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延长钢水在RH真空槽中停留时间的方法

延长钢水在RH真空槽中停留时间的方法

摘要

一种延长钢水在RH真空槽中停留时间的方法,属于冶金领域的RH炉外精炼,真空槽采用浅圆台底,以降低真空槽底部耐材厚度;同时用强度较高的材料代替原20g作底部材料;在浅圆台底内侧适当焊上加强筋以确保真空槽的强度。本发明能确保钢水循环速度不变,而钢水在真空槽中停留时间延长25~40%,能大大提高处理效果,缩短RH真空处理时间的技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6317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76150.6

  • 发明设计人 金弘熙;

    申请日2006-04-28

  • 分类号C21C7/1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宝阳路1181号-1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20: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21C7/10 授权公告日:20090506 终止日期:20150428 申请日:200604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10-3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21C7/1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20919 申请日:2006042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09-09-0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90731 申请日:2006042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 2009-05-06

    授权

    授权

  • 2008-01-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10-31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的RH真空处理设备。是转炉炼钢的炉外精炼方法。

                    背景技术

RH是现代转炉炼钢工艺中最有效的炉外精练设备之一。为了生产IF钢种等超低碳钢及纯净钢,各转炉炼钢厂在配置RH设备时都把钢水循环速度(即每分钟进入真空槽内的钢水数量)作为最重要的技术参数。当今国内外的趋势是每分钟的循环钢水量已达到钢包内钢水容量的75%以上。循环速度越大则真空下冶金反应的动力学条件越好。

与此同时不少钢厂对另一重要的技术参数——钢水在真空槽中的停留时间却未予以足够的重视。

钢水在RH真空处理时的情况如(附图1)。

当真空槽插入钢包,并启动真空泵时,真空槽即处于负压状态,槽内的残余压力为P,在大气压P0的作用下,钢水沿浸渍管进入真空槽。此时真空槽内钢液面与钢包内钢液面的高度差为H。

H∝(P0-P)

从左侧浸渍管(即上升管)吹入提升气体Ar,在提升气体作用下,钢水在沿上升管继续上升,而涌出H的高度。涌出的高度流向另一个浸渍管(即下降管)并返回钢包,形成钢水在钢包与真空槽之间的循环。如果每分钟的钢水循环量达到钢包钢水总量的75%,则相当于每80秒钟,钢水就经过了一次真空脱气处理。经过十多次循环后即达到真空处理的目的。

如图1可知,RH处理过程中槽内相同的残余压力P时,H值相同。而浸渍管插入深度h越大,则槽内熔池d就越深。

在传统的RH真空槽中,为了确保足够的强度,真空槽底部设计成球底。这种设计的结果是真空槽底部耐材超过了必要的厚度达120毫米左右,致使不同的处理工艺时,真空槽内熔池深度只有250~400毫米。使钢水在真空槽内停留时间段,处理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高钢水进行RH真空处理时的处理效果,从而提供一种延长钢水在RH真空槽中停留时间的方法,可提高RH的处理效果,缩短RH设备的处理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RH炉外精炼设备浅圆形台底的真空槽,该真空槽10上部为真空,底部带有浸渍管2,渍管浸2外带有不定型的耐材,插入到钢包3内的钢水中,其中:真空槽1的底部采用平面形的浅圆台底12,该浅圆台底12的内部带有加强筋11,在浅圆台底部用捣打料捣平后砌上工作层耐材。

渍管浸2为两根,在真空槽10内开口高度不同,开口低的为上升管,开口高的为下降管。

真空槽底部的材料为16Mn.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减薄了真空槽底耐材厚度,并不会降低耐材的寿命,因为真底耐材的工作层厚度不变,只是和球底一样,在浅圆台底部用捣打料捣平后砌上工作层耐材。同时增加了加强筋会使强度增加。

同时应说明,采用本设计同时缩短浸渍管,使浸渍管插入深度不变,也可以提高钢水在真空槽中的停留时间,大大提高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RH处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真空槽;2浸渍管;3钢包;4钢包内钢水;5提升气体吹入点;6处理时钢水液面;7静止时钢水液面;8防辐射板;9浸渍管与真空槽焊接点。

图2中:10真空槽;11加强筋;12浅圆台底;13钢水液面;14钢水液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见附图2:

真空槽,该真空槽10上部为真空,底部带有浸渍管2,渍管浸2外带有不定型的耐材,插入到钢包3内的钢水中,其中:真空槽1的底部为平面形的浅圆底台12,该浅圆底台12的内部带有加强筋11。

渍管浸为两根,在真空槽内开口高度不同,开口低的为上升管,开口高的为下降管。

真空槽底部的材料为16Mn.

由附图2可知由球底变为浅圆台底后,真空槽底部减薄了δ(约100毫米)。这样在防辐射板、浸渍管与真空槽的焊接点等相当的情况下,浸渍管外壁不定形耐材的高度也增加100毫米,所以浸渍管插入深度h(见图1)也增加100毫米,真空槽中钢水液面14升高,熔池深度由250~400毫米增加到350~500毫米,每次循环中钢水在真空槽中的停留时间延长了25%~40%。

该真空槽采用了浅圆台底,以降低真空槽底部耐材厚度;同时用强度较高的材料代替原20g作底部材料;在浅圆台底内侧适当焊上加强筋以确保真空槽的强度。本发明就是这样一种能确保钢水循环速度不变,而钢水在真空槽中停留时间延长25~40%,能大大提高处理效果,缩短RH真空处理时间的技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