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复方丹参注射用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复方丹参注射用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酚酸凝胶骨架片,包括0.2~50%的由丹参、三七药材的提取物和冰片为活性成分和微球重量的50~99.8%的分子量范围在5,000~1,000,000之间的可生物降解的药用高分子辅料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852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93890.1

  • 发明设计人 郑永锋;范立君;

    申请日2004-12-10

  • 分类号A61K36/537(20060101);A61K9/16(20060101);A61P9/10(20060101);A61P3/06(20060101);A61K31/045(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00402 天津市北辰区北辰科技园辽河东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20: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2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53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4121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2-09-0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53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4121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0-04-28

    授权

    授权

  • 2007-09-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6-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释复方丹参注射用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方丹参组方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胸中憋闷,心绞痛,其主要组成为丹参、三七和冰片。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除上述作用外,复方丹参还具有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AS);治疗脑梗塞等作用。自其从上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一直以来复方丹参的口服制剂为片剂,随着药剂学的不断发展,有关复方丹参制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如复方丹参颗粒剂、复方丹参口服液、复方丹参胶丸、复方丹参胶囊、复方丹参气雾剂和复方丹参滴丸等。但由于丹参中水溶性活性成分体内的半衰期较短,使得普通的口服制剂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临床给药次数频繁,使用不方便,患者的顺应性(compliance)差等。

发明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将丹参、三七药材提取后与适当辅料制成微球,可以达到缓慢地非恒速释放,减少服用次数,提高患者顺应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缓释、高生物利用度的复方丹参注射用微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这种复方丹参注射用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复方丹参组方为(以重量百分含量计):

丹参                    48%~97%

三七                    2%~50%

冰片                    0.2%~3%

优选处方配比为(以重量百分含量计):

丹参                    63.0%~94%

三七                    4.0%~35.0%

冰片                    0.5%~2.0%

进一步优选处方配比为(以重量百分含量计):

丹参                    75.2%~90%

三七                    9%~23.5%

冰片                    0.5%~1.3%

最佳处方配比为(以重量百分含量计):

丹参                    82.87%

三七                    16.21%

冰片                    0.92%

上述药物处方配比为所使用生药的重量配比,如果将其制成制剂需要对所述丹参、三七进一步的单独或混合提取加工制成提取物与适当辅料制成凝胶骨架片。其中的提取方法选自(但并不限于此):水提醇沉法、渗漉法、色谱柱层析法等。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技术领域现有的提取方法举例描述如下,但并不限于此。

丹参水提法:取丹参药材,20目筛粉碎,加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9~10倍量的水浸泡,加热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5~7倍量水,加热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适当浓缩,加95%乙醇,使含醇量到达50%~70%,浓缩回收乙醇,得丹参提取物。

丹参醇提取法:取丹参药材,20目筛粉碎,7~9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得丹参提取物。

丹参有效部位的提取:取丹参药材,20目筛粉碎,水或乙醇提取,浓缩,加乙醇沉淀,回收乙醇后加水溶解,上大孔树脂色谱柱进行分离,水洗脱除去杂质后,乙醇洗脱至有效成分完全为止,回收乙醇,得干燥的丹参提取物。

三七的乙醇提取:加10倍量10%~30%浓度的乙醇提取3次,加热回流8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回收乙醇,得三七提取物。

三七色谱柱层析法:取三七,适当粉碎,加乙醇分2次提取,过滤,合并滤波,减压回收乙醇至一定量,加入适量水,继续回收至无醇味,药液过预处理的大孔吸附树脂往,水洗至滤出液无色,继续用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得三七提取物。

除上述药材单独提取外,所述丹参、三七还可以混合提取,主要为:取经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沸水煮提,滤过,合并滤液,并将滤液适当浓缩;在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进行醇沉,静置,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得药材提取物。

所述冰片直接粉碎后入药即可。

本发明所述复方丹参注射用微球直径为1~250μm,由微球总重量0.2%~50%(w/w)的活性成分及其衍生物和微球总重量50~99.8%(w/w)的分子量在5000~1000000道尔顿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药用辅料组成。其中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药用辅料选自于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3-羟基丁酸酯、聚乳酸-聚羟乙酸、聚乳酸.乙醇酸、聚邻酯、聚内酯、聚酐、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共聚物、聚乙醇酸、聚丙烯葡聚糖、羟基乙酸、聚乳酸-聚乙二醇、聚羟乙酸.聚乙二醇其中的一种;优选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乳酸、聚乳酸.聚羟乙酸、聚乳酸.乙醇酸、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共聚物,最佳为聚丙交酯.乙交酯,分子量为12000~15000道尔顿;丙交酯-乙交酯的聚合比例为40∶60-60∶40。

本发明所述的微球可以采用微球的常规制备方法制得,如采用乳化分散法、喷雾干燥法和溶剂挥发法,优选喷雾干燥法。当用乳化分散法制备本发明的微球时,用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二氧六环、乙醚、丙酮、四氢呋喃、冰醋酸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混合酸把石杉碱甲或其衍生物和可生物降解的药用辅料溶解配制成有机相,其中药用辅料在有机溶剂中的重量体积百分数为1~30%,有机相采用的乳化剂为HBL=4.5~6.0的非离子型乳化剂,用量为有机相的0.01-12%;另外用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甲基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配制连续水相,其中它们在水相中的重量百分数为0.01~10.0%,水相中的乳化剂为HLB=14.0~15.5的非离子型乳化剂,用量为水相的0.01~12%;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4~100;将有机相通过细管慢慢注入到连续相中,充分乳化后,过筛分离所形成的微球,干燥即得。当采用溶剂挥发法时,是在分散相通过细管慢慢注入到连续相中充分乳化后,减压挥发溶剂,离心分离得到所形成的微球,干燥即得。

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附方丹参微球时,是用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二氧六环、乙醚、丙酮、四氢呋喃、冰醋酸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混合酸把复方丹参和可生物降解的药用辅料充分溶解配制成有机溶液;过滤,喷雾干燥制成微球。

本发明所述的复方丹参微球是将制好的微球无菌粉末先在无菌的0.9%的生理盐水溶剂中混悬,均匀后肌注来给药的。

祖国医学中对丸剂有“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的记载(李杲,1180-1251)。可见我国古代医药家早已认识到并应用了药剂学方法,来达到平稳持久疗效的目的。

传统剂型,大多数的释药过程均按一级动力学进行,其药物的血药浓度有可能低于最低有效血药浓度和在治疗浓度内维持时间短的缺点。为达到治疗目的和降低副作用常采取多次服药方式,这样使得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下降。缓释制剂正是克服了传统制剂的不足,提供了平稳、持久的血药浓度。

本发明复方丹参微球采用了西药缓释制剂的设计原理在辅料选择、质量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成果,为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借鉴。

以下通过体外释放试验说明复方丹参微球的有益效果

实验样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2、3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微球。

实验试剂: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4.0、5.5)。

实验仪器:恒温振荡器、离心机。

实验条件:温度:37±10℃;转速:30rp/分钟。

实验方法:精密称取实验样品约10mg置于容积为15ml的具盖塑料离心管中,加5ml释放介质(PH=4.0和5.5磷酸缓冲溶液)置于恒温振荡器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转速按时取样。

取样方法:3600转条件下离心50min,精取3ml溶液,再补加3ml的释放介质,取出液用HPLC检测。具体检测指标为丹参素,检测波长:281nm。

取样时间点(天):0、1、2、4、6、8、10、12、14、16、18、20。

试验结果:石杉碱甲控释微球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1。

表1、复方丹参控释微球中丹参素体外释放结果

  样品  PH值  取值方式  释放百分数(%)012468101214161820

  实施例1  4.0  当天 0  26.6  4.0  0  1.5  1.15  14.0  11.95  3.0  0  6.5  累积 0  26.6  30.6  30.6  33.6  35.9  63.9  87.8  93.8  93.8  106.8  106.8  5.5  当天 0  28.0  2.0  2.0  1.5  1.7  29.5  16.4  1.0  0  0.5  累积 0  28.0  30.0  30.0  33  36.4  95.4  128.2  130.2  130.2  131.2  131.2  实施例2  4.0  当天 0  28.3  0.3  0.3  1.1  2.1  9.0  12.35  4.8  2.8  0.85  0.5  累积 0  28.3  28.6  28.6  32.7  36.9  54.9  79.6  89.2  94.8  96.5  97.5  5.5  当天 0  18.1  0.9  0.9  0.05  2.65  8.6  10.5  12.7  2.05  1.2  0.6  累积 0  18.1  19.0  19.0  26.1  31.4  48.6  69.6  95.0  99.1  101.5  102.7  实施例3  4.0  当天 0  33.8  2.1  2.1  2.5  3.0  5.95  11.65  5.05  1.2  0.45  0.35  累积 0  33.8  35.9  35.9  43.5  49.5  61.4  84.7  94.8  97.2  98.1  98.8  5.5  当天 0  31.7  1.7  1.7  1.3  2.35  17.65  4.2  5.75  1.15  0.55  0.2  累积 0  31.7  33.4  33.4  39.9  44.6  79.9  88.3  99.8  102.1  103.2  10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实施例1

取下述药材:丹参41.06g    三七8.03g    冰片0.46g;

丹参三七药材的提取:取经粗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至提取罐中,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入4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渣弃去,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液体积(L)与药材重量(Kg)比为1∶1,缓缓加入9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浓度在69~71%,静置12小时。取醇沉后药液的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微球的制备:将上述100mg药材提取物、200mg聚丙交酯-乙交酯溶于3ml二氯甲烷中,用针筒在激烈搅拌下将其滴至装有300ml内含3.5Ghlb=14乳化剂的10%PVA的三颈瓶中,充分乳化1小时后,在30℃ 0.03MPa的压力下,挥发溶剂1.5小时,离心分离,用蒸馏水洗反应物三次,在30℃真空烘箱内烘干,用环氧乙烷在30℃灭菌48小时,确保残留环氧乙烷含量在5ppm以下,灌装。

实施例2

取下述药材:丹参31.12g    三七9.21g    冰片0.50g

丹参三七药材的提取:取经粗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至提取罐中,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入4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渣弃去,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液体积(L)与药材重量(Kg)比为1∶1,缓缓加入9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浓度在69~71%,静置12小时。取醇沉后药液的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微球的制备:将上述100mg药材提取物、200mg聚丙交酯-乙交酯溶于3ml二氯甲烷中,用针筒在激烈搅拌下将其滴至装有300ml内含3.5Ghlb=14乳化剂的10%PVA的三颈瓶中,充分乳化1小时后,在30℃0.03MPa的压力下,挥发溶剂1.5小时,离心分离,用蒸馏水洗反应物三次,在30℃真空烘箱内烘干,用环氧乙烷在30℃灭菌48小时,确保残留环氧乙烷含量在5ppm以下,灌装。

实施例3

取药材:丹参41.06g    三七8.03g    冰片0.46g;

丹参三七药材的提取:取经粗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至提取罐中,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入4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渣弃去,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液体积(L)与药材重量(Kg)比为1∶1,缓缓加入9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浓度在69~71%,静置12小时。取醇沉后药液的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微球的制备:称取上述得到的丹参、三七药材提取物100mg,聚丙交酯-乙交酯(丙交酯∶乙交酯=50∶50),2.0g于小烧杯中,加二氯甲烷31.5ml,电磁搅拌至充分溶解,用微孔滤膜过滤,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球,测得粒径5~80gm,灭菌,分装。

实施例4

取下述药材:丹参41.06g    三七8.03g    冰片0.46g;

丹参药材的提取:取上述丹参41.06g,20目筛粉碎,加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9~10倍量的水浸泡,加热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5~7倍量水,加热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适当浓缩,加95%乙醇,使含醇量到达60%,浓缩回收乙醇,得丹参提取物。

三七药材的提取:取8.03g三七,加10倍量20%的乙醇提取3次,加热回流8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回收乙醇,得三七提取物。

微球的制备:称取取上述的丹参提取物与三七提取物共100mg(比例为1∶1),聚丙交酯-乙交酯(丙交酯∶乙交酯=60∶40),4.0g于小烧杯中,加二氯甲烷41ml,电磁搅拌至充分溶解,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球,测得粒径1~50μm,平均粒径13.26μm,灭菌,分装。

实施例5

取下述药材:丹参41.06g    三七8.03g    冰片0.46g;

丹参药材的提取:取上述丹参41.06g,20目筛粉碎,加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9~10倍量的水浸泡,加热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5~7倍量水,加热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适当浓缩,加95%乙醇,使含醇量到达60%,浓缩回收乙醇,得丹参提取物。

三七药材的提取:取8.03g三七,加10倍量20%的乙醇提取3次,加热回流8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回收乙醇,得三七提取物。

微球的制备:将药材提取物100mg,聚丙交酯-乙交酯(丙交酯∶乙交酯=50∶50)1.0g共置于小烧杯中,加冰醋酸22ml,电磁搅拌至充分溶解,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球,测得粒径1~100μm,灭菌,分装。

实施例6

取下述药材:丹参59.36g    三七6.38g    冰片0.34g

丹参三七药材的提取:取经粗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至提取罐中,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入4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渣弃去,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液体积(L)与药材重量(Kg)比为1∶1,缓缓加入9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浓度在69~71%,静置12小时。取醇沉后药液的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微球的制备:将药材提取物500mg及1000mg的聚丙交酯-乙交酯(丙交酯∶乙交酯=50∶50)溶于10ml二氯甲烷并冷却至15℃,另以400ml内含0.01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0.01%聚乙烯醇的水溶液(pHt=8.0)作为连续水相,将分散相通过细管慢慢注入到连续相中,在15摄氏度用乳化器乳化15分钟,然后加1600ml,15℃的蒸馏水,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0分钟,再在抽真空状态下搅拌15分钟,过筛,低压冻干即得1~10微米的微球。

实施例7

取下述药材:丹参31.12g    三七9.21g    冰片0.50g

丹参三七药材的提取:取经粗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至提取罐中,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入4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渣弃去,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液体积(L)与药材重量(Kg)比为1∶1,缓缓加入9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浓度在69~71%,静置12小时。取醇沉后药液的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微球的制备:称取药材提取物100mg,聚乳酸-聚羟乙酸,4.0g于小烧杯中,加二氯甲烷41ml,电磁搅拌至充分溶解,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球,测得粒径1~50μm,平均粒径13.261μm,灭菌,分装。

实施例8

取下述药材:丹参31.12g    三七9.21g    冰片0.50g

丹参三七药材的提取:取经粗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至提取罐中,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入4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渣弃去,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液体积(L)与药材重量(Kg)比为1∶1,缓缓加入9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浓度在69~71%,静置12小时。取醇沉后药液的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

微球的制备:将100mg药物提取物、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200mg溶于3ml二氯甲烷中,用针筒在激烈搅拌下将其滴至装有300ml内含3.5Ghlb=14乳化剂的10%。PVA的三颈瓶中,充分乳化1小时后,在30℃0.03MPa的压力下,挥发溶剂1.5小时,离心分离,用蒸馏水洗反应物三次,在30℃真空烘箱内烘干,用环氧乙烷在30℃灭菌48小时,确保残留环氧乙烷含量在5ppm以下,灌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