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统一串行接口测试命令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统一串行接口测试命令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摘要

一种统一串行接口测试命令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多种串行接口用于连接待测试设备;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一串行接口编号表单及一测试命令表单;一界面模块提供一用户操作界面,用于显示串行接口编号表单中的串行接口及测试命令表单中对应的测试命令,并响应用户操作选定所需的测试命令;及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测试命令表单解析所选定的测试命令,根据串行接口编号传送测试命令至相应串行接口所连接的待测试设备,激活该待测试设备相应测试程序执行测试操作。利用该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可对不同串行接口测试命令统一编码,不仅减少程序开发人员工作量,而且减少大量的测试设备,从而可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减少大量的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301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34116.2

  • 发明设计人 陆欣;翁世芳;

    申请日2006-03-02

  • 分类号G06F11/267(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59: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6F11/267 授权公告日:20130320 终止日期:20190302 申请日:2006030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3-20

    授权

    授权

  • 2009-04-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9-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尤指一种统一串行接口测试命令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任何一种设备在成品出厂前都需经过一系列的相关测试,以保证其产品性能。而该一系列测试过程通常都是将该待测设备通过各自通讯接口连接至相应测试设备执行相应的测试来实现。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多数设备的通讯接口往往不一样,相应的通讯接口通信协议也不同,但普遍都采用串行通讯接口。例如,显示器通讯接口为I2C,音乐播放器通讯接口为RS232,鼠标通讯接口为USB。因此,在现有的测试过程中,通常是对不同串行通讯接口的待测设备,编写不同的测试程序并通过相应的操作界面执行对待测设备的测试。由此,在产线上需放置各种带有不同测试程序的测试装置,来进行各种待测设备的测试。因此,当待测设备种类越来越多时,则相应需编写越来越多的测试程序、提供越来越多的测试装置,这不仅将加大程序开发人员的工作量、不易其进行开发管理,而且将加大对测试设备的维护,从而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需增加更多的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统一串行接口测试命令的测试装置,通过该测试装置可对不同串行接口测试命令统一其编码格式,并通过统一的操作界面应用于测试,不仅减少程序开发人员工作量、便于其进行开发管管理,而且减少使用者对不同操作界面的适应及减少对数量众多的各类测命令的管理难度,同时还可以减少大量的测试设备,从而可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减少大量的成本。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统一串行接口测试命令的测试方法,通过该测试方法可对不同串行接口测试命令统一其编码格式,并通过统一的操作界面应用于测试,不仅减少程序开发人员工作量、便于其进行开发管管理,而且减少大量的测试设备,从而可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减少大量的成本。

所述统一串行接口测试命令的测试装置,包括多种串行接口、一存储单元、一界面模块及一处理单元。其中串行接口用于连接待测试设备,每一串行接口对应一串行接口编号;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一串行接口编号表单及一测试命令表单;界面模块提供一用户操作界面,用于显示所述串行接口编号表单中的串行接口及所述测试命令表单中对应的测试命令,并响应用户操作选定所需的测试命令;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测试命令表单及串行接口编号表单解析所选定的测试命令,并根据串行接口编号传送该测试命令至相应串行接口所连接的待测试设备,激活该待测试设备相应测试程序执行测试操作。

本发明的统一串行接口测试命令的测试装置进一步包括的特征为:该串行接口可为RS232串行接口、I2C串行接口、USB串行接口中一种串行接口。

所述统一串行接口测试命令的测试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包括多种串行接口、一存储单元、一界面模块及一处理单元,其中每一串行接口对应一串行接口编号,存储单元存储一测试命令表单及一串行接口编号表单;(b)提供一用户操作界面显示所述串行接口编号表单中的串行接口及所述测试命令表单中对应的测试命令于并响应用户操作选定测试命令;(c)根据所述测试命令表单,处理单元解析所选定的测试命令;(d)根据所述串行接口编号表单,处理单元识别该测试命令所对应的串行接口;及(e)处理单元传送该测试命令至相应串行接口所连接的待测试设备执行测试操作。

本发明的锁定方法进一步包括的特征为:该串行接口可为RS232串行接口、I2C串行接口、USB串行接口中一种串行接口。

相较于现有技术,该统一串行接口测试命令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其可对不同串行接口的测试命令进行统一格式编码并统一其操作界面,识别不同串行接口测试命令并选择相应的串行接口输出测试命令至相应的待测试设备执行测试操作,从而减少程序开发人员工作量、便于其进行开发管管理,而且减少大量的测试设备,进而可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减少大量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统一串行接口测试命令的测试装置的硬件架构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中图1所述测试装置提供的一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中利用图1中的硬件执行不同串行接口设备的测试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一实施方式中统一串行接口测试命令的测试装置的硬件架构图。该测试装置1包括多种串行接口、一存储单元11、一界面模块12及一处理单元13。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便于描述,该串行接口包括RS232串行接口10a、I2C串行接口10b、USB串行接口10c,但串行接口数量及类型并不局限于此,其可因不同应用而不同。该串行接口用于连接相应的待测设备,例如RS232串行接口10a用于连接音乐播放器之类待测设备2a,I2C串行接口10b用于连接显示器之类待测设备2b,USB串行接口10c用于连接鼠标之类待测设备2c,等等。其中每一串行接口对应一串行接口编号用于标识该串行接口,例如RS232串行接口编号为00,I2C串行接口编号为01,USB串行接口编号为10。每一串行接口可对应多种测试命令,每一测试命令可激活相连接的待测设备执行不同的测试操作,每一测试命令包括一操作段、一资料段及相应的串行接口编号。其中操作段用于定义所要执行的操作,资料段用于定义执行操作所需的参数。

存储单元11,用于存储一串行接口编号表单及一测试命令表单,其中该串行接口编号表单用于记录所述串行接口类型及相应的串行接口编号,该测试命令表单用于记录所述每一串行接口所对应的测试命令,即记录所有测试命令对应的操作段、资料段及串行接口编号。

界面模块12,用于提供一用户操作界面供操作人员选择所需的测试命令,该测试命令可用于激发相应串行接口连接的待测设备执行相应的测试操作。如图2所示,该用户界面包括一测试接口选项、一可选择的测试命令窗口、一选定的测试命令窗口及多个操作按钮。其中,所述测试接口选项用于选择待测试的串行接口,所述提供选择的串行接口为所述串行接口编号表单所定义的串行接口;该可选择的测试命令窗口用以提供上述所选择的串行接口的多个测试命令供用户选择,其具体为根据上述所选择测试的串行接口从所述串行接口编号表单中获得对应的串行接口编号,并根据该串行接口编号查询测试命令表单获得该串行接口编号对应的测试命令,显示于所述可选择的测试命令窗口,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可选择的测试命令窗口只显示测试命令的名称;选定的测试命令窗口显示用户已选定的测试命令,“>>”按钮用以从选定的测试命令窗口中选取所需的测试命令,“Edit”按钮用以对选定的测试命令进行编辑,“Delete”按钮用以删除选定的测试命令,“Save”按钮用以保存选定的测试命令。该用户界面所包括的内容及该内容的布局可根据不同的应用而不同,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

处理单元13,根据存储单元11中的测试命令表单解析所选定的测试命令为相应的操作段、资料段及串行接口编号,并根据串行接口编号传送该操作段及资料段至相应串行接口所连接的待测设备,激活该待测设备内所存储的测试程序进行相应的测试。

如图3所示,是一实施方式中利用图1中的硬件执行不同串行接口设备的测试方法。首先,通过用户操作界面,选定测试的串行接口及测试命令(步骤S30)。处理单元13根据存储单元11中的测试命令表单解析所选定的测试命令为相应的操作段、资料段及串行接口编号(步骤S31)。处理单元13根据串行接口编号,识别该测试命令所对应的串行接口(步骤S32)。处理单元13传送该测试命令所包括的操作段及资料段至识别到的串行接口所连接的待测试设备(步骤S33)。待测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操作段及资料段,激活其内部相应的测试程序执行相应的测试(步骤S34)。处理单元13判断是否接收到新的选定的测试命令,如果接收到新的选定测试命令,流程返回步骤S31,如果未接收到新的选定的测试命令,流程结束(步骤S3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