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机动二轮车中的物品收容构造

机动二轮车中的物品收容构造

摘要

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物品收容构造,该机动二轮车在包括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构架和连接在该主构架的后部并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构架的车架上悬架配置在该主构架的下方的发动机单元、同时支承配置在前述两后构架的前部之间的收容箱,用能开闭的车座覆盖收容箱的上端开口部,可以把配置在收容箱(35)的后方侧的机动二轮车用零件的容量设定成比较大,同时可以确保收容电池和小物品的空间。为此,在收容箱(35)内形成主收容室(56)、配置在主收容室(56)的后部下方的电池收容室(57)和与前述主收容室(56)的后侧上部相连通并从该主收容室(56)向后方侧鼓出的小物品室(67)。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203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08-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01823394.5

  • 发明设计人 山口正昭;广濑义久;

    申请日2001-06-22

  • 分类号B62J9/00;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张会华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26: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6-10-11

    授权

    授权

  • 2004-10-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8-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该机动二轮车在包括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构架和连接在该主构架的后部并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构架的车架上悬架配置在该主构架的下方的发动机单元,同时支承配置在前述两后构架的前部之间的收容箱,用能开闭的车座覆盖收容箱的上端开口部,特别涉及其物品收容构造的改进。

背景技术

以前,把用能开闭的车座覆盖上端开口部的收容箱在主构架的后方侧设置在车架上的机动二轮车,例如,由日本特开平4-287782号公报等被众所周知。

在上述原有的机动二轮车中,在收容箱内,为了收容安全帽等而形成为没有隔壁的单一的收容室,在收容箱的后壁上部的后方侧确保有收容电池的空间。在这样的物品收容构造中,在把配置在收容箱的后方侧的机动二轮车用零件例如燃料箱用后构架支承的机动二轮车中,不得不把燃料箱的容量设定得比较小。另外,也难以确保收容工具等小物件的空间。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把配置在收容箱的后方侧的机动二轮车用零件的容量设定得比较大、且能确保收容电池和小物品的空间的机动二轮车中的物品收容构造。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机动二轮车中的物品收容构造,该机动二轮车在包括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构架和连接设置在该主构架的后部并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构架的车架上悬架配置在该主构架的下方的发动机单元,同时支承配置在前述两后构架的前部之间的收容箱,用能开闭的车座覆盖收容箱的上端开口部,其特征是,在收容箱内,形成主收容室、配置在主收容室的后部下方的电池收容室和与前述主收容室的后侧上部相连通并从该主收容室向后方侧鼓出的小物品室。

根据这样的第1技术方案的构成,由于把需要确保比较大的空间的电池收容室在收容箱内配置在主收容室的后部下方,所以不需要因电池收容室57而把配置在收容箱的后方侧的燃料箱等机动二轮车用零件的容量设定成比较小,可以确保收容电池的空间,同时可以把燃料箱等机动二轮车用零件的容量设定成比较大。而且,由于能把容量设定得比较小的小物品室做成与主收容室的后侧上部相连通并从主收容室向后方侧鼓出,所以可以减小对燃料箱等机动二轮车用零件的容量设定的影响并能确保小物品室的空间。

另外,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是在第1技术方案的构成中,其特征是,在前述电池收容室内收容电池、配置在该电池的一侧的起动继电器和配置在该电池的另一侧的保险丝。根据这样的构成,在电池收容室内不仅可收容电池,还可以有效地收容与电池相关的电气零件。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是在上述第1或第2技术方案的构成中其特征是,前述收容箱由形成主收容室和电池收容室同时在后壁的上部设置开口部的箱本体、和从前述后壁的上部向后方侧鼓出并在前述开口部的周缘处固定在前述后壁上的壁构件构成,前述小物品室形成在壁构件内。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容易地形成从箱本体内的主收容室向后方侧鼓出的小物品室。

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是在上述第1~第3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构成中,其特征在于,为了划分与前述主收容室之间而覆盖电池收容室的盖构件的下部定位支承在收容箱的底部上,前述盖构件的上部可装卸地固定在收容箱上。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把主收容室和电池收容室形成在收容箱内并能明确地区分这些室。

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是在第4技术方案的构成中,其特征在于,覆盖前述小物品室的前述主收容室一侧的开口端的盖与前述盖构件相连地形成,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通过把盖构件安装在收容箱上来覆盖小物品室的主收容室一侧的开口端。

再有,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是在第5技术方案的构成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盖通过铰链连接设置在前述盖构件上。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容易地开闭小物品室的主收容室侧的开口端。

附图说明

图1~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是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

图2是机动二轮车的后部放大纵向剖面图,

图3是图2的3-3线剖面图,

图4是图2的4-4线剖面图,

图5是图2的5-5线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在图1中,成为机动二轮车的骨架的车架F包括能转向地支承前叉11的头管12、从头管12向后下方延伸的单一的主构架13、连接设置在该主构架13的后部且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构架14…,在前叉11的下端可回转地轴支承前轮WF,在前叉11的上端连结转向手把15。

主构架13由左右具有相互平行地向铅垂方向延伸的一对侧面的横断面为四边形的方管构成,在该主构架13的中间部两侧面上分别由焊接直接安装吊板16…,另外在主构架13的后部两侧面上由焊接直接安装枢支板17。

在主构架13的下方配置发动机单元E,该发动机单元E由前述吊板16…和枢支板17支承而悬架在车架F上。

在支架17上设置圆筒状的支轴20,在该支轴20的两端部上上下可摇动地支承左右一对的后叉21…的前端部,在两后叉21…的后端之间轴支承后轮WR。

同时参照图2~图4,后构架14、14的后端之间用尾构架22连结。另外,在两后构架14、14的中间部之间设置由圆管构成的第1横梁23,在两后构架14、14的前部之间设置由圆管构成的第2横梁24。而且,第2横梁24的中间部由焊接安装在主构架13的后部上面上。另外,在比第2横梁24更靠前方侧,在整个两后构架14、14之间设置支承板25。

在主构架13的后部两侧配置一对连结管26、26,这些连结管26、26的一端由焊接安装在两后构架14、14的中间部下面上,两连结管26、26的另一端由焊接共同安装在枢支板17的后面上。即,用配置在主构架13的两侧的一对连结管26、26连结两后构架14、14的前部和枢支板17之间,这些连结管26、26的中间部分别由焊接安装在主构架13的后部两侧面上。

后轮WR的上方由安装在后构架14、14上的后挡泥板27覆盖,在该后挡泥板27的上方配置由分别固定在后构架14、14上的支承座28…和后构架14、14的后部支承的燃料箱29。

在后构架14,14上固定位于前述支承座28、28的下方的托板30…,在这些托板30…和两后叉21…的后部之间分别设置后缓冲单元32…。

在燃料箱29的前方侧配置收容箱35,该收容箱35由设置在两后构架14、14的前部之间的支承板25和前述支承座28…弹性地支承。

在车架F上安装覆盖该车架F的合成树脂制的罩子38,该罩子38由配置在主构架13的左右两侧的前侧罩39…、从前方覆盖乘员的腿部并与两前侧罩39…的前部相连接的护腿罩40…、从前侧覆盖头管12并与两护腿罩40…相连接的前顶罩41、从后方侧覆盖头管12同时从上方侧覆盖主构架13并与前顶罩41相连接的主构架顶罩42、与两前侧罩39…的下部相连接的下罩43、从两侧覆盖燃料箱29和收容箱35的后侧罩44…构成。

在两后侧罩44…的上部之间,能相对于收容箱35内收容和取出物品并能开闭地配置从上方覆盖收容箱35和燃料箱29的双人车座45。

同时参照图5,收容箱35配置在左右一对的后构架14、14的前部之间,由上端开口的合成树脂制的箱本体46和固定在该箱体46的后壁46a上的合成树脂制的壁构件47构成。

箱本体46的前部配置在设置于车架F上的支承板25的上方,在箱本体46的前部和支承板25之间安装一对弹性构件48、48,在与两弹性构件48、48对应的位置上在支承板25的下面上固定焊接螺母49、49。两弹性构件48、48是在上端具有从上方与箱本体46的前部接触的凸缘部48a、48a的构件,上端具有从上方接触其凸缘部48a、48a的凸缘部72a、72a的金属制圆筒状的轴套72、72从上方插入弹性构件48、48内。而且通过把从上方插入轴套72、72和支承板25的螺栓50、50与焊接螺母49、49旋合并固紧,箱本体46的前部通过支承板25弹性地支承在车架F上。

另外,在箱本体46的后侧上部,设置向设置在车架F上的支承座28、28的上方伸出的凸缘部51、51。这些凸缘部51、51由夹设在支承座28、28和凸缘部51、51之间的弹性构件52…、在对应于各弹性构件52…的位置上固定在支承座28、28的下面上的焊接螺母53…、分别插入在前述弹性构件52…内的金属制圆筒状的轴套73…、从上方穿插于轴套73…和支承座28…并与焊接螺母53…旋合的螺栓54…与箱本体46的前部的向支承板25上支承的弹性支承构造相同地,通过支承座28…弹性地支承在车架F上。

再有,在箱本体46的前部上端一体地形成向前方突出的车座铰链部55,双人车座45的前端部能上下转动地连结在该车座绞铰部55上。

可是,在箱本体46内形成了用于收容未图示的安全帽等的主收容室56和配置在主收容室56的后部下方的电池收容室57,划分主收容室56和电池收容室57之间的盖构件58被配置成覆盖电池收容室57。

在收容箱35中的箱本体46的底部上设置插入盖构件48的下部的一对定位槽59、59和与盖构件48的下部两侧接触的壁部60、60,盖构件58的下部定位并支承在收容箱35中的箱本体46的底部上。

另外,在箱本体46上设置从下方与盖构件58的上部两侧相对的台阶部46b、46b,通过把分别穿插盖构件58的上部两侧的螺钉构件62、62旋合并固紧在安装于这些台阶部46b、46b上的U字状螺母61、61内,盖构件58的上部能装卸地固定在箱本体46上。

电池收容室57形成在前述盖构件58和箱本体46的后壁46a的下部之间,在该电池收容室57内收容电池63、配置在该电池63的一侧(图3的左侧)的起动继电器64和配置在电池63的另一侧(图3右侧)的保险丝65。

在箱本体46中的后壁46a的上部设置开口部66,壁构件47在开口部66的周缘处固定在前述后壁46a上。该壁构件47,从前述后壁46a的上部向后方侧鼓出,同时被形成为能避免与车架F的第1横梁23干涉,该壁构件47的前部穿入开口部66。而且在壁构件47的前端部上一体地设置在开口部66的周缘上与后壁46a的内面接触的凸缘部47a,该凸缘部47a的多个部位通过热铆接等方法固定在后壁46a上。

在壁构件47内,由箱本体46和固定在该箱本体46的后壁46a上的合成树脂制的壁构件47构成。

在前述壁构件47内形成与主收容室56的后侧上部相连通的小物品室67。而且,由于壁构件47被形成为从箱本体46中的后壁46a的上部向后方侧鼓出,所以小物品室67也被形成为从前述后壁46a的上部向后方侧鼓出。而且,由于收容箱35由形成主收容室56和电池收容室57的箱本体46和形成与主收容室56相连通的小物品室67并固定在箱本体46的后壁46a上的壁构件47形成,所以,在收容箱35内形成了主收容室56、配置在主收容室56的后部下方的电池收容室57、与主收容室56的后侧上方相连通并从该主收容室56向后方侧鼓出的小物品室67。

小物品室67的主收容室56侧的开口端用合成树脂制的盖68可开闭地覆盖,该盖68被形成与盖构件58的上部相连,而且盖构件58和盖68的连结部通过减薄壁厚而形成具有铰链69的功能,通过铰链69与盖构件58相连的盖68,可以在图2的实线所示的关闭小物品室67的主收容室56侧的开口端的位置和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的打开小物品室67的主收容室56侧的开口端的位置之间转动。

而且,为了维持关闭小物品室67的主收容室56侧的开口端的位置,在盖68的上部,例如,一体地设置一对卡合爪70、70,在箱本体46的后壁46a中的开口部66的上方位置上设置能结合、脱离地卡合各卡合爪70、70的卡合孔71、71。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在配置于车架F所具有的左右一对的后构架14、14的前部之间的收容箱35内,形成主收容室56、配置在主收容室56的后部下方的电池收容室57和与主收容室56的后侧上部相连通并从该主收容室56向后方侧鼓出的小物品室67。

根据这样的收容箱35,由于把需要确保比较大的空间的电池收容室57在收容箱35内配置在主收容56的后部下方,所以不需要因电池收容室57而把配置在收容箱35的后方侧的燃料箱29等机动二轮车用零件的容量设定成比较小,可以确保收容电池63的空间,同时可以把燃料箱29等机动二轮车用零件的容量设定成比较大。而且,由于能把容量设定得比较小的小物品室67做成与主收容室56的后侧上部相连通并从主收容室56向后方侧鼓出,所以可以减小对燃料箱29等机动二轮车用零件的容量设定的影响并能确保小物品室67的空间。

另外,由于在电池收容室57内收容了电池63、配置在该电池63的一侧的起动继电器64和配置在电池63的另一侧的保险丝65,所以在电池收容室57内不仅可以收容电池63,也可以有效地收容作为与电池63相关的电气零件的起动继电器64和65。

由于收容箱35由形成收容室56和电池收容室57同时在后壁46a的上部设置开口部66的箱本体46、和从后壁46a的上部向后方侧鼓出并以开口部66的周缘固定在后壁46a上的壁构件47构成,所以可以容易地把从箱本体46内的主收容室56向后方侧鼓出的小物品室67形成在壁构件47内。

另外,由于在收容箱本体35中的箱本体46的底部上定位支承为了与主收容室56区分开而覆盖电池收容室57的盖构件58的下部,盖构件58的上部可装卸地固定在箱本体46上,所以可以在收容箱35的箱本体46内形成主收容室56和电池收容室57并明确地划分这些室56、57。

再有,由于覆盖小物品室67的主收容室56侧的开口端的盖68被做成与盖构件58相连结,把盖构件58安装在收容箱35的箱本体46上,所以可以覆盖小物品室67的主收容室56侧的开口端。而且,盖68通过铰链69与盖构件58连结,所以可以容易地开闭小物品室67的主收容室56侧的开口端。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设计上的变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