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附带无线电频率标记通信功能的电子装置

附带无线电频率标记通信功能的电子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附带RF标记通信功能的电子装置,包括:RF标记读写器,具有对RF标记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部和控制该无线通信部的控制部;以及主控制部,可与控制部进行数据通信并控制RF标记读写器,从主控制部对RF标记读写器发送请求响应的数据,并基于来自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响应结果对控制部进行诊断。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6973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510066918.7

  • 发明设计人 杉山诚;青叶久仁彦;

    申请日2005-04-22

  • 分类号H04B17/00;G06K7/10;

  • 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马莹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38:0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6-1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B17/00 授权公告日:20100526 终止日期:20120422 申请日:2005042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5-26

    授权

    授权

  • 2006-0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11-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附带RF标记通信功能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电子装置,有具备通过无线通信对RF标记执行读写的RF标记读写器的电子装置。

在这样的附带RF标记通信功能的电子装置中,通过电子装置包括的主控制部来控制RFID读写器。RF标记读写器由控制部、无线通信部等构成,通过主控制部的控制来驱动无线通信部从而对RF标记执行数据的读写。作为这样的附带RF标记通信功能的电子装置,有日本特开平11-186937号公报、特开平3-121878号公报中记载的装置。

可是,在该电子装置中,有时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对于RF标记的通信差错(读写差错)。作为其原因,有主控制部和RF标记读写器的控制部的连接不正确,或RF标记读写器的控制部或无线通信部损坏,或RF标记不是可与该RF标记读写器进行无线通信的RF标记等。为了对通信差错采取对策而需要原因的确定,但这产生如下问题:必须对上述那样的考虑的原因一个一个确认,需要时间。

特开平11-186937中公开了RF标记读写器的自身诊断技术,但该诊断不是对RF标记读写器的各部分而是仅进行作为整体的动作的确认的技术,所以对于从各种各样的要素中确定原因没有作用。而且,特开平3-121878中公开了打印机的自身诊断技术,但没有对于RF标记的通信差错相关的诊断的记载或启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对于RF标记的通信差错的原因的确定的简化的电子装置。

附带RF标记通信功能的电子装置包括: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对RF标记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部和控制所述无线通信部的控制部;以及主控制部,可与所述控制部进行数据通信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从所述主控制部对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请求响应的数据,并基于来自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响应结果对所述控制部进行诊断。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实现对于RF标记的通信差错的原因的确定的简化的电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标签打印机和主机一同表示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取出的状态的标签用纸的纵截侧视图。

图3是表示标签打印机的电装系统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RF标记读写器诊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RF标记读写器诊断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表示作为附带RF标记通信功能的电子装置连接到主机1,并与该主机1之间可进行数据的发送结构的标签打印机2的应用例。

图1是同时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标签打印机2和主机1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取出的状态的标签用纸3的纵截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标签打印机2使用标签用纸3作为用纸。标签用纸3在长尺状的底纸3a上以规定间隔粘贴多张标签3b,并被保持为卷筒状的结构。各标签3b上嵌入RF标记4。这样的标签用纸3被可自由取出地保持在用纸保持部5中。本实施方式的标签打印机2的结构为,将从用纸保持部5中取出的标签用纸3运送到打印部6从而在标签3b上打字,并从标签发放口7发放打字后的标签3b。而且,在打字之前,在打印部6的上行侧由作为无线通信装置的RF标记读写器8通过无线方式对嵌入标签3b中的RF标记进行规定的信息的读写。这样,标签打印机2为使用由RF标记读写器8对RF标记进行读写的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结构。

打印部6由热敏头9和与该热敏头9对置配置了的压纸滚筒10构成。打印部6中通过热敏头9和压纸滚筒10夹持标签用纸3,通过驱动电机M1(参照图3)来驱动压纸滚筒10转动,从而从用纸保持部5取出标签用纸3并运送。然后,在标签用纸3的运送过程中,热敏头9在标签用纸3的标签3b上打印规定事项。该情况下的规定事项是基于从主机1发送给标签打印机2的打字数据的内容。而且,作为热敏头9的打字方式,采用热复印方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标签打印机2包括油墨色带供给部11,通过该油墨色带供给部11将油墨色带12引导运送到标签用纸3和热敏打印头9之间。这样的油墨色带供给部11的结构为:由支轴13保持的油墨色带12由通过驱动电机M2(参照图3)转动驱动的卷动取出轴14卷动取出,从而运送油墨色带12。

而且,标签打印机2中设置标签检测传感器15等的传感器类别。标签检测传感器15是检测标签3b的传感器。进而,标签打印机2中设置接受操作者操作的操作部16。操作部16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17(参照图3)、各种操作键18(参照图3)构成。

图3是表示标签打印机2的电装系统的方框图。标签打印机2包括主控制部20。主控制部20驱动控制被设置在标签打印机2中的各部分。这样的主控制部20在集中控制各部分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int)21上经由总线22连接有ROM(Read Only Memory)23和RAM(Random Access Memory)24而构成。ROM23是预先存储计算机程序等固定数据的存储器。RAM24是可自由改写地存储各种数据的存储器,具有作为工作区域或图像存储器等的功能。该主控制部20上经由总线22连接有RF标记读写器8、热敏头9、驱动电机M1、M2、标签检测传感器15、LCD17、操作键18等,由此,可进行主控制部20的各部分的驱动控制。

而且,主控制部20上经由总线22连接有数据通信部25。数据通信部25与作为外部装置的主机1之间执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下面说明连接在主控制部20上的RF标记读写器8。RF标记读写器8由控制部31和接受该控制部31的控制的无线通信部32构成。控制部31在CPU33上经由总线34连接ROM35、RAM36、数据通信部37而构成。RAM36中存储有RF标记读写器8的版本信息和各种参数信息。该RAM36由未图示的电池支持。数据通信部37经由总线22连接到主控制部20上。无线通信部32由天线38和从该天线38发送接收电磁波的无线控制部39构成,无线控制部39经由总线34连接到控制部31。该RF标记读写器8中,通过从天线38向RF标记4发送电磁波,从而通过无线方式对RF标记4进行数据的读写。作为对于RF标记读写器8的通过无线通信的读写方式,可以采用静电耦合方式、电磁耦合方式、电磁感应方式、微波方式等各种方式。这里,作为RF标记读写器8的读写对象的RF标记4的结构为可对包括IC芯片和天线(均未图示)的RF标记读写器8通过无线方式发送接收数据。

该RF标记读写器8的控制部31根据从主控制部20发送的读取执行命令和写入执行命令来执行读取动作和写入动作,如果读取成功则将读取了的数据发送到主控制部20,如果写入成功则将表示写入成功的写入成功数据发送到主控制部20。另一方面,如果读取或写入失败,即发生通信差错时,则将表示该情况的通信差错数据发送到主控制部20。以后,为了说明的方便,而不特别区别读取执行命令和写入执行命令而称为读写执行命令,不特别区别读取和写入而称为读写。而且,控制部31根据从主控制部20发送的各种信息请求命令发回响应数据。作为各种信息请求命令,例如有请求RF标记读写器8的版本信息的发送的版本信息请求命令、请求RF标记读写器8的各种参数信息的发送的参数信息请求命令等。控制部31对于版本信息请求命令,将RF标记读写器8的版本信息发送到主控制部20,对于参数信息请求命令,将各种参数信息发送到主控制部20。

接着,简单地说明主机1。主机1包括由没有任何图示的CPU、ROM、以及RAM构成的计算机结构,执行与标签打印机2之间的数据的发送接收。在这样的主机1中,将打字数据发送到标签打印机2并由标签打印机2执行打字动作。

接着,说明构成标签打印机2的主控制部20的CPU21根据例如ROM23中存储了的计算机程序而执行的各种处理。

首先,简单地说明打字处理。如果从主机1接收了打字数据,则驱动驱动电机M1、M2和热敏头9从而执行对标签3b的打字动作。在该打字动作之前,执行对于嵌入标签3b的RF标记4的数据的读写动作。进行对于RF标记4的读写动作时的标签3b被设置于规定的位置,并被停止。规定的位置,具体来说,在RF标记读写器8的可无线通信区域内。这样的位置的控制可以使用标签检测传感器15的标签检测来进行。此时,如果从控制部31接收到发生了对于RF标记4的通信差错(读写差错)的情况,则在LCD17中显示输出该情况,同时通知主机1,并报知操作者。

接着,说明RF标记读写器诊断处理。图4以及图5是表示RF标记读写器诊断处理的流程图。RF标记读写器诊断处理,有在根据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而来自操作部16的指示执行处理的情况,和根据来自作为外部装置的主机1的指示开始处理的情况。首先,说明根据来自操作部16的指示执行处理的情况。

如图4所示,首先,进行待机,直至有来自操作部16的诊断执行命令的输入(步骤S1为“否”)。详细地说,通过操作者的操作键18的操作,从LCD17上显示了的自身诊断菜单中由操作键18选择“RF标记读写器诊断”,从而输入诊断执行命令。

在有诊断执行命令的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1为“是”),作为第一诊断,诊断控制部31的动作状态。具体来说,首先,对RF标记读写器8的控制部31发送版本信息请求命令或参数信息请求命令等信息请求命令(步骤S2),并判断有没有对于其的响应(步骤S3)。在该情况下,包含控制部31对于主控制部20的连接,如果控制部31正常,则控制部31接收该信息请求命令并发回响应数据。如果在没有响应数据的发回时,包含控制部31对主控制部20的连接,控制部31中发生了任何的异常。没有响应数据的发回的判断,例如在发送信息请求命令后,即使过了规定时间也没有响应数据的发回的情况。从而,在有响应数据的情况下,诊断为“控制部31正常”,并将该情况存储在RAM24中(步骤S4)。然后,执行步骤S5以后的第二诊断处理。另一方面,在没有响应数据的发回的情况下(步骤S3为“否”),诊断为“控制部31发生了异常”,并将该情况存储在RAM24中(步骤S10)。然后,进至步骤S8并输出诊断结果。具体来说,在LCD17中显示输出“控制部31发生了异常”的情况。这里,通过步骤S2、S3、S4、S10执行第一诊断部件的功能。

步骤S5以后执行的第二诊断处理是对RF标记读写器8的RF标记4诊断无线通信状态的处理。具体来说,首先,对RF标记读写器8的控制部31发送读写执行命令(步骤S5),并判断对于RF标记4的数据的读写是否成功了(步骤S6)。在该情况下,如果无线控制部39以及RF标记4正常,在通过控制部31的控制而对于无线控制部39的RF标记4的读写动作成功,控制部31对主控制部20发送读取了的数据或写入成功数据。如果在读写失败了的情况下,则控制部31对主控制部20发送通信差错数据。从而,通过接收了读取了的数据或写入成功数据而判断为读写成功了的情况下(步骤S6为“是”),诊断为“RF标记读写器8对于RF标记4的无线通信状态正常”。在该情况下,由于在步骤S4中已经判断为控制部31正常,所以诊断为“RF标记读写器8的整体正常”,并将该情况存储与RAM24中(步骤S7)。然后,在步骤S8中将“RF标记读写器8的整体正常”的情况显示输出在LCD17上。

另一方面,接收通信差错数据,在判断为对于RF标记4的读写失败的情况下(步骤S6为“否”),诊断为“RF标记读写器8对于RF标记4的无线通信状态异常”,并将该情况存储在RAM24中(步骤S9)。然后,在步骤S8中执行诊断结果输出处理。此时的诊断结果的输出在步骤S4中将RAM24中存储了的“控制部31正常”和“RF标记读写器8对于RF标记4的无线通信状态异常”的两者显示输出在LCD17上。这里,通过步骤S5、S6、S7、S9执行第二诊断部件的功能。

接着,说明根据来自作为外部装置的主机1的指示执行诊断处理的情况。另外,对于与根据来自操作部16的指示执行诊断处理的情况同样的部分省略说明。

如图5所示,首先,进行待机,直至通过数据通信部25从主机1接收诊断执行命令(步骤S21为“否”)。在接收了诊断执行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21为“是”),与根据来自上述操作部16的指示执行诊断处理的情况同样,通过步骤S2~S7、S9、S10的处理诊断RF标记读写器8。然后,在步骤S8中输出诊断结果。具体来说,在该情况下,将诊断结果发送到主机1。

如以上所说明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于RF标记读写器8的第一诊断,从主控制部20对RF标记读写器8执行数据发送,并根据对于其的响应结果诊断控制部31的动作状态,从而作为其诊断结果,可以得到“控制部31正常”或“控制部31发生了异常”,所以可以掌握控制部31正常还是异常。

而且,从主控制部20对控制部31发送对RF标记4的无线通信的执行命令,并根据对于其的响应结果来诊断对于无线通信装置的RF标记4的无线通信状态,从而,作为其诊断结果,可以得到“RF标记读写器8对于RF标记4的无线通信状态正常”或“RF标记读写器8对于RF标记4的无线通信状态异常”,所以可以掌握RF标记读写器8对于RF标记4的无线通信状态正常还是异常。

而且,根据“控制部31正常”以及“RF标记读写器8对于RF标记4的无线通信状态正常”的诊断,诊断出“RF标记读写器8整体正常”的情况下,可以掌握“RF标记读写器8整体正常”。

从而,例如,如果在标签打印机2的使用中进行了发生对于RF标记4的通信差错的情况的报知,则操作者执行RF标记读写器8的诊断处理。然后,诊断结果为“控制部31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作为通信差错的原因,可以确定为控制部31自身发生了异常,或者RF标记读写器8的安装不好,控制部31没有连接到主控制部20的其中一个。在该情况下,操作者首先确认RF标记读写器8的连接,如果脱落则正确安装。而且,如果已正确安装,则可以认为控制部31自身发生了异常。

而且,诊断结果为“控制部31正常”并且“RF标记读写器8对于RF标记4的无线通信状态异常”的情况下,作为通信差错的原因,可以确定为无线通信部32是否发生了异常,或RF标记4侧是否有异常的其中一个。作为RF标记4侧的异常,考虑RF标记4没有安装在规定的场所,RF标记4不是RF标记读写器8可读写的RF标记4。操作者首先只要进行RF标记4侧的确认就可以。如果RF标记4侧异常,则纠正它,在RF标记4正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无线通信部32发生了异常。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标签打印机2中,对于RF标记4的通信差错的原因的确定简化。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接受操作者的操作从而输入诊断执行命令的操作部16,诊断部件以输入了诊断执行命令为条件来进行诊断,可以仅由标签打印机2开始诊断处理。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与作为外部装置的主机1执行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部25,诊断部件以从主机1接收了诊断执行命令为条件进行诊断,从而即使操作者不去标签打印机2的位置,也可以开始诊断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无线通信装置以RF标记读写器8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作为无线通信装置,也可以是RF标记读取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附带RF通信功能的电子装置,以标签打印机2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作为附带RF通信功能的电子装置也可以是包括RF标记读写器8或RF标记读取器、并可与RF标记4进行无线通信的电子装置。例如,也可以是包括RF标记读写器8或RF读取器的POS终端、电子秤等。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