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用于构筑备有引导路径的壁体的板材及型箱

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用于构筑备有引导路径的壁体的板材及型箱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其特征在于,在块材前部,在端部邻接的块材之间连续的位置上设有凸条、凹条或者阶梯,以便通过多块块材的阶梯式垒砌来形成连续的引导路径。凸条、凹条或者阶梯沿不同方向设置在上一级的块材与下一级的块材上,可以通过不分层垒砌而形成引导路径,也可以在引导路径的块材前部端部或者大致中央设置平坦部。即使是青蛙、蝾螈等两栖类或萤火虫幼虫等昆虫类,也可以沿完成于壁体面上的倾斜路径而从水中向陆上移动或从路上向水中移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058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蓝德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380101861.9

  • 发明设计人 大月隆行;野村修治;

    申请日2003-10-23

  • 分类号E02B3/14;E02D29/02;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天安

  • 地址 日本冈山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46: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2-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2B3/14 授权公告日:20081105 终止日期:20151023 申请日:200310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08-11-05

    授权

    授权

  • 2006-0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12-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通过贴装在完成了的已有壁体的前表面上来形成引导路径的板材、以及在构筑壁体时使用而在壁体前表面上形成引导路径的型箱,所述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通过在护墙或护岸等壁体上形成构成缓斜面的通路,而能够实现小动物的移动或生物生息环境的再生。

背景技术

为了消除混凝土构造物的壁面妨碍小动物的移动、或破坏生息环境的状况,以往提出了各种构造的块材的方案。例如列举有下述方案的块材:为了为滚落到狭窄水渠中的小动物提供逃生引导而备有倾斜壁的块材,所述块材部分地连续设置在U字形侧槽的外侧任意位置上,由此来起到通往地表面的引导路径的作用(日本特开平9-32097号公报);形成有倾斜路径的块材,所述倾斜路径沿着一般的水渠块材的一个内壁面或者两个内壁面设置并呈阶梯状或者粗糙表面状(日本特开平9-250121号公报);在水渠篦子块材主体上形成有斜坡的块材(日本实公平6-26569号公报);从一体形成于U字形侧槽上的外侧膨出部的平台形成有逃生用斜面的块材(日本实公平7-54383号公报)等。

在如侧槽或狭窄水渠那样宽度较窄而且距地面不太深的通水路径的情况下,连续设置通过在前述块材侧壁的局部上设置开口而形成逃脱引导路径的块材、或在连续设置的块材的局部上装入备有引导路径的块材即可应对。但是,将这样的现有的块材设置在小河、江河、海岸、道路等的侧壁或护墙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一般来说,这些壁体是通过将多块块材层砌起来或者不分层垒砌起来的阶梯式垒砌施工而形成得较高,而且,大都形成为大致垂直地峭立的壁面。另外,由于壁体的前表面部分整体上经过了加工而变得比较平滑,或是下一级块材与上一级块材之间完全分离开来,所以小动物很难从下面爬上去或者反过来从陆上移动到水边。

进而,如果是侧槽或狭窄水路,则小动物可能在随水漂浮期间摸索到与引导路径连续设置的开口部分或引导路径的平台部分,但对于一般在很广的范围内施工的壁体的情况来说,小动物几乎不可能碰到诸如壁体与以未施工的状态残留下来的凿开的路径或岸边之间的边界部分那样的、能够作为引导路径的部位。

进而,新建的壁体暂且不说,在完成了的已有的壁体上没有可供小动物移动之用的机构,所以需要以在施工现场使用型箱来直接浇注混凝土的壁体构筑方法来应对。

因此,本发明的第1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其在使用多块块材并通过阶梯式垒砌而形成壁体的情况下,能够以大致连续的状态形成可供小动物逃生或者做其他移动之用的引导路径(以下有时成为“倾斜路径”)。

另外,本发明的第2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可以通过将其贴装固定在完成了的已有壁体的前表面上来以大致连续的状态形成小动物的逃生引导路径(倾斜路径)。进而,本发明的第3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箱,如果在新设壁体之时使用则可以简易地形成引导路径。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在做出引导路径的同时还考虑到植被,通过形成多自然型的壁体面,来综合性地再生能够供生物生息的环境。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作成为下述特征的构造,在块材前部,在端部邻接的块材之间连续的位置上设有凸条、凹条或者阶梯,以便通过多块块材的阶梯式垒砌来形成连续的引导路径。这里所说的引导路径,指的是生物可以沿其从下向上或者从上向下移动的路径,并不一定是倾斜地设置的状态,以在块材前部端部或者大致中央具有与引导路径相连的大致水平方向的平坦部(平台)的方式形成为中途平坦的路径、或弯曲的路径都包括在内。另外尽管引导路径优选地是作为垂直面形成于块材前部,但也可以形成为倾斜面。进而,也可以使用在上一级的块材与下一级的块材上沿不同方向设有凸条的块材,将其不分层地垒砌起来而大致连续地形成引导路径。另外,本发明中所说的壁体可以是垂直垒砌的护墙,也可以是倾斜垒砌的护墙、斜靠式护墙等护墙,除了所谓的护墙面之外,小河的侧壁面等也包括在内。

另外,这里所说的邻接指的是纵横或者倾斜地相邻。详细地说,优选地是下述块材:凸条、凹条或者阶梯在上一级的块材与下一级的块材上沿不同方向设置、通过不分层垒砌而形成引导路径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或者在块材前部的端部或者大致中央具有平坦部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即以从斜下方上升到平坦部两侧或者从平坦部两侧向斜上方上升的方式设有引导路径的引导路径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平坦部为生物提供休息的场所,并创造出变更或者选择上升或下降的方向的机会。由于引导路径上下是连通的,所以不管水位变动如何都可以始终保证使生物在其上自由移动的倾斜路径状的水边部,所以可以始终给在水边部生息的生物提供适于生存的生态系统。

如果在这样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上,在形成有引导路径的前面板的背部支撑侧设置空洞部,并且在前述前面板上设置连通孔,则可以通过填充石头或砂土而使壁体保持透水性,从而可以保护生物不会受到干旱的困扰。另外,由于还可以有效地发挥作为植被的基础的功能,所以能够为生物提供生息空间。

为了使用在上一级的块材与下一级的块材上沿不同方向设有凸条的块材来通过不分层垒砌而形成引导路径,优选地,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是由前面板和支撑部构成的关联块材形。

如果在引导路径上形成有防滑的凹凸,或在引导路径或者引导路径附近设有赋予植被功能的槽或者孔,则成为更加理想的多自然型的样式。进而,在块材的装修面上喷涂或者一体成形赋予植被功能的层也是优选的。作为赋予植被功能的层,可以是多孔质混凝土或木屑等有机质、炭素质、适合于植被生长的材料的固化体层等。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将构成壁体的块材形成为,块材前部上部的顶面部分形成为下降缓斜面,在将多块块材多级地垒砌起来之时,前述下降缓斜面成为在多块块材的范围内沿上下方向连续的倾斜路径。这里所说的倾斜路径与前述引导路径意义相同。

如果是能够将块材前部上部的顶面部分形成为下降倾斜面,则各块材可以是任何形状,作为具体的形状,可以采用下述块材:块材前部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较长的扁平的大致六边形,下降缓斜面是将平坦的平台部配置在中央而分别连续设置在左右的斜面。另外,也可以采用下述块材:块材前部形成为等腰三角形,下降缓斜面设置在两条等边的顶面部分上,或是下述块材:立设于比块材前部更靠背面侧的位置上的突起部的顶面部分作为下降缓斜面而形成,在将多块块材多级地垒砌起来之际,前述下降缓斜面成为经由块材前部上部的顶面部分而在多块块材的范围内沿上下方向连续的倾斜路径。另外,在块材前部为等腰三角形的情况下,将块材的上下方向依次颠倒过来地沿横向排列。

考虑到小动物的移动,下降缓斜面即倾斜路径的表面可以形成为凹凸状或者粗糙表面状。具体地说,可以采用各种防滑加工,如在表面上规则地或者不规则地配置小突起或小凹坑,或是将表面形成为小的阶梯状等,这一点与前面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相同。

在块材前部形成为大致垂直面的情况下,在将块材多级地垒砌起来之时,位于上一级的块材比位于下一级的块材更向背面方向错开地配置成阶梯状,由此,可以使形成于各块材上的下降缓斜面连续。另一方面,在有必要在垂直方向上将块材多级地垒砌起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备有下降缓斜面的块材前部上部比没有下降倾斜面的块材前部下部更向前面方向突出地形成来应对。

不管块材的垒砌方法如何,如果在块材的顶面和底面上,对应地形成多级垒砌的块材彼此的连结部,则可以实现施工的迅速化和脱落防止。特别是在阶梯状地对块材进行加工的情况下,将位于上一级的块材向背面方向错开之时的定位变得容易。作为连结部,除了突起和与其对应的凹陷部或嵌合孔的组合之外,还可举出使用销的连结方法、使用其他连结部件的方法等。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引导路径用块材,在块材前部与背面支撑部之间设有空洞部,在块材前部或者上部穿设有与该空洞部连通的开口,由此能够实现可生长植被的多自然型的壁体。特别是在阶梯状地设置块材的情况下,位于下一级的块材的上部顶面暴露出来,所以利用从穿设于顶面的开口(透孔)露出的填装砂土来实现植被生长,而且如果将块材前部形成为面板状并在其上露出连通到空洞部的开口,则也可以利用装入的砂土等实现植被生长。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一般是将包括背面支撑部在内的整体作为混凝土制的一体成型品而制造,但使用金属制或纤维制的网作为背面支撑部的全部或者局部的块材、在比例如混凝土制的大致板状的块材前部更靠背面侧的位置上延伸设置有大致コ字状的金属网并且整体上作成为盒状的块材等也包括在内。

进而根据本发明,作为贴装固定在完成了的壁体前表面上的混凝土制板材,提供一种下述的板材:在前部侧设有凸条、凹陷部或者阶梯,在贴装固定在壁体前表面上之后,前述凸条等的端部彼此在邻接的板间连续,形成为构成缓斜面的引导路径,所述缓斜面在大致上下方向上连续。这里所说的引导路径的意义、以及可以在引导路径的表面上进行各种防滑加工这一点,与前面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是同样的。

另一方面,作为用于通过现场浇注来构筑混凝土制壁体的型箱,使用下述型箱:在混凝土浇注侧设有凸条、凹陷部或者阶梯,在壁体完成之后,在壁体前表面上转印形成构成缓斜面的引导路径,所述缓斜面是前述凸条等沿大致上下方向连续而成的斜面。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形成于取下型箱之后所完成的混凝土制壁体的前部的逃生用引导路径来确保小动物的移动。型箱可以是包括有用于转印形成引导路径的凸条等的专用型箱,也可以是以往的相对于合成板制或者金属制的型箱的混凝土浇注面安装使用的发泡苯乙烯等制的轻质转印型箱。

另外,作为称作所谓一次性型箱的型箱,可以使用下述型箱:在混凝土浇注面一侧备有背筋,另一方面,在前部侧设有凸条、凹陷部或者阶梯,在壁体完成之后,在壁体前表面形成构成缓斜面的引导路径,所述缓斜面是前述凸条等沿大致上下方向连续而成的斜面。根据这样的一次性型箱,具有下述优点:不需要脚手架,如果将多个这样的型箱垒砌起来并安装之后浇注混凝土,就可以得到将型箱作为装修面并且通过背筋而与混凝土一体化了的构造物。利用形成于完成了的护墙等的前部的逃生用引导路径来确保小动物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由本发明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构筑的护墙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该块材的俯视图。

图3是该块材的主视图。

图4是该块材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由本发明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构筑的护墙的其他例子的立体图。

图6是该块材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的又一其他例子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使用其他块材构筑的护墙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构成该护墙的块材中的一块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构成该护墙的另一块块材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由第2种关联块材形成有引导路径的例子的护墙的主视图。

图12是用于该护墙的块材中的一块的主视图。

图13是该块材的侧视图。

图14是该块材的俯视图。

图15是用于图11中的护墙的块材中的另一块的主视图。

图16是该块材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青蛙等两栖类沿引导路径移动的情形的该护墙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的又一其他例子的侧视图。

图19是以端部未到达块材的两端缘的程度形成突条从而形成引导路径的例子的护墙的主视图。

图20是用于该护墙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的俯视图。

图21是该块材的侧视图。

图22是表示青蛙在该护墙上沿引导路径移动的情形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23是在块材的前部形成有引导路径的其他例子的立体图。

图24是在块材的前部形成有引导路径的又一其他例子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的一个其他例子的主视图。

图26是该块材的俯视图。

图27是该块材的右侧视图。

图28是该块材的X-X向剖视图。

图29是该块材的施工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的又一其他例子的俯视时的立体图。

图31是该块材的仰视时的立体图。

图32是该块材的施工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的其他例子的立体图。

图34是表示将该块材垒砌了多级之后的施工状态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35是表示将该块材垒砌了多级之后的另一种施工状态的的立体图。

图36表示本发明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的又一其他例子,图36(a)是主视图,图36(b)是右侧视图。

图37是表示将该块材垒砌了多级之后的施工例的立体图。

图38是采用了其他方式作为前面图36所示的块材中的连结部的例子,图38(a)是主视图,图38(b)是右侧视图,图38(c)是X-X向剖视图。

图39是表示该块材的施工状态的立体图。

图40是表示使用又一其他例子的块材进行施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1是表示本发明的板材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42是将该板材贴装固定在已有壁体的前表面上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43是表示本发明的板材的其他例子的立体图。

图44是将该板材贴装固定在已有壁体的前表面上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45是表示设有多个空洞部的板主体的例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下面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在图1至图4中所示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中,在作成为盒型的主体的块材前部(装修面)配置有以形成为大致X字状的方式连续的引导路径1a、1b。在块材前部的大致中央设有第1平坦部2,通过以该第1平坦部2为中心形成于下方的凸部3和形成于上方的凹部4,立体地形成了引导路径1a、1b。即,以从块材的最下缘两侧朝向第1平坦部会合的方式向斜上方上升的引导路径1a、1a,在经过第1平坦部2之后向最上缘两侧分支而形成为向斜上方上升的引导路径1b、1b,这样形成连续的引导路径1a、1b。

块材前部的凸部3设定为较小宽度,其横向宽度小于块材前部的最下缘,如图1所示,在将该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垒砌多级而构成壁体时,在上一级的块材与下一级的块材之间形成构成为生物的通路的第2平坦部。该第2平坦部5也构成引导路径(倾斜路径)的一部分。

在图5及图6所示例子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中,在块材前部的最上缘的中央部分设有第1平坦部2。引导路径1b、1b从平坦部2开始向左右分支并以倾斜地下降的方式延伸,之后到达设于块材两缘的第2平坦部5、5。从该第2平坦部5、5开始进一步延伸设置有朝向块材最下缘的中央附近倾斜地下降的延伸路径1a、1a。另外,在将该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多级地垒砌起来时,上一级块材的引导路径1a、1a与下一级块材的第1平坦部2连续。

在这一例子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中,在前壁上配置有凹部7、7,以便在前壁与作成为盒型的主体的支撑侧空间之间形成在将上下的块材垒砌起来之时将块材内外连通的连通孔,并且,在前壁上还穿设有为生物提供栖身之所的横孔8。横孔8可以形成为凹陷部,也可以形成为与盒型主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透孔。

图7是表示其他例子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的立体图,该块材的基本形状与前面的图1至图4中所示的形状相近。引导路径1a、1a从块材最下缘两端开始倾斜地上升并在位于块材中央的第1平坦部2处会合,接着从第1平坦部2分支的引导路径1b、1b倾斜上升地延伸倒块材最上缘两端。即,引导路径1a、1b经由第1平坦部2而连续形成为正面所视时成大致X字状的形状。

在引导路径1a、1b以及第1平坦部2上形成有凹凸9,另外,沿着该引导路径1a、1b,通过填充或堆积沙土而形成有可繁茂地生长植物的、起到植被功能的槽10。进而,在前壁上设有凹部7,以便在将上下的块材垒砌起来之时形成将块材内外连通起来的连通孔。另外,在盒型块材的背面板11上,穿设有可以从背面流水的通水孔12,并且在侧板13和梁14上,穿设有与邻接的块材连通的连通孔15。进而在块材的上下方向上设有配筋孔16。

为了使得形成于完成了的护墙表面上的引导路径在邻接的块材之间连续,也可以在各个块材表面上设置单条路径,通过多块块材的阶梯式垒砌而形成为连续的状态。将这样形成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的例子示于图8以下。图8至图10为其一个例子,在图9所示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中,可以看到在块材前部从左下方朝右上方倾斜地设置的单条引导路径1和设置在其上部的平坦部17。另外,在图10所示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中,与图9所例示的块材对称地,设有从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地设置的单条引导路径1。通过阶梯式垒砌上一级的块材,各块材上的平坦部17成为与单条引导路径1连续的状态。

图11以下示出了由不分层垒砌的关联块材形成了引导路径的例子。该关联块材主体如图13及图14所示,是由前面板18和支撑部19构成的构造。前面板18和支撑部19都可以设置贯通孔或空洞。通过在这样的关联块材主体的前部形成凸条,而以不分层垒砌的方式形成引导路径。在图示的例子中,使用凸条设置方向不同的两种块材作为上一级的块材和下一级的块材,恰当地选用这些块材并加以不分层垒砌来形成连续的引导路径。图12至图14是表示其中之一的块材的图,在该块材上,与前面板18的长度方向成直角地形成有凸条20a。另外,图15及图16示出了另一块关联块材,在前面板18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形成有凸条20b。在两块材上,凸条20a、20b均由倾斜肋板加强。将青蛙等两栖类沿引导路径移动的情形示于图17。凸条20a、20b的加强肋板也可以如图18所示那样形成为较小的截面积,以方便小动物的移动。

引导路径也可以稍微间断地设置。图19至图22中示出了这种情况的一个例子。在这些例子中,凸条21形成于块材的长度方向中央,并且大小形成为其端部没有到达块材的两端缘。将青蛙沿引导路径移动的情形示于图22。如图示那样,形成凸条21的斜面形成为凹凸不平的防滑面23。另外,在凸条21和前述斜面的适当部位上形成有栽种孔22以便使植物繁茂生长。

在块材的前部形成有大致连续的引导路径的其他实施例示于图23及图24中。通过规则地垒砌多个下部比上壁更靠支撑侧的凸部,来形成由倾斜路径和平坦部构成的大致连续的引导路径1。如果将这些凸部如图24所示那样形成为仿石状态,从景观上来说是更加理想的。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的一个其他例子的主视图。图26是该块材的俯视图,图27是该块材的右侧视图,图28是该块材的X-X向剖视图,图29是该块材的施工图。这些图中所示的例子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的块材前部R1(装修面)为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扁平的大致六边形,块材前部R1上部的顶面部分形成为下降缓斜面R11。即,利用作成为板状的块材前部R1的厚度来确保下降缓斜面R11,更具体地说是形成为下述样式:以块材的最上面部分作为平坦的平台部R12,以该平台部R12为中央向左右方向分别连续设置有下降缓斜面R11、R11。希望将这些左右缓斜面R11、R11的表面和平台部R12的表面形成为凹凸状或者粗糙表面状。

考虑倒护岸设置之时的景观,块材前部R1的表面侧(装修面侧)形成为模拟自然石头的仿石模样的凹凸,在中央部分和左右,以不损害仿石模样的方式各穿设有形成为不规则形状的开口R13a、R13b、R13c。这些开口R13a、R13b、R13c均与位于表面和块材背面支撑部R2之间的各空洞部R3a、R3b、R3c连通。如图28所示,三个空洞部之中的左右空洞部R3b、R3c中没有底板而是从上部一直贯通到底部从而确保了透水性,但是在中央的空洞部R3a上具有底板R5,通过穿设于其中央的、截面研钵状的漏水用的小透孔R31来确保透水性。之所以在中央的空洞部R3a中设置底板R5,是为了确保如后所述那样将多块块材多级地垒砌起来之时的稳定性,并确保块材本身的强度。

在本例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中,块材前部R1构成为大致垂直面,所以在多级地垒砌之时,如图29所示,使位于上一级的块材比位于下一级的块材向背面方向错开,这样配置成阶梯状。在各块材的左右端、将块材前部R1与块材背面支撑部R2连结起来的肋板R4、R4的上表面上,设有成为连结部的凹部R41、R41,阶梯式垒砌在一起的各块材与、和其邻接的上一级的块材前部R1的底面部分相嵌合,由此可以防止两块材的错动。这样在通过依次将块材垒砌起来而形成的护墙与护岸的前壁面上,在多块块材的范围内沿上下方向倾斜地、或者曲折地形成了倾斜路径,所述倾斜路径是下降缓斜面R11与平台部R12交替地连续而形成的。

在块材的空洞部R3a、R3b、R3c中填入碎石或沙土,根据所形成的护墙等的倾斜角度不同,配置成上一级的块材比下一级的块材更靠近背面侧的方式,从而可以从暴露的块材空洞部R3a、R3b、R3c的上面部分实现更有效的植被效果。块材前部R1的开口R13a、R13b、R13c成为沿倾斜路径移动的小动物的栖身之所,而且没入水中的部分还可以作为鱼的巢穴。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的其他例子的立体图,图31是将该块材上下颠倒所视状态下的立体图。该例的块材是下述这样的块材:块材前部S1形成为等腰三角形,在倾斜的两条等边上位于块材前部侧的顶面部分构成下降倾斜面S11、S11。形成为相同形状的块材前部S1与块材背面支撑部S2由三条肋板S4、S4、S4连结起来,在这些块材前部S1与块材背面支撑部S2之间,形成空洞部S3,各肋板S4、S4、S4之间的开口与空洞部S3连通。尽管未图示,但与前面的例子的块材同样,可以在块材前部S1上加工出模拟自然石头的凹凸模样,也可以设置与空洞部S3连通的开口。

图32是表示将图30及图31的例子的块材多级地垒砌起来的状态的施工图。利用本例的块材,交替地在横向上排列上下方向相反的块材来形成第1级,在其上一级也同样在横向上排列上下方向相反的块材来形成第2级,通过重复进行这种排列来完成多级地垒砌起来的护墙。第2级比第1级更向背面侧错开而垒砌成阶梯状,这一点与前面的图29的施工例同样,但在本例中如图所示,进而在同一级中,使两条等边朝下配置的块材更向背面侧错开,由此两条等边朝上配置的块材的下降缓斜面S11、S11暴露出来。

结果,在两条等边朝下配置的块材上,块材前部S1的底边部分成为平坦的平台部S12,经由该平台部S12,下降缓斜面S11沿上下方向倾斜地或者曲折地连续,这样形成倾斜路径。图中,显示为格子状模样的部分是填入了碎石或沙土等的空洞部S3,所以通过使块材错开地垒砌起来以使比平台部S12更靠背面侧的空洞部S3的沙土等暴露出来,可以从暴露出来的沙土等上实现植被的生长。

图33使表示本发明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的又一其他例子的立体图。在本例的块材上,在正面所视呈横长方形的块材前部T1与形成为相同形状的块材背面支撑部T2的大致中间位置上,设有正面所视呈大致山形的突起部T5。T5具有相当程度的厚度,利用该厚度,将突起部T5的顶部顶面部分作为平台部T12,并将从该平台部T12向块材左右短延续的斜面作为下降缓斜面T11、T11。这样,在从块材前部T1向背面侧错开的位置上,向上方立设的突起部T5与块材前部之间以及该突起部T5与块材背面支撑部T2之间分别由中央的肋板T4一分为二,从而形成上下连通的空洞部T3a、T3b。

图34是表示将前面图33所示例子的块材多级地垒砌起来的施工状态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在该施工例中,在位于下一级的块材的突起部T5的背面侧即背面支撑部T2上载置下一块块材,由此形成阶梯状的护墙面。如图所示,设于突起部T5的顶部的平台部T12的高度设定为块材前部T1的高度的正好2倍,所以在多级地不分层垒砌的施工状态下,下一级一侧的块材的平台部T12与上一级一侧的块材的块材前部T1的顶面部分连续,这样,形成了从位于下一级的块材的块材前部T1的顶面部分开始经由下降缓斜面T11而通过平台部T12、并与上一级块材的块材前部T1的顶面部分连续而成的倾斜路径。另外,在本例的块材中,也在图中格子状模样所示的空洞部T3a、T3b中填入了碎石或沙土以达到植被效果。

图35是表示将前面图33所示例子的块材多级地垒砌起来的施工状态的其他例子的立体图。在前面的施工例中,多级垒砌的块材在上下级位于相同位置,但在本施工例中,以下述方式配置:按照每一级将块材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错开,并且位于上一级的块材比位于下一级的块材向背面方向错开,这样配置成阶梯状。结果,经过位于下一级的块材的下降缓斜面T11到达平台部T12,在经过位于上一级的块材的块材前部T1的顶面部分而到达下降缓斜面T11,这一段距离比前面的施工例的情况短,所以在已完成了的护墙面上,从第1级的块材上的下降缓斜面T11易于到达下一级的块材上的下降缓斜面T11,从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小动物的动作可以更加顺利。

图36是表示本发明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的又一其他例子的图,图36(a)为主视图,图36(b)为右侧视图。在本例的块材上,也在正面所视呈大致横长六边形状的块材前部U1的上部顶面部分上以平坦的平台部U12为中央向左右方向分别设有下降缓斜面U11、U11,但是备有这些下降缓斜面U11、U11的块材前部U1的上部比没有下降缓斜面的块材前部U1下部更向前面方向突出,在这一点上与前面的例子的块材是不同的。另外,在块材前部U1与块材背面支撑部U2之间没有空洞部,取而代之,设有在块材的顶面侧形成凸部、在块材的底面侧形成凹部的连结部U41,在这一点上也与前面的例子的块材不同。

另外,与前面所说明的例子的块材不同,本例的块材不是用于阶梯状地垒砌起来的情况,而是用于通过垒砌成垂直或者较陡斜度的斜面而形成护墙面的情况。即,图37是表示本例的块材的施工状态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块材的连结部U41以在上下方向上嵌合的方式连续而多级地垒砌起来。在各块材背面支撑部U2与设置斜面之间张设有锚定部件U5,利用该锚定部件U5来固定块材,并且在对各块材进行多级垒砌施工之后,投入背填材料。在垒砌起来的块材作为护墙而完成了的状态下,从避免突出的块材前部U1的上部的下降缓斜面U11与平台部U12连续,从而在完成了的护墙面上形成了在上下方向上倾斜或者折曲的倾斜路径。

另外,在沿垂直方向垒砌本例的块材的情况下,下降缓斜面U11与平台部U12均稍稍向斜下方倾斜,所以希望在这些部分的表面上加工出凹凸状或者粗糙表面状的防滑部。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止小动物的滑落,可以将下降缓斜面U11与平台部U12部分形成为槽状的凹面部。

图38是采用了其他方式作为图36的块材的连结部的例子,图38(a)是主视图,图38(b)是右侧视图,图38(c)是X-X向剖视图。在本例的块材中,采用嵌合槽U42作为连结部,在块材的背面侧的上侧部分与下侧部分以及左右部分上刻有嵌合槽U42。图39是表示该块材的施工状态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在将块材多级地垒砌起来之际,连接板U6以横跨邻接的块材的嵌合槽42的方式嵌入到嵌合槽42之中,由此来实现块材彼此的连结固定。从连接板U6的背面侧至设置斜面之间张设有锚定部件U5,各块材由该锚定部件U5固定着进行垒砌施工之后,投入背填材料。在块材上侧部分的嵌合槽U42上所看到的切槽U43是为了嵌入锚定部件U5而设置的。

通过这样对多块块材进行垒砌施工而形成的护墙,在投入背填材料而完工之际,与前面的例子同样,从壁面向前方突出的块材前部U1的上部的下降缓斜面U11与平台部U12连续,从而在护墙面整体上形成沿上下方向倾斜或者折曲状地连续的倾斜路径。

图40是表示使用又一其他例子的块材进行施工的状态的立体图。本例的块材也在正面所视成横长六边形的块材前部V1的上部顶面部分上以平坦的平台部V12为中央向左右方向分别设有下降缓斜面V11、V11,备有这些下降缓斜面V11、V11的块材前部V1的上部比没有下降缓斜面的块材前部V1下部更向前面方向突出,这一点与前面图36所示的块材是相同的,但是在下述一点,即块材整体在背面支撑部方向上形成得较长、而且设有上面和背面开放的空洞V3这一点上是不同的。如图中的格子模样部分所示,在空洞部V3的内部填入有碎石或沙土等的状态下将多个多块块材多级垒砌起来,这时平台部V12和下降缓斜面V11、V11与空洞部V3的前端部分一起从壁面向前方突出,从而这些平台部V12和下降缓斜面V11、V11连续起来,由此在护墙面整体上形成了沿上下方向倾斜地或者折曲地连续的倾斜路径。

图41是表示本发明的板材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示例子的板材在横长长方形的板主体P1A的前部,在长边方向中央立设有一条凸条P2。在凸条P2的左右端,延伸设置有倾斜肋板P3、P3以对该凸条P2进行保持,凸条P2与两端的倾斜肋板P3、P3之间的部分为凹陷部P4。另一方面,板主体P1A的背面一般形成为没有突起的平坦面,但是为了减轻板材的重量也可以作成为除周边部之外的部分凹陷下去的形状。

图42中示出了将这样的板材贴装固定在已有的壁体前表面上的例子。无论已有的壁体前表面W是光滑表面还是粗糙表面,也不管倾斜角度如何都不会有什么问题。总之,只要是能够贴装固定板材的壁体即可,可以通过合适地选择使用粘接剂或锚定部件等各种固定方法来进行贴装固定。在图示的例子中,将前面图41的板材与比该板材稍短一些的板材组合,来将多个板材分组成三级地从已有壁体的前表面W的下端附近开始连续固定到上端。当然,也可以不分组而直接连续固定成完全的直线。另外,在本例中,作为已有壁体假想的是江河的护墙面,考虑水面位置而从距已有壁体的前表面W的下端有一些距离的位置开始贴装板材,但是当然也可以将已有壁体的前表面W的最下端作为起点。

如图所示,利用倾斜地连续贴装的板材,在邻接的板材之间,各板材上的凸条P2的端部彼此经由倾斜倾斜肋板P3、P3连续,从而在已有壁体的前表面W上形成构成为沿上下方向连续的倾斜面的引导路径。隔着倾斜肋板P3、P3而位于凸条P2的上侧的凹陷部P4成为沿引导路径移动的小动物的休息场所,如果沙土吹入其中并堆积起来还可以生长植被。

图43是表示本发明的板材的其他例子的立体图。与前面图41所示例子的板材相比形状比较复杂,但是也在大致横长长方形状的板主体P1B的前面侧,设有经由设于上端中央的平坦平台部P8向左右方向下方倾斜的第1阶梯P5、P5、和从两端折返并向下方倾斜到下端中央的第2阶梯P6、P6。另外,在第1阶梯P5、P5与第2阶梯P6、P6之间,穿设有横长三角形状的透孔P7、P7。这些透孔P7、P7有时也可以作为小动物的栖身之地。

图44中示出了将这样的板材贴装固定在已有壁体的前表面上的例子。如图所示,板主体P1B以在上下方向上垒砌的方式贴装固定,进而在上一级一侧在贴装固定两个左右,由此来形成构成从已有壁体的前表面W的下端连续到上端的缓斜面的引导路径。

即,以位于最下级的板主体P1B上的第2阶梯P6、P6为起点的引导路径延续到第1阶梯P5、P5,经由各板主体P1B的平台部P8并向位于上一级的板主体P1B上的第2阶梯P6、P6延续,从而区区折折地(之字形地)连续到位于最上级的板主体P1B。

另外,在图44中贴装固定在右侧的板主体P1C的前面侧主体加工成了仿石状的凹凸模样。这样将前面侧主体都加工成凹凸模样的结果,完成了的引导路径的表面也形成为凹凸状或者粗糙表面状,所以可以防止沿引导路径移动的小动物的滑落。

通过在这样的板材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空洞部,可以在贴装固定在已有壁体的前表面上之后实现植被的茂盛生长。图45是表示设有多个空洞部的板主体的例子的立体图,表示将前述的板主体P1B或P1C形成为基本形状、并在第1阶梯P5、P5和第2阶梯P6、P6以及平台部P8与背面板P10之间设有多个空洞部P9的例子。在本例的板主体P1D上,也与前述例子的板主体P1B、P1C同样地,第1阶梯P5、P5、第2阶梯P6、P6以及平台部P8分别构成小动物的引导路径,通过在空洞部P9中填入沙土或碎石等,扎根其中的植物还会为小动物提供隐蔽场所,在板主体P1D贴装固定在没入水中的部分沙海国内的情况下,碎石等的间隙还会成为鱼类的栖身之地。

以上说明的板材是通过贴装固定在已有的壁体前表面上而使用的,在施工现场通过浇注混凝土而进行构筑新的壁体的施工的情况下,使用在混凝土浇注面一侧设有凸条、凹陷部或者阶梯的型箱。例如,形成与图41的板材相对应的单独转印型箱,相对于为了构筑要新设的壁体前表面而设置的型箱,将该单独转印型箱配置固定在恰当的位置上,之后,通过浇注混凝土而完成壁体,这样就在壁体前表面上转印形成了图42所示那样的构成缓斜面的引导路径,所述缓斜面是凸条等沿大致上下方向连续而成的斜面。

另外,在形成与图43所示板材对应的单独转印型箱、并相对于为了构筑要新设的壁体前表面而设置的型箱将该单独转印型箱预先配置固定在恰当的位置上之后,通过浇注混凝土而完成壁体,这样就在壁体前表面上转印形成了图44所示那样的构成缓斜面的引导路径,所述缓斜面是凸条等在壁体前表面上沿大致上下方向连续而成的斜面。特别是在转印面上的引导路径形成部分预先形成为凹凸状或者粗糙表面状之时,完成了的壁体前表面也成为图44的右侧所示那样的状态,可以防止移动的小动物的滑落。

另外,作为型箱,只要是在成为混凝土浇注面一侧的转印面立体雕刻有凸条、凹陷部或者阶梯,则可以利用诸如在钢制或者木制的板上贴装固定发泡聚乙烯等合成树脂发泡体而成的型箱那样的、以往所使用的一般的型箱。

另一方面,在施工现场通过浇注混凝土而进行构筑新的壁体的施工的情况下,如果将型箱用作假型箱即原封不动地作为构造物的装修面的型箱,则将在如图43所例示的板材的背面侧、即混凝土浇注面一侧突出设置有背筋的部件作为型箱。作为背筋,除了以往的假型箱中所使用的钢制的L型脚或锚定部件之外,还可以优选地使用金属制或纤维制的网等。或者,也可以用角钢部件等对垒砌起来的型箱的背面侧进行连结施工。无论哪种方式,都是构筑通过浇注于背面侧的混凝土而一体化了的护墙等,并在完成了的护墙等的前面侧,形成如图44所示那样的、凸条等在壁体前表面上沿大致上下方向连续的构成倾斜面的引导路径。与前述板材的情况同样,如果将引导路径形成部分预先形成为凹凸状或者粗糙表面状,则完成了的壁体前表面也成为图44的右侧所示那样的状态,可以防止移动的小动物的滑落。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在使用多个进行层砌或不分层垒砌而形成壁体之时是游泳的,即使在壁体形成得较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大致连续的状态下形成引导路径(倾斜路径)。这样的倾斜路径,即使是青蛙、蝾螈等两栖类或者萤火虫的幼虫等昆虫类,也可以沿该倾斜路径而从水中向陆上或者从陆上向水中移动。另外,即使存在较高的壁面,小动物也可以沿着倾斜路径移动,所以即使在因护墙等设置工事而隔断了以往的山兽道等小动物的移动路径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新的移动路径,所以可以防止对动物的生息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如果使用以引导路径从斜下方上升到平坦部两侧或者从平坦部两侧向斜上方上升的方式设置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则可以在壁体的斜面上形成复杂的引导路径。

进而,利用将块材前部的顶面部分作成为下降缓斜面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将多块块材多级地垒砌起来,特别是使位于上一级的块材比位于下一级的块材更向背面方向错开地配置成阶梯状,这样即使在壁面形成得较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壁面上形成沿上下方向连续的、小动物容易在其上移动的倾斜路径。

这样的引导路径形成用块材还考虑了植被的问题,植物从填入到空洞部中的碎石或沙土部分经由块材的开口而繁茂生长,从而容易形成能够确保生物的栖身之所的多自然型的壁面,而且由于不管江河的水位变动如何都可以始终保证水边部,所以可以给在水边部生息的生物提供稳定的生态系统。

另外,如果使用本发明的用于构筑备有引导路径的壁体的板材,则可以通过贴装固定在已有护墙或护岸等壁体的前表面部分上,而以适合于该环境下的小生物的生息状况的形状和路径,在壁体前表面上新设沿上下方向连续并且小动物可以在其上移动的引导路径。即使在因壁体设置而隔断了山兽道等小动物的移动路径的情况下,也可以仅仅通过贴装固定在壁体前表面上来不对构造进行大的改造地确保新的移动路径,可以实现生息环境的再生。

另外,如果使用本发明的用于构筑备有引导路径的壁体的型箱,则在通过现场浇注而构筑所要新设的混凝土壁体时,仅仅通过相对于型箱(根据情况有时使用假型箱)的局部或者全部使用本发明的型箱,即能够以适合于该环境下的小生物的生息状况的形状和路径,在壁体前表面上附设沿上下方向连续并且小动物可以在其上移动的引导路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