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零件供给带的连接方法和连接结构,及零件供给带用剪刀

零件供给带的连接方法和连接结构,及零件供给带用剪刀

摘要

一种零件供给带的连接方法,将由以规定间距形成有收藏零件的凹部的细长的第1载体带、和粘贴在该载体带的上面并覆盖凹部开口的细长第1盖带构成的第1零件供给带的终端,连接在由以规定间距形成有收藏零件的凹部的细长的第2载体带、和粘贴在该载体带的上面并覆盖凹部开口的细长的第2盖带构成的第2零件供给带的始端,其特征是,在第1盖带终端的上面重叠第2盖带的始端,从其上面粘贴连接带,以便连接第1和第2的盖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231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480001879.6

  • 发明设计人 阿知波典光;高田幸则;

    申请日2004-02-10

  • 分类号B65D73/02(20060101);B65B15/04(20060101);H05K13/02(20060101);B26B13/22(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3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高龙鑫;王玉双

  • 地址 日本国爱知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55: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8-11-19

    授权

    授权

  • 2006-03-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1-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零件安装机的零件供给装置所具备的零件供给带的连接方法,其连接结构,及使用在其连接方法中的零件供给带用剪刀。

背景技术

构成在基板上安装零件的零件安装机的零件供给装置,备有卷绕在卷轴上的零件供给带,并由该零件供给带连续地供给零件。该零件供给带,由细长载体带和细长盖带构成。其中,上述细长载体带上以规定间距形成有收藏零件的、且上面开口的凹部,上述细长盖带粘贴在上述载体带的上面并覆盖凹部的开口。若这样的零件供给带的剩余变少时,在该零件供给带(第1零件供给带)上连接新的零件供给带(第2零件供给带),进行补给。作为连接方法,已知分别用连接带连接两个零件供给带的载体带和盖带的方法(专利文献1)。用具有波状切断刀的切断工具切断第1和第2零件供给带的终端和始端,在不使这些终端和始端重叠的结合状态下用连接带连接。

专利文献1为特开2002-187210号公报(第7~9页,图1、4、15、16)。

在上述用连接带连接两个零件供给带的盖带中,有时会出现连接带对盖带的粘着力比盖带对载体带的粘着力弱的情形,或由于将载体带和盖带在重叠状态下切断,因此有时出现两带在切断部吃入在一起难以从载体带剥离盖带的情形,此时剥离用连接带连接的盖带时,有连接带从新的零件供给带的盖带被剥离的可能性,因此存在着盖带与载体带好连接但难以剥离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制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零件供给带的连接方法、其连接结构、及使用在其连接方法中的零件供给带用剪刀,使盖带通过连接带容易连接且容易剥离。

本发明是一种零件供给带的连接方法,将由以规定间距形成有收藏零件的且上面成开口的凹部的细长的第1载体带、和粘贴在该载体带的上面并覆盖凹部开口的细长的第1盖带构成的第1零件供给带的终端,连接在由以规定间距形成有收藏零件的且上面成开口的凹部的细长的第2载体带、和粘贴在该载体带的上面并覆盖凹部开口的细长的第2盖带构成的第2零件供给带的始端,其特征是,在第1盖带终端的上面重叠第2盖带的始端,从其上面粘贴连接带,连接第1和第2的盖带。

根据上述方法,在第1盖带终端的上面重叠第2盖带的始端,从其上面粘贴连接带,连接第1和第2的盖带。如此,由于用第1盖带的终端和连接带夹持第2盖带的始端,因此,能牢固地连接两个盖带。进而,在剥离用连接带连接的第1和第2盖带时,由于随着拿起第1盖带的终端,同时也会拿起第2盖带的始端,因此第2盖带容易从第2载体带剥离,可以做到第1和第2盖带容易连接、容易剥离。

另外,在本发明的零件供给带的连接方法中,切断所述两个带,使第2盖带比第2载体带仅突出规定量,在与第1载体带的端部对齐的第1盖带终端的上面重叠第2盖带的突出端,从其上面粘贴连接带,连接第1和第2盖带。

根据上述方法,切断第2载体带和第2盖带,使第2盖带比第2载体带仅突出规定量,在与第1载体带的端对齐的第1盖带终端的上面重叠第2盖带的突出端,从其上面粘贴连接带,连接第1和第2盖带。因此,即使第1和第2载体带不重叠仅接合的情况下,也能容易重叠第1和第2盖带。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零件供给带的连接结构,将由以规定间距形成有收藏零件的且上面成开口的凹部的细长的第1载体带、和粘贴在该载体带的上面并覆盖凹部开口的细长的第1盖带构成的第1零件供给带的终端,连接在由以规定间距形成有收藏零件的且上面成开口的凹部的细长的第2载体带、和粘贴在该载体带的上面并覆盖凹部开口的细长的第2盖带构成的第2零件供给带的始端,其特征是,在第1盖带终端的上面重叠第2盖带的始端,从其上面粘贴连接带,连接第1和第2的盖带。

根据上述连接结构,第1和第2盖带的连接结构,是在第1盖带的终端上面重叠第2盖带的始端,从其上面粘贴连接带,连接第1和第2的盖带。如此,由于形成了用第1盖带终端和连接带夹持第2盖带的始端的结构,因此,能牢固地连接两个盖带。进而,在剥离用连接带连接的第1和第2盖带时,由于随着拿起第1盖带的终端的同时,也会拿起第2盖带的终端,因此第2盖带容易从第2载体带剥离,可以做到第1和第2盖带容易连接、容易剥离。

另外,本发明是零件供给带用剪刀,切断由以规定间距形成有收藏零件的且上面成开口的凹部的细长的载体带、和粘贴在该载体带的上面并覆盖凹部开口的细长的盖带构成的零件供给带,其特征是,具有围绕支承轴相互能相对旋转地轴支承着的刃部和接受该刃部的刀刃接受部、以及从上述刃部和刀刃接受部的各轴支承端延设的一对把手部,其中,刃部具有以规定距离隔开、并平行设置的第1和第2切断刃,当该第1切断刃处于切断状态时,被设置成对刀刃接受部具有盖带厚度的间隙;当该第2切断刃处于切断状态时,被设置成与刀刃接受部接触,切断从第1切断刃侧插入的零件供给带。

当使用该零件供给带用剪刀切断零件供给带之时,从零件供给带用剪刀的第1切断刃侧插入零件供给带,闭合一对把手部,用刃部和刀刃接受部切断,此时,用刃部的第1切断刃和刀刃接受部切断零件供给带的载体带,与其同时,用第2切断刃和刀刃接受部切断零件供给带的盖带。因而,能容易作成盖带比载体带以第1和第2切断刃的刃间距离突出状态的零件供给带。

另外,在本发明的零件供给带用剪刀,从第1切断刃侧插入并切断零件供给带。因此,能可靠地作成仅突出第1和第2切断刃的刃间距离的状态的零件供给带。

进而,在本发明的零件供给带用剪刀,在刃部的第1切断刃侧安装了支持零件供给带的支持部。根据该支持部,在切断零件供给带时,能用支持部可靠支持零件供给带,因此,操作者能简单地切断零件供给带。

另外,本发明的零件供给带用剪刀,切断由以规定间距形成有收藏零件的且上面成开口的凹部的细长的载体带、和粘贴在该载体带的上面并覆盖凹部开口的细长的盖带构成的零件供给带,其特征是,具有围绕支承轴相互能相对旋转地轴支承着的一对刃部和从上述刃部的轴支承端延设的一对把手部,在上述一个刃部侧具有将零件供给带定位固定在上面的状态下可移动定位在第1位置和从第1位置向刃部的相反侧具有规定距离的第2位置的滑动机构,将滑动机构定位在第1位置,切断载体带;将滑动机构定位在第2位置,切断盖带。

当使用该零件供给带用剪刀切断零件供给带之时,将零件供给带载置在滑动机构上,在该状态下将滑动机构定位在第1位置,切断载体带;将滑动机构定位在从第1位置向刃部的相反侧离开规定距离的第2位置,切断盖带。因而,能容易作成盖带比载体带仅突出滑动机构的第1和第2位置间的移动距离状态的零件供给带。

另外,在本发明的零件供给带用剪刀,用压板构件将零件供给带定位固定在滑动机构上。因此,在切断零件供给带时,能用压板构件将零件供给带可靠地固定在滑动机构上。这样,操作者能简单地切断零件供给带。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零件供给带连接方法的一种实施例工序的俯视图,图1(b)是侧面图。图2(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零件供给带连接方法的一种实施例工序的俯视图,图2(b)是侧面图,图2(c)是放大的侧面图。图3(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零件供给带连接方法的一种实施例工序的俯视图,图3(b)是侧面图,图3(c)是放大的侧面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零件供给带用剪刀的主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零件供给带用剪刀的俯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零件供给带用剪刀的侧面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零件供给带用剪刀的主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零件供给带用剪刀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零件供给带连接方法的一种实施例。图1~图3是表示连接零件供给带的工序的工序图,在说明零件供给带连接方法之前,对零件供给带作若干的说明,零件供给带卷绕在未图示的卷轴上并安装在构成零件安装机的零件供给装置上,零件安装机将从零件供给带连续供给的零件安装在基板上。

当零件供给带10的剩余部分变少时,在该零件供给带10(第1零件供给带)上连接新的零件供给带20(第2零件供给带),进行补给。图1表示第1零件供给带10的终端部和第2零件供给带20的始端部。第1零件供给带10,包括:以规定间距形成有收藏零件P的、且上面成开口的凹部11a的细长的第1载体带11,和粘贴在该载体带11上面并覆盖凹部11a的开口的细长的第1盖带12。载体带11是在纸制的带上冲孔除去收藏零件的孔(凹部11a),在底面粘贴底带而作成的,在其长度方向上和凹部11a并列设置有送进孔11b。另外,第1载体带11和第1盖带12的端部(终端)对齐。

第2零件供给带20,也和第1零件供给带10同样,包括:以规定间距形成有收藏零件P的凹部21a的细长的第2载体带21,和粘贴在该载体带21的上面并覆盖凹部21a的开口的细长的第2盖带22。在载体带21上也沿其长度方向并列设置有送进孔21b。切断上述两带21、22,使第2盖带22的始端比第2载体带21的始端突出规定量(例如,2mm)。另外,该突出量,是考虑盖带对载体带的粘接力和连接带对盖带的粘接力的差、盖带的宽度等的基础上被设定。

在上述第1盖带12的终端上面重叠第2盖带22的始端的突出端22a(参照图2),从其上面粘贴连接带30,连接第1和第2盖带12、22,(参照图3)。

用这种连接方法连接的第1和第2盖带12、22的连接结构,如图3所示,在第1盖带12的终端上面重叠第2盖带22的始端(突出端22a),从其上面粘贴连接带30,连接第1和第2盖带12、22。如此,由于形成了用第1盖带12的终端和连接带30夹持第2盖带22的始端(突出端22a)的结构,因此能牢固地连接两个盖带12、22。

在剥离用这样的连接结构连接的第1和第2盖带12、22时,由于随着拿起第1盖带12的终端的同时,也会拿起第2盖带22的突出端22a,因此第2盖带22容易从第2载体带21剥离,可使第1和第2盖带12、22好连接、容易剥离。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就载体带是所谓纸带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关于所谓压纹加工带的载体带也能适用本发明。压纹加工带是在塑料制的带上成形有收藏零件的凹部的带。

接着,参照图4~图6,说明关于本发明的零件供给带的连接方法所使用的零件供给带用剪刀的第1实施例。该零件供给带用剪刀40,如图1(a)所示,是用于切断两个带21、22,使新零件供给带20的盖带22具有比载体带21仅突出规定量(例如,2mm)的突出端22a。

零件供给带用剪刀40,包括围绕支承轴41相互能相对旋转地轴支承着的刃部42和接受该刃部42的刀刃接受部43、和从这些刃部42和刀刃接受部43的各轴支承端延设的一对把手部44、45。如图6所示,在刃部42上,平行地设置有第1和第2切断刃42a、42b,使其仅刃端隔开规定距离。该规定距离,被设定成与突出端22a的突出量相同。第1切断刃42a被设置成,当它处于切断状态时,使其对刀刃接受部43具有盖带22厚度的间隙,而第2切断刃42b被设置成,当它处于切断状态时与刀刃接受部43接触。

在第1切断刃42a的侧面,安装有在上面支持零件供给带20的支持部46。支持部46,包括固定在刃部42上的安装构件46a和可移动地安装在安装构件46a上的支持台46b。在支持台46b的上面,对应于送进孔21b的间隔,设置有与载体带21的送进孔21b结合的多个结合销46b1,在支持台46b的上面定位固定着零件供给带20。零件供给带20以盖带22的上面与支持台46b的上面接触的状态被定位。支持台46b能在零件供给带20的延伸方向(图4纸面的正交方向)上移动,同时被设置成可选择地定位固定在沿该方向设定的第1及第2位置,从第1和第2位置选择支持台46b的位置,以便收藏在零件供给带20的零件P不被第1及第2切断刃42a、42b切断(在载体带21相互相邻的凹部21a间切断)。

当使用上述的零件供给带用剪刀切断零件供给带时,如图6所示,从零件供给带用剪刀40的第1切断刃42a侧插入零件供给带20的始端,以将载体带21的送进孔21b与结合销46b1结合,使盖带22的上面与支持台46b的上面接触的形式定位固定零件供给带20。而且,将支持台46b定位固定在第1及第2位置的任一位置后,闭合一对把手部44、45,用刃部42和刀刃接受部43切断。此时,通过刃部42的第1切断刃42a和刀刃接受部43切断零件供给带20的载体带21,与其同时,通过第2切断刃42b和刀刃接受部43切断零件供给带20的载体带21及盖带22。因而,能容易作成盖带22比载体带21仅突出为第1和第2切断刃42a、42b的刃间距离的状态的零件供给带20。在切断零件供给带20时,由于用支持部46能可靠地支持零件供给带20,操作者能简单地切断零件供给带20。

参照图7和图8,说明关于本发明的零件供给带连接方法所使用的零件供给带用剪刀的第2实施例。该零件供给带用剪刀50也和上述的零件供给带用剪刀40同样,,用于切断两个带21、22,使盖带22具有如图1(a)所示的比载体带21突出规定量(例如,2mm)的突出端22a。

零件供给带用剪刀50,包括围绕支承轴51相互能相对旋转地轴支承着的一对刃部52、53、和从这些刃部52和53的轴支承端延设的一对把手部54、55。在刃部52的侧方,通过一端被螺栓固定另一端被焊着的安装托架56安装有滑动机构60。滑动机构60由主体61、固定在该主体61前后的前后导轨62、63,固定在前后导轨62、63之间的主体61上面的支持台64构成。前导轨62的前端62a和后导轨63的后端63a,主要如图8所示,被在左右方向(图面上下方向)能滑动地安装在前后导板66、67的各凹部66a、67a内,其中上述前后导板66、67的各凹部66a、67a,是通过一对导向压板65、65分别固定在安装托架56上的。因此,滑动机构60能在左右方向滑动。

在主体61的下面设置有向下方延伸的突出部61a,通过介装在突出部61a和安装托架56的突出片56a之间的弹簧68,主体61向刃部52、53加弹力,前导轨62的前端62a及后导轨63的后端63a与前后导板66、67的各凹部66a、67a的右侧内壁66a1和67a1接触。因此,如图8的实线所示,滑动机构60被定位固定在第1位置。如果操作者对抗弹簧68的弹簧力,向左方向(图8中下方向)移动滑动机构60时,前导轨62的前端62a和后导轨63的后端63a与前后导板66、67的各凹部66a、67a的左侧内壁66a2和67a2接触,如图8的点划线所示,定位固定在第2位置。第1位置和第2位置的移动距离被设定成和突出端22a的突出量相同。前导轨62和支持台64的上面被设置成和刃部52的刃端相同高度。

滑动机构60具有设置在前导轨62的上面并与载体带21的送进孔21b结合的2个结合销62b,具有设置在支持台64的上面并与载体带21的送进孔21b结合的2个结合销64a。因此,零件供给带20被定位固定在滑动机构60的上面。2个结合销62b和2个结合销64a,被设定成其排列方向是平行的,且其间隔相等,但在其排列方向上被设定成相互偏移一些的状态。这是因为,即使在收藏的零件P的大小不同(收藏凹部21a的大小和间距不同)的情形,零件供给带20是以送进孔21b的间隔相等的规格而形成,由于有时送进孔21b和收藏凹部21a的位置关系因收藏零件的大小而不同,因此根据零件供给带20的种类选择结合销62b和结合销64a中的哪个与载体带21的送进孔21b结合,使收藏在零件供给带20的零件P不被刃部52、53所切断(切断载体带21的相互相邻的凹部21a间)。在滑动机构60的后导轨63的上面,安装有可旋转的压板构件69,定位固定在滑动机构60上面的零件供给带20通过压板构件69从上方按压并定位固定。

当使用上述零件供给带用剪刀切断零件供给带时,将零件供给带20从零件供给带用剪刀50的设置有滑动机构60的刃部52侧插入,打开压板构件69,将零件供给带20的载体带21压在下面,根据零件供给带的种类将载体带21的送进孔21b放置在滑动机构60的上面,使其与结合销62b或者64a结合,闭合压板构件69,将零件供给带20定位固定在滑动机构60上。接着,剥离盖带22,在向与刃部52、53相反的方向(剪刀的左方向)拉伸的状态下,闭合一对把手部54、55,仅切断载体带21。而且,使向左侧拉伸的盖带22复原,将滑动机构60移动到第2位置并定位固定,再闭合一对把手部54、55,仅切断盖带22。因而,能容易作成盖带22比载体带21仅突出到滑动机构60的第1和第2位置间移动距离的状态的零件供给带20。另外,由于在切断零件供给带20时,可通过压板构件69将零件供给带20可靠地固定在滑动机构60上,因此,操作者能简单地切断零件供给带20。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零件供给带的连接方法,其连接结构,及使用在其连接方法中的零件供给带用剪刀,适合用于通过连接带的粘贴连接2个零件供给带的情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