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获得具有图像振动校正的摄影图像的摄影装置和方法

用于获得具有图像振动校正的摄影图像的摄影装置和方法

摘要

一种摄影装置,包括:一个探测单元,用来抽取在多个图像的每个图像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并且探测在另一个图像上的特征点相对于在参考图像上的特征点的运动;一个坐标转换单元,用来进行其它图像的坐标转换,以便根据探测单元的探测结果,使在其它图像上的特征点与在参考图像上的特征点相匹配;一个合成单元,用来合成参考图像和由坐标转换单元使之经受坐标转换的其它图像;一个确定单元,用来确定能否由探测单元抽取来自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获得的多个图像的特征点;及一个报警单元,用来在确定单元不能抽取特征点时向用户报警。由此能提供一种用户友好的摄影装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7489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佳能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42810.X

  • 发明设计人 鹫巢晃一;

    申请日2004-05-26

  • 分类号H04N5/225;H04N 5/30;

  • 代理机构11256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王茂华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51: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01-14

    授权

    授权

  • 2005-04-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2-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校正由于手的运动(手振动)而由照相机振动引起的图像振动来提高摄影图像的精度的摄影装置、和一种用来获得摄影图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当今的照相机,自动完成用于摄影的所有重要任务,如确定曝光时间、焦距调整等,并且大大地减小了拍摄不良照片的可能性,即使对于不熟悉照相机操作的用户也是如此。况且,最近,已经研究了用来防止由于手的运动(手振动)而由照相机振动引起的图像振动的振动校正系统,并且已经除去导致不良摄影的几乎所有因素。

现在,简要地对关于用来防止手振动影响拍摄画面的振动校正系统进行描述。

在摄影时施加到照相机上的手振动通常具有在约1至10Hz范围内的振动频率,并且作为即使当这种手振动在曝光时作用于照相机上时也获得没有图像振动的摄影图像的基本概念,有一种光学振动校正系统,其中探测由手振动造成的照相机的振动,并且按照探测结果在一个与照相机的光轴正交的表面内移动一个补偿透镜。

就是说,为了拍摄没有图像振动的画面,即使由手运动造成的照相机振动发生时,也需要:首先,精确地探测由手振动造成的照相机振动,及然后,校正由手振动造成的照相机的光轴的变化。

在理论上,图像振动能按如下校正:在照相机中包括一个振动探测单元,该振动探测单元包括一个校正透镜,使用加速度仪、角加速度仪、振动陀螺、激光陀螺等来探测加速度、角加速度、角速率(速度)、及角位移等;按照作为适当的探测结果进行计算;及根据来自振动探测单元的由手运动造成的照相机振动的探测信息,驱动振动校正光学装置,以便与照相机的摄影光轴偏心。

日本专利No.3,110,797公开了一种通过重复摄影多次、并在校正每个图像中的偏移的同时合成如此得到的多个图像,而来获得具有长曝光时间的摄影图像,即合成图像,的方法,多次中的每一次是如此之短,从而在每次中由手运动造成的照相机振动可忽略。

最新的数字照相机已经变得比银盐紧凑型照相机更紧凑。具体地说,包括VGA级图像传感器的照相机在尺寸方面已经变得足够紧凑,以便装入可携带电子设备(例如,蜂窝电话)中。

在这样的环境下,在光学振动校正系统包括在照相机中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减小振动校正光学装置的尺寸,或者减小振动探测单元的尺寸。

然而,在振动校正光学装置中,尺寸减小受到限制,因为需要以高精度支撑和驱动补偿透镜。当前采用的振动探测单元大都使用惯性力,由此导致其中减小振动探测单元的尺寸使探测灵敏度变坏的问题,所以不能进行高精度振动校正。

而且,作用到照相机上的振动例子包括其中心是预定轴线的角振动、和其中照相机在水平方向上振动的平移振动,并且尽管光学振动校正系统能校正角振动,但它不能处理平移振动,因为这种系统利用惯性力。特别是,有照相机越紧凑这种平移振动越大的趋势。

另一方面,作为另一种振动校正系统,有一种通过根据成像元件的输出探测图像的运动向量,如在使用摄像机的运动摄影中采用的那样,并且改变图像的读出位置以便与运动向量匹配来获得无振动动画的方法。

在使用这样一种方法的情况下,有其中整个产品尺寸能减小的优点,因为诸如上述振动校正光学装置和补偿透镜之类的专用振动探测单元不是必需的。然而,用于摄像机的这种振动校正系统不能简单地作用在数字照相机上。这种原因将在下面描述。

每当读出图像时抽取在摄像机中的运动向量,例如,在每秒抽取15帧图像的情况下,通过比较这些抽取的图像探测运动向量。然而,在使用数字照相机拍摄静止图像的情况下,通过把图像与摄像机比较不能探测运动向量,因为数字照相机进行对物体的单次曝光。因而,不能把用于摄像机的振动校正系统简单地应用于数字照相机。

另一方面,就在日本专利No.3,110,797中公开的振动校正方法而论,重复摄影多次,从而在较长时间跨度上进行摄影。因而,有不必采用这种方法增加无意不良摄影的可能性,如被摄物的运动。用户需要注意采用这种振动校正方法的条件,由此导致一种与使用单次曝光来进行摄影的普通摄影方法相比难以操纵的系统。下面将详细描述。

就数字照相机而论,不像银盐照相机,能自由地改变图像传感器的灵敏度(成像灵敏度)。因而,即使在暗被摄物中提高成像灵敏度也能防止影响图像的某一振动水平。摄影灵敏度能通过照相机的自动设置而自动设置,或者用户自己手动地设置。

如上所述,就数字照相机而论,比银盐照相机有确定振动校正必要性的更多参数,从而用户自己更难以确定振动校正是否必要,由此导致用户难以操纵的系统。

况且,有上述振动校正方法可能使用户难受的可能性,因为每当进行摄影时就进行多次曝光。

此外,就这种振动校正方法而论,尽管通过在图像上特征点的变化确定在图像之间的位移以便校正图像的偏移,但在图像上的特征点不能以可靠方式抽取的情况下,或者在探测不到特征点的位移即使能识别在图像上的特征点的情况下,不能精确地校正在图像之间的偏移。

就是说,在抽取到不正确特征点的情况下,即使实际上手振动没有出现也进行额外的校正,由此导致意外产生具有大振动水平的图像的可能性。

而且,尽管当不能探测特征点的位移时合成图像而不校正,但在合成的图像中出现由手运动(手振动)造成的图像振动,这常常比被摄物的运动大。这是因为进行划分的多次曝光需要的曝光时间比进行单次曝光需要的曝光时间长,以便得到适当的曝光。因而,有为了进行振动校正而进行多次曝光将意外产生更模糊的图像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与银盐照相机的光学振动校正系统或用于数字照相机或摄像机的振动校正系统不同的振动校正系统的摄影装置,更具体地说,提供一种能够使用户操纵容易且防止不良摄影发生的摄影装置。

换句话说,在本发明中,一种数字照相机装置通过重复短曝光时间的多次曝光、和合成用这些曝光获得的多个图像同时校正在图像(合成图像)之间的偏移来得到具有长曝光时间的摄影图像,该短曝光时间是如此之短以至于照相机振动是可忽略的,在安装在这种数字照相机装置上的情况下,照相机自动确定是否进行振动校正动作,以便防止不良摄影发生,并且也提供一种其使用不会使用户难受的摄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摄影装置具有用来进行被摄物的光电转换的图像传感器,以便合成通过来自图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所顺序获得的多个图像而得到摄影图像,所述摄影装置包括:一个探测单元,抽取在多个图像的每个图像中的特征点,并且探测在另一个图像上的特征点相对于在参考图像上的特征点的运动;一个坐标转换单元,进行其它图像的坐标转换,以便根据探测单元的探测结果,使在其它图像上的特征点与在参考图像上的特征点相匹配;一个合成单元,合成参考图像和由坐标转换单元使之经受坐标转换的其它图像;一个确定单元,确定能否由探测单元抽取在摄影之前来自图像传感器所获得的图像之一的至少一个特征点;及一个报警单元,在确定单元不能抽取特征点的情况下向用户报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摄影装置具有用来进行被摄物的光电转换的图像传感器,以便合成通过来自图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所顺序获得的多个图像而得到摄影图像,所述摄影装置包括:一个探测单元,抽取在多个图像的每个图像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并且探测在另一个图像上的特征点相对于在参考图像上的特征点的运动;一个坐标转换单元,进行其它图像的坐标转换,以便根据探测单元的探测结果,使在其它图像上的特征点与在参考图像上的特征点相匹配;一个合成单元,合成参考图像和由坐标转换单元使之经受坐标转换的其它图像;一个确定单元,确定能否由探测单元探测在摄影之前来自图像传感器所获得的多个图像的特征点的运动;及一个报警单元,在确定单元不能探测特征点运动的情况下向用户报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一种摄影装置具有用来进行被摄物的光电转换的图像传感器,以便合成通过来自图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所顺序获得的多个图像而得到摄影图像,所述摄影装置包括:一个探测单元,抽取在多个图像的每个图像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并且探测在另一个图像上的特征点相对于在参考图像上的特征点的运动;一个坐标转换单元,进行其它图像的坐标转换,以便根据探测单元的探测结果,使在其它图像上的特征点与在参考图像上的特征点相匹配;一个合成单元,合成参考图像和由坐标转换单元使之经受坐标转换的其它图像;及一个控制单元,确定能否由探测单元抽取来自图像传感器所获得的多个图像的特征点,并且在不能抽取特征点的情况下禁止通过合成多个图像而得到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一种摄影装置具有用来进行被摄物的光电转换的图像传感器,以便合成通过来自图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所顺序获得的多个图像而得到摄影图像,所述摄影装置包括:一个探测单元,抽取在多个图像的每个图像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并且探测在另一个图像上的特征点相对于在参考图像上的特征点的运动;一个坐标转换单元,进行其它图像的坐标转换,以便根据探测单元的探测结果,使在其它图像上的特征点与在参考图像上的特征点相匹配;一个合成单元,合成参考图像和由坐标转换单元使之经受坐标转换的其它图像;及一个控制单元,确定能否由探测单元探测来自图像传感器所获得的多个图像的特征点的运动,并且在不能探测特征点的运动的情况下禁止通过合成多个图像而得到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一种摄影装置具有用来进行被摄物的光电转换的图像传感器,以便合成通过来自图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所顺序获得的多个图像而得到摄影图像,所述摄影装置包括:一个抽取单元,抽取在多个图像的每个图像上至少一个预定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一个探测单元,探测在多个图像的另一个图像上的特征点相对于在参考图像上的特征点的运动;一个坐标转换单元,进行其它图像的坐标转换,以便根据探测单元的探测结果,使在其它图像上的特征点与在参考图像上的特征点相匹配;一个合成单元,合成参考图像和由坐标转换单元使之经受坐标转换的其它图像;及一个控制单元,按照到被摄物的距离改变预定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一种具有用来进行被摄物的光电转换的图像传感器的摄影装置,该摄影装置能够设置:第一摄影模式,以便合成通过来自图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所顺序获得的多个图像而得到摄影图像;和用来获得单个图像的第二摄影模式,以便得到摄影图像,该摄影装置包括:一个探测单元,抽取在多个图像的每个图像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并且探测在另一个图像上的特征点相对于在参考图像上的特征点的运动;一个坐标转换单元,进行其它图像的坐标转换,以便根据探测单元的探测结果,使在其它图像上的特征点与在参考图像上的特征点相匹配;一个合成单元,合成参考图像和由坐标转换单元使之经受坐标转换的其它图像;一个光测量单元,着重对图像的背景区域的亮度测量光;及一个选择单元,根据光测量单元的光度测量结果,选择第一摄影模式和第二摄影模式的一种摄影模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结构,重复在短曝光时段中的多次曝光,多次曝光的每一次足够短以至于影响图像的振动是可忽略的;合成由这些曝光得到的多个图像,同时校正在图像之间的偏移;结果,得到具有长曝光时段的摄影图像(合成图像);及进一步,照相机能自动确定是否应该进行上述动作,由此防止不良拍照发生,并且也提供一种用户友好的摄影装置而不使用户难受。

而且,例如,在主要被摄物,如人,远离摄影装置的情况下,静止被摄物,如背景被取在摄影屏幕中,这种静止不动的被摄物被选择为用来抽取特征点的区域,由此使得根据由手的运动(手振动)造成的图像振动能够精确地探测特征点的运动,精确地进行图像坐标转换,及因此得到一种优良的摄影装置,在该摄影装置中,图像不受由手的运动造成的图像振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主要被摄物靠近摄影装置的情况下,主要被摄物被取在整个摄影屏幕中,由此使得能够从图像上的任意区域抽取特征点。

此外,根据到被摄物的距离(例如,在屏幕内的预定区域的位置或大小)改变用来抽取特征点的预定区域允许精确的图像坐标转换,由此使得能够得到不受由于手的运动引起的振动影响的优良摄影图像。

参照附图由优选实施例的如下描述将明白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特征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照相机的方块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坐标转换的解释图。

图3A和3B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特征点抽取区域的解释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合成的解释图。

图5包括图5A和5B,是表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摄影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特征点抽取区域的解释图。

图7包括图7A和7B,是表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摄影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计时图,表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摄影处理动作。

图9包括图9A和9B,是表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摄影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表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照相机(摄影装置)的配置。来自摄影镜头11的入射光通量(摄影光)受到通过光圈13a的光量的限制,并且然后通过快门12a在成像单元19处经受图像形成。

成像单元19由诸如MOS、CCD等之类的半导体图像传感器形成,并且在接受摄影光时,成像单元19输出与光量相对应的电信号(图像信号)。一个成像驱动单元16按照来自一个摄影控制单元18的指令驱动成像单元19。因而,图像信号由成像单元19累积和读出。

摄影镜头11由多光学镜头组形成,使这些光学镜头组的一部分或全部从AF驱动电机14a接收驱动力,以便在光轴10上运动,并且在焦点中的预定位置停止,由此进行焦点调整。通过接收来自一个焦点驱动单元14b的驱动信号驱动AF驱动电机14a。

而且,摄影镜头11的光学镜头组的一部分通过从一个变焦距驱动电机15a接收驱动力在光轴10上运动,并且在一个预定变焦距位置处停止,由此改变摄影视角。变焦距驱动电机15a通过从焦距驱动单元15b接收驱动信号而被驱动。

光圈13a具有多个光圈片,这些光圈片通过从一个光圈驱动单元13b接收驱动力而被致动,以便改变用作光通过开口(光圈的孔径)的开口面积。快门12a具有多个快门片,这些快门片通过从一个快门驱动单元12b接收驱动力打开/关闭用作光通过开口的固定开口部分。以这种方式,控制入射在成像单元19上的光通量。

一个照明装置16a通过按照摄影条件(被摄物的亮度等)从一个照明驱动单元16b接收驱动信号而被驱动。一个用来通知用户摄影动作的扬声器17a通过从发声驱动单元17b接收驱动信号而被驱动。

焦点驱动单元14b、变焦距驱动单元15b、光圈驱动单元13b、快门驱动单元12b、照明驱动单元16b、及发声驱动单元17b由摄影控制单元18控制。

当摄影控制单元18从一个释放操作单元12c、一个光圈操作单元13c、一个变焦距操作单元15c、一个照明操作单元16c、或一个振动校正操作单元120接收操作信号时,摄影控制单元18致动与这个输入操作信号相对应的动作。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光圈13a的光圈孔径和照明装置16a的发光可以由照相机自动设置,或者可以通过用户操作光圈操作单元13c或照明操作单元16c人为地设置。

摄影控制单元18根据由一个以后描述的信号处理单元111获得的图像信号测量被摄物的亮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快门13a的光圈孔径和快门12a的关闭计时(曝光时段)。况且,摄影控制单元18根据来自信号处理单元111的输出获得摄影镜头11的焦点位置同时驱动焦点驱动单元14b。

从成像单元19输出的视频信号由一个A/D转换器110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便输入到信号处理单元111。信号处理单元111进行诸如由输入信号形成亮度信号、颜色信号等的信号处理,以便形成彩色视频信号。

经受由信号处理单元111的信号处理的视频信号经一个信号切换单元112输入到一个第一图像补偿单元117a和第二图像补偿单元117b。

图像补偿单元117a和117b对输入信号进行γ校正和补偿。从图像补偿单元117a和117b输出的信号输入到一个显示单元118和存储单元119,并且摄影图像被显示在显示单元118上,并且也存储到存储单元119。

当用户操作振动校正操作单元120以便设置振动校正模式(通过从成像单元19读出多个图像、并且然后合成这些图像来校正影响图像的振动以产生一个静止图像(摄影图像)的摄影模式)时,进行下面描述的动作。

首先,当用户进行一个释放按钮(释放操作单元12c)的半按下动作时,致动摄影准备动作(焦点调整动作、光测量动作等)。摄影控制单元18根据由光测量动作得到的光测量值设置快门12a的关闭计时(曝光时段)和光圈13a的光圈孔径。

一般地,在振动校正模式中的摄影时的摄影条件下要拍摄的大多数被摄物较暗。在这样一种较暗被摄物的情况下,由一次时间曝光(正常摄影)得到适当曝光的摄影要求在整个长时段曝光期间完全打开光圈。

因而,对于在振动校正模式中的摄影,把在正常摄影中使用的曝光时段划分成多个短曝光时段,并且在多个划分的时间内重复曝光(从成像单元19读出图像)。当把曝光时段划分成这样的短曝光时段时,尽管由每次曝光得到的每个图像单个呈现不足的曝光,但这些图像也几乎不呈现由手振动造成的干扰。

其次,在已经完成多次曝光之后,合成多个图像以产生具有改进曝光的一个图像。然而,当进行多次曝光时,即使由这些曝光得到的每个图像没有图像振动,在连续(连贯)曝光期间由于手振动有时会引起在图像之间的组成的微小偏移。合成这些图像而没有任何校正动作导致具有与每个图像的组成的偏移相对应的图像振动的图像。

因而,在本发明中,对于每个图像进行以后描述的坐标转换,以便校正由组成造成的图像振动。在本实施例中,在连续(连贯)曝光期间在每次摄影时从成像单元19输出的图像信号在A/D转换单元110处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且然后在信号处理单元111处经受信号处理。

在通过操作振动校正操作单元120已经设置振动校正模式的情况下,从信号处理单元111输出的图像数据经信号切换单元112被输入到一个图像存储单元113,从而堵塞到第二图像补偿单元117b的输入。

图像存储单元113存储从成像单元19读出的所有多个图像。一个位移探测单元114抽取在图像存储单元113中存储的多个图像的每个图像的特征点,以便确定这个特征点的位置坐标。

例如,如图2中的框121a所示,让我们假定拍摄以建筑物123a作为背景而站着的人122a的画面的情形。在这时,进行多次曝光,如在框121b中所示,有时得到由手振动造成的具有相对于框121a的组成偏移的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位移探测单元114通过边缘探测抽取窗口124a的边缘125a作为特征点,边缘125a是位于框121a的屏幕内的一个周边区域处的建筑物123a的高亮度点。以相同方式,位移探测单元114通过边缘探测抽取在框121b中的屏幕内的窗口124b的边缘125b作为特征点。

其次,坐标转换单元115把由位移探测单元114抽取的特征点125a和特征点125b相比较,并且校正这种差别(坐标转换)。就是说,坐标转换单元115进行坐标转换,从而把框121b的特征点125b重叠在框121a的特征点125a上,如图2中由箭头126指示的那样。

现在,下面描述为什么从摄影屏幕的周边区域抽取了特征点的原因。

在多种情况下,主要被摄物位于靠近屏幕的中心,主要被摄物是人。这时,由于被摄物的可能移动,从其中主要被摄物所处的区域内抽取特征点可能不利。

换句话说,不仅用户的手振动而且被摄物的移动在多次曝光期间都重叠在要摄影的图像上,从而有时根据被摄物的运动进行图像的坐标转换。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坐标转换以便得到主要被摄物的适当组成,所以可以认为能得到适当的图像;然而,一般地,人的移动较复杂,并因而,探测精度大大地取决于其中选择特征点的主要被摄物的位置。

例如,选择人(主要被摄物)的眼睛作为特征点可能受眨眼的影响,或者选择手末端作为特征点可能容易受手运动的影响,导致与被摄物本身的真实运动不同的运动的解释。

因而,即使进行其上已经形成单个特征点的人的图像的坐标转换,这个人图像的全部没有适当地经受坐标转换,并且进一步,在合成多个图像以便进行坐标转换的情况下,坐标位置对于每个图像变化,所以不能得到希望的图像。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选择静止被摄物,如背景,作为在图像的坐标转换中用于特征点的抽取区域,得到优选的合成图像。另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表明由被摄物的运动造成的上述不利影响。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消除由多次曝光的被摄物运动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第一次曝光时单独将照明光投射在被摄物上。注意,这种照明光不限于第一次曝光,并且可以在多(N)次曝光的第n次投射到被摄物上,其中N≥n≥1,并且N是任意数。况且,投射光的次数能设置成适当的。

这里,让我们说,使用照明装置16a得到的图像是第一图像,另一方面,使用除照明装置16a之外的装置得到的多个图像是第二图像组的成员。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组的成员之间出现如下差别以及上述的组成偏移。就是说,其上投射照明光的被摄物的区域的亮度与第二图像组的每个图像的相同区域的亮度不同。

现在,在第一图像中其上投射光的被摄物具有足够的曝光;另一方面,其上没有投射照明光的被摄物具有不足的曝光。一般地,诸如人之类的主要被摄物靠近照相机,所以照明光能到达被摄物,由此得到足够的曝光;另一方面,其背景典型地离照相机较远,所以足够的照明光不能到达,由此产生不足的曝光。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对用于具有不足曝光的背景的第二图像组的组成偏移进行坐标转换的同时,通过合成补足不足的曝光。

图3A和3B描述一种使用位移探测单元114抽取特征点的方法。图3A表明使用照明装置16a的第一图像127,而图3B表明不使用照明装置16a的第二图像组的一个成员(一个图像128表示为例子)。

就第一图像127而论,人122a是亮的,因为其上投射照明光;然而,就第二图像组的成员128而论,人122b是暗的,因其上不投射照明光。另一方面,在第一图像127与第二图像128之间其上不投射照明光的背景的亮度(例如,建筑物123a和123b)不变。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关于亮度没有变化的背景区域具有不足的曝光,因为照明光没有投射在背景上,并由此把该区域选择为用来抽取特征点的区域。

位移探测单元114使用边缘探测抽取窗口边缘125a和125b作为在第一图像127与第二图像128之间没有亮度变化的区域中的特征点(建筑物123a和123b),窗口边缘125a和125b是高亮度点。

其次,坐标转换单元115以在图2中描述的相同方式,把在第一图像127上的特征点125a与在第二图像128上的特征点125b相比较,并且然后进行其差别的坐标转换。就是说,进行第二图像128的坐标转换,从而在第二图像128上的特征点125b被重叠在第一图像127上的特征点125a上。

其次,得到用于在第二图像组中其它图像的相应特征点(等效于特征点125b的点)的坐标,进行(第二图像组的)每个图像的坐标转换,从而这个特征点被重叠在第一图像127中的特征点125a上。

尽管为了描述目的这里得到每个图像的特征点的坐标,但在实际中,进行在第一图像127的特征点与第二图像组的每个图像的特征点的相关计算,并且位移探测单元114得到与每个特征点相对应的象素的变化作为运动向量,导致获得特征点的变化。

注意,特征点的抽取不限于一个点,而是,可以进行排列,其中预先抽取多个特征点,并且根据这些抽取特征点得到运动向量的平均值、或一个标量最小值,由此能得到特征点的变化。这里,以上最小值被用作特征点变化的原因是选择一个最小可动特征点,因为在摄影屏幕内选择的特征点有可能本身运动。

在坐标转换单元115处经受坐标转换的图像数据被输出到一个图像合成单元(合成单元)116,并且图像合成单元116合成第一图像127和经受坐标转换的每个图像,以便创建一个图像(静止图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把使用照明装置16a得到的第一图像127设置为参考图像,并且进行第二图像组128的每个图像的坐标转换,从而把每个图像重叠在该参考图像上。

现在,将描述在合成图像时把第一图像127设置为参考图像的原因。

在如图2中所示合成具有组成的偏移的两个图像的情况下,产生一个其中两个图像不重叠的区域129,如图4中所示。因而,图像合成单元116从重叠图像区域修整区域129,并且然后只有其中重叠两个图像的区域经受扩散补充,以便恢复原始框尺寸。

现在,第一图像127是使用照明装置16a得到的图像,所以该图像在第一图像127和第二图像组128中具有最适当的图像信息。因此,为了修整第一图像127的一部分,把第一图像127优选设置为参考图像,第二图像组的每个图像重叠在该参考图像上(与其合成)。

在数字图像的情况下,即使通过增大其增益能校正具有不足曝光的图像,但增大增益导致增大噪声,由此得到视觉不良的图像。

然而,在通过合成多个图像增大整个图像的增益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得到具有大S/N比的图像,因为平均每个图像的噪声;因此,抑制噪声以便优化曝光。换句话说,例如,允许噪声,使用灵敏成像单元19进行几次曝光,并且然后对这些图像进行平均而减小包括在每个图像中的随机噪声。

在图像合成单元116中合成的图像数据被输入到第一图像补偿单元117a,以便进行γ校正和压缩,并且然后把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单元118上作为摄影图像,并且也存储在存储单元119中。

图5包括图5A和5B,是概括根据本实施例的照相机的摄影动作的流程图,并且该流程图在把照相机的电源接通时开始。

在步骤#1001,流程等待,直到通过用户进行释放按钮的半按下操作而接通开关SW1,并且然后,当接通开关SW1时,流程转到步骤#1002。

在步骤#1002,成像单元19进行摄影。摄影控制单元18驱动AF驱动电机14a,以便使摄影镜头11在光轴方向上运动,同时根据来自信号处理单元111的输出探测摄影图像的对比度。

其次,摄影控制单元18使摄影镜头11的驱动在探测到对比度的波峰时停止,以便把照相机的摄影光学系统带入聚焦状态(归因于上升方法的AF)。注意,使用已知相位-对比度探测方法可以进行焦点调节。

况且,摄影控制单元18根据来自成像单元19的输出得到被摄物的亮度。在这时,摄影控制单元18独立地测量摄影屏幕的中央区域(其中主要被摄物最可能在的区域)和其周边区域,并且根据这些测量结果计算用于整个屏幕的最适当曝光值。

在步骤#1003,摄影控制单元18把由成像单元19拍摄的图像显示在提供在照相机外表的液晶显示单元等(显示单元118)上。以这种方式,用户能通过一个光学取景器(未表示)、上述的液晶显示器、或提供在照相机外部的类似装置观察摄影图像。

在步骤#1004,摄影控制单元18确定用户是否操作了振动校正操作单元120而启动振动校正模式;流程然后在振动校正模式是开的情况下转到步骤#1005,否则,流程转到步骤#1025。

首先进行关于在振动校正模式是开的情况下的流程的描述。

在步骤#1005,摄影控制单元18根据诸如在步骤#1002得到的被摄物的亮度之类的摄影条件,得到曝光次数和每个曝光时段。

术语“摄影条件”这里指如下四点。

●被摄物的亮度

●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

●摄影光学系统的亮度(光圈值)

●成像单元19的灵敏度

例如,让我们假定把成像单元19的灵敏度设置到ISO200。以后,根据在步骤#1002的测量结果,为了得到用于一次拍照(正常拍照)的适当曝光,需要完全打开光圈13a(例如f2.8),并且把关闭计时,即快门12a的曝光时段,设置到1/8秒。

现在,在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在35mm胶卷基础上是30mm的情况下,具有1/8秒曝光时段的摄影有可能由于手的运动(手振动)引起图像振动,所以采用每次为1/32秒的曝光时段的四次曝光,以便避免图像振动。

另一方面,在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是300mm的情况下,采用每次为1/320秒的曝光时段的40次曝光。

如上所述,在采用多次曝光的情况下,参照摄影条件确定每个曝光时段,并且进一步,也参照摄影条件确定曝光次数。

即使同一被摄物经受多次曝光,在成像时使用成像单元19借助于尽可能设置得接近适当曝光的每个曝光条件,也能得到关于被摄物的准确信息。

因而,在暗被摄物、或其中缩小光圈13a的暗设置、或成像单元19的低灵敏度设置的情况下,把在每次拍照时每个曝光时段设置得尽可能的长,以便得到适当的曝光条件,即使采用多次曝光也是如此。然而,把每个曝光时段设置得太长由于手的运动(手振动)引起图像变坏效果,所以考虑到以上情况,每个曝光时段需要适当地设置。

明确地说,在如上所述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在35mm胶卷的基础上是30mm的情况下,把每个曝光时段最好设置为一般等于1/焦距的1/32秒,以便避免归因于手运动(手振动)的图像振动。

以后,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进行多次曝光补充在每个曝光时段下的不足曝光量。

这里,在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比30mm长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减小每个曝光时段,因为引起归因于手振动的图像变坏,并且也增大与曝光时段的减小量相对应的曝光次数,以便补充曝光。

如上所述,被摄物越暗,或摄影镜头越暗,或成像单元19的灵敏度越低,在多次曝光中的每个曝光时段就越长;另一方面,摄影光学系统的距离越长,每个曝光时段就越短。况且,被摄物越暗,或摄影镜头越暗,或成像单元19的灵敏度越低,曝光次数就越小;另一方面,摄影光学系统的距离越长,曝光次数就越大。

在步骤#1005,在完成曝光次数和每个曝光时段的计算之后,在设置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中的显示单元、或设置在照相机外部的液晶显示单元上,进行已经设置振动校正模式的显示,并且把以上计算的曝光次数通知给用户。

在步骤#1006,进行是否需要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摄影的确定,并且在确定需要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摄影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07;否则,流程转到步骤#1029。

明确地说,关于振动校正模式的这种确定按如下进行。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主要被摄物,如人,位于摄影屏幕的中央区域(第一区域)的假设,进行振动校正模式的确定。

在摄影屏幕的中央区域处的被摄物较暗(在中央区域处被摄物的亮度等于或低于一个预定值)、并且在中央区域的周边区域(第二区域)处的被摄物较暗(在周边区域处被摄物的亮度等于或低于一个预定值)的情况下,进行需要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摄影的确定。另一方面,在摄影屏幕的中央区域处的被摄物较亮(在中央区域上被摄物的亮度高于一个预定值)、并且在中央区域的周边区域(第二区域)处的被摄物较亮(在周边区域处被摄物的亮度大于一个预定值)的情况下,进行不需要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摄影的确定。

况且,在中央区域处的被摄物较暗、并且在周边区域处的被摄物较亮(例如,摄影背对着太阳的被摄物)的情况下,在照明光投射在中央区域上的被摄物的情况下,进行不需要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摄影的确定;另一方面,在照明光没有投射在中央区域上的被摄物的情况下,进行需要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摄影的确定。

况且,在中央区域处的被摄物较亮、并且在周边区域处的被摄物较暗的情况下,进行需要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摄影的确定。

这里,通过用照明装置16a预发光并且参照在这时反射光的信息,可以进行关于是否应该把照明光投射在中央区域处的被摄物上的确定。况且,通过从用于聚焦的镜头筒的(摄影镜头11)的延伸量得到至被摄物的距离,并且参照在该距离、光量、及照明装置光16a的光圈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关于是否应该把照明光投射在主要被摄物上的确定。

在步骤#1007,进行由照明装置16a的反射光量和镜头筒的延伸量得到至被摄物的距离是否等于或小于一个预定值(例如,60cm或更小)的确定,并且在该距离等于或大于一个预定值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30;否则,流程转到步骤#1008。

现在,将描述进行至被摄物的距离是否等于或小于一个预定值的确定的原因。

如上所述,从摄影屏幕的周边区域抽取一个特征点。这是为了防止在坐标转换时由于被摄物运动出现的偶然误差、和出现的背景偏移。

然而,在主要被摄物靠近照相机时,只有主要被摄物能设想为坐标转换的参考,因为背景几乎不会拍摄到摄影屏幕中,况且,在主要被摄物的距离较短的情况下,主要被摄物的任何运动直接导致图像变坏,所以应该从主要被摄物选择特征点(跟踪被摄物而不使用振动校正),以便得到没有变坏的图像。

因而,在步骤#1007、#1008、和#1030,依据到主要被摄物的距离改变用来抽取特征点的区域。

在步骤#1008,如在图2中的窗口的边缘部分125a和125b中所示,从摄影屏幕的周边区域抽取特征点,并且在振动校正模式中在摄影(静止图像摄影)之前探测这个特征点的运动向量。

这里,在振动校正模式中在静止图像摄影之前进行特征点抽取和运动向量探测的原因是为了事先知道,实际上能抽取特征点并且在静止图像摄影时也能得到运动向量,并因此,当不能抽取特征点时,或者当不能得到运动向量时,在进行静止图像摄影之前需要采取对策。

其中不能抽取特征点的情形包括:其中没有特征的情形,如其中是背景的墙壁是单调的情形;极端背光条件的情形;其中被摄物过分运动的情形;等等。另一方面,其中不能得到运动向量的情形包括:特征点的对比度过低的情形;其中从多个区域得到的运动向量具有不同方向的情形;等等。

在步骤#1009,确定是否在步骤#1008(或步骤#1030)已经抽取到特征点,并且也确定是否已经探测到运动向量。这里,在已经抽取到特征点和已经探测到运动向量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10。另一方面,在还没有抽取到特征点的情况下,或者在还没有探测到运动向量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31。

在步骤#1010,流程重复步骤#1001至#1010并且等待,直到由用户通过全部按下释放按钮而接通开关SW2。当接通开关SW2时,流程转到步骤#1011。

在步骤#1011,通过声频发射驱动单元17b驱动扬声器17a(声频发射),以便通知用户开始静止图像摄影。这种声音例如可以是电子声音、或快门12a的打开声。

在步骤#1012,第一次曝光开始。注意,步骤#1012至以后描述的步骤#1020是在振动校正模式中的摄影动作,在短曝光时段中对于多次曝光重复这些动作,并且合成由这些曝光得到的多个图像,以便得到适当的可看见的曝光。

这里,在第一次曝光时,使照明装置16a进行用于摄影的发光,以便得到上述的第一图像127(图3A)。然而,在步骤#1006的确定中,在摄影屏幕的中央区域处的被摄物较亮的情况下,进行摄影而照明装置16a不发射光。另一方面,在步骤#1006的确定中,在照明光没有到达在摄影屏幕处的被摄物的情况下,可以使照明装置16a发射或不发射光。

在步骤#1013,通过曝光获得的图像临时存储到图像存储单元113。

在步骤#1014,重复步骤#1012至步骤#1014,以便继续曝光直到已经完成在步骤#1005中设置的预定曝光次数。在第二次曝光等时,不采用照明装置16a以得到第二图像组(图3B)。因此,在完成所有曝光时,流程转到步骤#1015。

在步骤#1015,通过声频发射驱动单元17b驱动扬声器17a(声频发射),以便通知用户完成静止图像摄影。这种声音例如可以是与早期电子声音不同的电子声音、或快门12a的关闭声。

如上所述,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静止图像摄影的情况下,只输出代表这种动作的一组声音(代表开始的第一次曝光和代表完成的最后一次曝光),所以用户不会有由多次曝光造成的不舒服感觉。

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声频发射的次数,以便与对于正常静止图像摄影(一次曝光得到适当曝光)和在振动校正模式中的静止图像摄影相同,由此防止用户具有不舒服的感觉。

在步骤#1016,在主要被摄物位于远离一个预定距离的位置时,位移探测单元114根据在步骤#1007的确定结果,从摄影图像的周边区域(例如,在图2中表示的建筑物123a)抽取特征图像(特征点),并且得到在摄影屏幕中的特征点的坐标。这时,通过从在步骤#1008或#1030已经选择的区域再次抽取特征点,确认能抽取特征点。

注意,在对于第一次曝光使照明装置发射光的情况下,在步骤#1016,不同于步骤#1008,把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组的每个图像相比较,以便从除具有不同亮度的区域(投射照明光足够的区域)之外的区域(投射照明光不足的区域)抽取特征点,由此准确地得到特征点的坐标。

另一方面,在主要被摄物在预定距离内的情况下,从摄影屏幕的中央区域抽取特征图像(特征点),并且从摄影屏幕得到特征点的坐标。

在步骤#1017,坐标转换单元115进行第二图像组每个图像的坐标转换。这里,把使用照明装置16a得到的第一图像作为在坐标转换时的参考图像来处理,该参考图像不经受坐标转换。

注意,在第一次曝光时没有采用照明装置16a的情况下,可以把通过多次曝光得到的多个图像的任何一个图像作为坐标转换的参考图像来处理。

在步骤#1018,流程重复步骤#1016至#1018并且等待,直到已经完成要经受坐标转换的所有图像的坐标转换;在完成对于所有图像的坐标转换时,流程转到步骤#1019。

在步骤#1019,合成参考图像和经受坐标转换的每个图像。这里,通过平均与每个图像相对应的坐标的信号进行图像的合成,由此减小在合成图像内的随机噪声。具有减小噪声的合成图像在增益方面增大,以便得到适当的曝光。

在步骤#1020,修整合成图像的、其中由于组成偏移而图像不重叠的区域(在图4中的区域129),并且使合成图像经受扩散的补充,以便恢复原始框尺寸。

在步骤#1021,图像补偿单元117a对于合成图像信号进行γ校正和压缩。在步骤#1022,把在步骤#1021中得到的合成图像显示在设置在照相机上的液晶显示单元上。

在步骤#1023,把在步骤#1021得到的合成图像数据存储在记录介质(存储单元119)中,记录介质最好可从照相机上拆除,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等形成。在步骤#1024,流程返回开始。

注意,在开关SW1在步骤#1024的阶段中处于通的情况下,流程再次以相同方式转到步骤#1001、#1002、#1003、及#1004。另一方面,在开关SW2在步骤#1024的阶段中处于通的情况下,流程在步骤#1024等待而不返回开始。

其次,将进行关于其中振动校正模式是关的流程的描述。

在步骤#1004,在确定还没有操作振动校正操作单元120、并且振动校正模式为关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25。

在步骤#1025,确定在振动校正模式是关的情况下是否摄影条件(振动校正摄影条件)由于手振动将引起图像变坏。

摄影条件由被摄物的亮度、摄影镜头的亮度、成像灵敏度、及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组成,并且对于正常摄影术根据被摄物的亮度、摄影镜头的亮度、及成像灵敏度得到曝光时段,而然后在步骤#1025,确定这个得到的曝光时段和摄影光学系统的当前焦距是否可能由于手振动导致图像变坏。

因此,在有图像变坏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26;否则,流程转到步骤#1027。

在步骤#1026,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中提供的显示单元上、或设置在照相机外部的液晶显示单元上,进行推荐振动校正模式的显示(需要振动校正的显示)。注意,可以制成其中声频发射提示用户设置振动校正模式的装置。

在步骤#1027,流程重复步骤#1001至1027并且等待,直到由用户通过释放按钮的完全按下接通开关SW2。在步骤#1028,流程等待,直到已经完成正常静止图像摄影,并且在这种完成之后,流程转到步骤#1021。

注意,尽管这里省去描述,但即使在正常静止图像摄影的情况下,扬声器17a也与摄影开始操作和摄影完成操作同步地发出摄影操作声音。就是说,不仅对于在振动校正模式中的静止图像摄影而且对于正常静止图像摄影,都能采用相同的摄影操作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用户能根据从摄影开始声音到摄影完成声音的曝光时段长度识别是否已经进行长曝光,用户也不能识别是否已经进行多次曝光。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在正进行振动校正模式中的静止图像摄影的情况下,用户也不能识别正在进行特殊摄影,由此提供用户友好的照相机。

在步骤#1021,第二图像补偿单元117b对于从正常静止图像摄影得到的图像信号进行γ校正和压缩。在步骤#1022,把在步骤#1021得到的图像显示在设置在照相机上的液晶显示单元上。

在步骤#1023,把在步骤#1021得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记录介质(存储单元119)中,记录介质优选的可从照相机上拆除,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等形成。在步骤#1024,流程返回开始。

如能从上述流程理解的那样,即使在振动校正模式是关的情况下,在摄影条件(振动校正摄影条件)由于手振动导致图像变坏的情况下,提示用户致动振动校正模式也防止由手振动造成的图像变坏发生。

而且,在振动校正模式有效的情况下,依据上述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而改变在多次曝光中每个曝光时段,对于任何焦距都能得到适当的图像(合成图像)。

其次,进行关于在步骤#1006已经确定不需要设置振动校正模式的情况下的流程的描述。

例如,在摄影屏幕的中央区域处的被摄物较暗、并且在周边区域处的被摄物较亮的情况下,在把照明光投射在中央区域上的被摄物的情形下,要摄影的被摄物(主要被摄物)由于照明光得到适当的曝光,并且在周边区域处的被摄物也较亮,由此得到在短曝光时段内没有由手振动造成的影响的适当曝光。而且,在中央区域处和在周边区域处的被摄物较亮的情况下,在短曝光时段内也能得到适当的曝光。

因而,在以上情况下,即使已经设置振动校正模式,用户也不应该使用振动校正模式。在振动校正模式中的静止图像摄影是这样一种方法,其中合成由多次曝光得到的多个图像以便得到适当的曝光,所以在多次曝光的总曝光时段成为长时段,并因而,即使像以上情形那样在短曝光时段中能得到适当曝光的情况下,设置振动校正模式也不是优选的。

因而,在步骤#1006确定不必设置振动校正模式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29,在该步骤,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中提供的显示单元、或在设置在照相机外部的液晶显示单元上,进行推荐脱开振动校正模式的显示(不需要振动校正模式的显示)。注意,可以进行这样一种布置,其中声频发射提示用户释放振动校正模式。况且,希望显示推荐正常摄影模式(用一次曝光来得到摄影图像的模式),或者优选用声频发射把这点通知用户。

在步骤#1007,如上所述,确定到被摄物的距离是否等于或小于预定距离(例如60cm或更低);在距离等于或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30;否则,流程转到步骤#1008。

现在,将描述其中到被摄物的距离等于或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形。

在主要被摄物位于照相机附近的情况下,只能把要主被摄物设想为坐标转换的参考,因为背景几乎拍摄不到摄影屏幕中;况且,在到主要被摄物的距离较短的情况下,主要被摄物的移动敏感地导致图像变坏,从而应该从主要被摄物选择特征点(跟踪被摄物而不使用振动校正),以便得到不变坏的图像。

因而,在以上情况下,流程从步骤#1007转到步骤#1030,并且在步骤#1030,如图2中所示,从摄影屏幕的中央区域抽取特征点,在该中央区域中,是主要被摄物的人122a可能存在,并且然后,在静止图像摄影之前探测这个特征点的运动向量。例如,把人122a的轮廓边缘抽取为特征点。

现在,在静止图像摄影前进行特征点抽取和运动向量探测的原因是为了预先知道,实际上能抽取特征点和在静止图像摄影时也能得到运动向量;因此,在不能抽取特征点、或不能得到运动向量的情况下,在进行静止图像摄影前需要采取防范措施。

在步骤#1009,确定是否已经抽取到特征点,并且也确定是否已经探测到运动向量。在已经抽取到特征点和已经探测到运动向量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10。另一方面,在没有抽取到特征点的情况下,或者在没有探测到运动向量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31。

这里,将描述没有适当地进行特征点抽取或运动向量探测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在振动校正模式中在进行静止图像摄影时从真实摄影图像抽取特征点,并且然后得到特征点的运动向量,导致通过合成图像得到的静止图像将成为具有图像振动的可能性,因为得到的运动向量的可靠性较低。

因而,在不能进行特征点抽取或运动向量探测的情况下,流程从步骤#1009转到步骤#1031,在设置在照相机取景器中的显示单元上、或在设置在照相机外部的液晶显示单元上,进行在振动校正模式中的摄影不能得到适当图像的显示(振动校正不稳定性的显示),并且然后流程转到步骤#1010。注意,由声频发射可以通知用户关于振动校正不稳定性的信息。

如上所述,进行振动校正不稳定性的显示允许用户设想各种防范措施,以便在振动校正模式中用静止图像摄影术得到没有图像振动的图像(合成图像),如进行再次构造以便精确地抽取特征点,或者以这样一种方式保持照相机,使在振动校正模式中在静止图像摄影期间手振动几乎根本不发生(例如,通过抵靠静止物体,如树,稳定照相机)。

(第二实施例)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照相机是第一实施例的修改。根据本实施例的照相机一般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图1),所以借助于用相同标号指示相同部件,进行描述。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静止图像摄影前使用移动探测单元114从在摄影屏幕内的中央区域或周边区域抽取特征点(在图5中的步骤#1008和#1030)。

另一方面,用于抽取特征点的区域不限于上述区域,并且根据在摄影屏幕中提供的聚焦区域或当前处于焦点的区域,能选择在静止图像摄影前用于抽取特征点的区域。

这是因为提供在摄影屏幕中的聚焦区域在进行静止图像摄影时重叠在主要被摄物(人)上,所以应该从除聚焦区域之外的区域选择特征点,以便从除主要被摄物之外的区域抽取特征点。

图6表明用来在摄影屏幕内抽取特征点的区域。在聚焦区域131a、131b、131c、131d、及131e的情况下,捕获主要被摄物的聚焦区域131c处于焦点,把排除主要被摄物区域(第一区域)132的周边区域(第二区域)130(在图6中的阴影区域)选择为用来抽取特征点的区域,主要被摄物区域132是在该聚焦区域131c上处于中间的预定范围内的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捕获主要被摄物的聚焦区域131a至131e中的聚焦区域,即在这种情况下的聚焦区域131c,改变主要被摄物区域和周边区域(用来抽取特征点的区域)。

以后,把用来抽取特征点的这个区域的适当图像抽取为特征点,并且根据这个特征点的坐标校正每个图像的偏移以便合成图像,由此得到没有图像振动的适当静止图像。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不要求设置振动校正模式的摄影条件(振动校正摄影条件)下,在已经设置振动校正模式的情况下,进行不需要振动校正的显示(在图5中的步骤#1029),以便提示用户释放振动校正模式。因而,用户能根据不需要振动校正的显示确定是否设置振动校正模式。

另一方面,在不必设置振动校正模式的情况下,可以自动释放振动校正模式。因而,与用户根据不需要振动校正的显示而释放振动校正模式相比,改进了照相机的可操作性。

而且,在第一实施例中,在不能进行特征点抽取或运动向量探测的情况下,进行振动校正不稳定性的显示(在图5中的步骤#1031),以便提示用户响应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其中进行振动校正稳定性的显示的布置,并且振动校正模式被释放和变到用来进行正常静止图像摄影的正常摄影模式,以便执行摄影。

图7是流程图,概括根据本实施例的照相机的摄影动作,并且当接通照相机的电源时该流程图开始。

在步骤#1001,流程等待,直到通过用户进行释放按钮的半按下操作而接通开关SW1,并且然后,当接通开关SW1时,流程转到步骤#1002。

在步骤#1002,成像单元19读出图像。摄影控制单元18驱动AF驱动电机14a,以便使摄影镜头11在光轴方向上运动,同时根据来自信号处理单元111的输出探测摄影图像的对比度。

其次,摄影控制单元18使摄影镜头11的驱动在探测到对比度的波峰时停止,以便把照相机的摄影光学系统变到聚焦状态(AF上升方法)。注意,使用相位-对比度探测方法可以进行焦点调节。

况且,摄影控制单元18根据来自成像单元19的输出得到被摄物的亮度。在这时,摄影控制单元18独立地测量摄影屏幕的主要被摄物区域(例如,在图6中的区域132)和除该主要被摄物区域之外的周边区域(例如,在图6中的区域130),并且根据这些测量结果计算在整个屏幕中的最适当曝光值。

在步骤#1003,摄影控制单元18把由成像单元19读出的图像显示在设置在照相机外部的液晶显示单元等(显示单元118)上。

在步骤#1004,摄影控制单元18确定用户是否操作了振动校正操作单元120而启动振动校正模式,并且然后在振动校正模式是开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05;否则,流程转到步骤#1025。

首先进行关于在振动校正模式是开的情况下的流程的描述。

在步骤#1005,摄影控制单元18根据诸如在步骤#1002得到的被摄物的亮度之类的摄影条件,得到曝光次数和每个曝光时段。

术语“摄影条件”这里指如下四点。

●被摄物的亮度

●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

●摄影光学系统的亮度(光圈值)

●成像单元19的灵敏度

例如,让我们假定把成像单元19的灵敏度设置到ISO200。以后,根据在步骤#1002的测量结果,为了得到用于一次拍照(正常拍照)的适当曝光,需要完全打开光圈13a(例如f2.8),并且设置关闭计时,从而快门12a的曝光时段是1/8秒。

现在,在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在35mm胶卷基础上是30mm的情况下,具有1/8秒曝光时段的摄影有可能由于手的运动(手振动)引起图像振动,所以采用每次为1/32秒的曝光时段的四次曝光,以便避免图像振动。在另一方面,在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是300mm的情况下,进行每个1/320秒曝光时段的40个曝光。如上所述,在进行多次曝光的情况下,每个曝光时段参考摄影条件确定,且进一步,曝光次数的数参考摄影条件确定。

即使在同一被摄物经受多次曝光的情况下,在成像时使用成像单元19借助于尽可能设置得接近适当曝光条件(对于正常摄影术的曝光条件)的每个曝光条件,也能得到关于被摄物的准确信息。

因而,在暗被摄物、或归因于缩小光圈13a的暗设置、或成像单元19的低灵敏度设置的情况下,把在每次拍照时每个曝光时段设置得尽可能的长,以便得到适当的曝光条件,即使采用多次曝光也是如此。然而,把每个曝光时段设置得太长由于手的运动(手振动)引起图像变坏效果,所以考虑到以上情况,每个曝光时段需要适当地设置。

明确地说,在如上所述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在35mm胶卷的基础上是30mm的情况下,把每个曝光时段优选设置为一般等于1/焦距的1/32秒,以便避免归因于手运动(手振动)的图像振动。

以后,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进行多次曝光补充在每个曝光时段下的不足曝光量。

这里,在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比30mm长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减小每个曝光时段,因为引起归因于手振动的图像变坏,并且也增大与曝光时段的减小量相对应的曝光次数,以便补充曝光。

如上所述,被摄物越暗,或摄影镜头越暗,或成像单元19的灵敏度越低,在多次曝光中的每个曝光时段就越长;另一方面,摄影光学系统的距离越长,每个曝光时段就越短。况且,被摄物越暗,或摄影镜头越暗,或成像单元19的灵敏度越低,曝光次数就越小;另一方面,摄影光学系统的距离越长,曝光次数就越大。

在步骤#1005,在完成曝光次数和每个曝光时段的计算之后,在设置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中的显示单元上、或设置在照相机外部的液晶显示单元上,进行已经设置振动校正模式的显示,并且把以上计算的曝光次数通知给用户。

在步骤#1006,进行是否需要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静止摄影的确定,并且在确定需要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静止摄影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07;否则,流程转到步骤#1029。

明确地说,关于振动校正模式的这种确定按如下进行。在摄影屏幕的主要被摄物区域处要摄影的被摄物(主要被摄物)较暗(在主要被摄物区域上主要被摄物的亮度等于或低于一个预定值)、或在周边区域处的被摄物较暗(在周边区域处被摄物的亮度等于或低于一个预定值)的情况下,进行需要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摄影的确定。另一方面,在主要被摄物较亮(主要被摄物的亮度高于一个预定值)、或在周边区域处的被摄物较亮(在周边区域处被摄物的亮度大于一个预定值)的情况下,进行不需要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摄影的确定。

况且,在中央区域处的主要被摄物较暗、并且在周边区域处的被摄物较亮(例如,摄影背对着太阳的被摄物)的情况下,在照明光投射在主要被摄物的情况下,进行不需要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静止摄影的确定;另一方面,在照明光没有投射在主要被摄物的情况下,进行需要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静止摄影的确定。

此外,在主要被摄物较亮、并且在周边区域处的被摄物较暗的情况下,进行需要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摄影的确定。

这里,通过使照明装置16a预发光并且参照与在这时的反射光有关的信息,可以进行关于是否把照明光投射在主要被摄物上的确定。况且,通过从用于聚焦的镜头筒的(摄影镜头11)的延伸量得到至主要被摄物的距离,根据该距离、光量、及照明装置16a的光圈,可以进行关于是否应该把照明光投射在主要被摄物上的确定。

在步骤#1007,进行由照明装置16a的反射光量和镜头筒的延伸量得到至被摄物的距离是否等于或小于一个预定值(例如,60cm或更小)的确定,并且在该距离等于或小于一个预定值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30;否则,流程转到步骤#1008。

现在,将描述进行至被摄物的距离是否等于或小于一个预定值的确定的原因。

如上所述,从除主要被摄物区域之外的周边区域内抽取一个特征点。这是为了防止在坐标转换时由于被摄物运动出现的偶然误差、和引起背景偏移。

然而,在主要被摄物靠近照相机时,只有主要被摄物能设想为坐标转换的参考,因为背景几乎不会拍摄到摄影屏幕中;况且,在至主要被摄物的距离较短的情况下,主要被摄物的运动敏感地导致图像变坏,所以应该从主要被摄物选择特征点(跟踪被摄物而不使用振动校正),以便得到没有变坏的图像。

因而,在步骤#1007、#1008、和#1030,依据到主要被摄物的距离改变用来抽取特征点的区域。

在步骤#1008,从周边区域(例如,在图6中的区域130)抽取特征点,并且在振动校正模式中在静止图像摄影之前探测这个特征点的运动向量。

这里,在振动校正模式中在静止图像摄影之前进行特征点抽取和运动向量探测的原因是为了事先知道,实际上在静止图像摄影时能抽取特征点并且也能得到运动向量;并因此,在不能抽取特征点的情况下,或者在不能得到运动向量的情况下,在进行静止图像摄影之前需要采取对策。

其中不能抽取特征点的情形包括:其中没有特征的情形,如其中是背景的墙壁是单调的情形;极端背光条件的情形;其中被摄物过分运动的情形;等等。另一方面,其中不能得到运动向量的情形包括:特征点的对比度过低的情形;其中从多个区域得到的运动向量具有不同方向的情形;等等。

在步骤#1009,进行是否在步骤#1008(或步骤#1030)已经抽取到特征点的确定,并且也进行是否已经探测到运动向量的确定。这里,在已经抽取到特征点和已经探测到运动向量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10。另一方面,在还没有抽取到特征点的情况下,或者在还没有探测到运动向量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31。

在步骤#1010,流程重复步骤#1001至#1010并且等待,直到通过用户的全部按下释放按钮而接通开关SW2。当接通开关SW2时,流程转到步骤#1011。

在步骤#1011,通过声频发射驱动单元17b驱动扬声器17a(声频发射),以便通知用户开始摄影。这种声音例如可以是电子声音、或快门12a的打开声。

在步骤#1012,第一次曝光开始。注意,步骤#1012至以后描述的步骤#1020是在振动校正模式中的静止图像摄影动作,在短曝光时段中对于多次曝光重复这些动作,并且合成由这些曝光得到的多个图像,以便得到适当的可看见的曝光。

这里,在第一次曝光时,使照明装置16a对于摄影进行发光,以便得到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图像127(图3A)。然而,在步骤#1006的确定中,在主要被摄物亮的情况下,进行曝光而照明装置16a不发射光。另一方面,在步骤#1006的确定中,在照明光没有到达主要被摄物的情况下,可以使照明装置16a发射或不发射光。

在步骤#1013,通过曝光获得的摄影图像临时存储到图像存储单元113。

在步骤#1014,重复步骤#1012至步骤#1014,以便继续曝光直到已经完成在步骤#1005中设置的预定曝光次数。在第二次曝光等时,不使用来自照明装置16a的发光以得到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二图像组(图3B)。因此,在完成所有曝光时,流程转到步骤#1015。

在步骤#1015,通过声频发射驱动单元17b驱动扬声器17a(声频发射),以便通知用户完成摄影。这种声音例如可以是与早期声音不同的电子声音、或快门12a的关闭声。

如上所述,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静止图像摄影的情况下,只输出代表这种动作的一组声音(代表开始的第一次曝光和代表完成的最后一次曝光),所以用户不会有由多次曝光造成的不舒服感觉。

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声频发射的次数,以便与对于正常静止图像摄影(一次曝光得到适当曝光)和在振动校正模式中的静止图像摄影相同,由此防止用户具有不舒服的感觉。

在步骤#1016,在主要被摄物远离一个预定位置时,位移探测单元114根据在步骤#1007的确定结果,从摄影图像的周边区域(例如,在图6中的区域130)抽取特征图像(特征点),并且得到在摄影屏幕中的特征点的坐标。这时,通过从在步骤#1008或#1030已经选择的区域再次抽取特征点,确认能抽取特征点。

注意,在对于第一次曝光使照明装置发射光的情况下,在步骤#1016,不像步骤#1008,把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组的每个图像相比较,以便从除具有不同亮度的区域(投射照明光足够的区域)之外的区域(投射照明光不足的区域)抽取特征点,由此准确地得到特征点的坐标。

另一方面,在主要被摄物在离照相机的预定距离内的情况下,从主要被摄物区域抽取特征图像(特征点),并且从摄影屏幕得到特征点的坐标。

在步骤#1017,坐标转换单元115进行第二图像组每个图像的坐标转换。这里,把使用来自照明装置16a的发光得到的第一图像作为在坐标转换时的参考图像来处理,该参考图像不经受坐标转换。注意,在第一次曝光时没有使用来自照明装置16a的发光的情况下,可以把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组的任何一个图像作为参考图像来处理。

在步骤#1018,流程重复步骤#1016至#1018并且等待,直到已经完成要经受坐标转换的所有图像的坐标转换,并且在完成对于所有图像的坐标转换时,流程转到步骤#1019。

在步骤#1019,合成参考图像和经受坐标转换的每个图像。这里,通过平均与每个图像相对应的坐标的信号进行图像的合成,由此减小在合成图像内的随机噪声。具有减小噪声的合成图像在增益方面增大,以便得到适当的曝光。

在步骤#1020,修整合成图像的、其中由于组成图像振动而图像不重叠的区域(在图4中的区域129),并且使合成图像经受扩散的补充,以便恢复原始框尺寸。

在步骤#1021,图像补偿单元117a对于合成图像信号进行γ校正和压缩。在步骤#1022,把在步骤#1021中得到的合成图像显示在设置在照相机上的液晶显示单元上。

在步骤#1023,把在步骤#1021得到的合成图像数据存储在记录介质(存储单元119)中,记录介质最好可从照相机上拆除,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等形成。在步骤#1024,流程返回开始。

注意,在开关SW1在步骤#1024的阶段中处于通的情况下,流程再次以相同方式转到步骤#1001、#1002、#1003、及#1004。另一方面,在开关SW2在步骤#1024的阶段中处于通的情况下,流程在步骤#1024等待而不返回开始。

其次,将进行关于其中在步骤#1004振动校正模式是关的流程的描述。

在步骤#1004,在确定振动校正模式为关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25。

在步骤#1025,确定如果振动校正模式是关,则摄影条件(振动校正摄影条件)是否会由于手振动引起图像变坏。

摄影条件由被摄物的亮度、摄影镜头的亮度、成像灵敏度、及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组成,并且一般在摄影时根据被摄物的亮度、摄影镜头的亮度、及成像灵敏度得到曝光时段,而然后在步骤#1025,确定这个得到的曝光时段和摄影光学系统的当前焦距是否可能由于手振动导致图像变坏。

因此,在有图像变坏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26;否则,流程转到步骤#1027。

在步骤#1026,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中提供的显示单元上、或设置在照相机外部的液晶显示单元上,进行推荐设置振动校正模式的显示(需要振动校正的显示)。注意,可以制成其中声频发射提示用户设置振动校正模式的装置。

在步骤#1027,流程重复步骤#1001至#1027并且等待,直到由用户通过释放按钮的完全按下接通开关SW2。在步骤#1028,流程等待,直到已经完成正常静止图像摄影;在这种完成之后,流程转到步骤#1021。

注意,尽管这里省去描述,但即使在正常静止图像摄影的情况下,扬声器17a也与摄影开始操作和摄影完成操作同步地发出摄影操作声音。就是说,不仅对于在振动校正模式中的静止图像摄影而且对于正常静止图像摄影,都能采用相同的摄影操作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用户能根据从摄影开始声音到摄影完成声音的曝光时段长度识别是否已经进行长曝光,用户也不能识别是否已经进行多次曝光。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在正进行振动校正模式中的静止图像摄影的情况下,用户也不能识别正在进行特殊摄影,由此提供用户友好的照相机。

在步骤#1021,第二图像补偿单元117b对于从正常静止图像摄影得到的图像信号进行γ校正和压缩。在步骤#1022,把在步骤#1021得到的图像显示在设置在照相机上的液晶显示单元(显示单元118)上。

在步骤#1023,把在步骤#1021得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记录介质(存储单元119)中,记录介质优选地可从照相机上拆除,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等形成。在步骤#1024,流程返回开始。

如能从上述流程理解的那样,即使在振动校正模式是关的情况下,在摄影条件(振动校正摄影条件)由于手振动导致图像变坏的情况下,提示用户致动振动校正模式也防止由手振动造成的图像变坏发生。

而且,在振动校正模式有效的情况下,依据上述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而改变在多次曝光中每个曝光时段,在任何焦距下都能产生适当的图像(合成图像)。

其次,进行关于在步骤#1006已经确定不需要设置振动校正模式的情况下的流程的描述。例如,在主要被摄物暗、并且在周边区域处的被摄物亮的情况下,在把照明光投射在主要被摄物的情形下,主要被摄物由于照明光得到适当的曝光,并且在周边区域处的被摄物也亮,由此得到在短曝光时段内没有如由手振动造成的影响的适当曝光。而且,在主要被摄物和在周边区域处的被摄物亮的情况下,在短曝光时段内也能得到适当的曝光。

因而,在以上情况下,即使已经设置振动校正模式,用户也不应该使用振动校正模式。在振动校正模式中的静止图像摄影是这样一种方法,其中合成由多次曝光得到的多个图像以便得到适当的曝光,所以在多次曝光的总曝光时段成为长时段,并因而,即使像以上情形那样在短曝光时段中能得到适当曝光的情况下,设置振动校正模式也不是优选的。

因而,在步骤#1006确定不必设置振动校正模式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29,在该步骤,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中设置的显示单元、或在设置在照相机外部的液晶显示单元(显示单元118)上,进行推荐脱开振动校正模式的显示(不需要振动校正模式的显示)。注意,可以进行这样一种布置,其中声频发射提示用户释放振动校正模式。

其次,流程转到步骤#1027,在该步骤,释放振动校正模式,以便为了进行正常静止图像摄影切换到正常摄影模式。这防止用户无需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静止图像摄影。

在步骤#1007,如上所述,确定到被摄物的距离是否等于或小于预定距离(例如60cm或更低),在距离等于或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30;否则,流程转到步骤#1008。

现在,将描述其中到被摄物的距离等于或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形。

在主要被摄物位于照相机附近的情况下,只能把要主被摄物设想为坐标转换的参考,因为背景几乎拍摄不到摄影屏幕中;况且,在到主要被摄物的距离较短的情况下,主要被摄物的移动敏感地导致图像变坏,从而应该从主要被摄物选择特征点(跟踪被摄物而不使用振动校正),以便得到不变坏的图像。

因而,在以上情况下,流程从步骤#1007转到步骤#1030,并且在步骤#1030,从主要被摄物(例如,在图6中在聚焦区域131c上对中的主要被摄物区域132)抽取特征点,并且然后,在静止图像摄影之前探测这个特征点的运动向量。例如,把人122a的轮廓边缘抽取为特征点。

现在,在静止图像摄影前进行特征点抽取和运动向量探测的原因是为了预先知道,实际上能抽取特征点和在静止图像摄影时也能得到运动向量;因此,在不能抽取特征点时、或在不能得到运动向量时,在进行静止图像摄影前需要采取防范措施。

在步骤#1009,确定在步骤#1008(或步骤#1030)是否已经抽取到特征点,并且也确定是否已经探测到运动向量。在已经抽取到特征点和已经探测到运动向量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10。另一方面,在没有抽取到特征点的情况下,或者在没有探测到运动向量的情况下,流程转到步骤#1031。

这里,将描述没有适当地进行特征点抽取或运动向量探测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在振动校正模式中在进行静止图像摄影时从真实摄影图像抽取特征点,并且然后得到特征点的运动向量,导致通过合成图像得到的静止图像成为由图像振动影响的图像的可能性,因为得到的运动向量呈现较低可靠性。

因而,在不能进行特征点抽取或运动向量探测的情况下,流程从步骤#1009转到步骤#1031,在设置在照相机取景器中的显示单元上、或在设置在照相机外部的液晶显示单元(显示单元118)上,进行在振动校正模式中的静止图像摄影不能得到适当图像的显示(振动校正不稳定性的显示)。注意,由声频发射可以通知用户关于振动校正不稳定性的信息。

以后,流程从步骤#1031转到步骤#1027,由此从振动校正模式切换到用来进行正常静止图像摄影的正常摄影模式。这里,在切换到正常摄影模式时,需要在一次拍照中得到适当曝光,所以把曝光时段设置得比在多次曝光中的每个曝光时段长。

注意,可能有其中在启动振动校正后用户仍然进行静止图像摄影的情形,所以在即使振动校正模式已经切换到正常摄影模式时曝光时段也变得长的情况下,可以缩短曝光时段并且把照明光投射在被摄物上。

如在以上流程中描述的那样,在振动校正模式中在静止图像摄影时得到不稳定图像的情况下,借助于根据本实施例的配置,振动校正模式被自动切换到正常摄影模式,由此提供用户友好的照相机。

(第三实施例)

其次,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照相机。根据本实施例的这种照相机的结构整体上与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结构(图1)相同。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由多次曝光得到的所有图像被临时存储在图像存储单元113中,而然后使用这些存储的图像进行合成,但对于根据本实施例照相机,进行多次曝光,同时合成图像。

图8是计时图,用来描述这样一种动作。注意在该图中,描述其中由四次曝光得到一幅静止图像(合成图像)的情形。

首先,在成像单元18处从第一曝光f1(使用照明光曝光)通过光电转换得到的信号作为电荷存储在那里,并且然后被读出作为成像信号F1。以相同方式,在成像单元18处从第一曝光f2(使用照明光曝光)通过光电转换得到的信号作为电荷存储在那里,并且然后被读出作为成像信号F2。

在正在读出成像信号F2的同时,进行在以前得到的成像信号F1与当前得到的成像信号F2之间的关系计算,由此得到在两个图像中特征点的变化,并且合成两个成像信号F1和F2,以便得到一个合成信号C2。

其次,在正在读出成像信号F3的同时,进行在以前得到的合成信号C2与当前得到的成像信号F3之间的关系计算,由此得到在两个图像中特征点的变化,并且合成该合成信号C2和成像信号F3,以便得到一个合成信号C3。

其次,在正在读出成像信号F4的同时,进行在以前得到的合成信号C3与当前得到的成像信号F4之间的关系计算,由此得到在两个图像中特征点的变化,并且合成该合成信号C3和成像信号F4,以便得到一个合成信号C4。

以后,得到的合成信号C4作为摄影图像显示在设置在照相机上的液晶显示单元上,并且也存储在优选的可从照相机上拆下的记录介质中。

图9是表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影动作的流程图。在图9中的流程图与图7中的流程图的不同处在于,该流程图不包括用来存储图像的步骤,而是,进行坐标转换,以便每当完成多次曝光的每次曝光时合成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每次曝光更新合成图像,所以不必存储由多次曝光得到的每个图像。因而,根据本实施例的照相机不包括在图1中表示的图像存储单元112。

注意,在图9的流程图中,尽管下次曝光显得要等待,直到已经完成在步骤#2002的所有图像处理,但实际上,曝光、成像信号的输出、关系计算、及图像合成同时进行,如图8的计时图中所示。

当接通照相机的电源时,在图9中的流程开始。注意从步骤#1001至步骤#1011的流程与在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图7的流程图相同,所以这里省略其描述。

在步骤#1012,第一次曝光开始。注意步骤#1012至以后描述的步骤#2002是在振动校正模式中的摄影动作,在短曝光时段内对于多次曝光重复这些动作,并且合成由这些曝光得到的多个图像,以便得到适当的视在曝光。

这里,在第一次曝光时,使照明装置16a发光,以便得到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图像127(图3A)。然而,在步骤#1006的确定中,在主要被摄物亮的情况下,进行曝光而照明装置16a不发射光。另一方面,在步骤#1006的确定中,在照明光没有到达主要被摄物的情况下,可以使照明装置16a发射或不发射光。

在步骤#2001,流程等待继续曝光,直到已经完成第一次曝光,并且在完成第一次曝光时,流程转到步骤#1016。这里,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每次曝光继续进行,直到已经完成所有曝光;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每当完成每次曝光时,流程转到下个步骤。

步骤#1016、#1017、和#1019是用来进行特征点抽取、坐标计算、图像的坐标转换、及图像合成的步骤,但在仅获得第一图像(第一次曝光)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是从这个获得的图像抽取特征点。然而,在这时,用户必要识别再次从在步骤#1008(或步骤1030)标识的区域抽取特征点。

在步骤#2002,流程重复步骤#1012至步骤#2002并且等待,直到已经完成对于所有图像的图像合成,并且然后在完成对于所有图像的图像合成时,流程转到步骤#1015。

就是说,在完成第一次曝光的情况下,流程返回步骤#1012,以便开始第二次曝光。在第二次曝光时,不使用照明装置16a的照明光。在完成这种曝光时,流程从步骤#2001转到步骤#1016。

在步骤#1016,在由在步骤#1007的确定结果到主要被摄物的距离等于或大于预定距离的情况下,位移探测单元114从摄影图像的周边区域(例如,在图2中的建筑物123a)抽取特征图像(特征点),并且得到在图像中的特征点的坐标。这时,通过从在步骤#1008或#1030已经选择的区域再次抽取特征点,确认能抽取特征点。

在这种情况下,把第一图像与第二图相比较,并且不像步骤#1008和#1009,从在第一和第二图像中除具有不同亮度的区域(投射照明光的区域)之外的区域(不投射照明光的区域)抽取特征点,并且然后得到抽取特征点的坐标。

另一方面,在到被摄物的距离等于或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况下,从主要被摄物区域抽取特征图像(特征点),并且然后得到这个特征点的坐标。

在步骤#1017,坐标转换单元115进行第二图像的坐标转换。这里,把由第一次曝光得到的图像(使用来自照明装置16a的发光得到的第一图像)作为坐标转换时的参考图像,该参考图像不经受坐标转换。

在步骤#1019,合成第一图像(参考图像)和经受坐标转换的第二图像。通过平均与每个图像相对应的坐标的信号进行图像的合成,由此减小在合成图像内的随机噪声。具有减小噪声的合成图像在增益方面增大,以便得到适当的曝光。

这里,对于第三和以后曝光,如上所述进行从步骤#1012到步骤#1019的处理。对于第三和以后曝光,不使用照明装置16a的照明光。就由第三和以后曝光得到的图像而论,如上所述对于以前得到的合成图像进行坐标转换。

在步骤#2002,流程从步骤#1012至#2002重复并且等待,直到已经完成关于所有图像的坐标转换,在完成所有图像坐标转换时,流程转到步骤#1015。

在步骤#1015,通过声频发射驱动单元17b驱动扬声器17a(声频发射),以便通知用户完成摄影。这种声音例如可以电子声音、或快门12a的关闭声。

如上所述,在振动校正模式中进行静止图像摄影的情况下,只输出代表这种动作的一组声音(代表开始的第一次曝光和代表完成的最后一次曝光),所以用户不会有由多次曝光造成的不舒服感觉。

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声频发射的次数,以便与对于正常静止图像摄影(一次曝光得到适当曝光)和在振动校正模式中的静止图像摄影相同,由此防止用户具有不舒服的感觉。

现在,从步骤#1004经步骤#1025和#1028到步骤#1024的流程与在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图7的流程相同,所以这里省略其描述。类似地,从步骤#1006经步骤#1029到步骤#1027的流程、和从步骤#1009经步骤#1031到步骤#1027的流程与在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图7的流程相同,所以这里省略其描述。

注意就上述实施例而论,尽管已经描述了包括摄影镜头11的照相机,但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包括镜头装置和照相机主要单元的照相机系统,其中该镜头装置包括摄影镜头,并在该照相机主要单元上可拆下地安装该镜头装置。

况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已经描述了其中装有照明装置16a的照相机,但可以采用可拆下地安装在照相机上、安装在照相机上时能够与照相机通信的照明装置。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摄影装置也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中,如蜂窝电话中。

尽管参照当前认为是最佳的实施例已经描述了本发明,但要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打算覆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中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如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与最宽的解释一致,以便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