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电动促动器用电接点构件的制造方法及电动促动器

电动促动器用电接点构件的制造方法及电动促动器

摘要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促动器具备:通电旋转的电机(12);与该电机(12)的旋转同步旋转的齿轮(9);配置在与该齿轮(9)的旋转轴大致呈直角的方向上的印制电路板(8);形成在该印制电路板(8)上的电路图形(13);通过齿轮(9)旋转而使电路图形(13)的接点位置变化的电接点构件(2B)。而且,电接点构件(2B)通过在以规定的形状成形了与电路图形(13)滑接的接点部(4a)后实施镀敷处理而作成。因此,能够降低冲压时的裂纹、龟裂等造成的损伤、或磨损造成的早期劣化。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0106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电装;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49257.9

  • 发明设计人 神谷敏文;

    申请日2006-11-21

  • 分类号H02P3/06;H01R43/16;H02K7/116;H01H11/04;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朱丹

  • 地址 日本国爱知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54: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2P 3/06 专利号:ZL2006101492579 申请日:20061121 授权公告日:200908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8-12

    授权

    授权

  • 2007-09-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7-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促动器用电接点构件的制造方法、及采用该电接点构件控制对电机的通电的电动促动器。

背景技术

如此的以往的电动促动器用于汽车用空调装置的进气门、空气混合门等,通过在小齿轮的背面安装的电接点构件与印制电路板上的电路图形适当滑接,而根据小齿轮的旋转位置使对电机的通电停止,或继续通电,或使电机反转。

而且,该电接点构件是具有梳形状的电刷,且具备形成为规定形状的接点部,该接点部与电路图形滑接。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2-136496号公报(参照图4、图5及图6)

但是,在所述以往的电接点构件中,接点部由于与电路图形连续地相接并摩擦,所以处于容易磨损的状况。这尤其在作为促动器的位置检测方法采用了数字信号的编码器中更为显著。作为该磨损的对策,为了提高接点部的硬度,采取了对接点部实施镀敷处理的方法。

另外,接点部为了与电路图形可靠地滑接,需要实施冲压加工等加工成规定的形状。因此,在以往的电接点构件中,存在接点部在镀敷处理后的冲压时产生裂纹、龟裂等的问题。此外,即使没有达到产生裂纹、龟裂的程度,因重复与电路图形的滑接动作、或车辆特有的振动等,也存在磨损加剧,接点部劣化,输出信号中出现噪声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冲压时的裂纹、龟裂等造成的损伤、或磨损造成的早期劣化的电动促动器用电接点构件的制造方法、及电动促动器。

本发明为达到所述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机构。即,在电动促动器的发明的第一例中,具备:通电旋转的电机(12);与电机(12)的旋转同步旋转的齿轮(9);配置在与齿轮(9)的旋转轴大致呈直角的方向上的印制电路板(8);形成在印制电路板(8)上的电路图形(13);通过齿轮(9)旋转而使电路图形(13)的接点位置变化的电接点构件(2B),电接点构件(2B)通过在以规定的形状成形了与电路图形(13)相接的接点部(4a)后实施镀敷处理而作成。

根据该第一例的发明,通过确保接点部的质量,可得到维持稳定的导电性,并且提高了电接点构件相对重复运转的耐久性的电动促动器。

电动促动器用电接点构件的制造方法的本发明的第二例是通过使电路图形(13)的接点位置变化,来控制对电机(12)的通电的电动促动器用电接点构件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以下工序:冲裁工序,其为了从基材(1)形成构件(2)的初始时外形形状而实施冲裁;接点部成形工序,其在冲裁工序后,将构件(2)的与电路图形(13)相接的接点部分(4a)形成为规定的形状;镀敷工序,其在接点部成形工序后,镀敷处理接点部(4a)成形为规定形状后的构件(2A)。

根据该第二例的发明,可得到确保成形精度,并且降低了冲压时的裂纹、龟裂等造成的损伤、或磨损造成的早期劣化的电接点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例,在电动促动器用电接点构件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冲裁工序是从环带材(1)保留多个构件(2)的外形形状而进行冲裁的工序,该电动促动器用电接点构件的制造方法还具有:切下工序,其在镀敷工序后,分别切下被镀敷处理后的多个构件(2A);弯折工序,其将被切下后的多个构件(2A)弯折为规定的形状(2B)。根据该发明,能够在不损伤接点部的镀敷的情况下从环带材高效地制造多个电接点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例,优选,在进行镀敷工序前,形成从除了多个构件(2)的部分的环带材(1)的表面比接点部(4a)突出的多个竖起部(5),然后,在将具备多个竖起部(5)的环带材(1)暂且卷绕成卷状后,转移到镀敷工序。

根据该发明,在将环带材卷绕成卷状时,即使接点部与环带材的其它部分重叠,由于通过竖起部的突出高度而在接点部和环带材的其它部分之间形成间隙,所以能够避免在制造工序中当输送环带材时或转移到后道工序时,接点部产生损伤,或接点部的形状变形。

进而,优选,在冲裁工序中形成引导部(6),该引导部(6)位于成为多个接点部(4a)的部分的外侧,且搭接这些接点部(4a)。根据该发明,在将接点部成形为规定的形状时,由于利用引导部吸收加工时的变形,所以能够抑制环带材的变形。

另外,所述各机构的括号内的符号是表示与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具体机构的对应关系的一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接点构件的制造顺序的工序流程图。

图2是表示实施了图1的步骤S100的工序后的环带材1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为了形成引导部6而实施了步骤S100的工序后的状态的局部俯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图1的步骤S300的工序前的环带材1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从箭头A观察图4的A-A剖面线时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从图4的箭头B观察时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了图1的步骤S500的工序后的电接点构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从图7的箭头C观察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接点构件的电动促动器的内部构成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促动器中,电接点构件和电路图形13的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接点构件的制造方法。本实施方式的电接点构件2B具有导电性,通过与涂布或烧结在印制电路板8上的大致圆弧状的电阻图形即电路图形13接触并使其接点位置变化,来控制对电机12的通电,并使用于电动促动器。该电动促动器例如是具有驱动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空气混合门、内外气切换门、模式切换门等可动构件的作用的伺服电机,且具备产生驱动门的力的电机、机械驱动部、和用于控制停止位置等的控制部(位置检测部)。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接点构件的制造顺序的工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电接点构件的制造顺序主要是冲裁工序(步骤S100)、接点部成形工序(步骤S200)、镀敷工序(步骤S300)、切下工序(步骤S400)、和弯折工序(步骤S500)。

冲裁工序是采用冲压机械等,从基材形成电接点构件2的大致的外形形状的工序。另外,在该冲裁工序中,也可以从基材直接冲裁电接点构件2的大致外形形状,并取出电接点构件2,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说明如下的加工:伸展将带状的金属材卷绕为卷状而成的环带材1,通过冲压加工从该环带材1保留多个电接点构件2的大致外形形状,而冲裁其它部分3。图2是表示实施了步骤S100的冲裁工序后的环带材1的状态的俯视图。另外,基材或环带材例如由磷青铜构成。

在实施了冲裁工序后的环带材1上形成有大致等间隔并列的多个电接点构件2,多个电接点构件2是由细长形状的两侧部1a、1b连接的状态。各电接点构件2具有基部、和从该基部伸长的多根梳齿4,且各电接点构件2呈该梳齿4与一侧的侧部1a连接,基部与另一侧的侧部1b连接的状态。另外,电接点构件2的外形形状的尺寸例如大约是10~15mm见方。

另外,在冲裁工序中,如图3所示,优选形成引导部6,该引导部6位于成为多个接点部4a的部分的外侧,且搭接这些接点部4a。引导部6是搭接梳齿4的端部的半环状,且与环带材1的一侧的侧部1a连接。图3是表示为了具备引导部6而实施了步骤S100的工序后的环带材1的状态的局部俯视图。

接着,接点部成形工序是将电接点构件的与电路图形13相接的接点部分4a形成为规定形状的工序。该接点部成形工序是通过采用了具有规定形状的模具的冲压加工而使接点部分4a变形的工序。加工后的接点部4a的形状为比其周围隆起的弯曲状,例如,是R约1.0mm以下的曲面。

另外,在冲裁工序中,当从基材直接冲裁电接点构件2的大致外形形状并取出时,在冲压机械上设定取出后的各个电接点构件2,通过冲压加工,使接点部分4a变形成规定的形状。

此外,优选,在进行步骤S300的镀敷工序前,形成从除了多个电接点构件2的部分的环带材1的表面突出的多个竖起部5。如图5及图6所示,该竖起部5为大致倒L字状,该大致倒L字状具备:竖立部5a,其具有从环带材1的表面比接点部4a突出的突出高度,且从环带材1的表面大致垂直地伸长;和顶面部5b,其从竖立部5a的端部与环带材1的表面大致平行地伸长。竖立部5a例如通过采用了具有规定形状的模具的冲压加工而竖起形成。图5是表示从箭头A方向观察图4的A-A剖面线时的状态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从图4的箭头B观察时的状态的主视图。

形成该多个竖起部5的工序也可以在步骤S200的接点部成形工序中,与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接点部的操作同时实施。在此种情况下,加工后的环带材1成为图4所示的状态。图4是表示实施步骤S300的工序前的环带材1的状态的俯视图。

优选在环带材1的两侧部1a及1b留有规定的间隔地设置多个竖起部5。其后,在将具备多个竖起部5的环带材1暂且卷绕成卷状后,转移到后述的镀敷工序。换言之,将卷绕成卷状的状态的环带材1输送到进行镀敷工序的场所。如此一来,由于能够在接点部4a和重叠在其正上方的电接点构件之间确保一定的空间,所以能够避免接点部4a损伤、或变形的不良情况。

在接点部成形工序后,进行步骤S300的镀敷工序。镀敷工序是在含有镍、锌、铬或金等的金属溶液中浸渍被镀敷物的热浸镀(浸涂)处理。在该镀敷工序中,通过将卷绕成卷状的状态的环带材1整体浸渍在金属溶液中来实施。

另外,镀敷工序并不限定于对被镀敷物的整体实施镀敷处理,也可以对被镀敷物的一部分实施镀敷处理。此外,镀敷工序也可以不进行热浸镀而进行电镀。该电镀是在含有镍、铜、铬、锌或金等的各种镀液中浸渍被镀敷物,并流动电流而使异种金属附着于被镀敷物的表面的处理。

此外,镀敷工序并不限定于利用热浸镀来对卷绕成卷状的状态的环带材1整体进行镀敷处理,也可以是对已经被切下的各个电接点构件整体进行热浸镀的镀敷工序。此外,镀敷工序也可以是通过电镀对已经被切下的各个电接点构件进行镀敷处理的工序。

接着实施的切下工序是展开实施了之前的镀敷处理且卷绕成卷状的状态的环带材1,形成为带状扩展的状态,并从环带材1按规定的大小分别切下多个电接点构件2A的工序。如图7及图8所示,在切下工序中被切下的各电接点构件2A在步骤S500的弯折工序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弯折部7,并弯折为规定的形状,从而形成电接点构件2B。图7是表示实施了步骤S500的工序后的电接点构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从图7的箭头C观察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接着,参照图9及图10说明具备如此制造的电接点构件2B的电动促动器的构成。电动促动器具备:通电旋转的电机12;将来自电机12的旋转力减速并传递给门(未图示)的减速机构;形成在印制电路板8上的电路图形13;通过构成减速机构的正齿轮9旋转而使电路图形13的接点位置变化的电接点构件2B,这些构成被收纳在外壳11内。

减速机构由设在电机12的输出轴上的蜗杆、接受该蜗杆的旋转力而旋转的齿轮10、和与该齿轮10啮合而旋转的正齿轮9构成。在正齿轮9上,在印制电路板8的相反侧设置有向门的旋转轴传递旋转力的输出轴。印制电路板8配置在与正齿轮9的旋转轴大致呈直角的方向上。

另外,如图9所示,电接点构件2B设置为其基部位于旋转的正齿轮9的圆形状端面,接点部4a位于印制电路板侧,但并不限定于此构成。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基部位于印制电路板8侧,使接点部4a位于正齿轮9的圆形状端面侧,在此种情况下,电路图形13配置在正齿轮9的圆形状端面侧,并与接点部4a滑接。

在所述构成中,若驱动电机12,则通过经由减速机构电接点构件2B旋转,相互周期性地产生与蓄电池的正极侧连接的电接点构件2B的接点部4a和电路图形13接触的通电状态、及不接触的非通电状态。

因此,由于每当电机12旋转规定的角度,就在电路图形13上发出脉冲信号,所以利用控制装置对产生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由此检测电机12的输出轴的旋转角度。

若通过所述方法即在将接点部4a成形为规定的形状后实施镀敷处理来制造的电接点构件2B,使用于驱动车辆用的各种门的电动促动器中,则具有以下的效果。

在车辆用的电动促动器中,由于暴露于因发动机或行驶时而造成的振动及高温环境下,因此接点部和电路图形摩擦的频率增加,导致摩擦量、摩擦热增大,因此容易产生接点不良的问题,容易在接点部的镀敷时产生龟裂等不良情况。在此点上,本实施方式的电接点构件2B由于通过不对镀敷处理后的接点部施加负担的制造方法而制造,所以降低了此不良情况,作为车辆用部件是有用的。

此外,就车辆用空调装置而言,根据其使用条件,温度调整的幅度大,此外运转上所要求的温度变化大,所以车辆用的电接点构件组装于车辆用空调装置中时,与组装于其它制品中时相比,车辆用的电接点构件的驱动次数增大。在此点上,本实施方式的电接点构件2B由于可提供接点部的表面状态或其强度良好的制品,所以作为车辆用部件也是有用的。

进而,在车辆用的电动促动器中,如上所述,由于频繁产生振动,且产生大的振动,所以电接点构件需要具有抑制振动的作用,需要优异的耐久性。在此点上,本实施方式的电接点构件2B作为车辆用部件也是有用的。

此外,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由于外风对门的阻力大,所以施加于接点部的负荷也变大,需要优异的耐久性。在此点上,本实施方式的电接点构件2B作为车辆用部件也是有用的。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促动器用电接点构件的制造方法具备:冲裁工序,其为了从基材形成电接点构件2的初始时外形形状而实施冲裁;接点部成形工序,其在冲裁工序后,将与电路图形13相接的接点部分4a形成为规定的形状;镀敷工序,其在接点部成形工序后,镀敷处理接点部4a成形为规定形状后的构件2A,利用该制造方法,能够确保成形精度,并且能够降低冲压时的裂纹、龟裂等造成的损伤、或磨损造成的早期劣化。

此外,所述冲裁工序是从环带材1保留多个电接点构件2的外形形状而进行冲裁的工序,进而,所述电动促动器用电接点构件的制造方法还具有:切下工序,其在镀敷工序后,分别切下被镀敷处理后的多个构件2A;弯折工序,其在基部和梳齿4之间弯折被切下后的多个电接点构件2A。在采用了该制造方法的情况下,能够在不损伤接点部4a的镀敷的情况下从环带材1高效地制造多个电接点构件2B。

进而,作为制造方法,在进行所述镀敷工序前,形成从除了多个电接点构件2的部分的环带材1的表面比接点部4a突出的多个竖起部5,然后,在将具备多个竖起部5的环带材1暂且卷绕成卷状后,转移到镀敷工序。在采用了该制造方法的情况下,在将环带材1卷绕成卷状时,即使接点部4a与环带材1的其它部分重叠,也能够防止在制造工序中当输送环带材1时或转移到后道工序时,接点部4a产生损伤,或形状变形。

进而,作为制造方法,在所述冲裁工序中形成引导部6,该引导部6位于成为多个接点部4a的部分的外侧,且搭接这些接点部4a。在采用了该制造方法的情况下,在将接点部4a成形为规定的形状时,能够利用引导部6吸收加工时的变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