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混合放号实现短消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基于混合放号实现短消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放号实现短消息互通的方法,用于在混合放号的网络系统间转发短消息。该方法在综合智能归属位置寄存器(SHLR)中建立用户的逻辑号码、物理号码与用户所属短消息中心号码的对应关系;转发短消息时源短消息中心根据接收到的转发短消息请求向所述SHLR请求查询目的短消息中心地址;SHLR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得目的用户的物理号码和目的短消息中心地址并返回源短消息中心;源短消息中心向目的短消息中心转发短消息,并由该目的短消息中心将短消息下发到目的用户。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通信网络系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3523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59165.2

  • 发明设计人 朱东铭;邵汝洁;

    申请日2004-08-11

  • 分类号H04Q7/22(20060101);H04Q7/38(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59: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0-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Q7/22 授权公告日:20071114 终止日期:20120811 申请日:200408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07-11-14

    授权

    授权

  • 2006-05-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2-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混合放号实现短消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混合放号一般用于在一个本地网范围内实现用户号码的统一管理。拥有混合放号特征后,每个用户将拥有两个号码,一个是向外公布的逻辑号码,一个是决定用户归属地的物理号码。采用这种编号方案后,用户的物理号码可以根据需要跨局迁移,改动,但逻辑号码不变,这样用户即具备了移动的特性。混合放号除了可以在固定用户之间混合放号外,还可以在固定、移动用户间混合放号,实现综合放号的功能。

现网已经存在固网短消息系统(包括PSTN/NGN短消息系统),PHS短消息系统,GSM短消息系统,CDMA短消息系统等,面向3G网络还会提供3G短消息系统。由于各个短小系统是相互独立的系统,各个短消息中心通过SMPP进行互同通,当网间传递短消息时,由短消息中心进行转发,实现网间短消息互通。

短消息中心是根据号段进行判别用户所归属的网络。因此这就要求用户的编号方式必须是有规则的。因此,对于号码携带和混合放号业务,当用户转网后短消息中心将找不到用户归属的网络,因此现有短消息系统不支持用户跨网迁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混合放号实现短消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短消息系统不支持跨网迁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混合放号实现短消息互通的方法,所述混合放号是指为用户分配一个向外公布的逻辑号码和一个决定用户归属地的物理号码,该方法在综合智能归属位置寄存器(SHLR)中建立用户的逻辑号码、物理号码与用户所属短消息中心号码的对应关系,并按下述步骤转发短消息:

源短消息中心根据接收到的转发短消息请求向所述SHLR请求查询目的短消息中心地址;

SHLR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得目的用户的物理号码和目的短消息中心地址并返回源短消息中心;

源短消息中心向目的短消息中心转发短消息,并由该目的短消息中心将短消息下发到目的用户。

在所述SHLR中还建立用户鉴权数据,SHLR根据用户鉴权数据判断是否允许转发短消息,如果不允许则通知源短消息中心终止转发。

所述源短消息中心为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下一代电信网络(NGN),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或第三代移动网络(3G)中的短消息中心,所述SHLR与PSTN、NGN、PLMN、PHS和3G中的短消息中心通过ISDN用户部分(ISUP)接口、移动应用部分(MAP)接口或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接口进行交互。

一种通信网络系统,包括复数个通信网络,该复数个通信网络中具有处理用户短消息的短消息中心;其中,还包括与所述短消息中心互联的综合智能归属位置寄存器(SHLR),该SHLR保存有所述通信网络中用户的逻辑号码、物理号码及相关的业务数据的映射关系,始发短消息的短消息中心从所述SHLR获取目的用户的物理号码和目的短消息中心地址。

一种通信网络系统,包括复数个通信网络,该复数个通信网络中具有处理用户短消息的短消息中心;其中,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综合智能归属位置寄存器(SHLR)和综合短消息中心;该综合短消息网关与各通信网络中的短消息中心互联,该SHLR保存有所述通信网络中用户的逻辑号码、物理号码及相关的业务数据的映射关系,各网络中始发短消息的短消息中心将短消息发到综合短消息网关,由综合短消息网关从所述SHLR获取目的用户的物理号码和目的短消息中心地址并转发。

一种通信网络系统,包括复数个通信网络;其中,还包括综合智能归属位置寄存器(SHLR),该SHLR保存有所述通信网络中用户的逻辑号码、物理号码及相关的业务数据的映射关系;所述复数个通信网络具有统一的短消息的综合短消息中心;该综合短消息中心与SHLR连接,所述综合短消息中心从SHLR获取目的用户的物理号码和目的短消息中心地址并转发短消息。

所述通信网络包括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下一代电信网络(NGN),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和第三代网络(3G)。

本发明提供了固定(PSTN/NGN)、PHS、2G、3G用户混合放号后短消息的支持能力,通过在SHLR中建立用户逻辑号码与物理号码的映射关系并由SHLR进行主被叫的号码转换实现短消息的互通,因而能够满足网间混合放号必须保证业务的平滑性要求。

另外,提出各短消息中心独立访问SHLR转发跨系统短消息,或新建短消息网关向原各短消息中心分发短消息;或新建综合短消息中心取代原有各系统短消息中心等三种基本解决方案,可以满足不同的组网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组网示意图;

图2为PHS、固网(PSTN/NGN)、2G和3G的短消息中心与SHLR组网示意图;

图3为新建综合短信网关与各短消息中心和SHLR组网示意图;

图4为统一处理各通信网络中短消息的综合短消息中心与各通信网络及SHLR的组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在本地网络中建设综合智能归属位置寄存器(SHLR),该SHLR分别与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下一代电信网络(NGN),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包含GSM和CDMA)、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和第三代网络(3G)连接。各通信网络中的用户采用混合放号,SHLR保存用户物理号码和逻辑号码的映射关系、固定移动混合业务的相关数据和集中鉴权数据等。

在混合放号后,PSTN、NGN、PLMN、PHS和3G中的始发短消息的短消息中心统一到SHLR查找目的用户的物理号码和目的用户所在的短消息中心,这样当一个网络中的用户迁移到其他网络时也能够保证短消息中心能够查找到该用户。

混合放号后短消息的互通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各短消息中心独立访问SHLR,转发跨系统短消息(参阅图2)。

2、新建短消息网关向原各短消息中心分发短消息(参阅图3)。

3、新建综合短消息中心取代原有各系统短消息中心(参阅图4)。

参阅图2所示,PSTN、NGN、PLMN、PHS和3G中的短消息中心各自以扩展的MAP接口与SHLR交互,SHLR判断为特殊短消息路由请求,根据用户号码的对应关系查询到用户数据后返回目的用户物理号码及对应短消息中心地址,各短消息中心根据查询结果转发到目的侧短信中心或直接下发短消息。

以一个PHS始发目的用户DN归属为PHS用户的短消息处理过程为例,具体说明如下(见图2中的步骤):

步骤1、1′:短消息来自PHS用户始发(ISUP/MAP)或外地/他网短消息中心(SMPP)。

步骤2、3:PHS短消息中心通过扩展的SRI_for_SM操作与SHLR交互。SHLR查询目的用户的物理号码和目的用户所属的短消息中心,并通过SRIack_for_SM操作向PHS短消息中心返回结果。

由于在SHLR中建立有用户的鉴权数据,SHLR首先根据主被号码进行鉴权,如果鉴权失败则通知PHS短消息中心终止转发短消息。

步骤4:PHS短消息中心根据SHLR返回的结果做不同处理:

-步骤4-1:若用户仍为PHS用户(即SHLR返回的目的短消息中心号码与本短信中心地址一致,或返回LRN(路由号码)号码为PHS用户),以PHS短消息方式(ISUP)向PHS-LS2下发短消息。

-步骤4-2、4-2′:若用户实际为固网用户(PSTN/NGN)(即SHLR返回固网短消息中心地址、用户LRN号码指向固网端局),以SMPP协议将短消息转发到固网(PSTN/NGN)短消息中心处理。

-步骤4-3:若用户为转3G用户(即SHLR返回3G短消息中心号码),以SMPP协议将短消息转发到3G短消息中心处理;(步骤5~6)3G短消息中心通过SRI_for_SM和SRIack_for_SM操作与SHLR交互获取目的用户的地址;(步骤7)3G短消息中心向目的用户下发短消息。

参阅图3所示,由新建网关作为本混合放号区域综合短信网关,与SHLR交互,获得用户类别及路由,进而将短消息以SMPP转发到目的用户所属的短消息中心。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网关是指原各短消息平台共用的短信系统部件,作为短信系统与SHLR的接口网关,形态上并不专指原有的互通网关,其功能包括SHLR查询、不同平台间短信分发以及用户鉴权,可以由原有互通网关或其他短信系统部件(如AAA服务器)共同完成。

在图3中,3G网络中的短消息中心直接与SHLR相连,该短消息中心通过与SHLR交互来获取目的用户信息。而其他网络中的短消息中心则通过综合短信网关与SHLR交互。当然3G网络中短消息中心也可以不与SHLR相连,而通过综合短信网关与SHLR交互来获取目的用户信息。

仍以PHS始发目的用户DN归属为PHS的短消息处理流程为例,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1、2:短消息来自PHS用户始发(ISUP/MAP)或外地/他网短消息中心(SMPP),短消息中心提交综合短信网关。

步骤3、4:综合短信网关通过扩展的SRI_for_SM和SRIack_for_SM操作与SHLR交互获取目的用户物理号码及目的用户所属的短消息中心。

步骤5:综合短信网关根据SHLR返回的结果做不同处理:

-步骤5-1:若用户为PHS用户(即SHLR返回的目的短消息中心号码及目的用户LRN号码为PHS),以SMPP转发到PHS短信中心,PHS短信中心以PHS短消息方式(ISUP)向PHS-LS2下发短消息。

-步骤5-2:若用户为固网用户(SHLR返回的目的短消息中心号码及目的用户LRN号码为PHS),以SMPP协议将短消息转发到固网短消息中心处理(5-2);

-步骤5-3:若用户为转2G/3G用户(即SHLR返回2G/3G短消息中心号码),以SMPP协议将短消息转发到2G/3G短消息中心处理。(步骤6~8)消息到达2G/3G短消息中心后按正常移动短消息处理。

参阅图3所示,新建综合短消息中心,该综合短消息中心通过ISUP接口与固网中的端局LS连接,通过ISUP/MAP接口与PHS系统中PHS端局连接,通过MAP接口与移动网中的MSC连接,通过MAP接口与3G中的VMSC连接。由综合短消息中心与SHLR交互来统一处理固网(PSTN/NGN)、2G移动网、PHS及3G用户短消息,即综合短消息中心代替现网已有的各短信中心。

在图3所示的组网结构中,当综合短消息中心接收到转发短消息请求时,通过扩展的SRI_for_SM和SRIack_for_SM操作与SHLR交互获取目的用户物理号码及目的用户所属的交换局并下发短消息。

采用新建的综合短消息中心统一处理混合放号区域所有网络中的短消息业务,从而规避了系统间转发短消息和鉴权需要解决信息共享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各短消息中心独立访问SHLR转发跨系统短消息,或新建短消息网关向原各短消息中心分发短消息,或新建综合短消息中心取代原有各系统短消息中心转发系统内和跨系统短消息,提供了固定网、PHS、移动网和3G用户混合放号后短消息的支持能力,实现了短消息的互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