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探测具有玻璃门的电梯轿厢的门和相邻壁之间的外部物体,尤其手指的装置,以及装备有其的电梯

探测具有玻璃门的电梯轿厢的门和相邻壁之间的外部物体,尤其手指的装置,以及装备有其的电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具有玻璃门(3)和层站(5)门的电梯中探测在门和层站相邻壁以及轿厢开口之间的空间中的外部物体,尤其是手指(1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传送帘状光束的装置(17)和接收所述发射的光束的装置(23),所述传送帘状光束的装置(17)位于所述轿厢的开放厢体边缘(11)附近,所述光束跨越所述轿厢(3)和层站(5)玻璃门横向地从竖直轿厢开放厢体边缘(11)延伸到相对的竖直层站厢体边缘(15)并跨越其全部相应的长度或高度,所述接收光束的装置(23)适于探测所述横贯光束的障碍且根据需要在所述电梯层站的水平高度上命令所述轿厢(3)和层站(5)门的移动同步地暂停和反向,其中在建筑物的确定楼层由轿厢和层门打开命令致动所述探测装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1452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480043924.4

  • 发明设计人 G·科普西;

    申请日2004-09-03

  • 分类号B66B13/14;B66B13/26;E05F15/00;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原绍辉

  • 地址 美国康涅狄格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59: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0-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6B13/14 授权公告日:20111214 终止日期:20130903 申请日:2004090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12-14

    授权

    授权

  • 2007-10-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8-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测具有玻璃门的电梯轿厢的门和相邻壁之间的外部物体,尤其是手指的装置,还涉及一种装备有其的电梯。

背景技术

具有玻璃轿厢和层门的电梯可能具有一种风险,即手指被夹在门和相邻厢体壁之间的空间中,尤其对于儿童更是如此,儿童会被透明门所制造的空无一物的印象所吸引。

然而,公知的用于探测外部物体或障碍的装置是设置在层门的水平高度上的,光束横向覆盖每个电梯层门并在其平面内。这种装置需要在每个电梯层门的水平高度处引入探测装置,因此其实现较为麻烦且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抑制现有设备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具有玻璃轿厢和层门的电梯中探测门和层站相邻壁以及轿厢开口之间的外部物体,尤其是手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传送帘状光束的装置和接收所述发射的光束的装置,所述传送帘状光束的装置位于所述轿厢的开放厢体边缘附近,所述光束跨越所述轿厢和层站玻璃门横向地从竖直轿厢开放厢体边缘延伸到相对的竖直层站厢体边缘并跨越其全部相应的长度或高度,所述接收光束的装置适于探测所述横贯光束的任何障碍且根据需要在所述电梯层站的水平高度上命令所述轿厢和层门的移动同步地暂停和反向,其中在建筑物的确定楼层由轿厢和层门打开命令致动所述探测装置。

从竖直轿厢厢体开口边缘发射的所述光束有利地在相对的竖直层站厢体开口边缘上由例如沿着所述竖直边缘的长度设置的条形竖直反射表面反射,并被设置在所述轿厢侧的所述光束接收装置所接收。

所述反射表面沿其高度可以具有规则的凹进截面,以便将所反射的光束会聚到所述束接收装置上。

所述反射表面可以由所述层站厢体边缘的抛光表面形成,其能够由例如不锈钢、反射塑料或反射玻璃等制成。

所述光束接收装置可以是所述竖直轿厢开放厢体边缘附近设置的竖直光接收条且由例如沿其长度规则设置的光电单元构成,其中由其传送的电信号被传送到门控制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布置具有以下结果:根据本发明的探测装置仅安装在电梯轿厢上,无论开门系统的类型如何一无论是横向的、中心的、多部分的等。此外,该设备紧凑且廉价。

本发明还涉及装备有上述探测装置的电梯。

附图说明

以下参考附图在示范性实施例的基础上介绍本发明,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探测装置的示意性顶视图,其工作在电梯的轿厢和层门上;

图2示出了在垂直轿厢开放厢体边缘上的光发射和接收装置;以及

图3示出了在层站开放厢体边缘上反射所发光束的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图1,如顶视图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障碍探测装置装配在电梯轿厢1上,电梯轿厢1配有两扇从中间打开的透明玻璃门3。类似地,在建筑物每层的对应的电梯层站7的对应的门5由玻璃制成且是透明的,其中这些层门5平行于轿厢门3且与之同步地从中间打开。

使用了两个探测装置9。这些装置是相同的。相对地安装它们,每一个都在轿厢开放厢体的垂直前缘11上,相对于轿厢的中央横贯面对称布置。

设计这些探测装置9,使之分别探测在轿厢11的开放厢体边缘和层站15之间以及在轿厢门3和层门5之间是否有外部物体,尤其是手指13。这些装置仅通过轿厢门打开命令而致动,此时存在着物体或手指13被拉入且被夹住而受伤的危险。因此在门关闭命令时它们不活动,此时不会夹住任何物体。

每个探测装置9包括用于发射光束19a的发射装置17、反射所发光束的反射装置21以及接收所反射光束19b的接收装置23。光束发射装置17和接收装置23彼此相邻设置在竖直轿厢开放厢体边缘11上。

发射装置17(图2)由一系列单个光源25构成,单个光源25在沿着竖直轿厢开放厢体边缘11的竖直线上规则间隔分布。这些光源25均安装在贴附于轿厢厢体轮廓边缘11的前翼29后面的盒体27中。每个光源25通过在所述轮廓前翼29中钻出的孔31发射光束。该光束是扁平的且垂直于所述前翼。由光源25发射的各光束重叠且形成帘状光束19a,其稍微向外发散并与所述轿厢3和层站5玻璃门相交。该光束19a交叉穿过轿厢和层站玻璃门,从竖直轿厢开放厢体边缘11延伸到相对的竖直层站厢体边缘15且遍及其各自全部的高度。于是其从上到下扫描轿厢门和相邻壁以及层站厢体边缘之间的整个空间。

所发射的光束19a在交叉穿过玻璃门之后,在与轿厢厢体边缘相对的层站的开放厢体边缘15上的19b处被反射。它是由所述反射装置21反射的,该反射装置21由沿着层站开放厢体边缘形成的竖直反射条制成(图3)。该表面可以是层站厢体边缘轮廓的不锈钢型抛光表面,其具有稍微凹进的截面,以能够会聚所发光束19a的反射19b。其宽度对应于其接收的所发光束19a的宽度。

会聚的反射束19b被所述光束接收装置23接收,该接收装置23由接近光源线25设置于轿厢开放厢体边缘11上的竖直光接收条制成的(图2)。该光接收条可以由沿所述边缘在其长度上规则设置的光电单元33构成,其输出串联到电梯的门打开控制电路(未示出)。

可以理解,如果障碍,尤其是手指13进入门和相邻的开放厢体边缘之间的空间中,这种障碍在其所在处阻挡了由发射装置发射的光束19a,在光接收条23上产生或多或少的光点,因此,从对应的光电单元或多个单元产生弱的输出信号或无输出信号,使得所述门控制电路根据门是如何编程的而触发开门动作的暂停或反向运动。于是能够撤回障碍或手指,且然后能够继续开门。

应当指出,该装置能够安装在任何类型的有玻璃轿厢和层门的电梯中,该电梯可以具有一个或几个部分,可以横向(仅有一个探测器)或从中央打开,具有透明或稍有色的玻璃。

此外,发射和接收装置17和23显然可以安装在同一个盒体中,且光束的发射和反射能够发生在相同的平面(光源25的平面)中。

此外,发射光源不限于可见光源,也可以考虑红外光源或其他非可见波长。

作为对抛光的不锈钢反射表面的替代,可以使用反射塑料或玻璃表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