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虚拟人数据采集用人体标本血管灌注液

虚拟人数据采集用人体标本血管灌注液

摘要

虚拟人数据采集用人体标本血管灌注液,它由淀粉、苯酚、苯甲酸、色素和水组成。它灌注于虚拟人数据采集用人体标本的动脉中,可使人体切片的动脉血管与周围组织颜色及静脉血管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后期图象处理阶段对动脉、静脉的识别和可减少铣削过程中皮肤及致密结缔组织的拉扯,提高数据采集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308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09-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戴景兴;原林;王兴海;刘畅;

    申请/专利号CN03113907.8

  • 发明设计人 原林;王兴海;戴景兴;刘畅;

    申请日2003-03-13

  • 分类号G09B23/28;

  • 代理机构44229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张雨红

  • 地址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63号第一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26: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05-13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7-04-04

    授权

    授权

  • 2005-08-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9-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填充浆料。

背景技术

虚拟人是数字化虚拟人的简称,它是通过对具有一定特征的尸体标本进行切片,并对每一层面,进行拍照、扫描,然后处理转化为计算机数据,在电脑里整合、重建的人体三维立体结构的技术。对虚拟人的研究最早始于1987年美国国家图书馆提出的开展可视人计划(VHP)研究的建议,1991年正式启动。1994年男性人体解剖数据集开发成功,1995年女性数据集也开始发行。男性数据集铣切片层间距1mm,女性数据集铣切片层间距0.33mm,2000年由韩国Ajou大学和韩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承担的可视韩国人(VKH)计划正式启动,铣切片厚度0.2mm。

经过对VHP、VKH数据集的研究分析,发现它们均存在有共同的不足之处:对医学上极为重要的血管系统未作前期处理,在数据采集的铣削面上,动脉管道与周围组织颜色较为一致,很难区分,只能在后期图象处理时,由解剖学专家进行人为分辨和勾边处理,增加了人为的主观性和欠科学性。2003年2月第一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完成了中国第一套女性中国人(VCH)数据的采集,在采集过程中发现了与VHP、VKH同样存在的技术难题——标本的皮肤、致密结缔组织等组织韧性高,在铣削过程中,易造成拉扯,从而降低了数据采集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注于虚拟人数据采集用人体或动物标本的动脉中,可使后期人体或动物标本铣削面上的动脉血管与周围组织颜色及静脉血管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后期图象处理阶段对动脉、静脉的识别和可减少铣削过程中皮肤及致密结缔组织拉扯的虚拟人数据采集用人体标本血管灌注液。它由淀粉、苯酚、苯甲酸、色素和水均匀混合而成。其中淀粉起增加灌注液的粘稠度,控制灌注血管大小的作用;苯酚起防腐作用,增加结缔组织等的脆性,易于切削,进而可减轻铣削过程中皮肤及致密结缔组织被拉扯的程度;苯甲酸起保持灌注液颜色鲜艳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它是按重量百分比,将淀粉15-25%、苯酚5-10%、苯甲酸0.2-0.4%、色素0.01-0.03%和水65-80%均匀混合而成。

实施例2:它是按重量百分比,将淀粉20%、苯酚8%、苯甲酸0.3%、亮蓝食用色素0.02%和水71.7%均匀混合而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