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防治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土壤消毒方法

一种防治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土壤消毒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土壤消毒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在气温高、光照好的季节将土壤整平灌水,使土壤的相对湿度达60-85%;灌水后2-3天,均匀撒施石灰氮,每1000m2施用石灰氮60-100公斤;深翻土壤层30cm-40cm,使石灰氮颗粒与土壤充分接触;用透明薄膜将土壤表面完全封闭,同时将温室或大棚完全封闭,封闭时间为12-20天。本发明主要是防治由病原真菌、细菌及线虫引起的黄瓜、番茄、辣椒、茄子等多种设施蔬菜作物土传病害。本发明防治土传病害效果显著、持效性好,并可供给蔬菜氮素、减少硝酸盐积累、促进植物生长。本土壤消毒技术操作新颖,步骤简便,成本低廉,高效安全,经济效益显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327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0510012204.8

  • 发明设计人 李宝聚;崔国庆;石延霞;

    申请日2005-07-15

  • 分类号A01M1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29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涛

  •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59: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8-10-22

    授权

    授权

  • 2006-04-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2-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消毒的方法,特别是涉及防治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土壤消毒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蔬菜设施栽培技术已经大面积采用。然而,在设施栽培的特殊条件下,使土传病害、病原菌生长繁殖加快,土壤中病原菌积累增加,各种作物细菌、真菌、病毒及根结线虫的流行。这类病害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会给经济作物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绝收。给土壤消毒可以较好地控制土传病害的传播蔓延,提高农产品质量及价值。现在常用的土壤消毒方法有:1.毒土消毒法。将一定量的农药(乳油、可湿性粉剂、颗粒剂等)与具有一定湿度的细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匀后施用。2.药液消毒法。将药剂用清水稀释成一定浓度的药液后,用喷雾器喷施于土壤表层,或直接浇灌到土壤中,使药液渗入到土壤深层,杀死土壤中的病菌。3.熏蒸消毒法。利用土壤消毒机或土壤注射器将熏蒸药剂注入土壤中,然后在土壤表层盖上塑料薄膜,在密闭或半密闭的设施条件下,使有毒气体在土壤中扩散,杀死土壤中的病菌。4.太阳能土壤消毒法,保护地蔬菜、花卉等拉秧后,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及饼肥,然后将在整平,在7-8月高温季节,翻地、灌水、铺膜,然后密闭大棚温室15-20天。5.蒸汽热消毒法。用蒸汽锅炉加热衷,通过导管把热衷蒸汽输送到土壤中,使土壤温度升高杀死病原菌,以达到防治土传病害的目的。上述消毒方法1、2、3,所用的农药毒性较大,残留浓度较高,易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方法4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但是效果不佳,单纯的太阳能消毒法只能使地下10厘米土层温度达50-60℃,对更深土层中的病菌不起作用,然而有些作物根系在20cm左右。方法5所需设备价格高,应用程序复杂,增加作物成本。在21世纪,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已经成为提高我国蔬菜质量的重要指标。

石灰氮俗称乌肥或黑肥,主要成分为氰氮化钙或称氰氨基化钙(CaCN2)是氰胺态氮肥的一种,呈强碱性,可调节土壤酸性,补充植物钙素,改良土壤结构等优点;石灰氮作为一种生态药肥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具有无毒、高效、无公害的特性,可以克服传统的土壤消毒方法的众多缺点(如对人畜有害、杀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同时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生长),但石灰氮作为土壤消毒,多是采用先施加石灰氮于土壤中,再深翻土壤,盖上薄膜后在田埂间灌水,这种土壤消毒方式操作复杂,浪费水源,其效果并不是很好。生物农药是低毒、高效的生态农药,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但是价格高,增加了作物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土壤消毒方法的缺点而提供的一种把生态药肥(石灰氮)、洁净能源(太阳能)及生物农药(淡紫拟青霉制剂或阿维菌素等)结合起来的低毒、高效、安全的土壤消毒方法。

一种防治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土壤消毒方法,采用如下操作步骤:

(1)在气温高、光照好的季节将土壤整平灌水,使土壤的相对湿度达60-85%;

(2)灌水后2-3天,均匀撒施石灰氮,每1000m2施用石灰氮60-100公斤;

(3)深翻土壤层30cm-40cm,使石灰氮颗粒与土壤充分接触;

(4)用透明薄膜将土壤表面完全封闭,同时将温室或大棚完全封闭,封闭时间为12-20天。

所述步骤(2)同时撒施未腐熟的有机肥。

所述未腐熟的有机肥为稻草或麦秸,每1000m2施用稻草或麦秸1-2吨。

所述稻草或麦秸铡成4cm-6cm。

所述透明薄膜为透光性好的普通农用地膜。

所述步骤(4)完成后将土壤凉晒5-7天,在光线暗时,再用生物农药撒施或喷洒。

所述生物农药为淡紫拟青霉制剂或阿维菌素制剂。

所述淡紫拟青霉制剂用量为3kg/亩,所述淡紫拟青霉制剂的有效活菌数>109个/g。

所述阿维菌素用量为0.036ml/m2

本发明利用石灰氮、太阳能及生物农药相结合,对设施蔬菜栽培土壤进行有效的消毒。石灰氮与土壤中水分反应,分解生成氢氧化钙和氰氨,氢氧化钙能够有效调节土壤酸性;氰氨水解形成尿素,最后分解成氨态氮,供植物吸收,氰氨既可杀灭土壤中的真菌、细菌、根结线虫等,又可抑制硝酸盐的生成。石灰氮还可促进有机物腐熟、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产量、打破连作障碍等。有机物在腐熟的过程中,利用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发酵,使土壤温度升高,同时石灰氮在分解的过程中,也放出热量,结合太阳能,使土壤深层的温度升高,以达到土壤消毒的目的。太阳能提供热能,提高消毒效果,土表温度可达70℃左右,土层深度20-30cm处的温度保持在50-60℃,此方法对土壤中的大多数细菌、真菌、病毒及线虫有广谱的杀灭作用。本发明应用了生物制剂来完善对土壤的消毒效果。生物制剂属于低毒、高效的生态农药,对环境及植物没有不良影响。

本发明方法采用先将土壤浇水浸湿后加入石灰氮,深翻过程中,石灰氮已经被水湿润,不易形成扬尘吸附在施作人员身上,同时土壤浇灌比田间渗灌更能节约水源,节省灌水时间,同时省约了起畦步骤。

太阳能土壤消毒技术是一种非化学的处理手段,所以不存在任何的残留或污染;石灰氮也最终可以完全降解为尿素、氢氧化钙等物质,因此在防治土传病害的实践中,石灰氮—太阳能土壤消毒技术还可以取代溴甲烷熏蒸法土壤消毒,将对维护土壤微环境的生态平衡和促进我国无公害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发明应用范围主要是防治由病原真菌、细菌及线虫引起的黄瓜、番茄、辣椒、茄子等多种设施蔬菜作物土传病害。本发明防治土传病害效果显著、持效性好,并可供给蔬菜氮素、减少硝酸盐积累、促进植物生长。本土壤消毒技术操作新颖,步骤简便,成本较低廉,经济效益显著,适应我国农村的发展状况,易被我国农民接受,能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操作时必须戴护眼罩、口罩、橡胶手套,身着长裤长袖作业衣、无破损长靴,以免药肥接触皮肤。药肥(石灰氮)一旦接触皮肤,请用肥皂、清水仔细冲洗;如误入眼睛,立刻用清水冲洗,严重者应接受医生治疗。需要强调的是,操作前后24小时内不得饮用任何含有酒精的饮料。

在基质栽培上应用此消毒技术时要谨慎。

实施例1

1.1选择时间及清除残留

选择夏季天气最热、光照最好的一段时间。将前一季蔬菜残留清洁出温室或大棚。防止造成二次感染。

1.2灌水

将温室或大棚土壤整平后灌水,既使土壤充分湿润,又要保证水份下渗后能用简单机械(如悬耕机等)作业,土壤相对湿度达60%。

1.3均匀撒施石灰氮

灌水2天,水份下渗后,每1000m2施用石灰氮60公斤,均匀混合后撒施于土壤表面。

1.4深翻

用旋耕机将石灰氮均匀地深翻入土中(30-40cm深度最好),以尽量增大石灰氮颗粒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土壤灌水后,易深翻耕作,石灰氮与湿土混合不易扬尘,提高了安全性。

1.5密封

土壤深翻、整平后用透明薄膜(无破损旧膜也可)将土壤表面完全封闭,防止土壤中水份散失、温度降低,致使消毒效果下降。

1.6密封温室

修理温室破损处,将温室完全封闭(注意出入口、灌水沟处不要漏风)。晴天时,利用太阳能日光照射使20-30cm深度的土层能较长时间保持在50-60℃之间(土表温度可达70℃以上),持续20天左右。

1.7揭膜晾晒

消毒完成,翻耕土壤(应控制深度,30-40cm最好,以防把土壤深层的有害微生物翻到地表)。方可播种或定植作物。

实施例2

2.1选择时间及清除残留

选择夏季天气最热、光照最好的一段时间。将前一季蔬菜残留清洁出温室或大棚。防止造成二次感染。

2.2灌水

将温室或大棚土壤整平后灌水,既使土壤充分湿润,又要保证水份下渗后能用简单机械(如悬耕机等)作业,土壤相对湿度为85%。

2.3均匀撒施石灰氮和未腐熟有机物

灌水3天,水份下渗后,每1000m2施用稻草或麦秸(最好铡成4-6cm小段,以利于翻耕)等未腐熟的有机物1.2吨,石灰氮100公斤,均匀混合后撒施于土壤表面。

2.4深翻

用旋耕机将石灰氮、有机物均匀地深翻入土中(30-40cm深度最好),以尽量增大石灰氮颗粒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土壤灌水后,易深翻耕作,石灰氮与湿土混合不易扬尘,提高了安全性。

2.5密封

土壤深翻、整平后用透明薄膜(无破损旧膜也可)将土壤表面完全封闭,防止土壤中水份散失、温度降低,致使消毒效果下降。

2.6密封温室

修理温室破损处,将温室完全封闭(注意出入口、灌水沟处不要漏风)。晴天时,利用太阳能目光照射使20-30cm深度的土层能较长时间保持在50-60℃之间(土表温度可达70℃以上),持续12天左右。

2.7揭膜晾晒

消毒完成,翻耕土壤(应控制深度,30-40cm最好,以防把土壤深层的有害微生物翻到地表)。方可播种或定植作物。

实施例3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2.在土壤消毒完毕,将土壤凉晒5天后,选择光线暗的时间,用1.8%阿维菌素稀释1000倍喷洒土壤,用量为0.036ml/m2,随即翻耕,做畦,定植作物。

实施例4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3.生物农药制剂改用淡紫拟青霉制剂灭线宁(有效活菌数>109个/g),

用量为3kg/亩均匀撒施土壤,随即翻耕,做畦,定植作物。

实验例1:调节土壤pH值

在本发明中,随着石灰氮的分解,土壤的PH值是逐渐升高的,并且在消毒进行到13天左右,PH值基本稳定,明显改善土壤结构。(见表1)

表1石灰氮—太阳能土壤消毒过程中(消毒31天)土壤PH值的变化

  处理  1天  7天  13天  19天  25天  31天  对照(无任何操作)  5.94  5.62  5.87  5.32  5.65  5.63  实施例1  5.56  7.50  7.54  7.66  7.77  7.60

实验例2:防治猝倒病

本发明对蔬菜苗期病害(猝倒病等)的防治效果非常明显,对黄瓜苗期猝倒病的防效可达到87.74%,比对照药剂上升22.99%。(见表2)

表2石灰氮—太阳能土壤消毒防治黄瓜苗期猝倒病效果

  施药量  平均病苗率  (%)  防效  (%)  差异显著性  0.05  0.01  实施例3  4.84  87.74  a  A  实施例2  6.99  82.30  a  A  实施例1  7.92  79.94  a  A  40%五福粉剂  13.92  64.75  b  B  对照(不处理)  39.49  ----  c  C

实验例3:防治蔬菜枯萎病

此发明技术的应用对蔬菜枯萎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致死率最高可达到87.67%,并且随着消毒天数的延长,对其抑制效果也越好。

表3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致死效果

  土壤深  度cm  黄瓜枯萎病菌致死率%  5天  10天  15天  CK  多菌灵  实施例2  CK  多菌灵  实施例2  CK  多菌灵  实施例2  10  20  0  0  0  0  31.11  23.56  12.3  20.6  49.91  33.23  80.54  64.36  13.6  45.7  51.34  46.06  84.67  76.46

实验例4:防治根结线虫

本发明对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等)、瓜类(黄瓜等)蔬菜的根结线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使根结指数降低到1%以下,最高达到99.51%(见表4);在加入生物制剂后,可使此消毒技术的防治效果明显升高(见表5);单纯用石灰氮—太阳能土壤消毒比单独用阿维菌素处理防治效果升高15.85%。(见表6)

表4对黄瓜及番茄根结指数的影响(拉秧时调查)

  处理  根结指数  黄瓜  番茄  对照(无任何操作)  91.2  92.8  实施例2  1.0  0.49

表5防治西瓜根结线虫病田间小区试验

  处理  根结病情指  数  防治效果  (%)  差异显著  性  0.05  0.01  实施例2  15.19  51.39  b  B  实施例4  9.21  70.53  a  A  对照:灭线宁3公斤/亩  17.10  45.28  b  B  对照:3%辛硫磷颗粒剂5公斤/亩  19.23  38.46  c  B  CK  31.25  ------  d  C

表6对茄子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处理  根结指数(%)  防治效果(%)  对照:阿维菌素0.036ml/m2  24.49%  75.51%  实施例1  8.64%  91.36%

实验例5:降低设施蔬菜体内的硝酸盐的含量

本发明可有效降低设施蔬菜体内的硝酸盐的含量(见表7),改善蔬菜表观性状(见表8)。

                表7对黄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单位:μg/g鲜重

  取样时间  定植后45天  定植后61  定植后75天  CK+覆膜  1364.152  1770.905  1349.493  实施2  645.920  763.182  587.289

表8对菠菜表观性状的影响(基质栽培)

 处理  可食叶数  (片)  平均株高  (cm)  平均叶面积  (cm2) Ck+太阳能消毒  9.48  14.32  12.04 实施例1  10.21  14.44  14.9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