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无线电基站系统、信道分配方法及信道分配程序

无线电基站系统、信道分配方法及信道分配程序

摘要

从属基站(1b)的帧同步控制部(11b)使主基站(1a)的帧和本局的帧保持同步,接收用控制时隙设定控制部(12b)将与主基站(1a)的帧内接收用控制时隙相同定时的本局的帧内预定的接收用时隙设定为接收用控制时隙。所有的基站(1a、1b)的接收电平取得部(13a、13b)在接收用控制时隙接收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时,取得该时隙的接收电平,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a、20b)依据通话信道分配指示,对帧内预定的发送用及接收用时隙分配与发送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的移动台之间的通话信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651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480008190.6

  • 发明设计人 伊藤忠芳;

    申请日2004-02-20

  • 分类号H04Q7/38(20060101);H04J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凯;叶恺东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12: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4-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W56/00 授权公告日:20090415 终止日期:20130220 申请日:20040220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9-2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90814 申请日:2004022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 2009-04-15

    授权

    授权

  • 2006-06-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4-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基站系统、无线电基站系统的信道分配方法及无线电基站系统的信道分配程序,特别是涉及一种由1台主基站和通过电缆与该主基站连接的多台从属基站构成的无线电基站系统、该无线电基站系统的信道分配方法及无线电基站系统的信道分配程序。

背景技术

PHS等无线电基站中采用TDMA/TDD方式进行通信。该TDMA/TDD方式中,1帧由上行和下行的4对时隙构成。通常该4对时隙中的1对时隙被分配控制信道,其余3对时隙被分配通话信道。将控制信道用“C”来表示,将通话信道用“T”来表示,则无线电基站的通常的帧由1C3T的帧构成。

但是,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0-102056号公报公开了由主基站和从属基站构成的无线电基站系统。主基站的帧由通常的帧构成,即1C3T。主基站的控制信道由主基站和从属基站共用。因此,从属基站中4对时隙全部被分配通话信道。其结果从属基站的通常的帧由4T的帧构成。因此,该无线电基站全体的帧结构成是1C7T。

由这样的主基站和从属基站构成的无线电基站系统中,对从属基站的帧可以不用分配控制信道,因此,能够增加可分配的通话信道的数量。

但是,移动台向该无线电基站系统进行呼出时,主基站接收来自移动台的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对主基站或从属基站的帧分配通话信道。

主基站的帧被分配通话信道时,收到链路信道确立请求的基站和被分配通话信道的基站是同一基站,因此不会有问题。

但是,从属基站的帧被分配通话信道时,收到链路信道确立请求的基站和被分配通话信道的基站是不相同的。这种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

主基站的电波状况是适合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的电波状况,即使主基站可以接受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从属基站的电波状况并不是适合与该移动台之间进行通信的电波状况,移动台和从属基站之间也有无法进行适当的信息交换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来自移动台的呼出就会失败。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主基站和多个从属基站构成的无线电基站系统中,容易成功完成来自移动台的呼出的无线电基站系统,该无线电基站系统的信道分配方法,以及该无线电基站系统的信道分配程序。

发明的公开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无线电基站系统,由1台主基站、多台从属基站以及控制主基站和从属基站的控制装置构成,从属基站包括:使主基站的帧和本局的帧保持同步的帧同步部件,以及将与主基站的帧内接收用控制时隙相同定时的本局的帧内预定的接收用时隙设定为接收用控制时隙的时隙设定部件;所有的基站包括:在已设定的接收用控制时隙接收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时,取得该时隙的接收电平的接收电平取得部件,以及依据通话信道分配指示,对帧内预定的发送用及接收用时隙发送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的移动台之间分配通话信道的通话信道分配部件;控制装置包括从各基站收到接收电平,特定该接收电平最大的基站,对于特定的基站传送通话信道分配指示的分配指示部件。

最好,从属基站的通话信道分配部件,在预定的接收用时隙以外存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接收用时隙时,对满足预定条件的接收用时隙分配通话信道,而不存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接收用时隙时,对预定的接收用时隙分配通话信道。

最好,从属基站还包括对预定的接收用时隙分配通话信道后,在预定的接收用时隙以外的接收用时隙中产生满足预定条件的接收用时隙时,将被分配通话信道的时隙转换为满足预定条件的接收用时隙的通话信道转换部件。

本发明的信道分配方法是由1台主基站、多台从属基站以及控制主基站和从属基站的控制装置构成的无线电基站系统的信道分配方法,其中包括:从属基站使主基站的帧和本局的帧保持同步的步骤;从属基站将与主基站的帧内接收用控制时隙相同的定时的本局的帧内预定的接收用时隙设定为接收用控制时隙的步骤;所有的基站在已设定的接收用控制时隙接收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时,取得该时隙的接收电平的步骤;控制装置从各基站收到接收电平,特定该接收电平最大的基站,对于特定的基站传送通话信道分配指示的步骤;收到通话信道分配指示的基站对帧内预定的发送用及接收用时隙分配与发送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的移动台之间的通话信道的步骤。

最好,分配从属基站的通话信道的步骤中,在预定的接收用时隙以外存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接收用时隙时,对满足预定条件的接收用时隙分配通话信道,而不存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接收用时隙时,对预定的接收用时隙分配通话信道。

最好,信道分配方法还包括从属基站在对预定的接收用时隙分配通话信道后,在预定的接收用时隙以外的接收用时隙中产生满足预定条件的接收用时隙时,将被分配通话信道的时隙转换为满足预定条件的接收用时隙的步骤。

本发明的信道分配程序是由1台主基站、多台从属基站以及控制主基站和从属基站的控制装置构成的无线电基站系统的信道分配程序,令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从属基站使主基站的帧和本局的帧保持同步的步骤;从属基站将与主基站的帧内接收用控制时隙相同的定时的本局的帧内预定的接收用时隙设定为接收用控制时隙上的步骤;所有的基站在已设定的接收用控制时隙接收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时,取得该时隙的接收电平的步骤;控制装置从各基站收到接收电平,特定该接收电平最大的基站,对于特定的基站传送通话信道分配指示的步骤;接收通话信道分配指示的基站对帧内预定的发送用及接收用时隙分配与发送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的移动台之间的通话信道的步骤。

最好,分配从属基站的通话信道的步骤,在预定的接收用时隙以外存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接收用时隙时,对满足预定条件的接收用时隙分配通话信道,而不存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接收用时隙时,对预定的接收用时隙分配通话信道。

最好,信道分配程序令计算机还执行从属基站在预定的接收用时隙被分配通话信道后,预定的接收用时隙以外的接收用时隙中产生满足预定条件的接收用时隙时,将分配通话信道的时隙转换为满足预定条件的接收用时隙的步骤。

因而,本发明的无线电基站系统、信道分配方法及信道分配程序容易成功完成来自移动台的呼出。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是TDMA/TDD方式的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主基站及从属基站的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

图5A是一例向主基站的帧分配通话信道的示意图。

图5B是一例向从属基站的帧分配通话信道的示意图。

图5C是另一例向从属基站的帧分配通话信道的示意图。

图6是链路信道分配信息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

图7是链路信道分配拒绝信息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

图8是一例转换从属基站的帧内通话信道的示意图。

图9是通话信道转换指示信息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通话信道分配处理的操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通话信道转换处理的操作顺序的流程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用语及处理顺序基本上依照“第二代无绳电话系统标准规格”RCRSTD-28。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框图。请参阅图1,该无线电基站系统包括主基站1a、从属基站1b及控制装置30。主基站1a和控制装置30之间及从属基站1b和控制装置30之间是通过电缆相连接。

主基站1a包括无线电部2a、信号处理部3a、调制解调部4a及主控制部5a。从属基站1b包括无线电部2b、信号处理部3b、调制解调部4b及从属控制部5b。

无线电部2a包括接收部8a、发送部9a及RSSI检出部10a。

接收部8a将根据选择分集接收而选择的从天线接收的高频信号(RF信号)下变换,变为中频信号(IF信号)的同时放大至预定的电压电平。

发送部9a将中频信号(IF信号)上变换,变为高频信号(RF信号)的同时放大至预定的电压电平,向选择分集发送而选择的天线输出。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检出部10a检出接收的RF信号的接收电平,并向主控制部5a输出。

调制解调部4a包括调制部7a和解调部6a。调制部7a对发送信号实施π/4移位QPSK方式的调制处理,将调制后的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部6。解调部6a对被信号处理部6处理的接收信号实施π/4移位QPSK方式的解调处理,将解调后的信息输出至主控制部5a。

信号处理部3a依照PHS规格,执行同步处理、时分割处理、扰频及解扰等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部3a依照TDMA/TDD(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ime Division Duplex)方式进行时分割处理。图2表示TDMA/TDD方式的帧结构。如该图所示,TDMA/TDD方式中,一个帧由下行(无线电基站→移动终端装置)和上行(移动终端装置→无线电基站)的4对时隙构成。各时隙的长度是625μsec且240位,1帧的长度是5msec且8时隙。从基站侧来看,下行的四个时隙是发送用时隙,上行的四个时隙是接收用时隙。

4对时隙被分配控制信道(Control Channel:以下简称CCH)或通话(信息)信道(Traffic Channel:以下简称TCH)。分配CCH的时隙称为控制时隙,分配TCH的时隙称为通话时隙。通过CCH发送CCH信息,通过TCH发送TCH信息。CCH信息是用于启动TCH来确立TCH。

这些各时隙的频率不一定相同。控制时隙中利用控制专用的频率,通话时隙中利用多个通信用频率中空着的频率。

由于从属基站1b内的无线电部2b、信号处理部3b及调制解调部4b分别进行与主基站1a内的无线电部2a、信号处理部3a及调制解调部4a相同的处理,就不重复这些构成要素的说明。

请再参阅图1,主控制部5a包括接收电平取得部13a、帧同步控制部11a及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a。从属控制部5b包括接收电平取得部13b、帧同步控制部11b、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b、接收用控制时隙设定控制部12b及通话信道转换控制部15b。

主控制部5a内的帧同步控制部11a控制信号处理部3a,进行与其他基站之间的帧同步。各基站以100msec的频率,利用图2所示的发送用的下行的时隙1,发送CCH信息。如果各基站之间重复该CCH信息的发送定时,则由各基站发送的CCH信息受干扰,移动台将无法取得正确的CCH信息。因此,各基站以预定的周期(例如1日中预定的时刻)进行与其他基站之间的帧同步。帧同步控制部11a进行与其他基站之间的帧同步后,将本局的帧的定时发送至控制装置30的帧同步通知部33。

图3表示链路信道确立措词(phrase)中主基站及从属基站的帧的结构。如该图所示,主基站1a中每隔100msec(即20帧)发送CCH信息,每5msec(即1帧)接收CCH信息。

从属基站1b的帧同步控制部11b一旦从控制装置30的帧同步通知部33收到主基站1a的帧的定时,就会控制信号处理部3b,使本局的帧的定时与主基站1a的帧的定时相同。已确立与其他基站之间的帧同步时,帧同步控制部11b将该旨通知到接收用控制时隙设定控制部12b。

从属基站1b的接收用控制时隙设定控制部12b从帧同步控制部11b得到确立了帧同步的通知时,或者从通话信道转换控制部15得到转换了通话信道的通知时,就会控制信号处理部3b,如图3所示,将与主基站1a的接收用控制时隙同一定时的时隙即第1接收用时隙设定为接收用控制时隙。从属基站1b不同于主基站1a,在发送用时隙上未设定控制时隙。

主基站1a的接收电平取得部13a和从属基站1b的接收电平取得部13a进行相同的处理。即,接收电平取得部13a、13b取得从解调部6a、6b输出的在第1接收用时隙接收的信号的解调数据,并检查其是否为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

图4表示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的数据格式。请参阅该图,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由过渡响应瞬变放大(R)、起始符号(SS)、序言(PR)、唯一字(UW)、信道控制(CI)、基站识别代码(CS-ID)、移动台识别代码(PS-ID)、信息位、错误检查位(CRC)构成。

过渡响应瞬变放大(R)是使发送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的过渡状态平滑的信号。起始符号(SS)是表示发送信号的开始的信号。序言(PR)是由接收信号生成时钟信号,并在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确立位同步的信号。唯一字(UW)是确立字节同步的信号。信道控制(CI)表示该时隙作为个别单元用信道(SCCH)使用。基站识别代码(CS-ID)是分配给各基站的代码。移动台识别代码(PS-ID)是分配给各基站的代码。信息位所包含的信息种类表示该信息就是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错误检查位(CRC)是用以根据生成多项式检出错误的位。

接收电平取得部13a、13b取得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时,通过RSSI检出部10a、10b检出下个周期以后该接收用时隙的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并将取得的接收电平送至控制装置30的通话信道分配指示部31。

主基站1a的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a从控制装置30的通话信道分配指示部31收到通话信道分配的指示时,测定帧内第2~第4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

若所测定的第2~第4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的最小值在预定的阈值以下,则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a会控制信号处理部3a,对干扰电平最小的时隙(接收用时隙)以及与该时隙成对的发送用时隙分配通话信道。

图5A是一例对主基站的帧分配通话信道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主基站1a的帧的第4时隙被分配通话信道。

当所测定的第2~第4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的最小值超过预定的阈值时,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a判定不可分配。

从属基站1b的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b,从控制装置30的通话信道分配指示部31接收通话信道分配的指示时,测定帧内第2~第4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

若所测定的第2~第4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的最小值在预定的阈值以下,则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b会控制信号处理部3b,对干扰电平最小的时隙(接收用时隙)以及与该时隙成对的发送用时隙分配通话信道。

图5B是一例对从属基站的帧分配通话信道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从属基站1b的帧的第2时隙被分配通话信道。

当所测定的第2~第4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最小值超过预定的阈值时,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b测定第1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

若所测定的第1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在预定的阈值以下,则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b会控制信号处理部3b,对第1时隙(接收用时隙和发送用时隙)分配通话信道。

图5C是另一例对从属基站的帧分配通话信道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从属基站1b的帧的第1时隙被分配通话信道。从而,在从属基站1b的帧中接收用控制时隙消失。

所测定的第1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超过预定的阈值时,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b判定不可分配。

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b已分配通话信道时,向控制装置30的分配结果通知部32通知已分配通话信道的旨和分配后的时隙号。

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b判定不可分配通话信道时,就向控制装置30的分配结果通知部32通知判定为不可分配通话信道的旨。

在本局分配通话信道以及从控制装置30的分配结果通知部32收到在从属基站1b分配通话信道的旨和分配后的时隙号时,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a控制信号处理部3a、3b,发送链路信道分配信息。

图6是链路信道分配信息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参照该图,链路信道分配信息由过渡响应瞬变放大(R)、起始符号(SS)、序言(PR)、唯一字(UW)、信道控制(CI)、基站识别代码(CS-ID)、移动台识别代码(PS-ID)、信息位、错误检查位(CRC)构成。过渡响应瞬变放大(R)、起始符号(SS)、序言(PR)、唯一字(UW)、信道控制(CI)、基站识别代码(CS-ID)、移动台识别代码(PS-ID)、错误检查位(CRC)与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内的构成一致。

信息位所包含的信息种类表示该信息就是链路信道分配信息。时隙号表示被分配通话信道的时隙号。将主基站1a的帧的第2~第4时隙的时隙号分别设为1~4,从属基站1b的帧的第1~第4时隙的时隙号分别设为5~8。

判定在本局不可分配通话信道以及从控制装置30的分配结果通知部32收到判定从属基站1b中不可分配通话信道的旨的通知时,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a会控制信号处理部3a、3b,发送链路信道分配拒绝信息。

图7是链路分配拒绝信息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请参阅该图,链路信道分配拒绝信息由过渡响应瞬变放大(R)、起始符号(SS)、序言(PR)、唯一字(UW)、信道控制(CI)、基站识别代码(CS-ID)、移动台识别代码(PS-ID)、信息位、错误检查位(CRC)构成。过渡响应瞬变放大(R)、起始符号(SS)、序言(PR)、唯一字(UW)、信道控制(CI)、基站识别代码(CS-ID)、移动台识别代码(PS-ID)、错误检查位(CRC)与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内的构成一致。

信息位所包含的信息种类表示该信息就是链路分配拒绝信息。

对第1时隙分配通话信道的情况下,若第2~第4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的最小值在预定的阈值以下,则从属基站1b的通话信道转换控制部15b会控制信号处理部3b,转换对干扰电平最小的时隙(接收用时隙)以及与该时隙成对的发送用时隙的通话信道的同时,向接收用控制时隙设定控制部12b通知转换了通话信道的旨。

图8是一例转换从属基站的帧内通话信道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分配给从属基站1b的帧的第1时隙的通话信道,经转换分配到第3时隙。此外,接收用第1时隙再设定为接收用控制时隙。

当转换了通话信道时,通话信道转换控制部15b会控制信号处理部3b,发送通话信道转换指示信息。

图9是通话信道转换指示信息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请参阅该图,通话信道转换指示信息由过渡响应瞬变放大(R)、起始符号(SS)、序言(PR)、唯一字(UW)、信道控制(CI)、SA、信息位、错误检查位(CRC)构成。

过渡响应瞬变放大(R)、起始符号(SS)、序言(PR)、唯一字(UW)、信道控制(CI)、错误检查位(CRC)与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内的构成一致。

信道控制(CI)表示该时隙被用作低速附带控制信道(SACCH),SA表示低速附带控制信号。

信息位所包含的信息种类表示该信息就是通话信道转换指示信息。信息位所包含的基站识别代码(CS-ID)是分配给各基站的代码。信息位所包含的时隙号表示被分配通话信道的时隙号。

控制装置30包括通话信道分配指示部31、分配结果通知部32、帧同步控制部33。

通话信道分配指示部31从基站取得接收电平。通话信道分配指示部31仅从一个基站取得接收电平时,选定该基站为通话基站。通话信道分配指示部31从两个基站取得接收电平时,选定接收电平最大的基站为通话基站。通话信道分配指示部31向选定的基站的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传送通话信道分配的指示。

分配结果通知部32从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b得到已分配通话信道的旨和分配后的时隙号的通知时,从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b得到判定为不可分配通话信道的旨的通知时,向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a转送已通知的信息。

帧同步通知部33将从主基站1a的帧同步控制部11a接收的帧的定时通知给从属基站1b的帧同步控制部11b。

(通话信道分配动作)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系统以软件方式执行的通话信道分配处理的操作顺序的流程图。无线电基站系统由存储器(未图示)读取包括流程图的各步骤的程序并加以执行。该程序可从外部安装。

首先,主基站1a的帧同步控制部11a向控制装置30的帧同步通知部33通知主基站1a的帧的定时。控制装置30的帧同步通知部33向从属基站1b的帧同步控制部11b通知从主基站1a的帧同步控制部11收到的帧的定时。从属基站1b的帧同步控制部11b控制信号处理部3b,使本局的帧的定时和主基站1a的帧的定时保持同步(步骤401)。

从属基站1b的接收用控制时隙分配控制部12b控制信号处理部3b,使帧内的第1接收用时隙分配给接收用控制时隙(步骤S402)。

主基站1a及从属基站1b的接收电平取得部13a、13b取得从解调部6输出的在第1接收用时隙接收的信号的解调数据,并检查其是否为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步骤S403)。

接收电平取得部13a、13b取得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时,RSSI检出部10a、10b会在下一个周期检出该接收用时隙的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并把取得的接收电平传送至控制装置30的通话信道分配指示部31(步骤S404)。

控制装置30的通话信道分配指示部31仅从一个基站取得接收电平时,将该基站选定为通话基站。控制装置30的通话信道分配指示部31从两个基站取得接收电平时,将接收电平最大的基站选定为通话基站。通话信道分配指示部31向选定的基站的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传送通话信道分配的指示(步骤S405)。

主基站1a的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a从控制装置30的通话信道分配指示部31收到通话信道分配的指示时(步骤S406),测定帧内第2~第4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若所测定的第2~第4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的最小值在预定的阈值以下(步骤S407),则会控制信号处理部3a,对干扰电平最小的时隙(接收用时隙)以及与该时隙成对的发送用时隙分配通话信道(步骤S408)。

另一方面,当所测定的第2~第4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的最小值超过预定的阈值时(步骤S407),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a判定不可分配(步骤S409)。

从属基站1b的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b,从控制装置30的通话信道分配指示部31接收通话信道分配的指示时(步骤S406),测定帧内第2~第4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若所测定的第2~第4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的最小值在预定的阈值以下(步骤S410),则会控制信号处理部3b,对干扰电平最小的时隙(接收用时隙)以及与该时隙成对的发送用时隙分配通话信道。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b已分配通话信道时,向控制装置30的分配结果通知部32通知已分配通话信道的旨和分配后的时隙号(2~4中任一个)。控制装置30的分配结果通知部32向主基站1a的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a通报得到这些通知的信息(步骤S411)。

当测定的第2~第4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的最小值超过预定的阈值时(步骤S410),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b会测定第1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若测定的第1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在预定的阈值以下(步骤S412),则控制信号处理部3b,对第1时隙(接收用时隙和发送用时隙)分配通话信道。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b分配了通话信道时,向控制装置30的分配结果通知部33通知已分配通话信道的旨和分配的时隙号(=1)。分配结果通知部33向主基站1a的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a通报得到这些通知的信息(步骤S413)。

若测定的第1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超过预定的阈值时(步骤S412),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b判定不可分配。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b判定为不可分配通话信道时,向控制装置30的分配结果通知部33通知判定为不可分配通话信道的旨。分配结果通知部33向主基站1a的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a通报得到这些通知的信息(步骤S414)。

在本局分配通话信道以及从控制装置30的分配结果通知部32收到在从属基站1b分配通话信道的旨和分配后的时隙号时,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a会控制信号处理部3a,并传送链路信道分配信息(步骤S415)。

判定在本局不可分配通话信道时,以及从控制装置30的分配结果通知部33收到判定从属基站1b不可分配通话信道的通知时,通话信道分配控制部20a会控制信号处理部3a,并发送链路信道分配拒绝的信息(步骤S416)。

(通话信道转换动作)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系统以软件方式执行的通话信道转换处理的操作顺序的流程图。无线电基站系统由存储器(未图示)读取包括流程图的各步骤的程序并加以执行。该程序可从外部安装。

对第1时隙分配通话信道的情况下(步骤S51),若第2~第4接收用时隙的干扰电平的最小值在预定的阈值以下(步骤S52),则从属基站1b的通话信道转换控制部15b会控制信号处理部3b,转换对干扰电平最小的时隙(接收用时隙)以及与该时隙成对的发送用信道的通话信道,同时向接收用控制时隙设定控制部12b通知转换通话信道的旨(步骤S53)。

从属基站1b的接收用控制时隙分配控制部12b控制信号处理部3b,将帧内的第1接收用时隙分配给接收用控制时隙(步骤S54)。

在转换了通话信道时,通话信道转换控制部15b会控制信号处理部3b,发送通话信道转换指示信息(步骤S55)。

如上所述,依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系统,由主基站1a和从属基站1b两处取得链路信道确立请求,对取得该链路信道确立请求时的接收电平为最大值的基站的帧分配通话信道,因此收到链路信道确立请求的基站和被分配通话信道的基站是同一个,容易成功完成来自移动台的呼出。

(变形例)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还包括以下变形例。

(1)接收用控制时隙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主基站1a和从属基站1b的帧内接收用时隙的第1时隙设定为接收用控制时隙,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同一定时,可以是第2~第4时隙中的任意一个。

(2)对第1时隙的通话信道的分配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无法向从属基站1b的帧内的第2~第4时隙分配通话信道时,允许对第1时隙分配通话信道,但是也可以绝对禁止对第1时隙分配通话信道。

此次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只是个示例,要清楚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的范围不是上述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表示,与权利要求的范围相等的意思及该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从属基站使主基站的帧和本局的帧保持同步,将与主基站的帧内接收用控制时隙同一定时的本局的帧内预定的接收用时隙设定为接收用控制时隙,所有基站在所设定的接收用控制时隙接收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时,取得该时隙的接收电平,按照通话信道分配指示,对帧内预定的发送用及接收用时隙分配与发送链路信道确立请求信息的移动台之间的通话信道,控制装置从各基站收到接收电平,特定该接收电平最大的基站,向特定的基站传送通话信道分配指示。

因此,本发明的无线电基站系统、信道分配方法及信道分配程序可容易成功完成来自移动台的呼出。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由主基站和多个从属基站构成的无线电基站系统中,由于容易成功呼出,因此对PHS等无线电基站系统特别有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