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防灾防犯罪器械

防灾防犯罪器械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灾防犯罪器械,包括:收容防灾用或防犯罪用电路的器械主体;覆盖所述器械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盖体;多个防水壁,其从所述器械主体或所述盖体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突出设置为一体,与这些器械主体或盖体的相对面近似垂直地抵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451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知机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39970.5

  • 发明设计人 横岛昭雄;

    申请日2006-09-28

  • 分类号F41H13/00;G08B19/00;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李贵亮

  •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33: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9-26

    授权

    授权

  • 2007-06-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4-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进行监视区域的异常检测和异常警报的防灾防犯罪器械,尤其涉及防止雨水等浸入防灾防犯罪器械内部的防灾防犯罪器械。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有检测监视区域有无异常或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向外部警报其要旨的各种防灾防犯罪器械。这种防灾防犯罪器械一般具备:固定在设置面的器械主体、和从外面覆盖该器械主体的盖体。在器械主体上设有:利用有线或无线接收监视区域有无异常等的接收信号部;和在接收信号部接收到异常的情况下,发出警报的显示灯或蜂鸣器。并且,若接收信号部接收到监视区域发生了异常,则利用显示灯或蜂鸣器发出警报。

作为这种防灾防犯罪器械的一种,具有:设置在一般建筑物的屋外壁面,在建筑物内部检测出火灾或侵入者的情况下,向屋外显示其要旨的屋外用警报器(显示器)。在这样的屋外用警报器中,为了在该警报器被雨水淋湿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其功能,通常设有防止雨水等浸入该警报器内部的防水结构。该以往的防水结构是通过在器械主体及盖体之间的接合处设置防水密封圈而构成。例如,特开平7-146990号公报公开了在壳主体的两侧及上边缘固定密封圈的方法。

这样的以往的防水结构足以满足JIS标准的保护等级4级(防溅型:不会受到来自任何方向的水沫的有害影响)的要求,但近年进一步期望满足更高的6级(耐水型:即使受到来自任何方向的水的直接喷流也能够防止水进入内部)的要求,而对于满足这样的耐水性则未必足够。

尤其如以往那样,在只依赖密封圈的防水结构中,在将密封圈安装到壳主体时产生扭曲等,或密封圈长期使用后老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在密封圈与壳主体之间产生间隙,雨水等可通过该间隙浸入防灾防犯罪器械的内部,导致防水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实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灾防犯罪器械,其具有在产生密封圈安装错误或老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防水性的防水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即,本发明的防灾防犯罪器械包括:收容防灾用或防犯罪用电路的器械主体;覆盖所述器械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盖体;多个防水壁,其从所述器械主体或所述盖体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突出设置为一体,与这些器械主体或盖体的相对面近似垂直地抵接。

根据该防灾防犯罪器械,可通过与器械主体或盖体形成为一体的防水壁构筑防水结构,由此能够消除如防水密封圈那样的安装错误的问题或只是防水部分老化的问题,稳定且长期维持防水性。特别由于并排设有多个防水壁,所以即使在雨水等越过一个防水壁浸入的情况下,也能够由下一个防水壁堤防雨水等,从而能够提高防灾防犯罪器械的防水效果。

可在所述多个防水壁相互之间,或者在所述多个防水壁与所述器械主体或所述盖体相互之间,形成安装用空间部,所述安装用空间部用于安装堵塞所述器械主体与所述盖体相互之间的间隙的弹性构件。

该情况下,由于通过各防水壁形成了弹性构件的安装用空间部,所以不必设置用于形成该安装用空间部的另外手段,从而能够更加简易地构成防灾防犯罪器械。

所述多个防水壁相互之间的空间部可作为从所述器械主体或所述盖体的上部连续到下部的排水通路。

该情况下,由于各防水壁之间形成有排水通路,所以可通过该排水通路提高排水效果,防止雨水等到达器械主体的内部。

所述多个防水壁的立起高度可沿着所述器械主体与所述盖体的相互接合方向依次增大。

该情况下,在将盖体安装到器械主体之际,盖体沿着防水壁的外周面逐渐展开,同时安装到器械主体,从而盖体的安装更为顺利,并且能够确保防水壁与盖体之间的紧密性。

还可包括连接壁,其沿着与所述多个防水壁近似垂直的方向形成,将这些多个防水壁的外面相互连接。

该情况下,在将盖体安装到器械主体之际,盖体沿着连接壁的外面逐渐展开,同时到达下一个防水壁,所以盖体的安装更为顺利。

可在该防灾防犯罪器械配置在规定的第一安装方向及与该第一安装方向近似垂直的第二安装方向的状态下的所述多个防水壁的下部,形成用于引入规定的布线的布线用开口部。

该情况下,与防灾防犯罪器械的安装方向无关,布线用开口部始终位于器械主体的下方,从而能够最有效地防止雨水等经由布线用开口部浸入器械主体内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警报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同警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安装底座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安装有电路基板的状态下的器械主体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同器械主体的俯视图;

图6是同器械主体的侧视图;

图7是从背面侧观察盖的立体图;

图8是器械主体的平面形状的要部放大图;

图9是用于示意地表示排水通路的器械主体的侧视图;

图10是沿着铅直方向安装有警报器的状态下的器械主体的主视图;

图11是沿着水平方向安装有警报器的状态下的器械主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防灾防犯罪器械的一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首先,〔I〕对本实施方式的基本概念进行说明,然后,〔II〕对本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最后,〔III〕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I〕本实施方式的基本概念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基本概念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防灾防犯罪器械是设置在任意的设置面的,具有防灾用或防犯罪用的规定功能的防灾防犯罪器械。作为设置面,以下以屋外的壁面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屋外或壁面,可安装于任意的设置面。该防灾防犯罪器械的基本的防灾功能或防火功能的具体内容是任意的。防灾防犯罪器械例如包括火焰检测器、人体传感器、人体照明器、防犯罪照相机等。在以下的说明中,对防灾防犯罪器械为屋外用警报器的情况进行说明。

该防灾防犯罪器械的特征之一在于,在收容防灾用或防犯罪用电路的器械主体与覆盖该器械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盖体之间设有防水壁。该防水壁替代以往的防水密封圈,或者在以往的防水密封圈的基础上设置,设在与水的浸入方向近似垂直的方向上。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该防水壁堵塞器械主体与盖体相互之间的间隙,由此可提高防灾防犯罪器械的防水性,确保JIS6等级程度的耐水性。另外,该防水壁与器械主体或盖体树脂成形为一体,所以不易产生防水密封圈的安装错误或老化,所以能够与防水密封圈的状态无关地维持高的防水性。

〔II〕本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在此,在对警报器的结构的概要进行说明之后,再对防水结构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图1是警报器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图1的警报器的分解立体图。

如这些图1及图2所示,警报器1主要包括安装底座10、器械主体20、电路基板30、和盖40。再有,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正面”及“前”表示从器械主体20侧朝向盖40侧的方向,所谓“背面”及“后”表示从盖40侧朝向器械主体20侧的方向。

(警报器1的结构-安装底座10)

安装底座10是用于将警报器1固定在未图示的壁面等规定的设置面的安装机构,作为整体形成为近似长方形板状。图3表示安装底座10的放大立体图。在该安装底座10上形成有两个贯通状的螺纹孔11、12、一个凹状的螺纹孔13和四个卡止片14~17。螺纹孔11形成为所谓的不倒翁状(在椭圆上组合了比其直径大的大圆的形状),如图2所示,通过将安装螺钉2a插通该螺纹孔11,可将安装底座10暂时固定于设置面。螺纹孔12形成为沿着以螺纹孔11为中心的圆弧的长孔形状,通过使暂时固定于设置面的安装底座10以插通螺纹孔11的安装螺钉2a为中心转动,可对其安装位置进行微调整。并且,在结束微调整的时点,通过将安装螺钉2b经由螺纹孔12拧入设置面,可将安装底座10以期望的角度固定在设置面上。凹状的螺纹孔13用于拧入安装螺钉2c的孔部,该安装螺钉2c从盖40的正面侧插通于这些盖40和器械主体20,在螺纹孔13的内周面,形成有与该安装螺钉2c的螺纹槽螺合的未图示的螺纹槽。

处于安装底座10的上部的卡止片14~16朝向器械主体20突出地形成。这些卡止片14~16插通于形成在器械主体20上的后述的安装孔21a~21c中,卡止片14、16卡止于器械主体20上,卡止片15卡止于盖40的内侧上面。安装底座10的下部的卡止片17朝向器械主体20突出地形成,插通于形成在器械主体20上的后述的安装孔21d中,卡止于器械主体20上。通过卡止这些卡止片14~17,器械主体20及盖40暂时固定于安装底座10上。

(警报器1的结构-器械主体20)

器械主体20是收容防灾用或防犯罪用电路的构件,如图2所示,一体地形成底座部21和立起部22而构成。图4是安装有电路基板30的状态下的器械主体20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器械主体20的俯视图,图6是器械主体20的侧视图。底座部21是具有大致对应于安装底座10的宽度尺寸及高度尺寸的长方形板状体,在其上部或下部,形成有用于插通安装底座10的卡止片14~17的插通孔21a~21d。立起部22(防水壁)形成为从底座部21朝向盖40立起,其正面形状设为具有比底座部21稍微小的宽度尺寸及高度尺寸的圆角的长方形状。如图2所示,在该立起部22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收容电路基板30的空间部22a。在空间部22a中,形成有用于螺钉紧固电路基板30的多个螺钉紧固部22b。

如图4~6所示,在立起部22的外周面,一体地形成有多根防水肋23~25。这些防水肋23~25各自从立起部22朝向盖40的内面突出设置,且是横断面形状为近似方形状的轨道体,遍及立起部22的外周面的整周(但是,后述的布线用开口部29除外)而连续地形成。这些防水肋23~25相互分隔规定间隔而配置。这些防水肋23~25中,位于最接近底座部21一侧的防水肋25与底座部21分隔规定间隔而配置。并且,在这些防水肋25与底座部21之间,装卸自如地嵌入有防水密封圈(弹性构件)26。对于这些防水肋23~25及防水密封圈26的详细功能等将在后面叙述。

(警报器1的结构-电路基板30)

图2所示的电路基板30是用于安装警报器1的电构成要素的基板。该电路基板30形成为,具有大致对应于器械主体20的立起部22的内部的空间部22a的宽度尺寸及高度尺寸,并收容在空间部22a内。在电路基板30的上下形成有螺纹孔30a、30b(图2中未图示螺纹孔30b),通过将安装螺钉2d、2e插通该螺纹孔30a、30b而拧入器械主体20的各螺钉紧固部22b,由此可将电路基板30固定在器械主体20上。安装于电路基板30的电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可以是任意的,但在此,至少安装有警报器1接收规定的警报信号时用于显示其要旨的发光LED(Light EmittingDiode)。

(警报器1的结构-盖40)

盖40(盖体)是覆盖器械主体20的至少一部分的构件,图7表示从背面侧观察盖40的立体图。盖40是在外框架41的内部一体地设置内框架42而构成。外框架41形成为具有覆盖器械主体20的宽度尺寸及高度尺寸,其正面侧具有曲面部43。曲面部43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构件形成,以便能够使安装于电路基板30的发光LED的光向警报器1的外部透出。如图7所示,在外框架41的下部,形成有螺纹孔41a。如图2所示,通过将从正面侧插通该螺纹孔41a的安装螺钉2c经由器械主体20的螺纹孔21d拧入安装底座10的螺纹孔13,可使这些盖40、器械主体20、及盖40相互固定。再有,通过将围屏板41b装卸自如地卡止于外框架41,可从正面侧隐藏螺纹孔41a。内框架42是在其内部收容器械主体20的立起部22和电路基板30的构件,其正面形状设为具有比立起部22稍大的宽度尺寸及高度尺寸和圆角的长方形状。

(防水结构的详细情况)

下面,对防水结构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该防水结构基本上由防水密封圈26及盖40之间的抵接结构、和器械主体20的防水肋23~25与盖40之间的抵接结构所构成。

首先,对基于防水密封圈26的防水结构进行说明。图8表示器械主体20的平面形状的要部放大图(为了便于说明,省略卡止片14~16,用双点划线表示盖40)。防水密封圈26是形成为大致对应于器械主体20的立起部22的外形的圆环状的构件,一体地具备底座部26a和立起部26b,纵断面形状呈近似L字形。底座部26a形成为,具有大致对应于防水肋25及底座部21之间的间隔的宽度尺寸、和且大致对应于防水肋25的立起高度的厚度尺寸。底座部26a嵌入安装在防水肋25与底座部21之间而大体堵塞这些间隙。另外,立起部26b形成为,具有小于防水肋25及底座部21之间的间隔的宽度尺寸、和比防水肋25向外侧突出的厚度尺寸。在将盖40安装在器械主体20上的状态下,外框架41的背面与底座部21的正面抵接,并且内框架42的背面与立起部26b的前面抵接,由此防止雨水等浸入器械主体20及盖40之间。尤其防水密封圈26由弹性树脂形成,即使在盖40受到外力而变形等的情况下,防水密封圈26也会追随该情况而产生变形,从而可维持防水结构。

下面,对器械主体20的防水肋23~25与盖40之间的抵接结构进行说明。如上所述,盖40的内框架42形成为具有大致对应于器械主体20的立起部22的宽度尺寸及高度尺寸。在将盖40安装到器械主体20的状态下,各防水肋23~25的外周面几乎整个面与内框架42的内面抵接。尤其立起部22配置为与内框架42大致平行,各防水肋23~25近似垂直地突出设置在该立起部22上,所以这些防水肋23~25近似垂直地与内框架42的内面(相对面)抵接。其结果,如图8所示,防水肋23~25近似垂直地配置在雨水等浸入器械主体20与盖40之间的浸水方向L上,从而能够最有效地防止雨水等的浸入。

通过安装防水密封圈26也可以某种程度地获得这样的防水效果,但在此,由于将防水肋23~25和器械主体20一体地设置,所以可消除如防水密封圈26那样,安装错误的问题或只是防水部分老化的问题,从而能够稳定且长期维持防水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并排设置有多个这些防水肋23~25,所以即使在雨水等越过一个防水肋25浸入的情况下,也能够由下一个防水肋24、23依次堤防雨水等,从而能够提高防水效果。

另外,防水肋25并非仅起到防水壁的功能,还形成了用于安装防水密封圈26的安装空间。即,通过稍微离开底座部21配置防水肋25,可在这些防水肋25与底座部21之间形成安装用空间部,在该空间部内安装防水密封圈26。由于这样安装的防水密封圈26的前后方向的移动受到防水肋25的限制,所以防水密封圈26被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另外,由于可通过防水肋25形成防水密封圈26的安装空间,所以不必另设用于形成该安装空间的特别的机构,从而可更加简易地构成警报器1。

在各防水肋23~25上,形成有用于将进入到警报器1内部的雨水排出到外部的排水通路27。图9是用于示意地表示排水通路27的器械主体20的侧视图。在各防水肋23~25之间,形成有槽状的排水通路27。这些排水通路27从器械主体20的上部到侧部,进而到下部,无中断地连续形成。因此,如图9中的实线箭头所示,即使在雨水等因某种理由而越过防水密封圈26或防水肋25的情况下,在到达下一个防水肋24之前,也会流入排水通路27,经过该排水通路27到达器械主体20的下部。另外,如图9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在防水肋25与底座部21之间也形成有同样的排水通路27,从而可经由排水通路27将已经蔓延到防水密封圈26的雨水等引导至器械主体20的下部。因此,通过排水通路27可提高排水效果,防止雨水等到达器械主体20的内部。

此外,各防水肋23~25作为将盖40安装到器械主体20时的导向体而起作用。即,如图8所示,配置在最正面侧的防水肋23的立起高度D1、配置在中央的防水肋24的立起高度D2、配置在最背面侧的防水肋25的立起高度D3是形成为依次增大(即,D1<D2<D3)。防水肋25的外周面位于比其他防水肋23、24的外周面更靠外侧,防水肋24的外周面位于比防水肋23的外周面更靠外侧。因此,在将盖40安装到器械主体20之际,若沿其接合方向向器械主体20按压盖40,则外形尺寸最小的防水肋23首先插入到盖40的内框架42的内部,接着,具有稍大的外形尺寸的防水肋24、25依次插入到内框架42,所以,盖40沿着防水肋的外周面逐渐展开同时安装到器械主体20上。其结果,盖40的安装更为顺利,并且还能够确保防水肋23~25与盖40之间的紧密性。

特别是,为了提高这种导向功能,防水肋23和防水肋24通过连接肋28相互连接。该连接肋28(连接壁)沿着近似垂直于防水肋23、24的方向(水平方向)而形成。连接肋28的前端部设为与防水肋23的外周面近似同一面,并且后端部设为与防水肋24的外周面近似同一面。因此,将在盖40安装到器械主体20之际,外形尺寸小的防水肋23首先插入到盖40的内框架42的内部,然后盖40沿着连接肋28的外面逐渐展开同时到达下一个防水肋24,所以盖40的安装更为顺利。

最后,对用于维持防水功能的布线结构进行说明。图10是沿着铅直方向安装有警报器1的情况下的器械主体20的主视图,图11是沿着水平方向安装有警报器1的情况下的器械主体20的主视图(在这些图10、11中,简化表示器械主体20)。如这些图10、11所示,在器械主体20的底座部21上设有布线用开口部29。该布线用开口部29是用于将布线3引入到警报器1的内部的引入口,该布线3用于从规定的外部设备接收警报信号,该布线用开口部29通过切除立起部22的一部分而形成。在此,如图所示,布线用开口部29形成在沿着铅直方向(第一安装方向)安装有警报器1的情况下或者沿着水平方向(第二安装方向)安装有警报器1的情况下均成为下方的共通的位置。因此,与警报器1的安装方向无关,布线用开口部29始终位于器械主体20的下方,从而能够最有效地防止雨水等经由布线用开口部29浸入器械主体20的内部的情况。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消除设置防水密封圈26时的安装错误的问题或只是防水部分老化的问题,稳定且长期维持防水性。特别由于并排设置有多个防水肋23~25,所以能够提高防水效果。由于不准备另外手段,通过防水肋25即可将防水密封圈26保持在适当的位置,所以可更加简易地构成警报器1。通过在各防水肋23~25之间形成排水通路27,能够防止雨水等到达电路基板30的情况。通过设置各防水肋23~25或连接肋28,盖40的安装更为顺利,并且能够确保这些防水肋23~25与盖40之间的紧密性。此外,与警报器1的安装方向无关,能够最有效地防止雨水等经由布线用开口部29浸入器械主体20的内部的情况。

〔III〕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及方法,可在专利申请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任意的改变及改进。以下,对这样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关于想要解决的问题和发明的效果)

首先,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和发明的效果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内容,通过本发明还可解决所述未记载的问题或起到所述未记载的效果,或者,有时只解决记载的问题的一部分或起到记载的效果的一部分。例如,在只能发挥和以往相同程度的防水性的情况下,也能够由不同于以往的结构来构筑防水结构,或者,在不能完全防止雨水等浸入警报器1的情况下,也能够比以往稍微提高防水性,即可解决本申请的问题。

(关于防水肋23~2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器械主体20上形成有防水肋23~25,但这些防水肋23~25也可以形成在盖40的内框架42中。在该情况下,通过朝向器械主体20的外面突出设置各防水肋23~25,并使其与该外面抵接,也能够构筑防水结构。或者,也可以在器械主体20和盖40的双方上形成防水肋23~25,通过组合这些来构筑防水结构。或者,也可以将盖40的外框架41插入到器械主体20的立起部22的内侧,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器械主体20的立起部22的内周面或盖40的外框架41的外周面形成防水肋23~25。这样的防水肋23~25的形成位置,可考虑各部件形成时的脱模的容易性或树脂变形造成的影响来适当确定。

(关于防水密封圈26)

防水密封圈26的安装位置并不限于防水肋25与底座部21之间,也可以在各防水肋23~25之间。另外,也可以在这些防水肋23~25之间的各个位置,安装防水密封圈26。再有,防水密封圈26只要是弹性构件即可,其具体的材质可以任意。

(关于排水通路27)

为了进一步提高排水通路27带来的排水效果,例如也可以在盖40的内框架42及外框架41的最下端穿设排水孔。另外,也可以在连接肋28上设置纵孔,经过该连接肋28的内部来进行排水。

如以上所说明,本发明的防灾防犯罪器械适用于警报器或显示器等各种防灾防犯罪器械,即使在产生密封圈的安装错误或老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防水性,由此能够提高其可靠性和耐久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