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粘着标签、粘着标签卷、感光卷筒纸状件单元和用于制造感光层叠体的装置和方法

粘着标签、粘着标签卷、感光卷筒纸状件单元和用于制造感光层叠体的装置和方法

摘要

每个具有矩形条形状的多张粘着标签(10)以预定间隔间隙被贴合到然后卷成粘着标签卷(12)的剥离纸片(14)。每张粘着标签(10)具有:在面对剥离片(14)的其背面侧上中央的非粘合区域(10a),该非粘合区域(10a)不具有或具有弱粘合力;和分别设置在非粘合区域(10a)的两侧上的第一粘合区域(10b)和第二粘合区域(10c)。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980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580018144.9

  • 发明设计人 末原和芳;铃木智明;秋好宽和;

    申请日2005-06-02

  • 分类号G09F3/1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陈平

  •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50: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7-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3C1/805 授权公告日:20090211 终止日期:20140602 申请日:20050602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2-11

    授权

    授权

  • 2007-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7-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结合到膜的粘着标签,粘着标签具有交替排列的剥离区和连接剥离区的剩余区;一种具有此种粘着标签的粘着标签卷;一种具有细长的感光卷筒纸状件的感光卷筒纸状件单元,细长的感光卷筒纸状件包括相继层叠在支撑件上的感光材料层和保护膜,该保护膜包括将剥离的预定长度以暴露用于结合到基片的感光材料层的区域;和一种用于由细长感光卷筒纸状件制造感光层叠体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板、打印布线板和PDP(等离子显示板)中使用的基片具有带有贴合到基片表面的感光材料层(感光树脂层)的感光片(感光卷筒纸状件)。该感光片包括连续层叠在挠性塑料支撑件上的感光材料层和保护膜。

用于将感光片贴合到基片的贴合装置的操作如下:诸如玻璃基片、树脂基片或相类似物的基片以预定间隔间隙馈送;并且保护膜(覆覆盖膜)的长度与将被贴合到基片上的感光材料层的各个区域对准地从感光片被剥离。

例如日本公开专利公布第2001-6995号披露了一种膜贴合程序。如附图的图11所示,根据公开的膜贴合程序,围绕接近覆盖膜剥离机构3设置的方向改变辊2,多层膜1改变了其行进方向。该多层膜1包括底膜1a、保护膜1b和覆盖膜1c的层叠组件。该覆盖膜1c具有以预定间隔间隙确定在其中的穿孔1e。

该覆盖膜剥离机构3具有:用于支撑胶带4的胶带支撑辊4a;用于切断胶带4的胶带切割器5;用于将胶带4按靠在覆盖膜1c上的可摆动胶带按压辊6;用于在真空下保持胶带4的可摆动胶带保持基座7;和用于当从多层膜1剥离时缠绕覆盖膜1c的覆盖膜卷绕辊8。保持辊9a和控制辊9b被设置在覆盖膜卷绕辊8和胶带按压辊6之间。

刚从多层膜1剥离的覆盖膜1c具有胶带4的前端贴合到其上的后端。当覆盖膜1c由覆盖膜卷绕辊8缠绕时,它从胶带供应辊4a拉出胶带4。当多层膜1被馈送时,位于覆盖膜1c和剩余覆盖膜1d之间的穿孔1e向刚好在胶带按压辊6上方的位置运动。刚好在穿孔1e到达该位置前,胶带按压辊6被升高以将胶带4贴合到覆盖膜1c的前端。

当胶带4在真空下被吸附于胶带保持基座7时,胶带保持基座7被下降以导致胶带切割器5切断胶带4。因此,越过覆盖膜1d,胶带4被贴合到多层膜1上的切断覆盖膜1c和覆盖膜1c。因此,该覆盖膜1c从多层膜1剥离,并且剩余覆盖膜1d保持在多层膜1上。

因为胶带按压辊6和胶带保持基座7被垂直位移,上述用于执行传统膜贴合处理的装置结构相当复杂。该方向改变辊2不能紧固地保持多层膜1。尤其在该覆盖膜1c从多层膜1剥离时,剥离冲击趋向于被施加到多层膜1上。结果,位于膜贴合装置的下游的基片的层叠部分容易发展成条型缺陷区域。

由于胶带按压辊6与其直线接触地按压胶带4,胶带4无法在充分结合强度下牢固地贴合到覆盖膜1c。此外,膜贴合过程要求用于从胶带切割器5去除粘性材料的复杂和耗时的维护工作。

因为为了从多层膜1可靠地剥离覆盖膜1c,多条胶带4需要沿多层膜1的横向方向以间隔位置贴合到覆盖膜1c,该膜贴合装置需要沿多层膜1的横向方向布置的多个覆盖膜剥离机构3。因此,该膜贴合装置的尺寸较大并且制造成本较高。此外,需要沿多层膜1的横向方向以间隔间隙安装多个胶带供应辊4a。更换那些胶带供应辊4a是相当复杂的过程。

代替胶带4,已提出了使用具有诸如矩形条形状的预定形状的粘着标签。例如,日本公开专利公布第5-173487号公开了一种粘着标签,包括:采用可热收缩的塑料膜或片形式的底;和设置在底的一个表面上的一层粘着剂,温水可降低粘着剂的粘合力。

该粘着标签无需使用胶带切割器5,并且因此不需要维护。当由覆盖膜卷绕辊8缠绕的无用覆盖膜1c被抛弃时,通过浸入温水,粘着标签能够容易地从覆盖膜1c剥离。

然而,如图11所示,如果使用上述粘着标签剥离覆盖膜,则只有粘着标签的相对端需要被贴合到覆盖膜1c。结果,需要对应于可摇摆的胶带按压辊6和胶带保持底7的结构,使得总的胶带贴合机构相当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总目标在于提供粘着标签;粘着标签卷;和感光卷筒纸状件单元,其允许利用简单的设施使膜可靠并高效地剥离,并能够容易地操纵。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利用简单并经济的布置高效地制造感光层叠体的装置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结合到具有交替布置的剥离区和将剥离区彼此连接的剩余区的膜的粘着标签。该粘着标签具有在结合到剥离区的其粘贴表面中央的非粘合区域,其中:非粘合区域不具有粘合力或具有弱粘合力,并能够接触和脱离每个剩余区的至少一部分。

优选地,粘着标签由可热收缩材料或与膜相同的树脂材料制成。

由上述材料制造的粘着标签能够简单地被再生。优选地,粘着标签具有水溶粘着剂或可热剥离的粘着剂。该粘着剂能够被简单处理并具有增加的耐环境性能(environment resistance)。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粘着标签卷,粘着标签卷包括:多个粘着标签,每个粘着标签用于结合到具有交替排列的剥离区和将剥离区彼此连接的剩余区的膜;和卷成卷的剥离纸片,粘着标签在其上以预定间隔间隙可去除地贴合到剥离片。该粘着标签具有在结合到剥离区的其粘贴表面中央的非粘合区域,其中:非粘合区域不具有粘合力或具有弱粘合力,并能够接触和脱离每个剩余区的至少一部分。

每张粘着标签是诸如细长矩形形状或细长圆形形状的细长形状;并且具有一对粘着层,该一对粘着层分别设置在粘贴表面的纵向相对端上,用于被结合到剥离区。该粘着标签结构相对简单。

根据本发明,由于代替普通细长胶带,使用了粘着标签,无需复杂的带切割机构,并且因此,不需要维护切割器。结果,以简单和经济的布置粘着标签能够被可靠地贴合。

标签结合机构和剥离机构得到简化,并且如果标签结构机构被分离地提供,则结合到膜的粘着标签的组件能够作为一个单元处理。这种单元能够被准备作为外部供应单元,并且用在更宽范围的应用中。此外,能够经济地布置制造粘着标签和粘着标签卷所需的设施。

此外,由于使用了粘着标签贴合到剥离片的粘着标签卷,粘着标签能够被更容易地处置。因为粘着标签可以仅从粘着标签卷剥离,用于结合粘着标签的标签结合机构相对简单。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感光卷筒纸状件的感光卷筒纸状件单元,感光卷筒纸状件单元包括:支撑件;设置在支撑件上的感光材料层;和设置在感光树脂层上的保护膜,保护膜可从感光材料层剥离预定长度,以暴露用于连接到基片的感光材料层的区域。

该保护膜具有:前剥离区;后剥离区;和介于其间的剩余区,其中:可横向切断或分开的处理区域被确定在保护膜中,在前剥离区、后剥离区和剩余区之间的各个边界处。该感光卷筒纸状件单元还包括横过剩余区整体结合到前剥离区和后剥离区的粘着标签,该粘着标签具有能够接触和脱离剩余区的至少一部分的非粘合区域。

该粘着标签包括:结合到前剥离区的尾端部的第一粘合区域;和结合到后剥离区的前端部的第二粘合区域,该非粘合区域被设置在第一粘合区域和第二粘合区域之间,与剩余区关联。第二粘合区域从剩余区和后剥离区之间的边界向剩余区伸出预定距离(H)(H包括0)。

优选地,每个第一粘合区域和第二粘合区域具有水溶性或热可剥离粘着剂。优选地,粘着标签由与保持膜相同的树脂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制造感光层叠体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卷筒纸状件放出机构,其用于放出细长感光卷筒纸状件,其中细长感光卷筒纸状件包括:支撑部;设置在支撑件上的感光材料层;和设置在感光树脂层上的保护膜,该保护膜具有:前剥离区;后剥离区;和介于其间的剩余区;处理机构,其用于在由卷筒纸状件放出机构放出的细长感光卷筒纸状件的保护膜中,在前剥离区、后剥离区和剩余区之间的各个边界处形成可横向切断或分开的处理区域;标签结合机构,其用于将包括非粘合区域的粘着标签横过剩余区结合到前剥离区和后剥离区,其中:非粘合区域被设置用于接触和脱离剩余区的至少一部分;剥离机构,其用于将前剥离区和后剥离区剥离细长感光卷筒纸状件,同时前剥离区和后剥离区被粘着标签整体相互连接;和连接机构,其用于将剩余区定位在基片之间,并例如通过转移或贴合,将前剥离区和后剥离区被剥离的感光材料层的暴露区域连接到基片。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制造感光层叠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放出细长感光卷筒纸状件,该细长感光卷筒纸状件包括:支撑件;设置在支撑件上的感光材料层;和设置在感光材料层上的保护膜,该保护膜具有:前剥离区;后剥离区;和介于其间的剩余区;在放出的细长感光卷筒纸状件的保护膜中,在前剥离区、后剥离区和剩余区之间的各个边界处形成可横向切断或分开的处理区域;横过剩余区,将包括非粘合区域的粘着标签结合到前剥离区和后剥离区,其中:非粘合区域被设置用于接触和脱离剩余区的至少一部分;将前剥离区和后剥离区剥离细长感光卷筒纸状件,同时前剥离区和后剥离区被粘着标签整体相互连接;和将剩余区定位在基片之间,和将前剥离区和后剥离区被剥离的感光材料层的暴露区域连接(例如转移或贴合)到基片。

由于感应卷筒纸状件单元被处理,它能够有效高效地处理。由于剥离区被粘着标签整体相互连接,当保护膜被剥离时,利用简单结构的剥离机构,剥离区能够可靠地从剩余区分离。因此,提高了感光卷筒纸状件单元处理的容易性。

此外,因为粘着标签具有非粘合区域,当非粘合区域位于保护膜的剩余区上时,前剥离区和后剥离区被延伸穿过剩余区的粘着标签整体相互连接。因此,不需要复杂的传统的摆动机构和传统的切割器机构,并且利用简单和经济的布置能够可靠地贴合粘着标签。

该标签结合机构和剥离机构结构相对简单,允许感光层叠体高效地制造,并且使总的制造设备布置经济。

通过说明性的实例结合显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通过如下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多个粘着标签的粘着标签卷的透视图;

图2是使用粘着标签卷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造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制造设备中使用的细长感光卷筒纸状件(web)的片断横断面视图;

图4是制造设备的标签结合机构的透视图;

图5是标签结合机构的侧视图;

图6是粘着标签贴合到其上的细长感光卷筒纸状件的片断俯视图;

图7是显示其中保护膜从细长感光卷筒纸状件剥离的方式的片断侧视图;

图8是感光树脂层被转移到其上的玻璃基片的片断横断面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制造设备的示意图;

图10是由图9所示的制造设备制造的感光卷筒纸状件单元的透视图;和

图11是传统的膜贴合设备的示意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透视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多个粘着标签10的粘着标签卷12。

如图1所示,每个具有矩形条形状的粘着标签10以间隔间隙被贴合到卷起形成粘着标签卷12的纸的细长剥离片14。

每个粘着标签10例如由聚苯乙烯(PS)或聚丙烯(PP)制成,并具有75μm的厚度。每个粘着标签10具有:在面对剥离片14的其背面侧(粘附侧)上中央的非粘合区域10a,该非粘合区域10a不具有粘合力或具有弱粘合力;和第一粘合区域10b和第二粘合区域10c,其分别被设置在非粘合区域10a的两侧,即面对剥离片14的相反侧的纵向相对端。

第一粘合区域10b和第二粘合区域10c中的每个具有一层沉积厚度为5μm的水溶丙烯酸粘着剂,该丙烯酸粘着剂可在水、温水、碱性水或相类似物中溶解。相对于将在后面描述的作为保护膜30的材料的聚丙烯,第一粘合区域10b和第二粘合区域10c的结合强度设置为对于180°剥离从1到2N/15mm宽度(20℃)的范围。第一粘合区域10b和第二粘合区域10c可使用能够利用热量容易地剥离的可热剥离粘着剂(例如参见日本公开专利公布第7-219439)。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使用粘着标签卷12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造设备20。在制造液晶面板、滤色器或PDP的过程中,该制造设备20用于将细长感光卷筒纸状件22的在后面描述的感光树脂层28热转移到玻璃基片24。

图3以横断面显示了制造设备20中使用的感光卷筒纸状件22。感光卷筒纸状件22包括挠性底膜(支撑件)26、设置在挠性底膜26上的感光树脂层(感光材料层)28和设置在感光树脂层28上的保护膜30的层叠组件。例如,保护膜30由聚丙烯(PP)制成,并具有15μm的厚度。

如图2所示,制造设备20包括:卷筒纸状件放出机构32,其用于容纳通过卷绕感光卷筒纸状件22形成的感光卷筒纸状件卷22a,并用于从感光卷筒纸状件卷22a放出感光卷筒纸状件22;处理机构36,用于在从感光卷筒纸状件卷22a放出的感光卷筒纸状件22的保护膜30中形成横向可分离的部分切断区域(被处理区域)34(参见图3);标签结合机构40,其用于将每个具有非粘合区域10a的粘着标签10(参见图1)结合到保护膜30;跳动机构42,其用于将感光卷筒纸状件22的馈送模式从间歇馈送模式改变为连续馈送模式;剥离机构44,其用于从感光卷筒纸状件22剥离预定长度的保护膜30;连接结构46,其用于将预定长度的保护膜30已被剥离的感光树脂层28的暴露区域连接到玻璃基片24;和卷筒纸状件切割机构48,其用于切断玻璃基片24之间的感光卷筒纸状件22。在制造设备20开始操作时使用的另一卷筒纸状件切割机构48a被设置在卷筒纸状件切割机构48的上游。

该处理机构36被设置在辊对50的下游,用于计算累积在卷筒纸状件放出机构32中的感光卷筒纸状件卷22a的直径。该处理机构36具有单个圆形刀片52,该单个圆形刀片52横向行进穿过感光卷筒纸状件22以在其上给定位置处在感光卷筒纸状件22中形成部分切断区域34。

如图3所示,部分切断区域34需要形成在至少保护膜30中并至少穿过保护膜30。实际上,圆形刀片52被设置为足以切割入感光树脂层28的切割深度,以可靠地切断保护膜30。该圆形刀片52可以是固定为不旋转,并被横向移动穿过感光卷筒纸状件22以形成部分切断区域34;或可以在感光卷筒纸状件22上无滑动地旋转,并横向运动穿过感光卷筒纸状件22以形成部分切断区域34。该圆形刀片52可例如由激光束或超声波切割器、刀片或推进刀片(汤普森刀片)替换。

两个处理机构36可沿其中感光卷筒纸状件22馈送的箭头A指示的方向以隔开的间隙设置,用于同时形成两个部分切断区域34,剩余区30b介于其间。该处理机构36可角运动以给储蓄器(reservoir)留余量。

在保护膜30中形成的紧密间隔的部分切断区域34用于在两个邻近玻璃基片24之间设置间隔间隙。例如,这些部分切断区域34在从玻璃基片24的各个边缘向内间隔10mm的位置处形成在保护膜30中。介于部分切断区域34之间并暴露在玻璃基片24之间的保护膜30的部分用于防止利用连接结构46将感光树脂层28贴合于玻璃基片24时,弄脏层叠辊,即将在后面描述的橡胶辊96a,96b。

该标签结合机构40供应用于相互连接前剥离区30aa和后剥离区30ab的粘着标签10,以将保护膜30的剩余区30b留在玻璃基片24之间。如图3所示,将被最初剥离的前剥离区30aa和将被后面剥离的后剥离区30ab将剩余区30b夹在中间。

如图4和5所示,标签结合机构40具有标签放出单元58,标签放出单元58用于在其中安装通过卷绕粘着标签10贴合到其上的剥离片14形成的粘着标签卷12。该标签放出单元58具有插入粘着标签卷12轴向中心并可由电机60旋转的旋转轴62。当旋转轴62由电机60旋转时,粘着标签10贴合到其上的剥离片14从粘着标签卷12放出。

在被引导辊64引导的同时,粘着标签10贴合到其上的剥离片14被水平馈送出,并且然后由折叠部件66以锐角折叠回。粘着标签10从其剥离的剥离片14被引导辊68引导,并由电机72旋转的缠绕轴70卷起。

该折叠部件66可在标签吸附馈送器74下水平地运动。该标签吸附馈送器74具有沿箭头B指示的方向水平延伸的导轨76和可移动地安装在导轨76上的自推进基座78。向下垂直定向的多个汽缸80a到80e以水平间隔间隙安装在活动基座78上,并具有在其下端支撑各自吸盘84a到84e的各自的活塞杆82a到82e。

该吸盘84a到84e能够在吸力作用下单独地保持粘着标签10,并能够在其上以横向间隔间隙一次将最多5个粘着标签10贴合到感光卷筒纸状件22。一次能够贴合到感光卷筒纸状件22的粘着标签10的数目和它们能够贴合到感光卷筒纸状件22的间隙的选择取决于感光卷筒纸状件22的横向尺寸。可由用于从下方保持感光卷筒纸状件22的汽缸88垂直移动的支撑基座86被设置在其中吸盘84a到84e将粘着标签10贴合到感光卷筒纸状件22处的位置。

如图2所示,该跳动机构42具有一对可旋转并可摆动的跳动辊90,用于吸收其中感光卷筒纸状件22被向跳动机构42上游馈送的间歇馈送模式与其中感光卷筒纸状件22被向跳动机构42下游馈送的连续馈送模式之间的速度差。

设置在跳动机构42的下游的剥离机构44具有吸鼓92,吸鼓92用于阻止供应的感光卷筒纸状件22受到的张力变化,用于从而稳定感光卷筒纸状件22随后被层叠时感光卷筒纸状件22的张力。该剥离机构44还具有保护膜卷绕单元94,保护膜卷绕单元94用于除剩余区30b外从感光卷筒纸状件22剥离保护膜30并缠绕剥离的保护膜30。该保护膜卷绕单元94被接近吸鼓92设置。

该连接机构46具有能够加热到预定温度的一对垂直间隔的层叠橡胶辊96a,96b。该连接机构46还具有分别与橡胶辊96a,96b滚动接触地保持的一对垫辊(backup roller)98a,98b。该垫辊98b通过按压汽缸100按靠着橡胶辊96b。沿由箭头C指示的方向,经卷筒纸状件切割机构48,玻璃基片24沿从连接结构46延伸的基片馈送通路102馈送。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与粘着标签10相关的制造装置20的操作。

如图2所示,卷筒纸状件放出机构32容纳感光卷筒纸状件卷22a,并从感光卷筒纸状件卷22a放出感光卷筒纸状件22。该感光卷筒纸状件22沿由箭头A指示的方向被馈送到处理机构36,并且然后停止在预定位置处。

在处理机构36中,圆形刀片52横向运动穿过感光卷筒纸状件22,以切割入保护膜30和感光树脂层128,从而形成部分切断区域34。然后,该感光卷筒纸状件22被再次馈送对应于保护膜30的剩余区30b的尺寸的距离,并且然后停止,因此另一部分切断区域34被圆形刀片52形成在其中。如图3所示,前剥离区30aa和后剥离区30ab现在被设置在感光卷筒纸状件22中,剩余区30b介于其间。

然后,该感光卷筒纸状件22被馈送到标签结合机构40,以将保护膜30的预定结合区域放置在支撑基座86上。如图4和5所示,粘着标签卷12被装配在标签放出单元58的旋转轴62上。当电机60被加电时,该旋转轴62旋转以从粘着标签卷12与粘着标签10一起放出剥离片14。

在由引导辊64引导的同时,粘着标签10贴合到其上的剥离片14被水平馈送出,并且然后由折叠部件66以锐利的角度折叠回。一张粘着标签10的边缘从剥离片14剥离,并且粘着标签10例如在吸力作用下被吸附到吸盘84a。该折叠部件66被运动到图5中的左侧,将粘着标签10从剥离片14分开。该吸盘84a被汽缸80a垂直运动,并与剥离片14分离地保持粘着标签10。

该活动基座78运动以将吸盘84b到84e位移到其中吸盘84b到84e的选定的吸盘,例如所有吸盘84b到84e,在吸力作用下吸附各个粘着标签10的相继的位置。在粘着标签10从剥离片14剥离后,由折叠部件66折叠回的剥离片14由引导辊68引导到卷绕轴70。该卷绕轴70由电机72旋转以围绕卷绕轴70缠绕剥离片14。

在吸盘84a到84e已吸附各自粘着标签10后,活动基座78沿箭头B指示的方向沿导轨76运动。由吸盘84a吸附的粘着标签10例如被贴合到感光卷筒纸状件22上的给定位置。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该粘着标签10跨越其剩余区30b被紧固地结合到保持膜30的前剥离区33aa和后剥离区30ab。

该粘着标签10的第一粘合区域10b从前剥离区33aa和剩余区30b之间的边界向前剥离区30aa偏置或缩回预定距离L。另一方面,沿箭头A指示的方向,该粘着标签10的第二粘合区域10c从后剥离区30ab和剩余区33b之间的边界向剩余区30b伸出预定距离H。该距离H包括0(边界的位置)。

该距离H可以根据保护膜30的材料和厚度、部分切断区域34的状态和深度或粘着标签10的尺寸和粘合力和贴合的粘着标签10的位置精度变化。

由其它吸盘84b到84e分别吸附的粘着标签10以间隔间隙被贴合到感光卷筒纸状件22。保持靠着感光卷筒纸状件22的下部表面的支撑底部86被汽缸88升高,从而支撑感光卷筒纸状件22。

然后,吸盘84a被汽缸80a降低以将粘着标签10按靠在感光卷筒纸状件22上。因此,该粘着标签10被可靠地结合到感光卷筒纸状件22。由于该汽缸80a牢固地保持粘着标签10与感光卷筒纸状件22面对面地接触,当保护膜30被剥离时,不同于传统的按压卷系统,粘着标签10将不会从保护膜30剥离。其它吸盘84b到84e以相同的方式操作以将各个粘着标签10结合到感光卷筒纸状件22。

如图2所示,跳动机构42使具有5个粘着标签10结合到其上的感光卷筒纸状件22隔离了供应的感光卷筒纸状件22受到的张力变化,并且然后连续馈送到剥离机构44。在剥离机构44中,如图7所示,感光卷筒纸状件22的底膜26和感光树脂层28被吸附到吸鼓92,并且保护膜30被从感光卷筒纸状件22剥离,剩余区30b留在感光树脂层28上。已剥离的保护膜30被保护膜卷绕单元94缠绕(参见图2)。

在此时,因为感光卷筒纸状件22被吸鼓92紧固地保持,保护膜30被从感光卷筒纸状件22剥离时产生的震动不会被传送到吸鼓92下游的感光卷筒纸状件22。因此,这种震动不会传送到连接结构46,并且因此,玻璃基片24的层叠部分被有效地防止发展条状缺陷区域。

根据第一实施例,使用了每个为矩形条状形状的粘着标签10。如图1所示,每个粘着标签10具有:第一粘合区域10b和第二粘合区域10c,其分别被设置在面对剥离片14的粘着标签10的背侧(粘合侧)的纵向相对端上;和非粘合区域10a,其位于第一粘合区域10b和第二粘合区域10c之间中央,与保护膜30的剩余区30b关联。

因此,具有设置用于与剩余区30b关联的中央非粘合区域10a的粘着标签10能够经第一粘合区域10b和第二粘合区域10c将前剥离区30aa连接到后剥离区30ab(参见图6)。该标签结合机构40仅需要简单吸盘84a到84e作为主要部分,而不需要复杂的传统摆动机构和传统切割器机构。标签结合机构40占用的空间减小,并且标签结合机构40不需要切割器维护。

虽然标签结合机构40的机械结构简单,但它能够可靠地将粘着标签10贴合到感光卷筒纸状件22。该粘着标签10并不局限于矩形条状形状,而可以具有圆形相对端部,或可以具有具有网状结构或减小或增加宽度的中央部分,只要其结构不影响保护膜30的剥离区的连接。

根据第一实施例,使用了粘着标签10以间隔间隙贴合到细长剥离片14的粘着标签卷12。当粘着标签卷12被馈送到标签剥离位置,该吸盘84a到84e被选择地操作以吸引期望数目的粘着标签10。

当粘着标签卷12用完时,新的粘着标签卷12可被装配在旋转轴62上。在横过感光卷筒纸状件22横向间隔的各个结合位置处无需使用多个粘着标签卷。结果,制造设备20总体相对简化,并且可以容易地安装新的粘着标签卷12。

粘着标签10的第一粘合区域10b和第二粘合区域10c具有一层水溶丙烯酸粘着剂,用于提高的耐环境性能和可循环性。当它们被放置在水、温水、碱性水或相类似物中时,剥离机构44的保护膜卷绕单元94缠绕的保护膜30和粘着标签10能够容易地彼此分离。如果第一粘合区域10b和第二粘合区域10c使用热可剥离粘着剂,则当被加热时,保护膜30和粘着标签10能够容易地彼此分离。

如果粘着标签10和保护膜30由相同的树脂材料制成,并使用相同的水溶性粘着剂,则它们在被抛弃或循环时,它们无需被分离,并且因此,抛弃或循环过程得到很大简化。

如果粘着标签10由纸(干净纸(如果在清洁的房间处理))、无纺纤维或相类似物制成,则粘着标签10能够极廉价地制造,并能够简单地循环。当粘着标签10的基材是可热收缩的,在再生循环中,它们能够容易地利用热量进行剥离。

如图6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沿箭头A指示的方向,每个粘着标签10的包含粘着剂的第一粘合区域10b和第二粘合区域10c之间的边界与前剥离区30aa的后端和剩余区30b之间的边界间隔距离L。因此,当前剥离区30aa从底膜26剥离时,第一粘合区域10b不会粘到剩余区30b,并且不会剥离剩余区30b。

每个粘着标签10的第二粘合区域10c从后剥离区33ab的前端和剩余区30b之间的边界向剩余区30b伸出距离H。在前剥离区30aa被从底膜26剥离后,结合到前剥离区30aa的粘着标签10至少从其前端剥离后剥离区30ab。后部剥离区30ab的前端被可靠地与底膜26分离并被剥离底膜26。

发明人做了其中后部剥离区30ab以不同距离H被剥离的实验。当距离H是负值时,即在部分切断区域34后,该后剥离区30ab剥离失败。当距离H超过4mm,即正值,该后剥离区30ab被太强地结合到剩余区30b,趋向于抬升剩余区30b的后端。因此,距离H应优选地在0mm到3mm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该距离H可以根据保护膜30的材料和厚度、部分切断区域34的状态和深度或粘着标签10的尺寸和粘合力和贴合的粘着标签10的位置精度变化。

在标签结合机构40中,吸盘84a到84e装配在其上的活动底部78横向运动穿过感光卷筒纸状件22以贴合粘着标签10。一次能够贴合到感光卷筒纸状件22的粘着标签10的数目和它们能够贴合到感光卷筒纸状件22的位置能够容易地根据感光卷筒纸状件22的张力增加和感光卷筒纸状件22的宽度的增加改变。

在剥离机构44从底膜26剥离保护膜30后,将剩余区30b留在感光树脂层28上,感光卷筒纸状件22被馈送到连接机构46。如图2所示,已被预先加热的玻璃基片24以间隔间隙相继装入连接结构46。当玻璃基片24装入连接机构46时,它进入橡胶辊96a,96b之间,同时与感光卷筒纸状件22的感光树脂层28接触。因此,玻璃基片24在给定压力下被紧夹在橡胶辊96a,96b之间,并且感光树脂层28被热融化并被转移到(即层叠在)玻璃基片24上。

该感光树脂层28在如此条件下被层叠在玻璃基片24上:感光树脂层28以2.0m/min的速度馈送;橡胶辊96a,96b具有130℃的温度和50的硬度;并施加250N/cm的压力(线压力)。

如图8所示,具有转移的感光树脂层28的玻璃基片24具有覆盖着各个剩余区30b的相对端。因此,当感光树脂层28被转移到玻璃基片24时,橡胶辊96a,96b不会被感光树脂层28涂污。在卷筒纸状件切割机构48在玻璃基片24和后续玻璃基片24之间切断感光卷筒纸状件22后,基膜26和剩余区30b从玻璃基片24剥离,从而制造了感光层叠体104。

图9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制造设备120。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制造设置20的部分相同的制造设备120的那些部分由相同的标示符指示,并在下面将不再详细描述。

该制造设备120具有设置在跳动机构42下游的卷筒纸状件单元卷绕机构122,卷筒纸状件单元卷绕机构122用于将感光卷筒纸状件单元124卷成卷。

如图10所示,感光卷筒纸状件单元124具有感光卷筒纸状件22,该感光卷筒纸状件22包括具有可横向断开的部分切断区域34的保护膜30。粘着标签10横过部分切断区域34被结合到保护膜30。

该制造设备120的操作如下:在形成部分切断区域34并且贴合粘着标签10后,如制造设备20一样,该感光卷筒纸状件22被卷筒纸状件单元卷绕机构122缠绕,从而产生感光卷筒纸状件单元124。

虽然未示出,与制造设备120分离安装的剥离机构将保护膜30从感光卷筒纸状件单元124剥离,将剩余区30b留在感光树脂层28上。然后,感光树脂层28被连接机构热转移到玻璃基片24。

根据第二实施例,由于使用了感光卷筒纸状件单元124,剥离机构仅需要缠绕保护膜30,并且因此结构相对简单。由于趋向于发出灰尘粒子并趋向于产生故障的部分切割设备(处理机构)的位置与剥离机构分离,在剥离机构中可保持更高水平的清洁度,用于稳定生产。当使用感光卷筒纸状件单元124时,具有剥离机构和连接机构的设备可基本上足以经济地生产用于液晶板、印制布线板或PDP的基片。

虽然已显示和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范围的情况下,这里可以进行多种改变或修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