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从麻疯树种子中提取杀虫活性成分及麻疯树萜醇Ⅰ的方法和应用

从麻疯树种子中提取杀虫活性成分及麻疯树萜醇Ⅰ的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麻疯树种子中提取杀虫活性成分及麻疯树萜醇I的方法和应用。该杀虫活性成分是从去壳的种仁或种子油中加入4~10倍的无水乙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获取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乙醇提取物不仅在室内实验中对萝卜蚜和菜青虫显示出较强的杀虫活性,在田间试验中也对萝卜蚜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该麻疯树萜醇I是将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乙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制备性薄层层析收集目的条带,分离出来的单体化合物,是麻疯树种子中具有杀虫活性的主要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农作物害虫具有触杀、胃毒、拒食和生长抑制作用。这为进一步利用麻疯树创制新型无公害植物农药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171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20278.0

  • 发明设计人 李静;陈放;

    申请日2006-02-14

  • 分类号A01N31/06;

  • 代理机构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唐丽蓉

  • 地址 610064 四川省成都市九眼桥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33:5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3-3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N31/06 授权公告日:20071010 终止日期:20150214 申请日:200602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07-10-10

    授权

    授权

  • 2006-10-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8-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性杀虫活性成分的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麻疯树种子中提取其含有的杀虫活性成分及其单体化合物-麻疯树萜醇I的方法和它们作为农药的应用。

二、背景技术

鉴于化学农药本身固有的缺点和人们长期不合理的滥用,不仅导致了农作物严重的3R——残留、抗性和害虫再猖獗的问题,也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给人们生活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人们开始注重研究开发植物源农药。由于植物源农药来源于天然的生物中,具有易降解,残效期短,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途。

据报道,我国现有含有杀虫活性物质的植物近千种,具有控制害虫性能的植物达400多种。如苦楝、川楝、万寿菊、猪毛蒿、苦皮藤、苦豆子、非洲山毛豆、黄杜鹃、羊角扭、砂地柏、瑞香狼毒等,目前已从中研制出一批具有广阔市场潜力的植物杀虫剂。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为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云南、广东、广西、贵州、福建以及四川等多个省份都具有丰富的资源。麻疯树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其树叶可治疗风湿、性病、心绞痛;树枝乳汁则对疣、皮肤创伤等有很好的疗效;树枝提取物具有抗HIV病毒的效应;根可用于散淤消肿、止血:种子可作为泻药。另外,从麻疯树种子提取的毒蛋白curcin是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麻疯树种子还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油料作物,其含油量高达40%,其种子油经过加工可替代柴油等化石能源,是一种优良的可再生生物能源。

麻疯树种子还可用于植物的病虫害防治。魏琴等(麻疯树毒蛋白的抗真菌活性研究,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3))报道了麻疯树种子毒蛋白对多种植物真菌具有抑制效果;Cacayorin(Beneficial arthropods regulating population of insect pests on cotton.[J].Cotton Res(Philippines).1993,6:1-8.)和Solsoloy(Occurrence,mortality factors andwithin plant distribution of bollworm,Helicoverpa armigera(Hubn)on cotton[J].PhilippineJ Sci.1995,123:9-20.)报道了用麻疯树种子油和种子水提取物在田间防治棉蚜和棉蛉虫,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Meshram(Antifeedant activity of Azadirachta indica andJatropha curcas against Papilio demoleus L.[J].Environ Bio,1996,17(4):295-298.)则发现0.3%的麻疯树种子油石油醚提取物对Papilio demoleus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1997年Wink等(Phorbol esters of Jatropha curcas L.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potentialapplications,in:G.M.Gubitz,M.Mittelbach and M.Trabi(Eds.),Biofuel and IndustrialProducts from Jatropha curcas,Graz:Dbv-Verlag Univ.)的研究显示,麻疯树种子油对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棉蛉虫(Helicoverpa armigera),棉蚜(Aphis gossypii),棉叶蝉(Empoasca biguttula),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美洲大蠊(PeriplanetaAmericana)等多种昆虫都具有较强的毒性。

另据报道,麻疯树种子中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Adolf从种子油中分离出12-脱氧-16-羟基佛波醇(12-deoxy-16-hydroxyphorbol)(Irritant phorbolderivatives from four Jatropha curcas.Phytochemistry,1984,23(1):129-132.);Hirota认为麻疯树种子油中至少存在4种该佛波醇的二萜酯,它们可能具有相同的二萜醇部分,其微弱差别仅存在于酸部分,并纯化出其中一种称为DHPB的佛波醇二萜酯(12-deoxy-16-hydroxyphorbol-4’-[12’14’-butadienyl]-6’-[16’18’20’-nonatrienyl]-bicyclo[3.1.0]hecane-(13-O)-2’[carnpxuate]-(16-O)-3’-[8’-butenoic-10’]ate)(A new tumorpromoter from the seed oil of Jatropha curcas L.,an intramolecular diesterof 12-deoxy-16-hydroxyphorbol.Cancer Research,1988,48(20):5800-5804.);Hass则认为麻疯树种子油中存在六种结构非常近似的佛波酯(Novel12-deoxy-16-hydroxyphorbol diesters isolated from the seed oi l of Jatrophacurcas.J.Nat Prod.2002,65(10):1434-1440.)。对于分离出来的佛波酯,许多报道认为是种子中的主要毒性成分之一,能导致脊椎动物的狗、羊、鱼及无脊椎动物如软体动物的钉螺等产生急性毒性。

从以上文献报道来看,从麻疯树种子油和种子所获得的提取物是用水和石油醚提取的,其中含有什么杀虫活性成分及其提取方法都未披露;而从麻疯树种子油分离出来的几种生物活性物质也未揭示其对农作物害虫具有杀虫功能。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从麻疯树种子中提取杀虫活性成分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另一种从麻疯树种子中提取杀虫活性成分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从麻疯树种子中提取麻疯树萜醇I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是提供从麻疯树种子中提取的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乙醇提取物作为农药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五是提供从麻疯树种子提取的单体化合物-麻疯树萜醇I作为农药的应用。

为达到本发明目的之一提供的从麻疯树种子中提取杀虫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成熟的麻疯树种子自然干燥去壳后,将其中的种仁粉碎,用5~10倍质量的无水乙醇,于室温下浸提24~72h,重复浸提2~3次,合并提取液,并经减压蒸发回收溶剂,即得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半油状浓缩乙醇提取物。

为达到本发明目的之二提供的从麻疯树种子中提取杀虫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成熟的麻疯树种子自然干燥,用榨油机直接榨取种子油,在种子油中加入4~8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充分搅拌后,于-15~-25℃静置24~48h,取上层清液减压蒸发回收溶剂,即得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半油状浓缩乙醇提取物。榨油的麻疯树种子可去壳,也可不去壳。

以上方法获得的乙醇提取物应低温、避光储存,以保证其中成分的活性。

为达到本发明目的之三提供的从麻疯树种子中提取麻疯树萜醇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以上方法所得到的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半油状浓缩乙醇提取物依次进行大柱粗分、中柱细分、制备性薄层层析即得麻疯树萜醇I。

其中在对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半油状浓缩乙醇提取物进行大柱粗分时,应先将半油状浓缩乙醇提取物与200目的硅胶,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匀,置于硅胶柱顶端,然后用体积比1~4∶4的乙醚-正己烷进行梯度洗脱,并参照薄层层析分4段收集洗脱液,分别得段I、段II、段III、段IV洗脱液,最后用乙醇将未洗脱的成分洗下为段V洗脱液;硅胶柱采用常规湿法装柱,固定相为200目的硅胶H,柱径30cm,高度8cm。

其中在对大柱粗分所获得的段V洗脱液进行中柱细分时,应先将其浓缩,然后与300目的硅胶,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匀,置于硅胶柱顶端,用体积比50~9∶1的乙醚-甲醇进行梯度洗脱,终了溶剂是甲醇,并参照薄层层析分部收集洗脱液,分别得到流分1、流分2、流分3和流分4;硅胶柱采用常规湿法装柱,固定相为300目的硅胶H,柱径3cm,高度80cm。

其中制备性薄层层析过程为:先铺制厚度1mm,长宽20×20cm的硅胶GF254薄板,然后取中柱细分得到的流分2,用体积比30∶1乙醚-甲醇展层剂溶解后,用点样毛细管在薄板上点成直线展层后,取在紫外灯下标记Rf值约为0.58的谱带刮板,最后将刮板下来的物质再用体积比30∶1乙醚-甲醇溶解、过滤、浓缩得麻疯树萜醇I样品。

该麻疯树萜醇I显示出如下物化特性:外观为白色油状物;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以硫酸-香荚醛为显色剂,在硅胶GF254薄层上呈现紫红色斑点;

                      MeOH              KBr波谱检测的主要数据为:UVλnm:237,283;IR max cm-1:3420(显示有羟基结构,-OH),2950,2927,2855(为CH2振动区),1696(显示有C=O),1461(显示有苯环,C6H12),1381(CH);1HNMR:δppm:0.840(3H,d,J=7Hz,H3-18),2.168(12H,4acetates),2.500(2H,AB,H2-5),4.225(2H,AB,H2-16),4.472(2H,S,H2-20),4.915(1H,S,OH-9),5.328(1H,m,H-3);13C NMR:17;将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仅呈现一个单一的色谱峰,见附图,其保留时间在9.99-10.64min。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检测条件为:固定相为Spherisorb C18反相色谱柱,柱长25cm,内径46mm;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流速为1.0m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

为达到本发明目的之四还提供了将上述方法从麻疯树种子中提取的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乙醇提取物作为农药的应用。

为达到本发明目的之五还提供了将上述方法从麻疯树种子提取的单体化合物-麻疯树萜醇I作为农药的应用。

由于麻疯树种子中含有较为复杂的化学成分,本发明为了从中最有效地提取具有杀虫活性的成分,筛选了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乙醇为溶剂的种子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发现以乙醇为溶剂对种子中的杀虫活性成分的提取最充分,确定了乙醇提取物是种子中杀虫活性成分主要集中的部分,其活性最高,见表1。用乙醇提取物作生物活性测试,不仅在室内实验中对萝卜蚜和菜青虫显示出较强的杀虫活性(见表2、3),在田间试验中也对萝卜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见表4),这说明乙醇提取物杀虫活性强,作用谱广,作用方式多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同翅目和鳞翅目等多种农作物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和拒食活性,而且一定浓度的种子乙醇提取物还可与商品印楝乳油的杀虫活性媲美。而将本发明获得的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乙醇提取物,经过本发明提供的提取杀虫活性单体化合物-麻疯树萜醇I的方法处理,可有效地提取到杀虫物质麻疯树萜醇I的单体,其纯度高于90%。在分离过程中本发明以薄层层析(TLC)跟踪其中活性成分,并通过HPLC的检测,确保了杀虫活性成分的准确提取。本发明还跟踪测定了麻疯树萜醇I对萝卜蚜、菜青虫的触杀、胃毒、拒食和生长抑制活性(见表8~11),不仅为进行麻疯树萜醇I的毒理学研究和麻疯树源植物农药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技术,而且为进一步利用麻疯树创制新型无公害植物农药奠定了基础。本发明的提取步骤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有利于降低提取成本,检测方法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四、附图说明

该图为本发明提取的麻疯树萜醇I的液相色谱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将成熟的麻疯树种子自然干燥去壳后,将其中的种仁经组织粉碎机粉碎,用10倍质量的无水乙醇,于25℃下浸提24h,重复2次,合并提取液,并经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回收溶剂,即得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半油状浓缩乙醇提取物。

实施例2

将成熟的麻疯树种子自然干燥去壳后,将其中的种仁经组织粉碎机粉碎,用5倍质量的无水乙醇,于20℃下浸提48h,重复3次,合并提取液,并经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回收溶剂,即得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半油状浓缩乙醇提取物。

实施例3

将成熟的麻疯树种子自然干燥去壳后,将其中的种仁经组织粉碎机粉碎,用8倍质量的无水乙醇,于15℃下浸提72h,重复3次,合并提取液,经过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回收溶剂,即得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半油状浓缩乙醇提取物。

比较例1

将成熟的麻疯树种子自然干燥去壳后,将其中的种仁经组织粉碎机粉碎,用10倍质量的石油醚,于25℃下浸提24h,重复2次,合并提取液,并经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回收溶剂,即得石油醚提取物。

比较例2

将成熟的麻疯树种子自然干燥去壳后,将其中的种仁经组织粉碎机粉碎,用10倍质量的乙酸乙酯,于25℃下浸提24h,重复2次,合并提取液,并经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回收溶剂,即得乙酸乙酯提取物。

以菜青虫为靶标昆虫,采用叶片浸渍法,检测各麻疯树种子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检测方法为:将实施例1和比较例1、2所获样品以少量溶剂充分溶解后,用蒸馏水分别稀释至不同的浓度;将甘蓝叶片修剪成小片,置于各浓度试液中浸2-3秒,晾干至溶剂挥发后饲喂事先饥饿4h的菜青虫,对照组仅喂用溶剂处理的叶片。菜青虫置于培养室内,每日用处理叶片饲喂3次,48h后换喂未处理的新鲜甘蓝叶片,继续饲喂直至72h,并记录各组试虫的死亡率,统计校正死亡率,结果见表1。从表1结果可见麻疯树种子石油醚和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都具有杀虫的活性,但以乙醇提取物的杀虫效果最好。

表1

以萝卜蚜和菜青虫为靶标昆虫,检测麻疯树种子乙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对萝卜蚜的触杀活性采用张宗炳的直接浸液法(杀虫剂的毒力测定(原理、方法、应用),科学出版社,1988,P85),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物在24小时对萝卜蚜的触杀活性见表2。将萝卜蚜的校正死亡率与乙醇提取物的浓度对数进行直线回归,统计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3.5215X+3.5169(R2=0.9607),LC50为0.2637%。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也显示出较强的胃毒活性,取食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处理叶片的菜青虫的死亡率见表3。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2.0968X+3.8425(R2=0.9526),LC50为0.3765%;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非选择性拒食作用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1.1703X+4.5220(R2=0.9911),拒食中浓度AFC50为0.2561%。

表2

  浓度  (%)  死亡率  (%)  校正死亡率  (%)  2  1  0.5  0.25  0.17  0.125  99.69  99.00  89.67  59.12  25.16  8.85  99.68  98.98  89.42  58.11  23.32  6.61

表3

  浓度(%)         胃毒作用(72h)           拒食作用(24h)  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取食面积  拒食率(%)  5  2  1  0.5  0.25  control  100  86.78  77.40  65.46  42.03  0  100  89.78  77.40  65.46  42.03  0.2841  0.7020  0.9974  1.5098  2.3116  4.3819  93.52  83.98  77.24  65.54  47.25

实施例4

将成熟的麻疯树种子自然干燥,不去壳,用榨油机直接榨取得种子油;在种子油中加入8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充分搅拌后,于零下20℃静置24h,取上清液于旋转蒸发仪上蒸发回收溶剂,即得到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半油状浓缩乙醇提取物。

实施例5

将成熟的麻疯树种子自然干燥,去壳,用榨油机直接榨取得种子油;在种子油中加入4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充分搅拌后,于零下15℃静置48h,取上清液于旋转蒸发仪上蒸发回收溶剂,即得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半油状浓缩乙醇提取物。

将实施例4、5所获麻疯树种子浓缩乙醇提取物与吐温-80等体积混合,用超声波充分乳化,混合均匀后,用清水稀释至药液中吐温-80的含量不超过0.5%的浓度,即配为麻疯树种子乙醇提取物农药。将该农药用于萝卜蚜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见表4。从表中结果显示,0.5%和0.25%的麻疯树种子乙醇提取物对萝卜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天的防治效果最高,可达到87.11%和71.25%,而后略有下降,但至施药后7天的防治效率仍高于70%;0.25%乙醇提取物就可与0.1%印楝素乳油的防治效果相当。试验期间未观察到各处理药物对萝卜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表4

  防治用药  及浓度          药后1天           药后3天          药后7天  虫口减退率  (%)  防治效果  (%)  虫口减退率  (%)  防治效果  (%)  虫口减退率  (%)  防治效果  (%)  0.5%  乙醇提取物  0.25%  乙醇提取物  0.125%  乙醇提取物  0.083%  乙醇提取物  0.1%  印楝素乳油  清水对照  87.04   71.10   50.60   28.70   65.96   0.00  87.11   71.25   50.85   28.98   66.07    82.46   68.62   42.72   15.45   66.35   0.00  82.46   68.62   42.72   15.45   66.35    83.10   77.22   53.10   25.67   74.74   18.31  79.37A   72.11B   42.57C   8.98D   69.05B  

注:施药后7天标有相同字母者表示经DMRT法检验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为麻疯树萜醇I的提取方法。

首先将成熟的麻疯树种子自然干燥去壳后,将其中的种仁经组织粉碎机粉碎,用10倍质量的无水乙醇,于25℃下浸提24h,重复2次,合并提取液,并经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回收溶剂,即得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半油状乙醇提取物。

将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浓缩乙醇提取物进行大柱粗分。即先将半油状乙醇提取物与200目的硅胶,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匀,置于硅胶柱顶端,然后用流动相乙醚-正己烷进行梯度洗脱,各梯度洗脱液按体积比计,依次为乙醚-正己烷1∶1,乙醚-正己烷1∶2,乙醚-正己烷1∶4,并参照薄层层析分4段收集洗脱液,分别得段I、段II、段III、段IV洗脱液,最后用乙醇将未洗脱的成分洗下为段V洗脱液。硅胶柱采用常规湿法装柱,固定相为硅胶H,柱径30cm,高度8cm。

参照实施例1中的毒力测定方法检测各段流分对3龄家蚕的杀虫活性,结果见表5。可见段V的毒力最强,因此下一步将段V进行进一步中柱细分。

表5

将段V洗脱液进行浓缩后进行中柱细分。即先将浓缩后的段V洗脱液与300目的硅胶,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匀,置于硅胶柱顶端,然后用流动相起始溶剂乙醚-甲醇进行梯度洗脱,各梯度洗脱液按体积比计,依次为乙醚-甲醇50∶1,乙醚-甲醇30∶1、乙醚-甲醇9∶1,终了溶剂为甲醇,并参照薄层层析分部收集洗脱液,分别得到流分1、流分2、流分3和流分4。硅胶柱采用常规湿法装柱,固定相为300目的硅胶H,柱径3cm,高度80cm。

参照实施例1中的毒力测定方法检测各流分对3龄家蚕的杀虫活性,结果见表6,其中仅流分2显示出明显的杀虫活性,因此对流分2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

表6

将流分2进行制备性薄层层析以纯化。先铺制厚度1mm,长宽20×20cm的硅胶GF254薄板,然后取中柱细分得到的流分2,用体积比30∶1乙醚-甲醇展层剂溶解后,用点样毛细管在薄板上点成直线展层后,在紫外灯下显色,将Rf值为0.57-0.59的一条谱带刮板,最后将刮板的收集物再用体积比30∶1乙醚-甲醇溶解、过滤、浓缩得麻疯树萜醇I样品。

参照实施例1中的毒力测定方法检测麻疯树萜醇I样品对3龄家蚕的杀虫活性,其结果见表7。从结果LC50为0.4049mg/mL可见麻疯树萜醇I对鳞翅目昆虫家蚕具有很强的胃毒活性。

表7

将麻疯树萜醇I进行HPLC检测条件为:固定相为Spherisorb C18反相色谱柱,柱长25cm,内径46mm;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流速为1.0m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麻疯树萜醇I在HPLC上仅呈现单一的色谱峰,其保留时间为10.14min,见附图。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为麻疯树萜醇I的提取方法。

首先将成熟的麻疯树种子自然干燥去壳后,将其中的种仁经组织粉碎机粉碎,用5倍质量的无水乙醇,于20℃下浸提72h,重复2次,合并提取液,并经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回收溶剂,即得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半油状浓缩乙醇提取物。

将含有杀虫活性成分的浓缩乙醇提取物进行大柱粗分。即先将半油状浓缩乙醇提取物与200目的硅胶,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匀,置于硅胶柱顶端,然后用流动相乙醚-正己烷进行梯度洗脱,各梯度洗脱液按体积比计,依次为乙醚-正己烷1∶1,乙醚-正己烷1∶2,乙醚-正己烷1∶4,并参照薄层层析分4段收集洗脱液,分别得段I、段II、段III,段IV洗脱液,最后用乙醇将未洗脱的成分洗下为段V洗脱液。硅胶柱采用常规湿法装柱,固定相为硅胶H,柱径30cm,高度8cm。

将段V洗脱液进行浓缩后进行中柱细分。即先将浓缩后的段V洗脱液与300目的硅胶,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匀,置于硅胶柱顶端,然后用流动相起始溶剂乙醚-甲醇进行梯度洗脱,各梯度洗脱液按体积比计,依次为乙醚-甲醇50∶1,乙醚-甲醇30∶1、乙醚-甲醇9∶1,终了溶剂为甲醇,并参照薄层层析分部收集洗脱液,分别得到流分1、流分2、流分3和流分4。硅胶柱采用常规湿法装柱,固定相为300目的硅胶H,柱径3cm,高度80cm。

将流分2进行制备性薄层层析以纯化。先铺制厚度1mm,长宽20×20cm的硅胶GF254薄板,然后取中柱细分得到的流分2,用体积比30∶1乙醚-甲醇展层剂溶解后,用点样毛细管在薄板上点成直线展层后,在紫外灯下显色,将Rf值为0.57-0.59的-条谱带刮板,最后将刮板的收集物再用体积比30∶1乙醚-甲醇溶解、过滤、浓缩得麻疯树萜醇I样品。

以萝卜蚜和菜青虫为靶标昆虫,检测麻疯树萜醇I的生物活性。

用微量点滴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麻疯树萜醇I对萝卜蚜的接触毒性,24h试虫的死亡率见表8。结果显示麻疯树萜醇I对萝卜蚜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毒力方程为Y=2.2722X+2.6079,R2=0.9817,LD50为0.1129μg/头。

表8

  麻疯树萜醇I的浓度(μg/虫)  校正死亡率(%)  0.48  0.24  0.12  0.06  0.03  92.30  81.25  46.43  22.21  12.50

检测麻疯树萜醇I对菜青虫的胃毒活性,结果见表9。取食麻疯树萜醇I后不同时间的毒力回归方程显示,麻疯树萜醇I对菜青虫具有较强的胃毒作用,并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菜青虫死亡率逐渐增高,LC50则随着时间而降低,48h,72h和120h LC50分别为1.2753,0.8318,0.3991mg·mL-1

表9

  处理后时间  毒力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LC50(95%置信限)  48h  72h  120h  Y=1.6410X+1.5339  Y=1.9682X+1.2210  Y=1.8384X+2.0566  R2=0.9682  R2=0.9631  R2=0.9869  1.2753(0.9624-1.4351)mg·mL-1  0.8318(0.5618-1.2417)mg·mL-1  0.3991(0.1809-0.5971)mg·mL-1

检测麻疯树萜醇I对菜青虫的非选择拒食作用,其结果见表10。检测结果显示菜青虫对麻疯树萜醇I处理叶片的取食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并随处理浓度增大,取食量减少。24h和48h的拒食回归方程分别为Y=2.0098X+1.8275(R2=0.967),Y=3.2057X-0.6303(R2=0.9653);AFC50分别为0.3789mg/mL和0.5706mg/mL。从AFC50来看,麻疯树萜醇菜青虫的拒食效果在24h时最高,48h有所减弱。

表10

  浓度(mg/ml)  24h取食面积  cm2/头  24h拒食率  (%)  48h取食面积  cm2/头  48h拒食率  (%)  2.00  1.00  0.50  0.25  0.125  Control  0.744**  1.141**  4.141**  5.178**  7.080*  8.448  97.19  86.49  50.98  38.71  16.19  0.960**  3.349**  8.607**  10.686**  14.301*  15.748  93.904  78.735  45.341  32.140  9.184

注:*表示t测验,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示t测验,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

检测麻疯树萜醇I对菜青虫的生长抑制作用,其结果见表11。结果显示麻疯树萜醇I对菜青虫体重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即使取食浓度仅0.125mg/ml的处理叶片后,其生长都显著低于对照组;1.0mg/ml的麻疯树萜醇I48h时对菜青虫的体重增长抑制率达到79.61%。

表11

  浓度  (mg/ml)  48h体重增重  mg/insect  48h增长  抑制率(%)  72h体重增  重mg/insect  72h增长抑  制率(%)  120h体重增重  mg/insect  120h增长  抑制率(%)  Control  0.0313  0.0625  0.125  0.250  0.500  1.000  0.094  0.096  0.087  0.081*  0.065**  0.038**  0.019**  -1.79  7.80  14.38  31.57  59.82  79.61  0.135  0.122  0.111*  0.105**  0.098**  0.084**  0.053**  9.54  18.12  22.63  27.42  37.60  60.89  0.157  0.151  0.140*  0.124**  0.115**  0.088**  0.059**  3.91  10.69  21.17  27.03  44.05  62.22

注:*表示t测验,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示t测验,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