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阿魏酸衍生物改性丝素蛋白纤维抗凝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阿魏酸衍生物改性丝素蛋白纤维抗凝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魏酸衍生物3-甲氧基-4-丙烯酰氧基-苯丙烯酸,以及接枝聚合在丝素蛋白纤维表面所得阿魏酸改性丝素蛋白纤维的抗凝血材料。结构式如下:本发明还提供了阿魏酸衍生物及其改性丝素蛋白纤维抗凝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阿魏酸的酚羟基侧链转化成带有双键活性基团的阿魏酸衍生物,在水和二氧六环混合溶剂中,和无引发剂条件下,通过自由基引发接枝聚合在丝素纤维表面。提高了目前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丝素蛋白的抗凝血活性,拓宽了丝素蛋白的应用范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503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72202.2

  • 发明设计人 王松;陈晓萌;朱鹤孙;

    申请日2006-04-13

  • 分类号A61L33/1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20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付雷杰

  •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51: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6-2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L33/12 授权公告日:20090708 终止日期:20110413 申请日:20060413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7-08

    授权

    授权

  • 2006-1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10-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中草药有效成分阿魏酸的衍生物改性丝素蛋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的研究,涉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阿魏酸是当归、川芎主要成分之一。大量研究表明,阿魏酸有抑制血栓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清除和抑制自由基反应等作用,证明该化合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对体内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起保护作用。丝素蛋白为天然高分子材料,是蚕丝的主要成分。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广泛用于酶固定化技术,细胞培养基质,人工皮肤,药物缓释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但是未经改性的丝素蛋白不能满足直接与血液接触环境的要求。张幼珠等以丝素为基材,利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医药宝库——中草药制备的中药丝素膜具有良好的强伸度、柔软性、透水透气性,还能有效地将药物从膜中先快后慢地释放出来,它兼有常规中药涂敷创面的杀菌生肌作用和创面覆盖材料保护创面的作用。在无引发剂的条件下用阿魏酸衍生物对丝素蛋白纤维进行化学改性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临床医学遇到的一些特殊条件下与血液接触材料存在的凝血问题,提出了以活血化淤中药有效成分阿魏酸作为抗凝剂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领域的丝素蛋白为基材,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阿魏酸衍生物,以及其接枝聚合在丝素蛋白纤维表面所得的新型抗凝血材料,提高了丝素蛋白纤维的血液相容性,拓宽了丝素蛋白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确定根据烯类单体可接枝聚合于丝素表面。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首先将阿魏酸和吡啶按(1∶2.2)的摩尔比溶解干燥的二氯甲烷中,用干燥的二氯甲烷溶解摩尔数为阿魏酸2倍的丙烯酰氯,将其逐滴滴加到阿魏酸和吡啶的混合溶液中。室温下搅拌24小时,停止搅拌。室温下再静置48小时。将产物用乙醚洗涤,得到3-甲氧基-4-丙烯酰氧基-苯丙烯酸粗产品。然后将3-甲氧基-4-丙烯酰氧基-苯丙烯酸溶于二氧六环稀溶液(二氧六环与水的体积比为1∶1)中,加入丝布,将该体系抽至真空,密封,置于85℃水浴中反应3.5h,取出丝布,用丙酮抽提24h,以除去吸附在纤维表面的3-甲氧基-4-丙烯酰氧基-苯丙烯酸及其均聚物,室温真空干燥。

合成路线为:

中草药改性丝素蛋白材料是一类新型抗凝血材料。它的优点是利用中草药毒副作用小,对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等特点,在不影响丝素蛋白生物相容性的前提下改善其抗凝血性能及其它性能,拓宽了丝素蛋白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制备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制备例一

3-甲氧基-4-丙烯酰氧基-苯丙烯酸的制备

将2.006g(10.33mmol)阿魏酸和1.95ml(24mmol)吡啶溶解在20ml干燥的二氯甲烷中。用17ml干燥的二氯甲烷溶解1.74ml(21.2mmol)丙烯酰氯,将其逐滴滴加到阿魏酸和吡啶的混合溶液中。室温17℃下搅拌24小时,停止搅拌。室温下再静置48小时。将产物在乙醚中洗涤,得到棕色物质。FTIR(KBr):1157cm-1(C-O-C,酯基),1724cm-1(C=O,酯基)。

(2)丝素蛋白纤维的制备

蚕丝在1%NaHCO3溶液中煮沸去胶,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并用丙酮抽提12小时,以去除蚕丝中的蜡质物,室温真空干燥72小时,获得丝素蛋白纤维。

(3)丝素蛋白纤维的化学改性

取0.859g 3-甲氧基-4-丙烯酰氧基-苯丙烯酸溶于6ml二氧六环稀溶液(二氧六环与水的体积比为1∶1)中,加入丝布0.0505g,将该体系抽至真空,密封,置于85℃水浴中反应3h,取出丝布,用丙酮抽提24h,以除去吸附在纤维表面的3-甲氧基-4-丙烯酰氧基-苯丙烯酸及其均聚物,室温干燥,称重为0.0714gg。接枝率为41.39%。ATR-FITR:1151cm-1和1027cm-1(C-O-C,酯基),1720cm-1(C=O,酯基),1632cm-1(酰胺I)、1508cm-1(酰胺II)and 1226cm-1(酰胺III)。

接枝率=[(W-W0)/W0]*100%

W、W0分别为接枝前后丝素蛋白纤维的质量。

(4)材料的抗凝血性评价

采用四通道半自动凝血仪(美国Coag-A-Mate XM)测定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材料进行体外抗凝血性能评价。取健康人体血浆作为对照组。测得接枝率为41.39%的丝素蛋白(面积为2.4cm2)的APTT为95.7s,比纯丝素的APTT延长55.9s。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