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

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编组站的集成自动化系统,其可将编组站各个原有自动化分系统与新构建的信息处理分系统集成为一个协同的、且功能更强的新系统,形成一个具有智能特点的编组站闭环系统,从而可协调发挥各个分系统的优势,取得整体效益,达到全局优化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559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12-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00035.1

  • 发明设计人 丁昆;

    申请日2004-01-05

  • 分类号B61L27/04;

  • 代理机构北京亚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王亚轩

  • 地址 100073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28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43: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1-04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61B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4010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1-07-2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61B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4010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06-05-17

    授权

    授权

  • 2005-0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12-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编组站的中心控制系统,更具体来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使编组站作业实现信息化及自动化的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铁路编组站的自动化系统,现有技术中存在大量的相关设计和方案,如在专利文件CN1176907A中就公开了一种编组站自动化系统和方法,但该系统仅是利用无线电信号来实现进路控制。在该领域内,国外也有大量的相关系统,但这些系统均为针对特定工作的分系统,例如为溜放作业计划系统、行车指挥系统、信息处理系统、驼峰遥控系统、编组作业自动化系统等,在专利文件DE 3535785、US 5676337、DE 10134216A、EP 1129922就公开了上述的这些系统,目前尚未出现将这些系统集成到一起的总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国内的一些编组站建造了一些形式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但这些系统或者只是作为车辆管理信息系统,或者只是作为过程控制系统,且各个系统基本上都是单独开发建设、自成体系,也就是说,这些铁路编组站信息处理系统与过程控制系统是完全分离的,各系统间的连通性和互操作性较差。由于各个自动化分系统在逻辑上不一致性,且系统软、硬件存在异构性,信息又存在多样化、复杂性,控制管理也是非实时性的,这就使得各个自动化分系统各自为阵,难以互通信息,无法统一调度,限制了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使编组站的效率、效益难以进一步提高。

对于编组站的信息处理系统,目前使用的主要是编组站现车管理信息系统及编组站调度表示系统,依靠这些系统来完成编组站调车作业的调度计划管理,但该调度计划管理并不涉及编组站列车行车调度、本务机车调配、调车机车调配这些工作,这些调度计划迄今为止还没有纳入计算机处理与决策中。在编组站过程控制方面,各个独立的系统涉及驼峰自动化、编组站计算机联锁、推峰机车的遥控、停车器控制等分系统,此外还设置有涉及轴温探测、车号识别、车辆超偏载识别等一些独立的探测系统。虽然各个控制分系统的工作都是是按照编组站调度的指挥进行的,但是由于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不完善、而且信息处理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分离,调度指挥的输出仍然是书面或电话通知,由操作人员基于调度意图在过程控制系统的监控台上执行相应的操作,以此来完成调度指令。

此外,信息处理系统由于无法从过程控制系统自动地获得反馈信息,所以其管理信息的流动是由人工对信息终端进行操作来实现的,这将导致实时性与真实性较差。另外,由轴温探测系统、车号识别系统等众多独立工作探测系统获得的信息未被提供给编组站信息处理系统,因此,处理系统的调度准确性、效能、直至决策自动化功能都无法进一步提高。

目前,编组站现车管理信息处理系统或调车作业通知单传输系统与驼峰自动化子系统之间通过低速通道联机方式发送文本信息,以此作为溜放进路控制的代用信息源,该文本信息与驼峰作业人员所解读的解体计划文本完全相同,但缺失推送进路、预推进路、计划执行顺序与时机、股道封锁、机车走行等众多调度指令,且没有进行反馈的措施。对于编组站除驼峰头部以外的其它控制区域—例如到达场、峰尾、出发场等处执行的过程控制—例如列车进路、调车进路、机车进路、平面溜放进路,尚未有人设想和实践过计划指导下的自动办理和执行反馈。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新的系统,其可将编组站各个原有自动化分系统与新构建的信息处理分系统集成为一个协同的、且功能更强的新系统,形成一个具有智能特点的编组站闭环系统,从而可协调发挥各个分系统的优势,取得整体效益,达到全局优化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文提供了一种集成的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其包括:

信息处理分系统,由该分系统完成有关编组站列车作业、本务机车、调车作业、调车机车及货运作业的调度计划管理;以及

多个过程控制分系统,这些分系统包括驼峰自动化系统、编组站计算机联锁系统、推峰机车遥控系统、停车器控制系统等各个控制系统,此外还包括有轴温探测系统、车号识别系统、车辆超偏载识别系统等一些独立的车辆探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分系统与所述过程控制分系统被结合到一起,二者在硬件与软件方面均存在功能上的联系,所述综合自动化系统利用计算机数据库、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实现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并构建了数据交换平台;由所述信息处理分系统产生的各种编组站调度计划将直接自动下达到各个控制系统自动执行,且各个控制系统自动地向信息处理分系统反馈执行结果,由此,所述信息处理分系统实时地掌握着车辆信息,且信息流与实际车流自动同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信息处理分系统是另外新构建的,该分系统向下兼容原有的编组站现车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编组站调度表示系统,其除完成编组站列车编组顺序表收发、现存车辆管理和调车作业的调度计划管理功能外,还可实现对编组站行车、本务机车、调车机车的调度计划管理,并具有班计划与阶段计划管理、调度自动决策与优化、站场综合表示、车站技术作业图表的绘制、计划与执行历史数据的记录和统计分析等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编组站内所有的列车进路、调车进路、驼峰溜放进路、机车走行进路等各种进路均由所述信息处理分系统自动实时地向所述过程控制分系统下达,由过程控制分系统自动执行,并将执行结果实时反馈到所述信息处理分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被用作各个过程控制系统和调度计划信息处理系统的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与交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编组站范围内行车计划、调车计划、本务机车计划、调车机车计划及货运计划等各种调度计划均由信息处理分系统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和辅助编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系统还包括前置服务器,所述信息处理分系统通过所述前置服务器与系统外部进行数据交换。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的原理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图可见,在该系统中包括有数个过程控制分系统,这些分系统具体为:驼峰自动化系统、联锁自动化系统、调机自动化系统、停车器自动控制系统、信号设备供电系统、外勤移动信息系统、信号监测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及其他各种车辆专项探测装置(例如红外轴温探测、车辆车号识别、车辆超偏载识别)等。该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还包括—信息处理分系统,该系统即为图中的编组站综合管理信息分系统,该分系统具有对编组站列车行车作业、调车作业、本务机车调配、调车机车调配执行调度计划管理的功能,并具有完成列车编组顺序表(预确报)收发、现存车辆和机车跟踪、班计划与阶段计划管理、货运调度计划管理、调度自动决策与优化、站场信息综合表示、车站技术作业图表的绘制、计划与执行历史数据的记录/统计分析等功能,该系统可向各个过程控制分系统发送调度计划和调度指令,且从各个分系统接收反馈回来的执行结果;同时,作为一个中枢数据平台,该系统还可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另外,图中的综合管理信息分系统还通过通信前置服务器与系统外部进行数据交换,例如与铁路分局调度所的运输与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系统远程维护、以及面向车主和货主的客户服务门户网站等进行通讯。

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附图和上文的描述可领会到:编组站范围内各种类别的进路、以及全区域内进路在按照所述管理系统的调度计划与指令进行执行的同时,将其执行结果向信息处理系统反馈,以此方式在编组站信息处理系统侧自动收集调度计划的执行结果,以取代通过跟踪确认车辆来确定其在编组站内实际位置变化的其他方式,由此实现一种前所未有的编组站自动化功能和调度功能,可以大量减少操作人员,减轻管理人员、调度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整体效率,实现管理与控制的一体化。

在本发明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个编组站自动化分系统均以编组站综合管理系统为核心,而所形成的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利用计算机数据库、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实现了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并构建了数据交换平台。

尽管上文中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这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领会到: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还可以有多种其它的实施方式,且所有基于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实施方式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