紧缺和尾矿堆存污染环境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废水废渣提取有价元素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a酸化处理;氰化尾渣与酸性废水混合,调节PH值至5-6,目的是消除硅酸骨架和氰化络合物亲水性薄膜的影响,以及改善起泡剂和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性能,减轻消泡剂等有机物的影响;b添加保护碱;进入浮选前搅拌槽,添加保护碱中和沉淀杂质离子,使浮选药剂之间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有价元素的回收率;c添加浮选药剂进行浮选回收;浮选药剂为浮选油、黄药、黑药,首先在搅拌槽加入浮选油、黄药、黑药进行一次粗选,再加入浮选油、黄药进行两次扫选,最后进行一次精选产出精矿;d浮选精矿冶炼成品;浮选的精矿进行二段或一段焙烧,烟气经净化、除尘、干燥、转化、吸收工序得到成品硫酸;焙烧渣酸浸脱铜,铜液经萃取,反萃,电积得到产品阴极铜;精矿在焙烧脱硫后,金银在焙烧渣中得到进一步的富集,然后焙烧渣去氰化提取金银得到产品金锭、银锭,提金后的焙烧渣再经磁选得出产品铁精矿,剩余的尾渣外售制砖。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废水废渣提取有价元素的方法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1、工艺设备配置简单,操作稳定便于控制,对不同工艺产出的氰化尾渣适应性强(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见下表),不但消除了尾矿堆存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有用元素得到了进一步的回收利用,同时节省一部分污水处理的费用;2、试验测定浮选过程中消耗废酸约1.8m3/吨矿,相应节约石灰86.4kg/吨矿,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一种利用废水废渣提取有价元素的方法。

实施例1,在实验室条件下将常规氰化尾渣与酸性废水混合,调节PH值至5-6,消除硅酸骨架和氰化络合物亲水性薄膜的影响,改善起泡剂和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性能,减轻消泡剂等有机物的影响;然后进入浮选前搅拌槽,添加保护碱中和沉淀杂质离子,使浮选药剂之间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有价元素的回收率;添加浮选药剂,浮选药剂为浮选油、黄药、黑药,首先在搅拌槽加入浮选油、黄药、黑药进行一次粗选,再加入浮选油、黄药进行两次扫选,最后进行一次精选产出精矿;浮选的精矿进行二段或一段焙烧,烟气经净化、除尘、干燥、转化、吸收工序得到成品硫酸;焙烧渣酸浸脱铜,铜液经萃取,反萃,电积得到产品阴极铜;精矿在焙烧脱硫后,金银在焙烧渣中得到进一步的富集,然后焙烧渣去氰化提取金银得到产品金锭、银锭,提金后的焙烧渣再经磁选得出产品铁精矿,剩余的尾渣外售制砖。试验结果如表1:

                                                    表1

  名称                                         品位  精矿产率  (%)  Au(g/t)  Cu(%)  S(%)  Pb(%)  Zn(%)  Ag(g/t)  原矿  0.9  0.2  16.92  75.2  25.64  精1  1.35  0.18  46.76  精2  1.2  0.3  44.68  精3  0.96  0.3  44.36  精4  0.75  0.29  43.36  163  尾矿1  0.6  0.07  5.47  尾矿2  0.00  0.09  7.8  尾矿3  0.00  0.07  7.65  尾矿4  0.00  0.05  5.98  31.8  中矿  0.75  0.16  20.82

实施例2,在实验室条件下将细菌氧化后氰化尾渣与酸性废水混合,调节PH值至5-6,消除硅酸骨架和氰化络合物亲水性薄膜的影响,改善起泡剂和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性能,减轻消泡剂等有机物的影响;然后进入浮选前搅拌槽,添加保护碱中和沉淀杂质离子,使浮选药剂之间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有价元素的回收率;添加浮选药剂,浮选药剂为浮选油、黄药、黑药,首先在搅拌槽加入浮选油、黄药、黑药进行一次粗选,再加入浮选油、黄药进行两次扫选,最后进行一次精选产出精矿;浮选的精矿进行二段焙烧,烟气经净化、除尘、干燥、转化、吸收工序得到成品硫酸;焙烧渣酸浸脱铜,铜液经萃取,反萃,电积得到产品阴极铜;精矿在焙烧脱硫后,金银在焙烧渣中得到进一步的富集,然后焙烧渣去氰化提取金银得到产品金锭、银锭,提金后的焙烧渣再经磁选得出产品铁精矿,剩余的尾渣外售制砖。试验结果如表2

                                              表2

  名称                                         品位  精矿产率  (%)  Au(g/t)  Cu(%)  S(%)  Pb(%)  Zn(%)  Ag(g/t)  原矿  2.4  0.33  17.19  0.54  0.56  33.4  26.5  精1  4.5  0.56  41.67  0.29  0.73  54  精2  4.74  0.54  42.51  0.25  0.71  56  精3  4.05  0.49  42.32  0.28  0.67  55  精4  4.5  0.56  43.16  0.25  0.72  50.6  尾矿1  1.35  0.15  6.15  0.61  0.27  17.4  尾矿2  1.2  0.13  5.66  0.67  0.27  20.2  尾矿3  1.71  0.15  6.71  0.76  0.32  20.00  尾矿4  1.5  0.14  6.35  0.79  0.33  19.80  中矿  2.0  0.37  18.45  1.16  0.65  41.00

实施例3,在工业性试验条件下将常规氰化尾渣与酸性废水混合,调节PH值至5-6,消除硅酸骨架和氰化络合物亲水性薄膜的影响,改善起泡剂和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性能,减轻消泡剂等有机物的影响;然后进入浮选前搅拌槽,添加保护碱中和沉淀杂质离子,使浮选药剂之间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有价元素的回收率;添加浮选药剂,浮选药剂为浮选油、黄药、黑药,首先在搅拌槽加入浮选油、黄药、黑药进行一次粗选,再加入浮选油、黄药进行两次扫选,最后进行一次精选产出精矿;浮选的精矿进行二段或一段焙烧,烟气经净化、除尘、干燥、转化、吸收工序得到成品硫酸;焙烧渣酸浸脱铜,铜液经萃取,反萃,电积得到产品阴极铜;精矿在焙烧脱硫后,金银在焙烧渣中得到进一步的富集,然后焙烧渣去氰化提取金银得到产品金锭、银锭,提金后的焙烧渣再经磁选得出产品铁精矿,剩余的尾渣外售制砖。试验结果如表3:

                         表3

对实施例3的指标统计分析结果如表4:

                                 表4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