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桥式起重机主梁制造工艺

桥式起重机主梁制造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制造工艺,准备、焊接、配绳布绳、张拉,其焊接工序为:将张拉器箱体与增设的张拉器过渡箱体焊成整件,并焊在主梁下盖板的一端,再将绳头连接铰支座与增设的连接铰支座过渡箱体焊成整件,并焊在主梁下盖板的另一端。本发明所述的配绳工序中绳头处理采用锡基巴氏合金将绳头浇铸固定在绳头浇铸口方锥形的内腔中。本发明工艺易加工制造、成本低、施工方便,适用于起重量为100吨以下的桥式起重机主梁的制造。采用本发明工艺制造的起重机主梁始终保持在国家规定技术标准规定范围内的任意值,增加了主梁结构的切面积,提高了主梁的强度、静刚度及起重量,节省钢材,降低成本20%左右,同时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740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傅萍;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35163.3

  • 发明设计人 傅萍;傅昆;傅国华;

    申请日2007-06-18

  • 分类号B66C6/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6100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张静

  • 地址 330003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永叔路16-1号信箱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20: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6C6/00 授权公告日:20090909 终止日期:20190618 申请日:200706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9-09

    授权

    授权

  • 2008-01-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11-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制造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桥式起重机是工交物资企业广为使用的特种设备,为了保证起重机性能的要求,尽量避免电动小车“爬坡”、“溜车”现象发生,起重机主梁必须要有一定的上拱度,我国起重机制造技术标准规定了起重机主梁在空载时,主梁跨中应有的上拱度> >f>0>>=> >L>k>>1000> > >+>0.4> > >->0.1> > >>(LK为起重机的跨度)。同时规定了主梁弹性下挠度>>F>≤> >L>k>>700>>>(从原始上拱度算起),由于设计、制造、使用中的种种原因,均会使起重机主梁产生下挠变形,其危害表现为:大车啃轨、小车“爬坡”、“溜车”,起重量下降,甚至发生事故,危及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申请人在先专利(专利号分别为:ZL200520098253.3、ZL200320013833.6)的基础上,应用材料力学的原理,在主梁的两端施加偏离梁轴线的纵向压力,造成一个对梁向上拱起的弯矩,使主梁始终保持上拱。

本发明工艺依次按以下工序进行:准备、焊接、配绳布绳、张拉工序,其焊接工序为:将张拉器箱体1与增设的张拉器过渡箱体28焊成整件,并焊在主梁23下盖板的一端,再将绳头连接铰支座20与增设的连接铰支座过渡箱体29焊成整件,并焊在主梁23下盖板的另一端。

本发明所述的配绳工序中绳头处理采用锡基巴氏合金将绳头浇铸固定在绳头浇铸口5方锥形的内腔中,钢丝绳3采用镀锌钢铰线。

本发明所述的张拉器过渡箱体28与连接铰支座过渡箱体29与主梁23下盖板焊接的底板宽于主梁下盖板。

本发明所述的准备工序中将根据桥式起重机主梁制造图纸及工艺已完成的起重机主梁吊起,使其下盖板按距地面1.4-1.6米的高度定位,在端梁的底部未装走轮支架的那四个平面,用支承架或垫块支承好主梁与端梁,使其稳定落下。

本发明工艺易加工制造、成本低、施工方便,适用于起重量为100吨以下的桥式起重机主梁的制造,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本发明工艺制造的起重机主梁始终保持在国家规定的起重机制造技术标准规定范围内的任意值;2、可实现两主梁的上拱度高度差(即标高)要求达到0-1毫米范围内;3、增加了主梁结构的切面积,提高了主梁的强度和静刚度,并提高起重量一个档次;4、节省钢材,降低成本20%左右,同时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步:准备工序:

将根据桥式起重机主梁制造图纸及工艺已完成的起重机主梁吊起,使其下盖板按距地面1.4-1.6米的高度定位,在端梁的底部、未装走轮支架的那四个平面,用支承架或垫块支承好主梁与端梁,使其稳定落下。

第二步:焊接工序:

将张拉器箱体1放置于增设的长方体张拉器过渡箱体28内,焊成整件,根据需要设置若干加强筋板,然后将此整件焊在主梁23下盖板的一端,再将绳头连接铰支座20放置于增设的长方体连接铰支座过渡箱体29内,焊成整件,并焊在主梁23下盖板的另一端,根据需要设置若干加强筋板。

第三步:配绳布绳工序:

根据主梁23下盖板的张拉长度,计算出钢丝绳下料长度,再进行绳头处理;将张拉器箱体1内的螺纹拉杆7与连接座6连接,在连接座6上开一楔形槽,槽内装有一个外形为楔形、内腔为方锥形的绳头浇铸口5,安装钢丝绳3,将9股钢丝绳对齐靠近绳头处用细铁丝绑扎牢,并穿入绳头浇铸口5内,然后将绳头拆散,弯成60度钩状,并采用锡基巴氏合金将绳头浇铸固定,再在绳头浇铸口5内嵌入连接座6上的楔形槽内,用压板4和螺栓2固定。

第四步:张拉工序:

1、钢丝绳3的另一端固定在绳头固定铰19上,固定铰19开有一楔形槽,槽内装有一个外形为楔形、内腔为方锥形的绳头浇铸口25其绳头处理方法与张拉器相同,钢丝绳3用压板24和螺栓22固定,将固定铰19装入绳头固定铰支座20,通过销轴17连接再将开口销18固定。

2、旋转张位器螺母11使螺纹拉杆7带动连接座6轴向位移,从而张拉钢丝绳3,使起重机主梁的上拱度达到两根主梁的标高一致。执行国家标准的> >f>0>>=>>Lk>1000> > >+>0.4> > >->0.1> > >>的上偏差达到始终保持上拱的目的。

3、张拉后将防松套板13套在螺母11上并用螺栓12、螺母14、垫圈15与轴承座套8固接,防松套板13焊接防尘罩16。

4、再通过钢管、轴销和开口销连接张拉器过渡箱体28、接铰支座过渡箱体29的下盖板。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