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安全注射针筒的注射针回缩装置

安全注射针筒的注射针回缩装置

摘要

一种安全注射针筒的注射针回缩装置,该注射针筒包括一外筒及组配于该外筒内的内杆,该回缩装置包含一连接座,该连接座一端形成一凸出小管用以接合该注射针,并在该凸出小管的内部轴向上设一流道,该连接座的另一端形成一嵌合部,该嵌合部包含有数个杠杆弹片,该嵌合部的各该杠杆弹片一端与该外筒内腔呈抵止状态;该内杆向前推进可使各杠杆弹片的另一端与该外筒内腔相抵的组态被解除,并使内杆与连接部结合卡制,使该内杆后退时便可同步带动该连接座及该注射针回缩到该外筒内腔,以避免注射针刺到其他人,并具有结构筒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4301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镱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75187.8

  • 发明设计人 罗锦荣;

    申请日2004-09-02

  • 分类号A61M5/31;A61M5/315;

  • 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树明

  • 地址 台湾省台中市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03: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0-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M5/31 授权公告日:20080917 终止日期:20130902 申请日:20040902

    专利权的终止

  • 2008-09-17

    授权

    授权

  • 2006-06-0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60512 申请日:2004090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 2006-05-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3-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安全注射针筒,尤其是指一种安全注射针筒的注射针回缩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注射筒的组成包括一中空构造的外筒,以及一组配在该外筒内的内杆。其中该外筒的一端可与注射针结合,而该内杆的一端露出该外筒。如此一来,当推动该内杆,便可以使容置在外筒内腔的液体(例如药剂),由注射针输出。

由于一般的注射针筒并无收纳该注射针的功能,所以必须将针盖套回该注射针,再将该注射针取出。由于必须进行注射针与针盖的套合动作,所以容易因为操作不慎而产生针刺危害其他人的情形。

为了解决注射针头使用后的废置问题,美国第5,019,044号专利提供一种安全针筒的设计。该专利案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其一个特征是在外筒(barrel)内锁设一个钳制装置(clamping means),该钳制装置具有钳制元件(clamping means)可以钳制一连接座,且在该连接座与该钳制装置间配置有一弹簧,并使该弹簧的二端分别抵止在该连接座端面与该钳制元件端面。而另一特征是在中空的内杆端面设有一橡皮塞(rubber plug),该橡皮塞对应着该连接座。

当使用者将该内杆推向该连接座,则该连接座与该橡皮塞会互相受力位移,此时弹簧因受力压缩而产生回复力。当内杆的端面推开该钳制元件后,该连接座会失去该钳制元件的限制,配合弹簧的回复力作用,该连接座及注射针头的组合会推开该橡皮塞而落到该中空的内杆内部。

又美国第6,066115号专利案揭露一种安全针筒,其在一外筒的一端组配一连接座,且该针座(needle set)的底部设有具倒钩构造的弹性片。而一内杆的一端设有一凸柱且该凸柱的端部形成有锥状的头部。当该内杆推向该连接座,可以使该锥状的头部进入该连接座的底部且与该弹性片形成卡勾状,如此再将该内杆拉出该外筒,便可以将该连接座及针头一并拉向该外筒内腔。

另外美国第6,712,788B2号专利是揭露了两个结构特征,其一是一针座穿置在一载体(supporting body)中,且该针座的一端形成有长的舌部(tongue)与短的舌部,而另一特征是该内杆的端面设一开口座(open cylindrical seat)。上述的短舌部是用来与该载体结合,而长舌部则是在该内杆推向该针座时进入该开口座内,与该开口座内部的凸棱(ridge)勾合。如此将该内杆拉出该外筒,则该针座及针头便会一并被拉进该外筒内腔。

台湾第590017号专利描述一种安全针筒,其在一针座前端设有倒勾状的卡制部,而针座后端设有数个片状的结合部。在活塞杆前端形成有环凹槽。在该外筒内壁面设有止挡环圈。当活塞杆向前推向该针座,该结合部插置到该环凹槽内并收束以夹持住该活塞杆,接着转动该活塞杆可使针座一同转动,并且使该卡制部逐渐收束而与该止挡环圈分离,如此拉出该活塞杆,便可以将该针座及针头一并拉进该外筒内。

由以上各专利前案可知将连接座及针头一并拉进该外筒内腔是设计安全针筒的模式,而各项专利前案所运用的技术皆有不同。归纳而言,美国第5,019,044号专利案与台湾第590017号案皆是在内杆(活塞杆)靠到连接座端面时解除该连接座的定位。前者是以内杆推动该钳制元件,后者藉转动活塞杆解除卡制部与止挡环圈间的卡制作用。又前者在内杆不向外拉动的情况下,运用弹簧回复力突破内杆前端的橡皮塞子,使该连接座及针头落入内杆内部。后者利用连接座上的结合部夹持在活塞杆端部,而在拉出活塞杆时将连接座及针头拉进外筒内。

美国第6,066,115号专利与美国第6,712,788B2号专利都是将内杆推到连接座底面,使得该内杆与该连接座可以卡勾的方式结合,然后便直接将该内杆向外拉,强迫该连接座及针头落入该外筒内。在这两件专利案中并无先行解除连接座定位的操作动作。

以上各专利前案具有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在提供一种安全注射针筒的注射针回缩装置,其能约在注射针筒使用后,内杆在回缩操作的动作中,能将该连接座及注射针回缩拉入外筒腔内,以避免注射针刺到使用者或其他周边人或物,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在提供一种安全注射针筒的注射针回缩装置,其具有杠杆弹片的连接座,一端与注射针接合,另一端与该外筒内腔所设的止挡环圈构造成抵止定位的功能,当于注射操作时,内杆因向前推移至接近行程终点而触动杠杆弹片,使杠杆弹片的抵制定位解除。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在提供一种安全注射针筒的注射针回缩装置,其该内杆因向前注射推移至行程终点,能与该连接座产生卡扣作用,如此当该内杆向后拉动,便可以将连接座及注射针一并拉入该外外筒腔内,以达到使用后将注射针安全收纳的安全目的。

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安全注射针筒的注射针回缩装置,该注射针筒包括一外筒及组配于该外筒内的一可往复移动的内杆,该回缩装置包含:

一组配在该外筒内的连接座,该连接座对应在该内杆前进方向且接近该内杆的行进终点位置,该连接座一端形成一凸出小管用以接合该注射针,并在该凸出小管的内部轴向上设一流道,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座的另一端形成一嵌合部,该嵌合部包含有数个杠杆弹片,该嵌合部的各该杠杆弹片一端与该外筒内腔呈抵止状态;

于该内杆向前推进时,在接近行程的终点,内杆前端进入该连接座的嵌合部内,迫使各杠杆弹片被撬动,而使各杠杆弹片的另一端与该外筒内腔相抵的组态被解除,并进一步使内杆与连接部结合卡制,使该内杆后退时便可同步带动该连接座及该注射针回缩到该外筒内腔。

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的注射针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筒的内腔为一多阶直径的腔体,并设一止挡环圈,用以容纳并抵止定位该连接座。

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的注射针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的嵌合部为腔体构造,而各该杠杆弹片是包含在环形排列中。

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的注射针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嵌合部是包含数个固定片体与数个杠杆弹片,且各该杠杆弹片与相邻的固定片体间接设有一连结片。

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的注射针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杠杆弹片于内壁的一端形成一凸缘,供该内杆的前端碰触到该凸缘时,促使各该杠杆弹片做杠杆的摆动功能。

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的注射针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杆的前端设有一止归圆柱,于该内杆前移进入连接座的嵌合部内时,得以与杠杆弹片一端形成卡制,同时并拨动杠杆弹片的另一端,据此解除连接座与外筒的卡制定位状态。

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的注射针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杆的前端设有一拨动环圈,于该内杆前移至行进终点时,该拨动环圈将卡扣于杠杆弹片的凸缘前端,据此结合该连结座与该内杆,使内杆退移时一并将连接座回缩至外筒腔内。

本发明的安全注射针筒的注射针回缩装置,当该内杆向前推移进入该连接座的嵌合部内,该杠杆弹片被拨动产生杠杆作用,使杠杆弹片与该筒身外筒相抵的组态被解除,而该内杆持续往前推进时,杠杆弹片将跨越内杆前端的拨动环圈,卡制于止归圆柱处,进而与该连接座产生卡扣作用,如此于该内杆后退时便可同步带动该连接座及该注射针同步回缩到该外筒腔内,而达到安全收纳的目的,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以上是本发明的结构的概述,而以下更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又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中揭露本发明的安全针筒包括一外筒10、一连接座20及一内杆30。

请参阅图2,图中揭露该外筒10是一中空且二端贯穿的管柱,其内腔接近前端12的位置形成一多阶直径的腔体,并据此形成一止挡环圈14。而内腔后端16设有较大外径的筒翼18。

请参阅图3,图中揭露该连接座20是包含两个部分,其一为凸出小管22,另一为腔体构造的嵌合部24。该凸出小管22是由一管柱所形成,用以结合注射针(needle),该凸出小管22轴向设有贯穿的一流道26。该嵌合部24是包含数个杠杆弹片28。该槓杠杆弹片28是排列在该嵌合部24的圆周面,而且各杠杆弹片28与相邻的固定片体27之间设有一连结片281,如此可使各杠杆弹片28定位,同时具有可被撬动的运动趋势。又各杠杆弹片28的末端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卡抵凸缘282,而内壁面接近该凸出小管22的表面形成一凸缘284。

请再参阅图1,该内杆30是一长柱体,而该内杆30的端部设有一凸缘状的拨动环圈34及一止归圆柱35。

请参阅图4,图中揭露各组件的组合。该连接座20是组设在该外筒10内部,而且该嵌合部24的各杠杆弹片28皆以一端的卡抵凸缘282靠抵在该外筒10壁面的止挡环圈14。一注射针50是组配在该连接座20的凸出小管22。

该内杆30是组设在该外筒10的内部,而且该内杆30可以在该外筒10内部往复移动。该活塞32是密贴在该外筒10的内壁面,在连结座20被止挡环圈14抵止时,连结座20向前抵迫活塞32,除了使连结座20形成轴向定位外,进而能加强防止外筒10内部的液体渗流的作用。

请参阅图5,该注射针筒被使用后,使用者可以将该内杆30再向前推进,此时该内杆30的一端进入该连接座20的嵌合部24内。当该内杆30的端部移动到各该杠杆弹片28的内壁面的凸缘284位置,并撬动各杠杆弹片28,使得杠杆弹片28一端的卡抵凸缘282开始与该止挡环圈14分离。

请参阅图6所示,作进一步说明:当持续推进该内杆30到达行程终点时,该内杆30前端所设的拨动环圈34可撬动该杠杆弹片28的凸缘284,进而使杠杆弹片28的凸缘284跨越内杆30的拨动环圈34,而停留于止归圆柱35处,使杠杆弹片28的卡抵凸缘282与外筒内腔的止挡环圈14的抵止定位状态解除,同时于杠杆弹片28的凸缘284因与内杆30的拨动环圈34形成退向卡扣的作用,故当内杆30被向后拉时,可将该连接座20与内杆30形成可以连动回缩的状态。

请参阅图7,图中揭露该内杆30与该连接座20结合后,该内杆30向后拉可以带动该连接座20及位在该连接座20上的注射针50一同进入该外筒10内部。据以达到安全收纳该注射针50的功效。

请参阅图8所揭露的连接部20可以适用于另一种实施状态的注射针筒。

该连接座20的一端形成有一凸出小管22,且在该凸出小管22内部轴向设有一贯通的流道26,用以接设注射针管(cannula)。又该连接座20的另一端形成一腔体构造的嵌合部24,在该嵌合部24的圆周面上设有数个杠杆弹片28,各杠杆弹片28与相邻的固定片体27之间设有连结片281。此外,在各该杠杆弹片28的末端形成卡抵凸缘282,而另一端形成有凸缘284。

请参阅图9所示,将该连接座20安装在一外筒10内,可以利用该杠杆弹片28的卡抵凸缘282与该止挡环圈14相抵定位,而该内杆30推向接近行进方向的终点时,该内杆30前端的拨动环圈34即可撬动该杠杆弹片28的凸缘284,进而使杠杆弹片28的凸缘284跨越内杆30的拨动环圈34,而停留于止归圆柱35处,使杠杆弹片28的卡抵凸缘282与外筒内腔的止挡环圈14的抵止定位状态解除,同时于杠杆弹片28的凸缘284因与内杆30的拨动环圈34形成退向卡制的作用,故当内杆30被向后拉时,可将该连接座20与该注射针50一同拉进该外筒10的内腔。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中,该连接座20是利用各杠杆弹片28与该外筒10形成抵止定位状态。又利用该内杆30前端的拨动环圈34撬动杠杆弹片28的凸缘284,使杠杆弹片28的凸缘284停留在止归圆柱35时,同步解除连接座20与该外筒10的抵止定位状态。又利用杠杆弹片28的凸缘284停留在止归圆柱35时,与内杆30的拨动环圈34形成退向卡制状态,使得该内杆30向后拉动时,同步将连接座20与该注射针50一并拉入该外筒10内。所以本发明所揭露的结构中不需借助弹簧回复力使连接座及针头落入外筒内,也不需再借助转动方式解除连接座与外筒的结合组态。另外本发明的连接座20与外筒10之间具有定位作用,可以让使用过程中的连接座20具有更佳的稳固性。因此本发明与前述各专利案相较不但有不同的结构,更加具有操作简便的使用功效。

以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以及附图,仅是举例说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