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凹槽式连接件的扇框及风扇

具有凹槽式连接件的扇框及风扇

摘要

本发明的风扇包括一扇框及一设置于该扇框内部的叶轮组。该扇框于出风口处具有多个含导流凹槽的连接件,可使流经该连接件的气流能够有效地被导引而出,增加风压与风量,并减少噪音。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751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510124331.7

  • 发明设计人 许硕修;张楯成;黄文喜;

    申请日2005-11-28

  • 分类号F04D29/52(20060101);F04D29/54(20060101);F04D25/0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5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程伟;戈泊

  • 地址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42: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07-01

    授权

    授权

  • 2007-08-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6-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具有导流功能的扇框及风扇,特别系关于一种具有多个凹槽的连接件的扇框及风扇,能有效增进散热效能。

背景技术

公知轴流式风扇的扇框一般含有肋条或静叶的设计:图1为具多个肋条的扇框1,包括一外框10、一设置于该外框10内的底座11以及多个连接于该外框10与该底座11的肋条12,而所述肋条12的功用仅为连结该底座11与外框10,对于风扇的特性并无任何帮助;图2为具多个静叶的扇框1,包括一外框10、一设置于该外框10内的底座11以及多个于连接该外框10与该底座11的静叶13,所述静叶13除了具有连结功用外,当气体流经出风口时亦有导流的效果。尽管如此,一些具有静叶设计的扇框在搭配扇叶运作时,为避免该扇叶所带动的气流会在扇框的出风口处产生紊流而形成严重不利散热的滞留区,不得不将静叶朝框内上提而影响扇叶运转所需空间,且对于扇框的薄形化非常不利。

本发明即针对上述的缺陷而提出一种具凹槽式连接件的风扇扇框,可有效解决上述公知扇框的问题。以下为本发明的简要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凹槽式连接件的扇框及风扇,其系在该扇框的出风口处设计具有多个连接件,每一连接件上具有多个导流凹槽,使通过所述连接件的气流可有效地被导引而出,减少气流滞留区的产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风扇包括一扇框及一设置于该扇框内部的叶轮组。该扇框包括一外框、一设置于该外框内的底座、多个连接该外框与该底座的连接件。其中在至少一所述连接件上的至少一侧边或一端缘设计具有多个沿该侧边或端缘排列的导流凹槽,使流经该连接件的气流能够有效地被导引而出,以减少紊流与滞留区的产生,可有效增加风压与风量,并减少噪音。此外,所述连接件亦无须如公知的具有静叶扇框般需要朝框内上提,对于扇框的薄形化更为有利。

更详细地说,该连接件可以为一肋条外形或一静叶外形。若该连接件系呈一肋条外形,则所述导流凹槽系沿该连接件的一侧边形成;若该连接件系呈一静叶外形,则所述导流凹槽系沿该连接件的一端缘形成。其中所述导流凹槽可以系形成于靠近该叶轮组的一侧或前缘,亦可以系形成于朝向框外的一侧或尾缘;当然所述导流凹槽亦可以同时形成于该二侧或端缘。

另外,该导流凹槽的形状亦不特别限定,可为矩形、圆弧形或尖齿形等。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的具有肋条设计的轴流式风扇扇框的立体图。

图2为公知的具静叶设计的轴流式风扇扇框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风扇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的风扇外观立体组合图。

图5为图3的扇框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连接件的侧面示意图。

图7显示公知的风扇与本发明风扇的风压与风量特性图。

图8A为于连接件前缘形成呈尖齿形的导流凹槽示意图。

图8B为于连接件前缘形成呈圆弧形的导流凹槽示意图。

图9为于连接件尾缘形成呈圆弧形的导流凹槽示意图。

图10为于连接件的二端缘形成导流凹槽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3:扇框 10、30:外框

11、31:底座   12:肋条

13:静叶    2:叶轮组

21:轮毂    23:叶片

32:连接件  321:前缘

323:尾缘   33:导流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4,本发明的风扇包括一扇框3以及一设置于该扇框3内部的叶轮组2。该叶轮组2包括一轮毂21及多个环设于该轮毂外侧壁的叶片23。请同时参阅图5,该扇框3包括一概略呈方形的外框30、一设置于该外框内的圆形底座31、以及多个连接于该外框30与该底座31的连接件32。于本实施例中,该连接件32系呈一静叶外形,故该连接件具有一朝向该叶轮组2的前缘321及一朝向该外框30外侧的尾缘323。

每一所述连接件32上设计具有多个导流凹槽33,所述导流凹槽33系沿该连接件32的前缘321排列形成,使得该前缘321不具有平滑曲线,如图6所示;而所述导流凹槽33的侧视的深度与宽度则视风扇大小及使用情形而定。

当该叶轮组2转动而产生气流时,气流不但可有效地顺沿所述连接件32而流出,更可通过连接件3上的多个导流凹槽33将气流有效地导引,以减少气流在外框30的底座31外侧附近产生紊流与滞留区,可有效增加风压与风量,并减少噪音。图7显示公知具静叶的风扇与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在转速3800RPM下的风压与风量特性图,由本实施例可以看出,具有导流凹槽33的风扇,其风量与风压都有明显的改善,风量最高可增加约50%,风压最高可增加约35%;此外,在相同转速下,噪音的突出值(Tone)也可降低约50%,亦表示噪音也减少了许多。除了上述优点外,所述连接件亦无须如公知具静叶扇框般需要将静叶朝框内上提,对于扇框的薄形化更为有利。

所述导流凹槽33的形状,并没有特定的限制,除了上述实施例的导流凹槽33的侧视形状似方形锯齿外,亦可为尖齿形(如图8A所示)、圆弧形(如图8B所示)等,甚至可为各种形状的组合。

另外,所述导流凹槽33除了可设计形成于该连接件32的前缘321外,亦可设计形成于该连接件的尾缘323,如图9所示。当然,更可以在该连接件32的前缘321与尾缘323同时设计形成多个导流凹槽33,如图10所示;形成于该前缘321上的导流凹槽33与形成于该尾缘323的导流凹槽的形状与位置彼此系以对称、不对称或错位方式配置皆可,并不需限制。

必须注意的是,本发明的连接件的外形并非仅能系呈静叶的外形,亦可呈现如公知肋条的外形,且该多个导流凹槽系可形成于朝向外框内部的侧边上,或形成于朝向外框外部的侧边上,更可同时形成于该二侧边上。其它如导流凹槽的形状、彼此的对应位置等亦如以上段落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实施例仅系用来说明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本发明的范畴系由以下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