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保护行人和骑车人的汽车安全装置

用于保护行人和骑车人的汽车安全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保护行人和骑车人的汽车安全装置,带有在发动机罩下方布置且与气体发生器相连的至少一个气囊,该气囊为保护碰撞到汽车上的行人或者骑车人而展开。为防止在汽车A立柱前方展开的气囊部分侧向移动,在展开状态中的气囊(1)在发动机罩(19)下方各具有一个位于发动机罩(19)铰链(19a,19b)区域的部分或者室(15,16),在汽车挡风玻璃下部区域和A立柱(17,18)前方,气囊(1)在发动机罩(19)上方在整个汽车宽度上延伸,并且气囊的侧面的特别是覆盖A立柱(17,18)的端部(2,3)在气囊展开后指向上方并被附加固定。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0-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0R21/34 授权公告日:20071003 终止日期:20160826 申请日:200408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07-10-03

    授权

    授权

  • 2006-06-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4-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保护行人和骑车人的汽车安全装置。

除了保护行人和骑车人的其它安全装置(EP 0967 128 A2,DE 10102 597 A1,DE 100 14 832 A1)以外,已知一种带有气囊的汽车-气囊系统(EP 1 176 06 2A2),当与行人或骑车人发生事故时,气囊覆盖汽车A立柱区域。借助该气囊应该特别减轻头部对A立柱的碰撞。该气囊仅覆盖挡风玻璃的一小部分,以便不阻挡驾驶员视线,并从而是狭长的并且由于体积小是不稳定的。由此产生了这样的缺点,即当人斜撞上来时,气囊可被人推向侧面,从而人会撞到汽车零件,特别是A立柱上,不能起到预期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通过在碰撞后仍然能保证驾驶员良好视线的安全装置,即使在斜撞时也能防止行人或者骑车人碰撞到汽车的A立柱和相邻零件上。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

在用于保护行人和骑车人的汽车安全装置情况下,带有至少一个在发动机罩下方布置的并且与至少一个气体发生器相连的气囊,该气囊为保护碰撞到汽车上的行人或者骑车人而展开并且在此首先至少在气囊的展开位置将发动机罩抬离汽车,使得气囊在第二阶段可向外展开,根据本发明,在展开状态,气囊在发动机罩下方具有位于发动机罩铰链区域的两个室。在汽车挡风玻璃下部区域和A立柱前方,气囊在发动机罩上方在整个汽车宽度上延伸,并且气囊的侧面的、特别覆盖A立柱的端部在气囊展开后指向上方并被附加固定。即展开的气囊为U形。

通过将指向上方且覆盖与发动机罩邻接的汽车刚硬区域的端部的移动最小化,获得了高且可靠的保护潜能。附加固定指向上方的端部保证了即使在例如从玻璃中间的斜碰撞情况下,也能保护特别向A立柱的碰撞。通过大量抬高铰链区域的发动机罩,有利地分配了力,这导致发动机罩变形小并且从而减少振动。

可以不同的方式固定侧面端部。

作为固定气囊侧面端部的设备,设置了至少一个限制带或者一个管形气囊。在此在一个实施形式中,气囊侧面端部通过一个限制带或者一个管形气囊相互连接。在另一个实施形式中,气囊侧面端部通过交叉的限制带或者管形气囊与位于相对的汽车侧面的气囊部分的下部区域连接。

在第三实施形式中,气囊侧面端部通过限制带或者管形气囊固定,其中限制带或者管形气囊的另一端固定在汽车上,例如与布置在发动机罩下方的组件外壳的下部区域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形式中,每个气囊侧面端部通过从各个侧面端部的外侧和内侧出来的两个限制带或者两个管形气囊固定。

也可以这样稳定侧面端部,即在该区域中提供气囊的加强部分。作为加强部分,可设置至少一个接缝。但作为加强部分还可设置至少一个透明的气囊。在一个实施形式中,在侧面端部之间布置了至少一个透明的加强气囊。在另一个实施形式中,至少一个透明的织物衬垫从每个侧面端部向气囊的中间区域延伸。

另一个用于支承气囊侧面端部的方案在于,在A立柱区域中设置与气囊相连的引导系统,在气囊展开的情况下,借助该引导系统引导气囊的侧面端部。优选地引导系统在各个A立柱都具有一个导轨,在气囊展开时,与气囊相连的引导件可在导轨上移动。

至少一个气体发生器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输入管道连接在在展开状态位于发动机罩下方的气囊部分或者室上。由此实现了首先填充发动机罩下方的气囊区域,然后填充相邻区域的气囊容积。

为借助气囊吸收能量,气囊具有至少一个出气口。在没有出气口气囊的情况下,为借助气囊吸收能量,气囊通过裥或者分隔壁分成室。室相互连接,使得可以克服一定的阻力进行室之间的容积移动,即通过室之间的容积移动功吸收能量。

借助附图在实施例中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A为带有展开的气囊的汽车和用于附加固定展开的气囊的侧面端部的第一实施形式的局部正视图;

图1B,2A,2B为根据图1A、带有固定展开的气囊的侧面端部的三个另外实施形式的局部视图;

图3为带有气囊织物中的稳定裥实施形式;

图4为带有透明织物衬垫的气囊实施形式;

图5为带有气囊侧面端部用的引导系统的实施形式;

图6为具有位于发动机罩下方的分开的室的处于展开状态的气囊。

从图1A,1B,2A,2B,4和5中可以获知汽车前部区域中的气囊1的设置。这些图示出了A立柱17,18以及发动机罩19。图中以带有室15,16的实施形式示出了气囊,在所示展开情况下,室在发动机罩19下方位于铰链19a,19b区域。为气囊分配了组件外壳20,该组件外壳布置在发动机罩19下方且带有至少一个未示出的气体发生器。在图1A实施形式情况下,通过在端部2,3之间延伸的限制带21附加固定气囊的侧面端部2,3。由此即使在人侧面碰撞情况下,也能最大程度地防止端部的侧向偏移。因为限制带是细长的,所以它几乎不阻挡驾驶员的视线。当设置管形气囊21a代替限制带,且其中管形气囊的直径至少约为限制带21的宽度时,也能实现同样的效果。

在图1B实施形式情况下,设置了两个交叉的限制带22,23或者相应的管形气囊22a,23a。在此限制带22的一个端部与侧面端部2连接,而另一个端部在室16区域与相对的气囊部分连接。限制带23一个端部连接在气囊的侧面端部3上,另一个端部在室15区域与相对的气囊部分连接。

在这两个实施形式情况下,可以设置透明的气囊24代替限制带或者小直径的管形气囊以稳定侧面端部2,3,其上边缘在图1A和1B中分别通过虚线画出。这些透明的气囊仅最小限度地阻挡了驾驶员的视线。

在图2A实施形式情况下,限制带25,26或者管形气囊25a,26a从气囊1侧面端部2,3的27,28向组件外壳20中间区域延伸并在那里与其连接。在另一个实施形式中,如图2B中所示,另外还有限制带31,32或者管形气囊31a,32a从侧面端部2,3外侧29,30向组件外壳20的边缘区域延伸并在那里与其连接。

在图3实施形式情况下,设置了用于稳定侧面端部2,3的裥33。

在图4实施形式情况下,侧面端部2,3借助透明的织物衬垫34,35稳定,其中衬垫从气囊侧面端部2,3的内侧27,28倾斜向下延伸并在那里在气囊中间部分与其连接。

在图5中所示实施形式情况下,侧面端部2,3与引导系统。引导系统在A立柱区域具有一直延伸到发动机罩19下方的导轨36,37。为这些导轨分配了引导件38,39,其中引导件在侧面端部2,3背面与侧面端部连接。这些引导件包围导轨,使得引导件不能离开导轨并且只能在导轨纵向上运动。在气囊展开情况下,引导件38,39在导轨36,37上从下向上滑动,直到到达图5中所示端部位置为止。

在所有示出的实施形式情况下,由于展开的气囊的U形形状,只有挡风玻璃下部区域被气囊1覆盖。但另一方面,A立柱区域被气囊稳定地覆盖,使得即使在人斜碰撞情况下,也能最大程度地防止相关的气囊部分移动。

在图6情况下,有在发动机罩19的铰链19a,19b区域布置的两个室15,16。

为在行人或者骑车人碰撞情况下改善能量耗散,在该图中示出了两种方案。侧面端部2通过裥4a,b与其余的区域隔开,裥只留出用于使气体进入侧面端部的小开口5,从而构造出特别的室。虽然由于气体的压力高,该开口允许气囊快速展开。但在人碰撞情况下,延缓了向其余气囊区域的容积调节,即由于把气袋分成室和相应尺寸的溢流区域,来自碰撞区域的气体容积移动受到阻力的阻挡。在该实施形式中,上部零件1b具有另外的室1c,其同样用于改善碰撞区域的能量耗散。

在侧面端部3情况下,通过在其中间延伸的裥6改善能量耗散。

在气囊展开后保留在发动机罩下方的气囊室15,16和气囊零件1b之间设置了裥9,10,它们在零件1a和1b之间只留出了小开口11至14。由此实现了首先室15,16展开,室将这里未示出的发动机罩后部区域抬起,使得随后零件1b可在发动机罩上方在挡风玻璃下部区域和A立柱的前方展开。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