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高品质A—21型糊用PVC树脂的配制方法

高品质A—21型糊用PVC树脂的配制方法

摘要

高品质A-21型糊用PVC树脂的配制方法,其助乳化剂高级醇的重量组分为C14H29OH=0-2,C16H33OH=62-68,C18H37OH=36-40,其主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重量比为1∶1.36-1.40,采用微悬浮法生产,制成的A-21型糊用PVC树脂的挥发份不大于0.4%,符合国家标准优等品的质量指标要求,其制成品如人造皮革制品表面平整、光洁、柔顺,无小针孔。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6514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潜江市仙桥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510018116.9

  • 发明设计人 刘涤华;

    申请日2005-01-07

  • 分类号C08F114/06;C08F2/26;C08F4/32;C09J127/06;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33102 湖北省潜江市泽口经济开发区盐化一路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21: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3-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8F114/06 授权公告日:20090715 终止日期:20110107 申请日:200501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7-15

    授权

    授权

  • 2008-07-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8-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领域,特别是用于生产高品质A-21型糊用树脂的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PVC树脂原料制造工艺技术,其生成聚合物即树脂的方法有悬浮法,本体法、乳液法、微悬浮法、混合法等。按其树脂加工工艺分为通用型和糊用型两大类,通用型树脂的制造工艺技术采用悬浮法、本体法,糊用型树脂的制造工艺技术采用乳液法、微悬浮法和混合法。

A-21型糊用PVC树脂的制造工艺采用的是微悬浮法工艺技术,是我国引自日本吉昂(ZEON)公司、钟渊化学公司的工艺技术。该制造方法采用进口的助乳化剂高级醇,其组分以C12醇为主,主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比例(重量份)为1∶2.74左右,其生产的A-21型糊用PVC树脂产品性能指标比较稳定,但其挥发份指标为≤1.8%,远大于我国糊用PVC树脂国家标准(GB15592-1995)中规定的优等品不大于0.4%,一等品不大于0.5%,合格品不大于0.5%的指标,也大于我国其它牌号糊用PVC树脂的指标,由于挥发份含量较高,使得A-21型糊用PVC树脂在加工制品如制人造革时,经过140℃熟化及210℃塑化的加工过程时,易挥发的物质逸出量较多,使制成物的表面不平且有小针孔出现,影响制成品的质量。因此控制A-21型糊用树脂的挥发份含量,成为了提高该产品品质及优等品率,进而提高制成品质量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品质A-21型糊用PVC树脂的配制方法,它制成的A-21型糊用PVC树脂挥发份含量小,原料易得,制造方便。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申请人对A-21型糊用PVC树脂的配制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糊用PVC树脂的挥发份包括水分及挥发性有机物,在现有的树脂生产过程中,若干燥的工序环境不变,树脂中的水分含量就是一定的,因此降低有机挥发份的含量则是在现有工艺条件下减少挥发份的主要途径。而主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助乳化剂高级醇对有机挥发物含量指标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助乳化剂高级醇的碳链长短及其分布,以及与主乳化剂的重量比关系对树脂的有机挥发物含量影响较大。原制造工艺中助乳化剂碳链较短,助乳化效果相对较弱,则通过增加助乳化剂加入量来保证乳化效果,但这样就造成有机挥发物在树脂中的残留,使挥发份含量居高不下。

本发明高品质A-21型糊用PVC树脂的配制方法以氯乙烯、纯水、主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助乳化剂高级醇、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乙酯作为原料,经过预均化,均化、聚合反应、回收罐回收、干燥、收集、研磨后制得成品,其助乳化剂高级醇的组份为(重量份)

C14H29OH                          0-2

C16H33OH                          62-68

C18H37OH                          36-40

主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的比例为(重量份)1∶1.36-1.40

本发明原料的配比为(重量份)

氯乙烯     C2H3CL                100

纯水       H2O                    100

主乳化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

         (C12H25OSO3Na)         0.69

助乳化剂  高级醇                   0.95

其中      C14H29OH               0.0095

        C16H33OH                   0.5985

        C18H37OH                   0.3420

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乙酯         0.04

与原A-21型糊用PVC树脂制造方法中助乳化剂高级醇以C12醇为主,C14醇次之,C16、C18醇很少相比,本发明中高级醇的碳链较长,不仅可保证适宜的乳化效果,降低其助乳化剂的加入量,有效减少了有机挥发物的含量,同时还保证了制成的树脂与增塑剂(DOP)混合物的糊粘度指标符合要求。

按照本发明的配制方法,先将主乳化剂溶解在预先升温到70℃的纯水中,并留一定量纯水为最后冲洗用。再按主乳化剂∶助乳化剂为1∶1.36-1.40的重量比例加入助乳化剂进行混匀。再向预均化罐中加料,依次按比例加入纯水、主、助乳化剂溶液,氯乙烯和引发剂,当预均化罐的液面达到规定高度三分之二时,启动压力节流式均化器,均化,同时向预先抽真空的聚合釜中加料。均化、加料完成后,用纯水冲洗管道及预均化罐、均化器,一并加入到聚合釜中,然后进行升温达到46.5℃时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结束后用釜内压力将得到的聚合物(胶乳)压送到回收罐中,升温到80℃,抽真空,回收未反应的氯乙烯,将其胶乳经喷雾干燥,袋滤收集,得到树脂颗粒,经研磨后制得成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A-21型糊用PVC树脂配制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均采用国产的高级醇产品替代进口的高级醇

实施例1

原料配比

氯乙烯     C2H3CL            100

纯水       H2O                100

主乳化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

          (C12H25OSO3Na)    0.69

助乳化剂  高级醇               0.95

其中      C14H29OH           0.0095

          C16H33OH           0.5985

          C18H37OH           0.3420

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乙酯   0.04

配制方法,按以上原料配比,将主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在预先升温到70℃的纯水中,并按通常惯例留一定量纯水为最后冲洗用。再加入助乳化剂高级醇进行混匀。再向预均化罐中加料,依次按比例加入纯水、主、助乳化剂溶液,氯乙烯和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乙酯,当预均化罐的液面达到规定高度三分之二时,启动压力节流式均化器,均化,同时向预先抽真空的聚合釜中加料。均化、加料完成后,用纯水冲洗管道及预均化罐、均化器,一并加入到聚合釜中,然后进行升温达到46.5℃时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结束后用釜内压力将得到的聚合物(胶乳)压送到回收罐中,升温到80℃,抽真空回收未反应的氯乙烯,将其胶乳经喷雾干燥器干燥,袋滤收集器收集,得到树脂颗粒,经研磨后包装制得成品。

实施例2

原料配比

氯乙烯     C2H3CL               100

纯水       H2O                   100

主乳化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

          (C12H25OSO3Na)       0.69

助乳化剂  高级醇                  0.94

其中      C14H29OH              0

          C16H33OH              0.6016

          C18H37OH              0.3384

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乙酯      0.04

其后配制方法操作同实施例1。

按本发明的实施例,生产的A-21型糊用PVC树脂,其技术性能均可达到以下指标

平均聚合度  1650

挥发份%≤0.4

过筛率%  0.1(325目筛余物)

比粘度    0.420-0.480

混合物:

B型粘度mpa.S  3000-8000

流变量  g/100s≥8.0

NF值NO。。≥3.0

以上指标达到了我国糊用树脂国家标准(GB15592-1995)中优等品的指标要求,其制成品如人造皮革制品表面平整光洁,柔顺,无小针孔。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