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凝胶剂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凝胶剂

摘要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中药外用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凝胶剂由中药山慈菇和三七的提取物和药用辅料组成,制成经皮给药新剂型,经动物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试验、皮肤过敏试验等安全性考察,结果显示安全可靠,能避免全身给药方式的毒副作用。经抗炎、镇痛等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效学试验,结果证实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能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各种可变因素及肝脏的首过作用,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持久,使用方便并可随时中断给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548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510030810.2

  • 发明设计人 魏莉;王志;盛青;周浩;林洁;

    申请日2005-10-27

  • 分类号A61K36/39(20060101);A61K36/258(20060101);A61P19/06(20060101);A61P19/02(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00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包兆宜

  •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33: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0-02-0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变更前: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 2008-12-31

    授权

    授权

  • 2007-06-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5-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中药外用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至的疾病,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石形成。具有关统计,发达国家发病率为0.3%以上,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摄入动物蛋白及脂肪的增多,我国痛风的患病率逐年递增,已接近发达国家发病率。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尿酸钠盐沉积在关节滑膜或软骨,导致滑腊及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亦是痛风的最基本类型。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进食高嘌呤饮食、关节损伤、手术、感染等为常见诱因。该病起病急躁,最初多为一侧单关节,尤以左足第一拇趾关节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与运动障碍,关节疼痛如同撕筋裂骨。若病情反复发作,则可发展为多关节炎。目前对痛风的治疗,尚缺乏特效的根治方法。西医虽有应用秋水仙碱消炎止痛,别嘌呤醇抑制尿酸的生成,丙磺酸等促进尿酸的排泄等,但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再加上严重毒副作用,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尤其是秋水仙碱,虽是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经典药物,但其口服后,部分药物与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结合引起胃肠道反应,治疗剂量与胃肠道毒副反应的剂量接近;静脉给药则对全身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抑制作用。因此,全身给药方式有明显的毒副反应,易引起新的医源性疾病,使治疗更为复杂,患者大多难以坚持治疗,临床颇为棘手。因此,研制一种既能排泄尿酸,抑制尿酸合成,双能消肿止痛,标本兼治,服用方便,剂量小,安全,无副作用的中成药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具体涉及泊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凝胶剂(商品名:痛风凝胶)。

本发明凝胶剂由中药原料药山慈菇,三七与药用载体,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取所述中药原料粉碎成粗粉,加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回收溶剂并浓缩至1.05-1.08或减压干燥,加入5-30%的极性溶剂和0.5-20%的高分子粘性材料,制成凝胶剂。

所述的极性溶剂选自1,2-丙二醇或甘油。

所述的高分子粘性材料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卡泊姆(Carbom)和羟丙基纤维素(HPMC)。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50%-80%甲醇或乙醇。

本发明制剂采用下述的中药原料重量配比:(每付中药)

山慈菇∶三七=1∶1~10,优选山慈菇∶三七=1∶4。

本发明凝胶剂所采用的中药原料,其中山慈菇为百合科植物丽江山慈菇Iphigenia indica Kunth et Benth.的干燥球茎;其中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

所述的丽江山慈菇其主要成分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经典药物,但其口服治疗剂量与胃肠道毒副反应的剂量接近,全身给药方式有明显的毒副反应。本发明采用局部使用方式,制成经皮给药新剂型,能避免全身给药方式的毒副作用。

本发明进行了质量标准检测,其中用HPLC法测定了制剂中秋水仙碱的含量;用TLC法鉴别了制剂中三七;检查项进行了制剂的外观性状、pH值、装量差异和卫生学检查。初步稳定性试验表明样品基本稳定。

鉴别:取本发明制剂1.0g,加甲醇5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三七对照药材1.0g,加70%乙醇4ml浸泡30min,超声15min,放置,取上清液,挥干乙醇,残渣加2ml甲醇溶解,作为对照品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12小时取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于100-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灯(365nm)下,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鉴别项下为三七的薄层鉴别。结果表明本法色谱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

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软膏剂项下的规定,对本发明样品的最低装量、pH值、微生物限度等进行了检查,结果符合药典规定。

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查重金属、砷盐,结果显示,重金属Pb小于1ppm,砷盐含量小于3ppm。

表1为本发明样品中秋水仙碱含量(mg/支)测定结果。

表1

  批号  秋水仙碱含量(mg/支)  040301  040302  040303  5.91  6.10  5.98               X=6.0

本发明进行了抗炎、镇痛等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效学试验研究,结果证实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经动物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试验、皮肤过敏试验等安全性考察,结果显示本发明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本发明为透皮给药制剂,具有清热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临床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能避免药物在胃肠道所遇到的各种可变因素及肝脏的首过作用,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持久,使用方便并可随时中断给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下述重量配比中药材山慈菇∶三七=1∶1,将二味药材粉碎成粗粉,加70%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溶剂并浓缩至1.05-1.08或减压干燥。加入10%的1,2-丙二醇和5%的卡泊姆,氢氧化钠溶液调pH6.0,搅拌均匀,灌装,即得制得皮肤用凝胶剂。

实施例2

取下述重量配比中药材山慈菇∶三七=1∶4,将二味药材粉碎成粗粉,加75%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溶剂并浓缩至1.05-1.08或减压干燥。加入8%的1,2-丙二醇和6%的卡泊姆,轻氧化钠溶液调pH6.0,搅拌均匀,灌装,即得皮肤用凝胶剂。

实施例3:

取山慈菇∶三七=1∶10,将二味药材粉碎成粗粉,加70%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溶剂并浓缩至1.05-1.08或减压干燥。加入15%的1,2-丙二醇和5%的卡泊姆,轻氧化钠溶液调pH6.0,搅拌均匀,灌装,制得皮肤用凝胶剂。

实施例4药理研究实验

药效学研究,本发明凝胶按1、2、4g生药/kg对小鼠局部涂抹给药,提高小鼠热刺激、机械刺激的痛阈,缩短福尔马林诱发的小鼠II相反应时间;抑制二甲苯刺激小鼠耳部诱发的急性渗出性炎症反应;按0.7、1.4、2.8g生药/kg对大鼠局部涂抹给药,抑制微晶型尿酸钠诱发的大鼠急性炎症反应;按0.4、0.8、1.6g生药/kg对家兔局部涂抹给药,减少尿酸性关节炎家兔关节腔积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减轻关节炎程度;按0.7、1.4、2.8g生药/kg对大鼠局部涂抹给药,对高尿酸模型大鼠血中尿酸水平无明显影响。结果说明,本发明凝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凝胶家兔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给药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反应。

长期毒性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凝胶高、低二个剂量给正常和破损皮肤大鼠连续皮肤涂抹给药一个月,对大鼠的一般状况、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尿常规、心电图、系统解剖、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均无明显影响,未发现毒性反应,恢复期亦无延迟性毒性反应,提供大鼠无毒性反应用量为3g/只/日。

局部用药安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凝胶多次给家兔正常和破损皮肤,用药局部未见红斑、水肿及其它异常反应,皮肤刺激反应平均分值为0,组织病理学亦未见对家兔正常和破损皮肤有刺激性;凝胶豚鼠皮肤给药,皮肤未见红斑、水肿及其它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平均分值为0,致敏率为0%。结果说明,本发明凝胶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

实施例5体外透皮实验

按常规方法制备离体实验鼠皮,用无菌生理盐水洗净后贮于-20℃的低温冰箱中,备用。实验装置:采用Valia-Chien水平扩散池,改良Franz扩散池。取离体皮肤固定于扩散池中间,使角质层面向供给池,接受液为蒸馏水。扩散池夹套内循环水温32±0.5℃,恒速搅拌。加样平衡15min后开始计时,于规定时间点取样,同时补充等量蒸馏水。各样品按规定的方法测定指标成分的浓度,所得浓度用以下公式校正:Cn校=(Cn测+V/Vr∑Cp),其中Cn校:校正后的药物浓度Cn测:实际测得的药物浓度∑Cp:该取样点前各点的测定浓度之和Vr:接受液的体积V:取样体积。以不同时间的Cn校对时间t作图,以扩散平衡后的Cn校对时间t回归得方程:Cn校=PACdt/Vr+截距,其中P:渗透系数A:扩散池横截面积Cd:供给池中药物的浓度。

建立分析测试方法:色谱条件同质量标准。

加样回收试验:在裸鼠空白皮肤的透过液中(n=5)加入秋水仙碱200μg,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分析测定。表2为加样回收试验结果。表3秋水仙碱与山慈菇提取物的体外透皮试验结果(μg/ml)。表4为秋水仙碱与山慈菇提取物的体外透皮试验结果。

表2

  加入量(μg)  测得量(μg)  回收率(%)  平均值  200  200  200  200  200  201.9  208.3  209.5  191.2  203.8  100.95  104.15  104.75  95.6  101.9   101.47±3.75

表3

  研究对象                                        时间(hr)  12  14  16  18  20  22  24  秋水仙碱   山慈菇  1.84±  0.62  2.00±  0.64  2.28±  0.57  2.59±  0.83  2.72±  0.51  3.30±  0.95  3.54±  0.22  4.25±  1.40  5.60±  2.07  5.30±  1.59  9.10±  0.86  7.47±  0.81  11.18±  1.52  8.80±  0.62

表4

  研究对象  时滞(hr)  渗透系数(P×10-3cm/hr)  秋水仙碱  山慈菇  15.44  12.83  0.51  0.30

结果表明,秋水仙碱和山慈菇提取物可以透过离体皮肤,山慈菇的渗透系数较秋水仙碱小,但可以缩短秋水仙碱的透皮时滞。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