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钛合金渗氧-扩散固溶复合表面强化处理方法

一种钛合金渗氧-扩散固溶复合表面强化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合金表面强化处理方法。具体方法为:(1)将钛合金材料置于经过酸洗净化处理的MgO、Al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6321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82894.X

  • 发明设计人 王茂才;马红岩;王东升;

    申请日2004-12-08

  • 分类号C23C8/10;C23C8/80;

  • 代理机构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志伟

  • 地址 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16: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02-04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7-05-09

    授权

    授权

  • 2005-08-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6-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具体为一种钛合金渗氧-扩散固溶复合表面强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钛合金因具有比重小、比强度高、耐蚀性优异以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而在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以及民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硬度低,导致在应用过程中一个最大障碍就是表面耐磨性能问题。零部件的易磨损导致产品的使用成本大大增加。此外,由于钛合金不耐磨损,使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加剧,从而严重影响整个飞行器或机车的安全可靠性能。

渗氧处理是提高钛合金表面硬度的一种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01138775.0),公开了一种钛合金渗氧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处理表面存在氧化膜发脆易脱落的问题,需辅以机械方法除去,并且硬化层浅、表面不光亮。

目前在表面改性方法中,关于钛的渗氧硬化方法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报道。这些方法主要基于氧化的方法在试件表面形成氧固溶层,提高表面层的显微硬度来实现表面强化的目的,但是这些方法在试件表面均不可避免的形成氧化膜层,对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如何直接消除氧化膜的不利影响,更好的利用氧固溶硬化层实现表面强化的目的,是本发明的意图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表面无氧化膜、光亮且渗层深的钛合金表面化学热处理强化方法,即钛合金渗氧-扩散固溶复合表面强化处理方法,本发明在专利申请号为:01138775.0——一种钛合金渗氧的方法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改进的钛合金表面化学热处理强化方法,对钛合金进行表面无膜渗氧强化,从而可以更显著延长钛合金的使用寿命,使其得到更大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航空航天、导弹、汽车等使用的钛合金零部件形状各式各样,形状复杂,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可对其实行整体、均匀、一体强化处理,具体的工艺方法为:

(1)将钛合金材料置于经过酸洗净化处理的MgO、Al2O3、SiO2、C粉等介质中,在普通空气炉中加热750~850℃,保温30min~600min;

(2)然后将处理的试件置于封闭装置中,在800~900℃的温度下,保温10~50h。利用该方法可对钛合金试件表面进行氧的固溶硬化处理,以此提高钛合金表面的显微硬度,达到强化的目的。

所述的介质可以经过酸洗净化处理。

所述的介质粒度在360目~10目之间。

所述的封闭装置是在高温合金的上表面钻拓宽孔,将经预渗氧处理试件放入孔洞中,上表面采用高温合金圆片作挡板,采用脉冲激光器将上表面的孔缝隙焊封起来,再用手工电弧焊将焊缝再加厚焊一道,使预渗氧处理试件完全密封,以确保高温加热过程中孔洞的密闭性。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不需要使用真空室等复杂的设备,工艺方法简单,实验操作容易;表面可实现无氧化膜渗氧,可直接消除氧化膜的不利影响,表面光亮;可处理复杂形状的零件;硬化效果好、均匀,渗层深度大、且可以控制,大大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成本低,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2、利用本发明方法可对钛合金试件表面进行氧的固溶硬化处理,以此提高钛合金表面的显微硬度,达到强化的目的。用本发明方法可实现合金表层的硬度达到HV500kg/mm2以上,氧的固溶硬化深度为40~200μm。

3、航空航天、导弹、汽车等使用的钛合金零部件形状各式各样,形状复杂,本发明可对其实行整体、均匀、一体强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简易实验封闭装置示意图。

图2a为实施例1钛合金TC11经复合处理后表层XRD物相分析曲线。

图2b为实施例1钛合金TC11经复合处理后表层显微硬度曲线。

图3a为实施例2钛合金TC11经复合处理后表层XRD物相分析曲线。

图3b为实施例2钛合金TC11经复合处理后表层显微硬度曲线。

图4a为实施例3钛合金TC11经复合处理后表层XRD物相分析曲线。

图4b为实施例3钛合金TC11经复合处理后表层显微硬度曲线。

图5a为实施例4钛合金BT9经复合处理后表层XRD物相分析曲线。

图5b为实施例4钛合金BT9经复合处理后表层显微硬度曲线。

图6a为实施例5钛合金BT20经复合处理后表层XRD物相分析曲线。

图6b为实施例5钛合金BT20经复合处理后表层显微硬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简易实验封闭装置示意图,即在高温合金1中钻孔洞,在高温合金1的上表面钻拓宽孔11,将经预渗氧处理试件2放入孔洞中,上表面采用高温合金圆片3作挡板,采用Nd:YAG脉冲激光器将上表面的孔缝隙焊封起来,再用手工电弧焊将焊缝再加厚焊一道,使预渗氧处理试件2完全密封,以确保高温加热过程中孔洞的密闭性。

实施例1

钛合金表面硬度低,不耐磨损,为了提高其表面硬度,本例采用的材料为TC11双相钛合金,进行表面渗氧-扩散固溶复合强化处理,具体步骤如下:将钛合金材料置于经过酸洗净化处理的介质MgO中,介质MgO粒度为200目~360目,在普通空气炉中加热750℃,保温120min,表面未见明显的氧化膜存在;然后将处理的试件清洗干净并吹干后置于封闭装置中,在850℃的温度下,保温20h。氧固溶层的显微硬度可以达到HV460,渗层深度可以达到50μm。表面光滑,无氧化膜存在。

如图2a-b所示为复合处理后表层的XRD物相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结果。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

将钛合金材料置于经过酸洗净化处理的介质Al2O3中,介质Al2O3粒度为200目~360目,在普通空气炉中加热800℃,保温90min,表面形成极少量氧化膜;然后将处理的试件置于封闭装置中,在800℃的温度下,保温50h。氧固溶层的显微硬度可以达到HV490,渗层深度可以达到70μm。表面光滑,无氧化膜存在。

如图3a-b所示为复合处理后表层的XRD物相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结果。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

将钛合金材料置于经过酸洗净化处理的介质SiO2中,介质SiO2粒度为30目-40目,在普通空气炉中加热850℃,保温60min,表面形成少量氧化膜;然后将处理的试件置于封闭装置中,在900℃的温度下,保温10h。氧固溶层的显微硬度可以达到HV520,渗层深度可以达到90μm。表面光滑,无氧化膜存在。

如图4a-b所示为复合处理后表层的XRD物相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结果。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

本例采用的材料为俄罗斯牌号双相钛合金BT9,将钛合金材料置于经过酸洗净化处理的介质C粉中,介质C粉粒度为100目~200目,在普通空气炉中加热750℃,保温600min,表面形成氧化物;然后将处理的试件置于封闭装置中,在850℃的温度下,保温20h。氧固溶层的显微硬度可以达到HV600,渗层深度可以达到130μm。表面光滑,未检测到氧化膜存在。

如图5a-b所示为复合处理后表层的XRD物相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结果。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

本例采用的材料为俄罗斯牌号近α-钛合金BT20,将钛合金材料置于经过酸洗净化处理的介质Al2O3中,介质Al2O3粒度为10目-30目,在普通空气炉中加热850℃,保温90min,表面形成氧化物;然后将处理的试件置于封闭装置中,在850℃的温度下,保温20h。氧固溶层的显微硬度可以达到HV620,渗层深度可以达到150μm。表面光滑,未检测到氧化膜存在。

如图6a-b所示为复合处理后表层的XRD物相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结果。

另外,经试验表明,本发明将钛合金材料置于经过处理的介质中,在大气气氛下,普通空气炉中加热750~850℃的范围内,保温30min~600min;然后将处理的试件置于封闭装置中,在800~900℃的范围内,保温10~50h,均可在钛合金试件表面形成较深的氧固溶硬化层。本发明适用于双相钛合金、近α-钛合金以及α-钛合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