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5-羟甲基-呋喃唑酮的合成方法

5-羟甲基-呋喃唑酮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羟甲基-呋喃唑酮的合成方法,以1-氯甘油、水合肼、氢氧化钠、甲醇钠、二甲脂和5-硝基糖醛二乙酸脂为原料进行反应,它的特点在于所使用的水合肼为浓度小于100%的水合肼水溶液;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5-羟甲基-呋喃唑酮的制备方法存在的需使用浓度为100%的水合肼和工艺条件要求过高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简单、易工业化、成本与呋喃唑酮差不多的5-羟甲基-呋喃唑酮制备方法;本发明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5-羟甲基-呋喃唑酮的制备的制备过程中须处理大量的氯化钠沉淀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138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07-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曹桂东;

    申请/专利号CN03142152.0

  • 发明设计人 曹桂东;吴伟荣;

    申请日2003-08-06

  • 分类号C07D413/12;A61P31/04;

  • 代理机构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林宝堂

  • 地址 310001 浙江省杭州萧山区宁围镇钱江农场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22: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10-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D413/12 授权公告日:20060913 终止日期:20110806 申请日:20030806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5-13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 合同备案号:2009330000519 让与人:曹桂东 受让人:衢州伟荣药化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5-羟甲基-呋喃唑酮的合成方法 授权公告日:20060913 许可种类:独占许可 备案日期:2009.3.23 合同履行期限:2008.1.15至2013.1.14合同变更 申请日:20030806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

  • 2006-09-13

    授权

    授权

  • 2004-09-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7-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5-羟甲基-呋喃唑酮的合成方法,特别是一种工艺条件易于实现的5-羟甲基-呋喃唑酮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范围。

背景技术

5-羟甲基-呋喃唑酮(I),全名3-(5-硝基呋喃甲叉胺基)-5-噁唑烷酮-(2),它是在呋喃唑酮基础上增加一个羟甲基基团;呋喃唑酮是广谱杀菌剂,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肠道和尿道感染,多年来大量用于动物药品和饲料添加剂,尤其是水产养殖业,由于呋喃唑酮几乎不溶于水,难以与饲料均匀混合,造成动物用药量大,体内残留量超标,从2002年起农业部已禁止呋喃唑酮用于动物药品和饲料添加剂;5-羟甲基-呋喃唑酮与呋喃唑酮相比,最大特点是在水中的溶解性增大,尤其是在热水中,这样动物用药量可相应减少,与饲料混合也均匀,不会造成动物之间用药不均,动物体内的残留量也相应减少;5-羟甲基-呋喃唑酮的分子结构式,由美国诺威奇医药公司(THE NORWICHPHARMACAL COMPANY)于1955年公开(专利号GB735136),合成方法为:先加43g氢氧化钠和250g百分之百的水合肼,加热至44℃,滴加110g的1-氯甘油,在85-90℃的温度下保温35分钟以上,逐步加热至回流,保温30分钟以后室温过液,过量的水合肼用真空蒸出,留下的物质加无水乙醇,不溶的氯化钠沉淀过滤除去,乙醇滤液加乙醇钠(金属钠与无水乙醇反应)、碳酸二乙脂,回流反应3小时即可得到5-羟甲基-呋喃唑酮。由于本方法在合成过程中所用到的水合肼为浓度100%的水合肼,使得采用此法制备5-羟甲基-呋喃唑酮的成本和工艺条件要求也过高,由于以上问题的限制而使得5-羟甲基-呋喃唑酮一直以来都未能得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5-羟甲基-呋喃唑酮的制备方法存在的需使用浓度为100%的水合肼和工艺条件要求过高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简单、易工业化、成本与呋喃唑酮差不多的5-羟甲基-呋喃唑酮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先加浓度小于100%的水合肼水溶液或回收的水合肼,加热至80-90℃,滴加1-氯甘油,然后逐步升温至100-130℃,有回流保温一小时,之后降温至40-45℃时加氢氧化钠,在升温100℃保温10分钟,随后减压蒸馏回收水合肼,当蒸馏至110℃,至没有液体蒸出,出现大量的氯化钠沉淀,降温,反应式如下:

或先加入浓度小于100%的水合肼水溶液,加热升温至90℃,滴加缩水甘油,控制温度在95-100℃,然后100℃保温1小时,随后减压蒸馏回收水合肼,蒸馏至110℃,当没有液体蒸出时,降温,反应式如下:

待温度降至70℃时加入甲醇钠,搅拌,在65℃加二甲脂,68℃左右回流反应30分钟,回收甲醇和碳酸二甲脂,反应式如下:

然后加水溶清(水作为溶剂),加盐酸,加热至65℃,加5-硝基糠醛二乙酸脂,加热至84℃,保温20℃,析出黄色固体,降温至40℃,抽滤,水洗,乙醇洗,烘干后得产品,反应式如下:

作为优选,所述的1-氯甘油可由水和环氧氯丙烷以11∶12(重量比)在104℃,PH值3-4下,以硫酸为催化剂合成,本法的1-氯甘油得率较高,比直接从市场上去购买1-氯甘油成本相对要低,反应式如下: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合肼和1-氯甘油的摩尔比为1∶1.6-1∶4.8,最佳值为1∶3.2。

作为优选,所述的大量的氯化钠沉淀可直接进入下一步反应,无需处理,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减少了操作步骤,节省了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的碳酸二甲脂反应时以甲醇钠作为催化剂,与1-氯甘油的摩尔比为0.133∶1-0.333∶1,最佳值为0.199∶1。

因此,本发明具有操作条件简单,步骤少,易工业化,成本与呋喃唑酮差不多,产品得率高,产品的纯度高等特点,特别是操作条件的改变,使得5-羟甲基-呋喃唑酮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和在医药上的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先加入80%的水合肼水溶液50g,加热升温至80℃,滴加1-氯甘油27.5克,加完后,逐步升温至120-125℃,有回流,反应1小时,之后降温至40-45℃,加氢氧化钠10.5g,升温至100℃,保温10分钟,随后,减压蒸馏回收水合肼,蒸馏至110℃,真空0.093Mpa,至没有液体蒸出,有大量固体氯化钠出现,无需处理,降温,进入下一步反应;

温度降至70℃时,加甲醇钠9g,搅拌5分钟后,65℃加碳酸二甲脂25ml,68℃左右回流反应30分钟,回收甲醇和碳酸二甲脂,结束后加水溶清(水作溶剂),加盐酸(32%)80ml,加热至65℃,加5-硝基糠醛二乙酸脂26.5g,加热至84℃,保温20分钟,析出黄色固体,降温至40℃,抽滤,水洗,乙醇洗,烘干后得产品25.8g,测得熔点为240-242℃(文献为241-243℃),HPLC分析纯度为98.5%,总收率为36.4%。

实施例2:

先加入20%的水合肼水溶液200g,加热升温至80℃,滴加1-氯甘油27.5克,加完后,安装回收装置,逐步升温至100℃以上,回收部分水,至温度上升至120-125℃,改为回流装置,反应1小时,之后降温至40-45℃,加氢氧化钠10.5g,升温至100℃,保温10分钟,随后,减压蒸馏回收水合肼,蒸馏至110℃,真空0.093Mpa,至没有液体蒸出,有大量固体氯化钠出现,无需处理,降温,进入下一步反应;

温度降至70℃时,加甲醇钠9g,搅拌5分钟后,65℃加碳酸二甲脂25ml,68℃左右回流反应30分钟,回收甲醇和碳酸二甲脂,结束后加水溶清(水作溶剂),加盐酸(32%)80ml,加热至65℃,加5-硝基糠醛二乙酸脂26.5g,加热至84℃,保温20分钟,析出黄色固体,降温至40℃,抽滤,水洗,乙醇洗,烘干后得产品25.2g,测得熔点为240-242℃(文献为241-243℃),HPLC分析纯度为98.4%,总收率为35.5%。

实施例3:

先加入98%的水合肼水溶液42g,加热升温至80℃,滴加1-氯甘油27.5克,加完后,逐步升温至120-125℃,回收部分水,至温度上升至120-125℃,反应1小时,之后降温至40-45℃,加氢氧化钠10.5g,升温至100℃,保温10分钟,随后,减压蒸馏回收水合肼,蒸馏至110℃,真空0.093Mpa,至没有液体蒸出,有大量固体氯化钠出现,无需处理,降温,进入下一步反应;

温度降至70℃时,加甲醇钠9g,搅拌5分钟后,65℃加碳酸二甲脂25ml,68℃左右回流反应30分钟,回收甲醇和碳酸二甲脂,结束后加水溶清(水作溶剂),加盐酸(32%)80ml,加热至65℃,加5-硝基糠醛二乙酸脂26.5g,加热至84℃,保温20分钟,析出黄色固体,降温至40℃,抽滤,水洗,乙醇洗,烘干后得产品25.2g,测得熔点为240-242℃(文献为241-243℃),HPLC分析纯度为98.5%,总收率为36.3%。

实施例4:

先加入80%的水合肼水溶液35g,加热升温至90℃,滴加缩水甘油18.5g,温度控制在95-100℃,加完后,100℃保温1小时,随后减压蒸馏回收水合肼,蒸馏至110℃,至没有液体蒸出,降温,直接进入下一步反应;

温度降至70℃时,加甲醇钠9g,搅拌5分钟后,65℃加碳酸二甲脂25ml,68℃左右回流反应30分钟,回收甲醇和碳酸二甲脂,结束后加水溶清(水作溶剂),加盐酸(32%)80ml,加热至65℃,加5-硝基糠醛二乙酸脂26.5g,加热至84℃,保温20分钟,析出黄色固体,降温至40℃,抽滤,水洗,乙醇洗,烘干后得产品29.9g,测得熔点为240-242℃(文献为241-243℃),HPLC分析纯度为98.7%,总收率为42%。

实施例5:

先加入40%水合肼水溶液100g,加热升温至90℃,滴加缩水甘油18.5g,温度控制在95-100℃,加完后,100℃保温1小时,随后减压蒸馏回收水合肼,蒸馏至110℃,至没有液体蒸出,降温,直接进入下一步反应;

温度降至70℃时,加甲醇钠9g,搅拌5分钟后,65℃加碳酸二甲脂25ml,68℃左右回流反应30分钟,回收甲醇和碳酸二甲脂,结束后加水溶清(水作溶剂),加盐酸(32%)80ml,加热至65℃,加5-硝基糠醛二乙酸脂26.5g,加热至84℃,保温20分钟,析出黄色固体,降温至40℃,抽滤,水洗,乙醇洗,烘干后得产品29.5g,测得熔点为240-242℃(文献为241-243℃),HPLC分析纯度为98.7%,总收率为41.4%。

实施例6:

先加入98%的水合肼水溶液32g,加热升温至90℃,滴加缩水甘油18.5g,温度控制在95-100℃,加完后,100℃保温1小时,随后减压蒸馏回收水合肼,蒸馏至110℃,至没有液体蒸出,降温,直接进入下一步反应;

温度降至70℃时,加甲醇钠9g,搅拌5分钟后,65℃加碳酸二甲脂25ml,68℃左右回流反应30分钟,回收甲醇和碳酸二甲脂,结束后加水溶清(水作溶剂),加盐酸(32%)80ml,加热至65℃,加5-硝基糠醛二乙酸脂26.5g,加热至84℃,保温20分钟,析出黄色固体,降温至40℃,抽滤,水洗,乙醇洗,烘干后得产品29.8g,测得熔点为240-242℃(文献为241-243℃),HPLC分析纯度为98.7%,总收率为41.8%。

实施例7:

先加入80%的水合肼水溶液75g,加热升温至80℃,滴加1-氯甘油27.5克,加完后,逐步升温至120-125℃,有回流,反应1小时,之后降温至40-45℃,加氢氧化钠10.5g,升温至100℃,保温10分钟,随后,减压蒸馏回收水合肼,蒸馏至110℃,真空0.093Mpa,至没有液体蒸出,有大量固体氯化钠出现,无需处理,降温,进入下一步反应;

温度降至70℃时,加甲醇钠9g,搅拌5分钟后,65℃加碳酸二甲脂25ml,68℃左右回流反应30分钟,回收甲醇和碳酸二甲脂,结束后加水溶清(水作溶剂),加盐酸(32%)80ml,加热至65℃,加5-硝基糠醛二乙酸脂26.5g,加热至84℃,保温20分钟,析出黄色固体,降温至40℃,抽滤,水洗,乙醇洗,烘干后得产品25.8g,测得熔点为240-242℃(文献为241-243℃),HPLC分析纯度为98.5%,总收率为36.4%。

实施例8:

先加入80%的水合肼水溶液25g,加热升温至80℃,滴加1-氯甘油27.5克,加完后,逐步升温至120-125℃,有回流,反应1小时,之后降温至40-45℃,加氢氧化钠10.5g,升温至100℃,保温10分钟,随后,减压蒸馏回收水合肼,蒸馏至110℃,真空0.093Mpa,至没有液体蒸出,有大量固体氯化钠出现,无需处理,降温,进入下一步反应;

温度降至70℃时,加甲醇钠9g,搅拌5分钟后,65℃加碳酸二甲脂25ml,68℃左右回流反应30分钟,回收甲醇和碳酸二甲脂,结束后加水溶清(水作溶剂),加盐酸(32%)80ml,加热至65℃,加5-硝基糠醛二乙酸脂26.5g,加热至84℃,保温20分钟,析出黄色固体,降温至40℃,抽滤,水洗,乙醇洗,烘干后得产品24.2g,测得熔点为240-242℃(文献为241-243℃),HPLC分析纯度为98.4%,总收率为34.1%。

实施例9:

先加入80%的水合肼水溶液50g,加热升温至80℃,滴加1-氯甘油27.5克,加完后,逐步升温至120-125℃,有回流,反应1小时,之后降温至40-45℃,加氢氧化钠10.5g,升温至100℃,保温10分钟,随后,减压蒸馏回收水合肼,蒸馏至110℃,真空0.093Mpa,至没有液体蒸出,有大量固体氯化钠出现,无需处理,降温,进入下一步反应;

温度降至70℃时,加甲醇钠6g,搅拌5分钟后,65℃加碳酸二甲脂25ml,68℃左右回流反应30分钟,回收甲醇和碳酸二甲脂,结束后加水溶清(水作溶剂),加盐酸(32%)80ml,加热至65℃,加5-硝基糠醛二乙酸脂26.5g,加热至84℃,保温20分钟,析出黄色固体,降温至40℃,抽滤,水洗,乙醇洗,烘干后得产品24.5g,测得熔点为240-242℃(文献为241-243℃),HPLC分析纯度为98.6%,总收率为34.5%。

实施例10:

先加入80%的水合肼水溶液50g,加热升温至80℃,滴加1-氯甘油27.5克,加完后,逐步升温至120-125℃,有回流,反应1小时,之后降温至40-45℃,加氢氧化钠10.5g,升温至100℃,保温10分钟,随后,减压蒸馏回收水合肼,蒸馏至110℃,真空0.093Mpa,至没有液体蒸出,有大量固体氯化钠出现,无需处理,降温,进入下一步反应;

温度降至70℃时,加甲醇钠15g,搅拌5分钟后,65℃加碳酸二甲脂25ml,68℃左右回流反应30分钟,回收甲醇和碳酸二甲脂,结束后加水溶清(水作溶剂),加盐酸(32%)80ml,加热至65℃,加5-硝基糠醛二乙酸脂26.5g,加热至84℃,保温20分钟,析出黄色固体,降温至40℃,抽滤,水洗,乙醇洗,烘干后得产品23.8g,测得熔点为240-242℃,HPLC分析纯度为98.5%,总收率为33.6%。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