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养心胶囊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养心胶囊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养心胶囊。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云苓50g、寸冬50g,三七50g、琥珀50g、珠砂50g、节菖蒲50g、丹参50g、远志50g、五味子50g、川芎50g、元胡50g、酸枣仁50g、黄芪50g、藏红花50g、西洋参50g、珍珠粉50g。本发明的养心胶囊,用于各种类型心脏病,冠心病,有明显增强心搏心排量,提高心脏指数和左心排血功能,使缺血心肌恢复氧的需要与供给平衡。其药方置备容易,无毒副作用,疗效迅速,价格低廉,屡用屡验,复发率明显低于常用治疗本病的药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3948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启栋;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69254.4

  • 发明设计人 张启栋;刘群;

    申请日2006-10-10

  • 分类号A61K36/884(20060101);A61K9/48(20060101);A61P9/10(20060101);A61K35/10(20060101);A61K35/56(20060101);A61K33/28(20060101);

  • 代理机构37218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李桂存

  •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裕丰堂中医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29:2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12-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968 授权公告日:20090923 终止日期:20111010 申请日:20061010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9-23

    授权

    授权

  • 2007-05-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4-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养心胶囊。

(二)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主要以西药为主,具有见效快的优点,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根除,需要长期服用。国内以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其疗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见效快、治疗效果好的治疗冠心病的养心胶囊。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治疗冠心病的养心胶囊,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云苓50g、寸冬50g,三七50g、琥珀50g、珠砂50g、节菖蒲50g、丹参50g、远志50g、五味子50g、川芎50g、元胡50g、酸枣仁50g、黄芪50g、藏红花50g、西洋参50g、珍珠粉50g。

制备方法:将上药粉碎成细末,装入2号胶囊,每粒0.5g。

用法:口服,每次3克(约6粒),一日三次,30天为一疗程。

主治:各种类型心脏病、冠心病。

功能:活血化瘀,养心安神。

诗日:

十载苦心研歧黄,灵方验方细品尝;

冠心心绞慢肝病,血清蛋白并异常;

临床经验有结论,养心胶囊天慈方;

能抗血板聚集力,养心安神促健康。

冠心病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塞和心肌硬化。属中医的“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的范畴。其病因多见于气血不足,痰火扰心(阴虚火旺症),心阳虚弱(心血瘀阻证),若心阳不振,气血不足,寒从内生,津液失布、痰浊血瘀。寒邪,痰浊阻滞气机,血行不畅,形成血瘀。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与心阳虚损和五脏气血阴阳虚损密切相关;标实以痰瘀为主,与寒凝热结有关。由于上焦阳气(心阳)不足,抗邪能力低下,心脉空虚,痰瘀乘居阳位,痹阻心脉致胸痹心痛。故笔者认为虚,痰瘀是冠心病的主要病因。天慈养心胶囊中之西洋参、黄芪、云苓为君以补气养血。臣以祛瘀之三七,丹参(或三七片)、川芎、元胡、藏红花活血化瘀、佐琥珀、珠砂、节菖蒲、酸枣仁、远志、寸冬、珍珠粉、五味子养心安神、共奏补气养血、活血化瘀、养心安神之功,泻实通脉不伤正、扶正补虚不碍邪。“无盛盛、无虚虚”,“无致邪、无失正”此之谓也。改善冠脉循环及调整全身性作用,益气活血。调整阴阳、滋养脏腑而获愈。此药亦是治疗慢性肝病、血清蛋白异常,血小板减少及神经衰弱之良药。

本发明的养心胶囊,用于各种类型心脏病,冠心病,有明显增强心搏心排量,提高心脏指数和左心排血功能,使缺血心肌恢复氧的需要与供给平衡,并有抗血小板聚集力,血清蛋白异常症,慢性肝病,神经衰弱,及双向调节心率的使用。其药方置备容易,无毒副作用,疗效迅速,价格低廉,屡用屡验,复发率明显低于常用治疗本病的药品。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药物作具体的说明。

称取以下重量的原料:云苓50g、寸冬50g,三七50g、琥珀50g、珠砂50g、节菖蒲50g、丹参50g、远志50g、五味子50g、川芎50g、元胡50g、酸枣仁50g、黄芪50g、藏红花50g、西洋参50g、珍珠粉50g。

制备方法:将上药粉碎成细末,装入2号胶囊,每粒0.5g。

用法:口服,每次3克(约6粒),一日三次,30天为一疗程。用于治疗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塞和心肌硬化的冠心病。

动物试验

(1)本发明药物对常压下小鼠耐缺氧试验

取昆明种小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22±2g,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药,盐水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0只。对照组服用丹参颗粒,治疗组采用实施例药物,给药60min后,将小鼠分别放入八只相同容积(250ml)密闭广口瓶内,瓶内分别装钠石灰20g,钠石灰上垫有滤纸,瓶口涂凡士林,放入小鼠后将瓶密闭,开始计时,仔细观察到小鼠死亡,记录死亡时间S。试验结果见表1。

表1:本发明药物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X±SD)

  组别  动物数(只)  动物死亡时间(s)  盐水组  治疗组  对照组  10  10  10  36.6±4.4  48.6±6.4△△※    44.9±6.1

与盐水组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试验表明,本发明药物显著延长小鼠缺氧死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于临床等效量下(即相当于临床用10倍量),本发明药物显著优于对照组。

(2)本发明药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试验

取雄性大鼠3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药,盐水组,本发明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0只。对照组服用丹参颗粒,治疗组采用实施例药物。

记录动物II导联心电图,先记录正常心电图(剔除心电图不正常者),以∑S-T为观察指标,然后各大鼠分别十二指肠给药一次性,在给药后60min后,每只大鼠舌下注射垂体后叶素6单位/kg,10s注完,注射后即刻、5s、10s、15s、30s、1min、2min、5min、10min、20min重复记录心电图。根据心电图标准判断心肌缺血阳性率。心电图判定标准:阳性判定标准(心肌明显缺血):ST段水平偏移,向上或向下偏移>0.1mv;T波高耸,超过同导联R波的1/2;T波高耸伴有ST段移位;T波倒置、双相,心率变慢,P-R及Q-T间期延长。阴性判定标准(心肌缺血不明显):ST段斜形偏移,或水平偏移<0.1mV;T波低平或双向、倒置<0.1mV。试验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药物对大鼠缺血性心电图的影响

  组别  (g/kg)  动物数  剂量        心肌缺血例数  阳性  阴性  盐水组  治疗组   对照组  10  10   10  ---  5   1袋/kg  9  5   7  1  5※※△     3

经x2检验,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药物可以减少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动物数,减少例数符合量效关系,于临床等效量下(即相当于临床用10倍量),本发明药物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临床实验

临床治疗232例,病程最长20年,最短半年,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达85%以上。

病案举例:

1:王某,男65岁,干部,素体肥胖,高血压病史多年,二年前,因胸闷病住院检查,诊为高血压,冠心病。近20余天来,胸闷痛,憋气、烦躁不安,舌质暗有瘀斑,苔白腻,脉沉迟。心电图示:下壁心肌缺血。中医辨证:痰淤互结、痹阻心阳。治法:活血化瘀,消痰通痹。随给以天慈养心胶囊每服6粒,日三次。服药10日后胸闷减轻,舌苔薄白,舌质瘀斑减少。连服月余,诸症消失。心电图复查,正常。

2:刘某,男,56岁,农民,因胸闷、气短、心前区陈发性绞痛3个月,加重10余天。来院门诊治疗。初诊神清,一般情况尚可。血压18/12Kpa,心电图接示心动过缓(52次/分),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舌质淡红,苔白微厚,脉迟弱,中医诊断;胸痹。辨证为气虚血瘀、心脉爱阻。治以补气养血,活血通肪。嘱服天慈养心胶囊每服6粒,日三次。服药2个月余,心痛消失,胸闷气短大减,复查心电图;心率65次/分,心电图大致正常。现患者一切情况良好,恢复一般体力劳动。

3:陈某某,女,42岁,农民。1987年3月13日来诊,患头痛、眩晕、失眠、多梦、心烦、惊悸、短气、盗汗,四肢酸软,精神不振,颜面苍白。曾经某医院诊断为神经衰弱。多处求医达八年之久,治之不效。经服天兹养心胶囊配合针灸治疗月余,诸症消失,恢复健康。

4:李某,女,76岁。形体消瘦,平日常感头晕眼花。四肢倦怠,心悸、伴见面色少华。近因操劳过度,夜间突感胸闷,心前区疼痛。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气短声微,舌淡,苔白,脉细弱。中医辨证为气血虚弱。心失所养。急予救心丸3粒服下,心痛2分钟左右缓解,随给养心丸,日三次,15日后,渐沉四肢有力。精神亦佳。嘱其注意增加营养,劳逸结合。继服本刃以补养调理气血,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