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寻呼控制设备、移动节点、寻呼控制系统和寻呼控制方法

寻呼控制设备、移动节点、寻呼控制系统和寻呼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寻呼控制设备、移动节点、寻呼控制系统和寻呼控制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寻呼代理(30)从移动节点接收寻呼请求分组,然后响应于该分组确定寻呼区。寻呼代理(30)向移动节点通知确定的寻呼区并控制该寻呼区。当寻呼代理(30)接收到指向寻呼控制模式的移动节点的数据分组时,它将分组保存到缓冲器(371)并开始转发如此保存的数据分组,正如从移动节点接收寻呼通知确认分组所触发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7502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48027.4

  • 申请日2004-06-04

  • 分类号H04Q7/38;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李玲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47: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7-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Q7/38 授权公告日:20071031 终止日期:20140604 申请日:20040604

    专利权的终止

  • 2007-10-31

    授权

    授权

  • 2005-04-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2-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寻呼控制设备、移动节点、寻呼控制系统和寻呼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性管理中,网络中的控制节点根据移动节点的注册位置来指定控制区域和无线信道号或无线信道码。以这种方式,移动性管理与位置管理和用于确保连接性的无线管理控制紧密相关。

寻呼控制技术处理在大范围的寻呼区单元的移动节点,由此减少了涉及位置注册控制和无线管理控制的信号量。也就是说,寻呼控制技术具有广义上的移动性管理的一个方面并被认为是与移动节点的间歇接收技术所实现的节电同等重要。这种寻呼控制技术由为每个系统特别定义的控制接口来建立并使网络中的控制节点执行寻呼状态和寻呼区管理来实现。

另一方面,移动IP(互联网协议)v4的扩展技术已经被建议为移动通信系统中利用快速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位置注册控制技术。在这些技术中,多个FA(外部代理)之中存在一个代表性的FA,这个代表性的FA根据位置受其控制的FA的子网区域创建寻呼区。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的Seamoby工作组定义了IP寻呼以便在IP层执行寻呼控制,并提出了问题和要求。

作为同一类型的技术,有在移动IPv4上实现IP级寻呼控制的技术。这项技术是寻呼服务器以FA的地址为单位创建寻呼区,每个FA识别寻呼区ID并将它广播给单位区域中的节点。

【非专利文献1】

RFC3132-“Dormant Mode Host Alerting(“IP Paging”)ProblemStatement(睡眠状态模式主机警告(“IP寻呼”)问题陈述)”和RFC3154-“Requirements and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for an IP HostAlerting Protocol(IP主机警告协议的要求和功能框架)”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的常规技术都是基于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或移动IPv4,而且不适用于其它的系统或移动IPv4的扩展技术。例如,在适用于移动IP扩展技术(快速切换、无丢失切换等)的移动性管理控制的情况下,移动节点或控制节点必须执行新的控制过程和控制信号的发送/接收。还存在另一个问题是不确定指向寻呼移动节点的分组是否可以无丢失地转发。

此外,上述的常规技术需要网络运营商固定或可变地设置寻呼区,这对运营商带来较重的负担而且增加了设置的局限性,尽管IP技术实质上允许灵活的设置。还存在这样一个缺点,即建立跨越多个寻呼控制设备的寻呼区涉及这些控制设备之中的复杂过程。

鉴于上述的问题实现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移动节点的通信状态和工作状态来实现适当的寻呼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寻呼控制设备,根据移动节点的状态执行寻呼状态和寻呼区的管理,所述设备包括: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从移动节点发送的寻呼请求分组;确定装置,用于响应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寻呼请求分组确定寻呼区;通知装置,用于向移动节点通知确定装置所确定的寻呼区;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确定装置所确定的寻呼区。

寻呼控制设备使用移动节点的本地地址、分类算法、操作时间和区域列表来管理寻呼区。在区域列表中,记录网络前缀、AR(接入路由器)或AP(停靠点)的IP地址、AR地址和在此地址下的AP标识符(例如,AR输出端口,MAC地址)。形成区域的算法引起区域列表的内容的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节点是用于执行到或从寻呼控制设备发送/接收分组的移动节点,该寻呼控制设备根据移动节点的状态执行寻呼状态和寻呼区的管理,该移动节点包括:设置装置(相当于稍后所述的定时器),用于设置从正常模式(根据MIP或其扩展协议的工作状态)开始直到转变成寻呼控制模式(根据IP寻呼的工作状态)的时间;寻呼请求装置,用于根据设置装置所设置的时间的消逝来向寻呼控制设备发送寻呼请求分组;和转发命令装置,用于根据设置装置所设置的时间的消逝来向移动性控制设备发送BU分组以命令数据分组转发到寻呼控制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寻呼控制系统包括寻呼控制设备和移动节点,该寻呼控制设备根据移动节点的状态执行寻呼状态和寻呼区的管理,所述设备包括: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从移动节点发送的寻呼请求分组;确定装置,用于响应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寻呼请求分组确定寻呼区;通知装置,用于向移动节点通知确定装置所确定的寻呼区;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确定装置所确定的寻呼区。该移动节点用于执行到或从寻呼控制设备发送/接收分组,该寻呼控制设备根据移动节点的状态执行寻呼状态和寻呼区的管理,该移动节点包括:设置装置,用于设置从正常模式开始直到转变成寻呼控制模式的时间;寻呼请求装置,用于根据设置装置所设置的时间的消逝来向寻呼控制设备发送寻呼请求分组;和转发命令装置,用于根据设置装置所设置的时间的消逝来向移动性控制设备发送BU分组以命令数据分组转发到寻呼控制设备,其中寻呼控制设备接收从移动节点发送的寻呼请求分组。

根据本发明的寻呼控制方法是包括下面移动节点所执行的步骤的寻呼控制方法,该移动节点能够根据多个移动性管理协议来工作:选择步骤,其中移动节点根据移动节点的通信状态和工作状态来选择要工作的移动性管理协议;和通信步骤,其中移动节点根据在选择步骤选择的移动性管理协议来执行数据分组的发送/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寻呼控制方法还进一步包括寻呼控制步骤,其中移动节点检测指向所述移动节点的数据分组并根据检测结果改变多个移动性管理协议。

上述的寻呼控制方法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第一转变步骤,其中当移动节点检测到在预定时间内没有经移动性控制设备发送或接收指向移动节点的数据分组时,移动节点停止正常模式并转变成寻呼控制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寻呼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确定步骤,其中移动节点利用至少过去寻呼控制模式的平均持续时间或切换的平均出现间隔来确定预定时间,作为第一转变步骤中转变成寻呼控制模式的触发。

上述的寻呼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转变步骤,其中当寻呼控制模式中的移动节点检测到经移动性控制设备指向移动节点的数据分组的发送/接收时,移动节点停止寻呼控制模式并再次转变成正常模式。

上述的本发明指的是经寻呼控制设备寻址到移动节点的数据分组的发送/接收,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到经通信伙伴节点寻址到移动节点的数据分组的发送/接收。在这种情况下,通信伙伴节点具有类似于上述寻呼控制设备类似的功能。

也就是说,上述的寻呼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转变步骤,其中当移动节点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检测到经通信伙伴节点指向所述移动节点的数据分组的发送或接收时,移动节点停止正常模式并转变成寻呼控制模式。

上述的寻呼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第四转变步骤,其中当寻呼控制模式中的移动节点检测到经通信伙伴节点指向移动节点的数据分组的发送/接收时,移动节点停止寻呼控制模式并再次转变成正常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这些方面,移动节点监视它自己的通信状态(发送或接收的分组量等)和工作状态(迁移频率等),并根据这些状态来启动合适的移动性管理协议(例如,IP寻呼)。例如,如果移动节点有少量的发送或接收分组和较高的迁移频率,则移动节点与寻呼控制设备或通信伙伴节点一起确定寻呼区。移动节点在这个寻呼区的迁移和除了IP寻呼以外的移动性管理停止时,不执行路径更新。因此,根据移动节点的通信状态和工作状态执行适当的寻呼控制是可行的,这与转变成寻呼控制模式之前所用的移动性管理协议(例如,MIP或其扩展协议)的类型无关。

更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寻呼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缓冲器控制装置,用于执行这样的控制,使缓冲器保存指向寻呼控制模式中的移动节点的数据分组。

更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寻呼控制方法包括下面由寻呼控制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发送步骤,其中当寻呼控制设备检测到指向具有寻呼区的移动节点的数据分组时,寻呼控制设备在寻呼的所有转发路径上发送指向移动节点的寻呼通知分组;保存步骤,其中寻呼控制设备将数据分组保存在缓冲器中,直到寻呼控制设备从移动节点接收到寻呼通知确认分组;和转发步骤,其中在接收到寻呼通知确认分组以后,寻呼控制设备通过寻呼通知确认分组指定的转发路径将保存步骤保存的数据分组转发到移动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这些方面,从移动性控制设备发送到移动节点的数据分组临时保存(缓存)在寻呼控制设备中,然后通过从移动节点接收的寻呼通知确认分组所触发的预定路径来转发。这实现了没有分组丢失的安全分组传输,即使是到达寻呼的移动节点。

本发明能够根据移动节点的通信状态和工作状态来执行适当的寻呼控制。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给出的详细描述和附图中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附图只是为了举例给出的,因此不能被认为是限制本发明。

从下面给出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将变得更加清楚。但是,应当理解详细描述和具体的例子虽然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也只是为了举例给出的,因为从这个详细描述中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改变都是显而易见的。

图1表示在IP层的移动性管理协议的一个例子。

图2表示寻呼代理的功能结构。

图3解释变成寻呼控制模式的转变过程和变成正常模式的恢复过程。

图4解释寻呼控制模式中的寻呼区确定过程。

图5是解释寻呼控制模式中的寻呼区更新过程。

图6是解释寻呼控制模式中的正常模式恢复过程。

图7是移动节点的状态转变图。

图8是解释在移动节点和通信伙伴节点之间执行寻呼控制的一个方面。

图9是示出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寻呼报头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寻呼消息的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在根据本发明的寻呼控制设备中设想的移动性管理的结构。如图1所示,IP寻呼存在于属于IP层L10的广泛定义的移动性管理协议中。IP寻呼是与移动IP(MIP)、作为它扩展技术的扩展MIP等并列存在的协议。扩展MIP的例子包括层次化移动IP(HMIP)和移动IP的快速切换(FMIP)。

本实施例中协议的选择意味着在移动IP或其扩展技术和IP寻呼之间的协议选择。在本实施例中,适当的移动性管理协议根据允许的延时和分组丢失的要求来选择,IP寻呼控制根据分组发送/接收的频率来执行。这种协议选择通过移动性管理控制子层L11来执行。

例如,根据应用过程监视或原始的issue,如果工作在HMIP的移动节点由严格按照允许延时的应用来进行通信,则移动性管理控制子层L11执行FMIP的会话。相反,还可以设想采用这样的实现方式,即当移动性管理控制子层L11确定由于分组丢失而导致的重传次数变大时,以FMIP工作的移动节点变成以HMIP工作。

随后,将描述寻呼控制系统的结构。寻呼控制系统包括移动节点(MN:移动节点10)、接入路由器(AR:接入路由器21、22)、寻呼代理(PA:寻呼代理30)和移动性代理(MA:移动性代理40)。寻呼代理相当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所述的寻呼控制设备,移动性代理相应于移动性控制设备。

MN 10具有至少两个工作状态,包括正常模式和寻呼控制模式。在正常模式中,MN 10根据MIP或其实现的扩展技术来执行移动性管理的工作,在寻呼控制模式中,MN 10停止其工作,MN 10用来接收分组和确定MN 10是否存在于寻呼区。

AR 21、22安装在各个彼此不同的子网中,并向通过无线链路连接的MN 10发送RA(路由公告)。

PA 30创建分组转发区并将这个区域保存为寻呼区。寻呼区和确定此寻呼区的算法根据移动节点的通信状态和工作状态的不同而不同。当PA 30接收到指向寻呼控制的MN 10的数据分组时,它缓冲这个分组并保存它,而且发送寻呼分组。图2表示PA 30的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PA 30具有公知的组成元件,工作在物理层的物理接口31、工作在链路层的链路控制器、工作在IP层的IP控制器33、和移动性控制器34。

此外,PA 30具有寻呼控制器35、区域控制器36和缓冲控制器37,是本发明所特有的组成元件。寻呼控制器35处理在MIP同一层的寻呼控制分组。区域控制器36创建具有MN 10的寻呼区,然后向MN 10通知该寻呼区,并在区域表361中保存寻呼区信息。区域表361中所保存的数据是为MN 10的每一个归属地址所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子网前缀。缓冲控制器37执行这样的控制,使缓冲器371保存指向寻呼控制的MN 10的数据分组。根据这些寻呼区信息和数据分组的需要设置到期日,根据相应控制器36或37的指令删除过期的数据。

MA 40是依据移动性管理协议,例如MIP、HMIP或FMIP的节点,具体的说,它相当于HA(本地代理)、MAP(移动停靠点)、FA(外地代理)等。

接下来,将描述寻呼控制系统的操作。

MN 10根据正常模式的移动性管理控制从RA的网络前缀值的变化检测到子网的变化。MN 10向相应的移动性代理(例如,MA 40)传送绑定更新分组(BU,绑定更新)以执行路径改变过程。

图3解释变成寻呼控制模式的转变过程和变成正常模式的恢复过程。在图3中,在AR用于协调MN 10和PA 30之间通信的处理为了简明而省略了。

首先,当确定没有数据分组经MA 40发送或接收时,MN 10向PA 30发送寻呼请求分组(S1)。

当PA 30允许来自MN 10的寻呼请求时,它向MN 10返回寻呼请求响应分组和寻呼区信息(S2)。

在S1处理的同时,MN 10向MA 40发送BU以使MA 40向PA30转发分组(S3)。

MA 40向MN 10发送作为对BU确认响应的BA(绑定确认),MN 10接收它(S4)。这使MN 10转变成寻呼控制模式(S5)。

指向寻呼控制模式中的MN 10的数据分组临时保存在MA 40的绑定超高速缓存中(S6),然后它们被转发到PA 30。接收到数据分组后,PA 30向寻呼区的子网发送一个分组(寻呼分组),用于向MN10通知数据分组到达(S8)。这导致寻呼分组在上述寻呼区的所有转发路径上发送。同时,PA 30缓存到达MN 10的连续转发的数据分组(S9)。

当寻呼控制的MN 10检测到指向自己的寻呼分组时,它向PA 30返回寻呼通知确认分组(S10)。当从寻呼控制模式的MN 10接收到寻呼通知确认分组时,PA 30开始通过预定的转发路径向MN 10转发所缓冲的数据分组(S11)。这允许数据分组没有丢失地传送,即使是到寻呼的MN 10。

与S10和S11的过程并行的是,MN 10还向MA 40发送BU,以便向MA 40通知MN 10目前所处的子网的地址(S12)。MA 40向MN 10发送作为对BU确认响应的BA,然后MN 10接收它(S13)。这使MN 10从寻呼控制模式恢复成正常模式(S14)。

图4解释寻呼控制模式中的区域确定过程。寻呼控制的MN 10参照RA执行寻呼区的确定。具体的说,当MN 10在S21从AR 21接收到RA以后在同一寻呼区的不同子网之间移动时(S22),它开始从AR 22接收RA(S23)。因为这会引起RA中网络前缀值的改变,MN 10可以检测到自己在子网之间的迁移。此时,寻呼控制的MN 10在MN 10内部产生c/o地址(CoA:相关转交地址(Care of Address)),但是,MN 10连续呆在不同于正常模式的寻呼控制模式,不必向包括路由器在内的其它节点发送任何分组。

图5解释寻呼控制模式中的区域更新过程。寻呼控制的MN 10参照RA执行寻呼区的更新。具体的说,当MN 10在S31从AR 21接收到RA以后在不同寻呼区的子网之间移动时(S32),它开始从AR 22接收RA(S33)。因为这会引起RA中网络前缀值所示的寻呼区的改变,MN 10可以检测到在寻呼区之间迁移。

当MN 10确定它已经移出寻呼区时,它向PA 30发送寻呼请求分组(S34)。然后MN 10从PA 30接收寻呼请求响应分组(S35),此后MN 10创建新的寻呼区,并持续呆在之前的寻呼控制模式。这完成了寻呼在MN 10和PA 30之间的再次注册。

此外,图6解释从寻呼控制模式到正常模式恢复过程。当寻呼控制的MN 10自己产生要经过MA 40传送的数据分组时,它开始到正常模式的恢复过程。MN 10将寻呼注册缓存的保持时间设置成足够短的时间,在这个时间范围内不会发生状态失配,并向PA 30发送寻呼取消请求分组(S41)。这取消了MN 10的寻呼控制模式在PA 30的注册。在S42,PA 30送回寻呼取消确认分组,MN 10接收它。

与S41和S42的过程并行的是,MN 10向MA 40发送BU以建立分组转发路径(S43),由此在MA 40注册MN 10所处的子网地址。在S44,MA 40送回BA,MN 10接收它。通过这个过程,MN 10恢复成正常模式,MN 10根据所执行的移动性管理协议开始传送数据分组(S45)。

因为如上所述PA 30没有固定的管理区域,所以它可以降低网络运营商的维护负担。

下面将参见图7描述MN 10在模式之间的转变。此方案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MN 10具有与MA 40的分组可通信状态和不可通信状态。可通信状态指的是在MA 40中MN 10的分组转发设置成活跃的状态。更具体地说,它是保持绑定超高速缓存的状态。与之相反,不可通信状态指的是MN 10的分组转发设置不活跃,即MN 10没有注册到MA 40的状态。

如图7所示,可通信状态进一步包括正常模式M1和寻呼控制模式M2。从正常模式M1转变成寻呼控制模式M2(T1)由这样一种事件触发而发生,即在MN 10的定时器所预定的时间间隔内没有检测到经MA 40发送/接收数据分组(超时)。另一方面,一旦已经移入寻呼控制模式M2的MN 10或者通过从PA 30接收到寻呼分组或者经MA 40产生分组的触发而恢复成正常模式M1(T2)。

当与寻呼控制有关的控制分组数目满足下面的条件式(1)时,我们可以期望减少控制分组的总数。这是因为寻呼控制期间停发的BU分组总数大于在MN 10的寻呼控制分组数目。

Tp≥Sp/(Sb-(TsSa)/Ta)·Ts

在上面的表达式中,符号在下面定义:

Tp:寻呼控制模式的平均持续时间,

Sp:寻呼控制所涉及的控制分组的数目,

Sb:正常模式中用于移动性管理控制所必需的路径更新分组数目,

Ts:子网之间迁移的平均出现间隔,

Ta:迁移出寻呼区的平均时间,

Sa:与寻呼区之间迁移有关的再次注册的分组数目。

作为上述表达式(1)参数的时间和分组数目由寻呼控制器35管理。转变成寻呼控制模式M2所用的定时器的设置时间优选地按照下面来控制。例如,如果在最近几次转变中寻呼控制模式M2的持续时间不满足上述的表达式(1),则设置时间被延长以降低转变成寻呼控制模式M2的转变频率。没有分组发送/接收经过MA 40的时间间隔在正常模式M1测量,这个时间间隔记作Tp。当这样满足了上述的表达式(1)时,定时器的设置时间被缩短以提高转变成寻呼控制模式M2的转变频率。

给出三种方法来作为延长或缩短定时器的设置时间的方法。举例来说:

1)事先设置定时器的长的时间和短的时间。

2)在以下表达式(I)符合的情况下,将(1/10)Tp的固定速率设置为定时器的短的时间,在以下表达式(I)不符合的情况下,将(10倍)Tp的固定速率设置为定时器的长的时间。

3)将寻呼控制模式转变概率Prob定义为寻呼模式状态或非通信状态被维持时间t的概率Prob(Dmt≥t)。假设所述概率基于指数分布或γ分布,并且确定了寻呼模式转变定时器。在以下表达式(I)符合的情况下,Prob被设置为大值,而在以下表达式(I)不符合的情况下,Prob被设置为小值。

>>>P>rob>>=>>(>>D>mt>>≥>t>)>>=>1>-sup>>∫>0>tsup>>>1> >b>c>>·>Γ>>(>c>)>>> >x>>c>->1>>>exp>>(>->>x>b>>)>>dx>·>·>·>>(>I>)>>>s>

在上述表达式(I)中,积分符号中的项是γ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

寻呼模式的持续时间的平均值等于c*b。

给出上述概率的“t”通过Newton-Way来进行计算,并且“t”用作寻呼模式转变定时器的Td。

在所述情况,还需要的设置值是“c”和Newton-Way的参数(例如容差,最大重复次数的数目)。

根据γ分布和Newton-Way方法,指数分布可能包括“c=1”的情况,此外,还有助于模拟多个应用的出现间隔。

同样,当“t”从Prob(Dmt≥t)倒推计数为Td(平均值=b)时,以下表达式(II),(III)符合。

>>>P>rob>>>(>>D>mt>>≥>t>)>>=>exp>>(>->>t>b>>)>>·>·>·>>(>II>)>>>s>

Td(Prob)=-b·lnProb(Dmt≥t)    …(III)

由于使用了指数分布,简化了计算。

上个实施例所述的方面只是根据本发明的寻呼控制系统的优选例子,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个方面。

下面将参照图8描述MN 10直接与作为通信伙伴节点的CN(对应节点)51、52执行寻呼控制。这个方面类似于用图2到7所述的寻呼控制技术,除了CN 51、52取代PA 30用作寻呼控制设备。因此,将省略对这个方面的详细描述,但是MN 10和CN 51、52执行分组的发送/接收不需要经过MA 40,以便实现路径的优化。

在转变成寻呼控制模式时,MN 10向在MN 10的超高速缓存中所述的每个CN 51和CN 52发送寻呼请求分组(S51、S52)。此时,MN 10设置包括寻呼区、用于节电控制的间歇接收周期等的寻呼控制信息。此外,MN 10从各个CN 51、52接收送回的寻呼请求响应分组(S53、S54)。转变成寻呼控制模式也可以独立于每个通信伙伴节点(CN 51、CN 52)来执行。

随后,在CN 52转变成寻呼控制模式以后,它向作为通信伙伴的MN 10发送寻呼请求分组(S55)。因为此时MN 10还在寻呼控制模式,寻呼请求分组可以直接在寻呼区广播,或者寻呼通知分组可以发送给MN 10以便将MN 10一次恢复成正常模式。在S56,MN 10向CN 52发送寻呼请求响应分组。

此外,当指向MN 10的分组在CN 51产生时,CN 51向MN 10发送寻呼通知分组,以便寻呼MN 10(S57)。MN 10送回寻呼通知确认分组(S58)。

MN 10恢复成作为正常模式的移动性管理控制状态,还向CN 52发送寻呼取消请求分组,以便通知CN 52模式改变(S59)。CN 52送回寻呼取消确认分组(S60)。

在本实施例的分组控制系统中,如上所述,MN 10总是监视通信状态,例如发送或接收的分组量,和工作状态,例如迁移频率,并根据这些状态的变换选择和启动适当的移动性管理协议。特别是,在移动性管理协议是与IP寻呼有关的协议的情况下,该系统适当地实现向MN 10通知寻呼开始和对寻呼区的控制(寻呼控制)。这允许MN 10即使在寻呼时也能安全地接收指向自己的数据分组,而与子网之间的转变或寻呼区之间的转变无关。

将在以下说明可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分组格式。分组格式在IPPv6中是公知的技术,因此只简单解释而不做详细的解释。

图9是表示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寻呼报头的例子的示意图。在图9中,有效净荷协议字段H1是辨别寻呼报头的报头部分的8比特字段,并且所述字段还被用于辨别协议类型。报头长度字段H2是显示寻呼报头的数据长度的8比特字段。PH类型字段H3是辨别寻呼报头类型的8比特字段。保留字段H4是将来用于扩展的数据字段。校验和字段H5是用于检测发送寻呼报头时的差错的16比特字段。消息数据字段H6是保存上述PH类型数据的可变长度字段。

对应于上述寻呼报头,将DMR(睡眠状态模式请求消息)、DMA(睡眠状态模式确认消息)、AMR(激活模式请求消息)、AMA(激活模式确认消息)、以及PR(寻呼请求)用于寻呼消息。

将在以下示意性显示作为寻呼消息格式的例子的DMR格式。图10是显示DMR的例子的示意图。在图10中,确认(A)字段P1是要求DMA返回接收DMR的字段。缓冲(B)字段P2是在接收AMR之前请求PA存储目的地为MN的分组的字段。复制地址检测(D)字段P3是请求PA检测寻呼CoA的复制地址的字段。序列#字段P4是用于将返回的DMA与序列DMR进行匹配的16比特字段。保留字段P5是在将来用于扩展的数据字段。操作时间字段P6是在其中保存了绑定之前的剩余时间单元数目的16比特字段。寻呼选项字段P7是其中存储了零或多个TLV编码的可变长度可选字段。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而且还可以适当地变成落入本发明范围内的各种变型,没有偏离本发明的精神。例如,上述的实施例将IP层作为寻呼控制层,但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个例子,而是也可以应用到传输层(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层、TCP(传输控制协议)层等)和应用层。

从这里所述的本发明中,显然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多种方式改变。这种变型不能被认为是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所有的这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型都包含在下面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