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机动车辆可向前折叠座椅的座椅靠背铰链构件

用于机动车辆可向前折叠座椅的座椅靠背铰链构件

摘要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可向前折叠座椅的座椅靠背铰链构件具有适用于绕一铰链销(26)相对旋转的一第一枢杆(21)和一第二枢杆(22)。一锁紧凸轮(50)设置于所述第二枢杆(22)上并可在一锁紧位置和一松开位置之间运动。一第一止档法兰(41)和一第二止档法兰(42)设置于所述第一枢杆(21)上。所述锁紧凸轮(50)在锁紧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止档法兰(42)结合,而在松开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止档法兰(42)脱开。一固定器凸块(40)设置于所述第一枢杆(21)上,该固定器凸块沿圆周方向由所述第一止档法兰(41)和所述第二止档法兰(42)所限制。一限制止档件(48)被置于所述第二枢杆(22)上,该限制止档件与所述第一止档法兰(41)配合,且与所述铰链销(26)间隔开同所述第一止档法兰(41)一样的径向距离。一定位装置(68)阻止所述锁紧凸轮(50)从松开位置运动到一区域中,该区域一侧位于所述第一止档法兰(41)和固定器凸块(40)之间,而另一侧由绕所述铰链销(26)的圆的一段弧和所述固定器凸块(40)的自由端的半径所限定。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339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68163.9

  • 发明设计人 W·班耐克;B·贝克尔;

    申请日2006-03-15

  • 分类号B60N2/22;

  • 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兰英

  • 地址 德国索林根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38: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3-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0N2/22 授权公告日:20100609 终止日期:20180315 申请日:2006031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6-09

    授权

    授权

  • 2008-01-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9-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可向前折叠座椅的座椅靠背铰链构件,它设置有:适用于绕一铰链销相对旋转的一第一枢杆和一第二枢杆、被置于第二枢杆上并可在一锁紧位置和一松开位置之间运动的一锁紧凸轮,一第一止档法兰和一第二止档法兰设置在第一枢杆上,且锁紧凸轮在锁紧位置时与第二止档法兰结合、而在松开位置时与所述的第二止档法兰脱开。

这样的一个铰链构件可从文件DE 202004010645U1中得知。已经证明这种类型的铰链构件基本上是有效的。它们尤其适用于只在车辆的一边有侧门并具有后排座椅的机动车辆。如同这样类型的车辆的前排座椅通常所用的那样,座椅靠背是可以向前折叠并可快速地向前运动,以便于通达后排座椅。这种类型的可向前运动的座椅可从例如文件EP 0844133B1、美国专利5893610、DE107597111C1和DE197571110C1中得知。

关于已有技术的机动车辆座椅,可通过在使一根设置在其上的相应的脱开杆座椅动作之后将座椅靠背向前枢转而使座椅的向前运动。这一枢转运动使车辆座椅的纵向导架的卡子装置松开。结果,可使车辆座椅在纵向导架中向前运动。通常,还设置有一个可以回复到初始的开始位置的记忆单元。

在脱开杆动作之后,锁紧凸轮从其正常的锁紧位置运动到松开位置。为了达到这一状态,通常只是短暂地使动作杆动作。一旦脱开杆不再动作,锁紧凸轮原则上可以落回其早先的位置。通常,锁紧凸轮由一弹性装置偏置到锁紧位置中。然而,这会扰乱其功能过程。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上述类型的锁链构件,该构件的形式为:即使不受脱开杆作用而致动到松开位置,锁紧凸轮基本上仍保持在松开位置上,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可避免与其它部件的运动范围相干扰,尤其是不致于阻挡座椅靠背的运动。

该目的由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铰链构件所解决。

在本发明的铰链构件上,由定位装置来完成在座椅靠背向前折叠时将与挡块前缘脱开接合的锁紧凸轮固定的任务。定位装置一直要用到座椅靠背回复到其初始位置、至少靠近初始位置为止。至少,在锁紧凸轮位于可与第二止档法兰结合的位置、即当它可再次回到锁紧位置上时,定位装置不会再影响锁紧凸轮。

从另一方面来说,本发明旨在防止锁紧凸轮在挡块前缘的错误的一侧运动到所述挡块前缘的运动范围中并妨碍它的运动。通常,设置有与放松杆直接或间接连接的控制杆。它控制锁紧凸轮的运动。本发明还可确保控制杆将始终保持同锁定杆的接合。

较佳地,第一枢杆与一底座相连,第二枢杆与座椅靠背稳固地连接。因此,挡块前缘在座椅靠背向前折叠时保持静止。第二枢杆相对于挡块前缘运动。锁紧凸轮同它一起运动。定位装置防止锁紧凸轮进入“禁”区。相反,在座椅靠背向前折叠时,锁紧凸轮保持在松开位置。

在阅读了所附权利要求和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限制性描述后,其它的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明显,这些实施例结合附图示例性的给出。在所述的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一个机动车辆座椅的示意性侧视图,该座椅被向前折叠;

图2示出了形式为组装图的图1所示铰链构件的立体图,但没有第一枢杆;

图3是图2所示布置的立体图,但这是从相反方向看过去的;

图4示出了另一个铰链构件的俯视图,还是没有第一枢杆;

图5示出了根据图4的侧视图,但这是朝着折叠位置呈45°角的;以及

图6示出了与图5类似的侧视图,但对定位装置进行了修改。

在图1到3所示的实施方式是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图4和5示出了第二个示例性实施例,图6示出了第三个示例性实施例,这最后两个实施例被构造成与第一个实施例相类似,并将基本同第一个实施例一同讨论。

附图示出了一种机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铰链构件,它具有第一枢杆21、第二枢杆22和置于这两个枢杆21、22之间的圆形件24。座椅靠背铰链具有铰链销26,两个枢杆21、22绕该铰链销相对枢转。第一枢杆21与车辆座椅的底座28连接,图1和2基本上示出了底座28的座椅部分。第二枢杆22稳固地与机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30连接。圆形件24具有第一圆盘31和第二圆盘32,可以从图5和6看到该圆形件24。在它们两个之间插有一止档装置34以使两个圆盘31、32互相之间相对止档,但也可用于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止档装置34基本上是已知的,不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讨论。

夹紧装置36形成绕两个圆盘31、32的轮缘的局部夹紧。这一夹紧装置36将两个圆盘31、32固定在一起,同时又允许它们互相相对旋转。

这一夹紧装置36具有较佳地被构造成一窗口的切口38。然而,这并非限定。相反,切口38还可构造成任何类型的开口,例如构造常形状为部分环的夹紧装置36一般可具有形成切口的开口。较佳地,所述切口38为在两个圆盘31、32的平面中延伸的径向开口,虽然它也可以延伸穿过所述的平面。

一固定器凸块40从第二圆盘突起。在圆周方向上,所述凸块具有沿圆周方向限制固定器凸块40的两个径向延伸的止档法兰41、42。这两个止档法兰41、42之间的角间距与限制切口38的侧部轮缘的角间距相匹配,从而使固定器凸块40可在切口38中枢转大约为座椅靠背从正常使用位置(未示出)枢转到向前运动位置(图1)所需的角度,虽然这并不是强制性的。切口38还可更大或更小。夹紧装置可以同固定器凸块40一起运动。第二圆盘32还可包括由两个相对的止档法兰41、42限制和限定的固定器凹眼(bight)。可将它理解为图1到3所示的固定器凸块40的运动学反型(kinematicinversion)。

在第二枢杆22上,构造有将在下面讨论的一可松开的锁紧装置46。它与止档法兰41、42相结合。

如图1和2中所具体显示的,锁紧装置46包括一限制止档件48,该止档件在现在的情况中被构造成销钉的形式,并与第二枢杆22稳固地连接。在图1所示的说明中,它与所述止档法兰41间隔开一明显的距离,所述间隔还与座椅靠背30的枢转角相对应。限制止档件也有可能是其它的结构。

在座椅靠背30的正常使用位置中,第二止档法兰42与锁紧装置46的锁紧凸轮50接触。它与同样可枢转地置于第二枢杆22上的控制臂52协作。后者可由与脱开杆56连通的波顿安全电缆54致动。脱开杆56以已知的方式设置在座椅靠背30上。在图2和3所示的结构中,波顿安全电缆54并不直接作用于控制臂52,而是设置有一根大致为三角形的中间杆。所示出的中间臂还作用在锁紧凸轮50上。

如图2和3中所示的,用于容纳铰链销26的孔58设置在第二枢杆22中。与孔58同心地形成有三个长孔60,通过螺杆(screw neck)62而插入的间隔装置66延伸通过这些长孔,螺杆62从第二圆盘32突出并用来紧固这些间隔装置。将螺帽旋到螺杆62上,这些螺帽位于长孔60的外侧。在长孔60中,螺杆62可枢转座椅向前运动所需的角度。

如图2和3中进一步所显示的,板件64与第二枢杆22连接,所述板件同第二枢杆22一样携带并容纳锁紧装置46的诸元件,同时又执行外壳部件的功能,围绕并保护锁紧装置46的诸元件。

在这个板件64中,设置有一定位装置68。为此,其上可枢转地设置有定位装置68的销钉枢轴71从板件64突起。定位装置具有控制臂70和固定臂72。控制臂70延伸通过板件64的窗口74,板件64中的一开口76与固定臂72相连。定位装置68大体上构造成由金属片制成的平坦部件,较佳地为弹簧钢。控制臂70同固定器凸块40协作。固定臂72同锁紧凸轮50协作,更具体地说是与转向圆形件24的这个锁紧凸轮50的法兰协作。如可从附图中看到的那样,定位装置68位于类板件64的外侧,虽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它还可设置在所述板件内或在第二枢杆22上。如果将它设置于诸如64之类的部件的外侧,那么它可由合适的附加装置(未示出)保护,从而其运动不会被阻挡。

控制臂70位于固定器凸块40的运动范围内。如果从图5所示的向前折叠位置开始,座椅靠背30以及由它引起的第二枢杆22沿顺时针方向向后枢转(转到正常使用位置),固定器凸块40与控制臂70接触。通过这样做,固定器凸块40将控制臂70推出其运动范围,从而控制臂70靠在固定器凸块40的一轴向侧壁(图5中固定器凸块40的上部可见轴向表面)上。在这样达到的位置(该位置与座椅靠背30的正常使用位置相对应)中,定位装置68从其正常位置偏转。结果,固定臂72从图5中的平面向向上偏转。所有这些都是克服形成定位装置68的板簧的作用力而进行的。

在图5中所示的位置中,固定臂72与下法兰匹配或与锁紧凸轮50的下边界线匹配。结果,锁紧凸轮50保持于图5所示的位置。锁紧凸轮50由一弹簧偏压到其停止位置。它由所述弹簧的力推压固定臂72。一旦固定臂72由于与其相连的控制臂70的带动而侧向枢转开后,锁紧凸轮50就可自由移动进入停止位置。

定位装置68可防止锁紧凸轮50在锁紧凸轮50相对于固定器凸块40逆时针枢转后立即就落入“禁区78”,从而使它可以在座椅靠背向前运动时在第一止档法兰41的前边就实际枢转了。如果在脱开杆46不再致动,即在锁紧凸轮50不再可以自由地主动拉动时进行,。被定义为“禁区78”的是由绕铰链销26的圆的一段弧以及固定器凸块40的自由端的半径所限定的。它还由第一止档法兰41和限制止档件48限定。

图6示出了定位装置68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这一情况中,一舌形定位装置68紧固于固定器凸块40并靠近其自由端,所述定位装置沿圆周逆时针突起,且被定位成径向向外,从而无法与限制止档件48接触。它基本上都被构造成一板簧。其它的替代形式也是可能的。例如可在“禁区78”中设置偏压限制止档件48和第一止档法兰并沿圆周方向延伸的螺旋压力弹簧。它较佳地偏压在限制止档件48上(当沿逆时针旋转方向看时),从而在完全压缩的状态下,它保持超过实际限制止档件表面的状态,且不会阻碍限制止档件48和第一止档法兰41之间的直接接触。最后,图6中所示的舌形定位装置68还可枢转地铰接于固定器凸块40,并由合适的弹簧偏置压靠着控制臂。由此将弹簧的力选择到如此之高,从而使锁紧凸轮50的反弹力无法发挥作用。

由同一个申请人在今天所提交的专利申请“用于机动车辆座椅并具有圆形件的铰链构件”所揭示的内容被完全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