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无线装置间短消息收发的方法

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无线装置间短消息收发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无线装置间短消息收发的方法,让使用者通过无线终端装置(如:移动电话等)发出短消息,并由其上的无线讯号处理器,将短消息内容进行包封处理,将其发送至无线网络访问点,并经无线网络访问点上的无线讯号处理器,处理及解读短消息数据封包,再根据解读后所得到的发送指标内容,调用指标用户认定管理系统,以确认短消息欲发送的对象,同时,依所得到的指标用户格式,再经由无线网络访问点及无线通讯协定,发送至另一无线终端装置,然后,由另一无线终端装置上的无线讯号处理器,对短消息数据封包进行解读,并显示于显示屏上,如此,即可实现不同无线装置间的短消息传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3136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09-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03115839.0

  • 发明设计人 何代水;蔡世光;黄亮;

    申请日2003-03-17

  • 分类号H04Q7/38;H04M3/42;H04L29/06;

  • 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陈亮

  • 地址 200233 上海市桂菁路7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30: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6-07-05

    授权

    授权

  • 2004-1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9-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无线装置间短消息收发的方法,尤指一种将无线终端装置与无线网络访问点(Access Point)整合在一起,令使用者可透过该无线终端装置利用一超文字传输模式(简称HTTP协议),经由该无线网络访问点,与其他无线终端装置相连线,以实现无线装置间短消息的收发功能。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是信息与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移动通讯与无线通讯...等网络与通讯技术,正在得到快速的发展与普及,无线装置作为现代先进的通讯工具,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短消息功能,以其简单易用,快速便捷的优势,正逐步成为除了语音通话功能以外,又一重要的信息沟通手段,而被广泛地使用。但是,移动通讯网络的资源也是有限的,过度开发将会造成资源与能源的浪费,因此,善用网络资源,以逐步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另外,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可以有更为方便,且高效率的方式,使用该网络资源,但要将无线网络与移动装置功能整合起来,在无线网络上也能享受到移动通讯的服务,则在技术与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实有待解决。

基于这些现实,发明人经过研究,提出一种利用无线传输技术与移动通讯技术相结合的短消息收发方法,令使用者可以透过一无线网络访问点(Access Point),使用无线通讯协议,以实现无线装置间的短消息收发功能。

另外,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个人电脑(PC)、个人数字助理机(PDA),都开始朝向无线发展,再加上无线网络访问点功能的增强。因此,使用者可以使用任意的无线通讯装置,透过无线网络访问点,实现各无线装置间的短消息收发,令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无线装置与外界连络,并在最少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效益。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的背景技术中,传统围绕个人电脑(PC)或个人数字助理机(PDA)间,有线或无线数据传送,或手机间利用移动通讯网络,实现短消息传送之单一通讯装置间,其数据收发的诸多缺点。发明人乃经过多年的实务经验及研究心得,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发明的一种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无线装置间短消息收发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无线传输技术与移动通讯网络相结合的无线装置间短消息收发的方法,期藉由日益普及的无线装置,与无线装置访问点所提供的强大功能,直接透过无线网络,随时随地实现无线装置间的短消息收发,并能迅速享有图文、语音...等多种类型短消息的收发,同时,方便而快捷。

为使能对本发明的目的、步骤特征及其功效,作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系统架构的主要模组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无线装置间短消息收发的方法,请参阅图1、2所示,该方法令使用者可藉一无线终端装置10(如:移动电话、个人电脑及个人数字助理机...等),发出一短消息,并由该无线终端装置10上的一无线讯号处理器12,将该短消息内容进行一包封处理,且透过其上的一无线讯号收发器13(如:RF)及一无线通讯协定20(如:802.11协定),将其发送至一无线网络访问点30(Access Point),并经该无线网络访问点30上的一无线讯号处理器32,处理及解读该短消息数据封包,再根据解读后所得到的一发送指标内容,调用一指标用户认定管理系统40,以确定该短消息欲发送的对象,同时,依照所得到的一指标用户格式,再经由该无线网络访问点30及该无线通讯协定20,发送至另一无线终端装置50(如:一移动电话、一个人电脑及一个人数字助理机...等),然后,由该另一无线终端装置50上的一无线讯号处理器52,对该短消息数据封包进行解读,并将其显示于其上的一显示屏上,以实现不同无线装置间的短消息传送。

在本发明中,该无线终端装置10若为一移动电话,则其是具有短消息服务功能;该无线通讯协定20可以为802.11协定或其他无线传输载体,用以进行该无线终端装置10,以一事先约定的封包格式来进行,与该无线网络访问点30间的封包短消息数据收发的服务;该另一无线终端装置50可为一具有无线讯号收发器的个人电脑,或一具有无线讯号收发器的个人数字助理机,用以发出或接收短消息数据。

在本发明中,该无线终端装置10及该另一无线终端装置50,请参阅图2所示,分别包括一输入模组11、51、无线讯号处理器12、52、无线讯号收发器13、53及一显示屏模组14、54;其中该输入模组11、51,用以进行短消息内容的输入,而输入的方法可以用键盘(keyboard)、鼠标(mouse)设备、笔、语音辨识系统、下载数据,及任何其它可达到输入目的的装置;该无线讯号处理器12、52,是用以对传送或接受数据进行包封或解读处理;该无线讯号收发器13、53,是用以传送和接收封包资讯,将封包后的短消息数据传送至该无线网络访问点30,且接收籍由该无线通讯协定20回送的短消息内容,另外,该无线讯号收发器13、53,至少包含一模拟至数字和数字至模拟转换器;该显示屏模组14、54,是用以将解读后的短消息数据封包显示于显示屏上。

在本发明中,该无线网络访问点30,复请参阅图2所示,分别包括一无线讯号收发器31、及一无线讯号处理器32;其中该无线讯号收发器31,至少包含一模拟至数字和数字至模拟转换器,用以收发该无线终端装置10传来的短消息数据信息,并针对该数据的一头文件中的定义,启动该指标用户认定管理系统40功能;该无线讯号处理器32,用以处理数据封包及解读。

在本发明中,该指标用户认定管理系统40,复请参阅图2所示,分别包括一指标用户认定引擎41、一指标用户选择装置42及一短消息格式管理数据库43;其中该指标用户认定引擎41,是用以接收经该无线讯号处理器32解读封包信息后的头文件中,该无线终端装置10所定义的要求,并具有判断该无线终端装置10所发送的指标用户性质功能;该指标用户选择装置42,是用以根据经由该无线讯号处理器32解读的头文件内容,判断得出一指标用户内容,选择适当的指标用户,并将短消息封包内容,籍由该无线网络访问点30及该无线通讯协定20,传送至该具移动通讯网络的指标用户端(即:该另一无线终端装置50);该短消息格式管理数据库43,系用以管理不同无线装置对于短消息文字、图片及语音格式的定义与修正,其内建的多种格式对应数据库可以将收发短消息格式修正到指标用户适用的格式。

在本发明中,发明人采用一超文字传输模式(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以下简称HTTP协议)进行封包,因为该无线终端装置10与一服务端一般都会事先约定传输数据的封包格式,所以服务端在接到该无线终端装置10传送数据后,只需根据约定格式进行解读,即可得到相应资讯,同时回传数据也以同样格式封包返回。

以下内容则为该HTTP协议封包的示意架构:

    ″SMSO″   Total   Length    Checksum    Dest Number(16bytes)    Data Size    Content...

ID Code(“SMS”):4bytes,表示一数据报标示,占4字节;

Total Length:4bytes,表示整个数据报长度,占4字节;

Checksum:4bytes,表示校验和(包含头部数据),占4字节;

Dest Number:16bytes,表示目标地址,占16字节;

Data Size:4bytes,表示内容长度,占4字节;

Content:(defined by Data Size),表示短信内容;

其中该目标地址(Dest Number),如该无线终端装置10定义指标用户为一移动电话用户,则该目标地址即为该移动电话号码,如该无线终端装置10定义指标用户为一另一无线装置,则该目标地址即为该另一无线装置登录该无线网络访问点30时,注册在该无线网络访问点30的一路由表中,代表该另一无线装置的一唯一的本机地址。所有无线装置都有一唯一的本机地址,当其分别登录该无线网络访问点30时,该无线网络访问点30会要求登录者,提供其本机地址,并注册在该路由表中,同时,该路由表的管理系统会对该地址进行识别,以判断其登录的合法性。

藉上所述,当使用者藉该无线终端装置10透过其上的输入模组11,发出一短消息时,该无线终端装置10将依下列步骤进行操控处理,请参阅图3所示:

(301)首先,系接收使用者所输入的短消息内容,以选择所需发送的指标用户,同时,接受使用者所修改短消息内容及指标用户,并由其上的无线讯号处理器12,对该短消息内容以HTTP协议格式进行封包,并加入使用者定义的头文件,藉以组合短消息发送信息,生成数据封包;

(302)透过其上的无线讯号收发器13,经由该无线通讯协定20,将该数据封包信息发送至该无线网络访问点30上;

(303)该无线网络访问点30在接收到该短消息的数据封包后,即由其上的无线讯号处理器32对该数据封包进行检查解读,并根据解读后的头文件,解析发送指标内容信息;

(304)调用该指标用户认定管理系统40,以判断该头文件中使用者定义的指标用户格式是否一致,以确定发送对象,若是即继续下列步骤(305),若否,则至步骤(306);

(305)当该指标用户格式一致时,随即依照该认定的指标用户格式,经由该无线网络访问点30及该无线通讯协定20,发送至该另一无线终端装置50,并由其上的无线讯号处理器52,对该短消息数据封包进行解读,并将其显示于显示屏上。

(306)当该指标用户格式不一致时,即由该短消息格式管理数据库43对该指标用户格式进行修正,使之与指标用户的格式一致,并进入步骤(30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最佳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者在本发明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应涵盖在以下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