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斑秃、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的茶剂及擦剂

治疗斑秃、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的茶剂及擦剂

摘要

一种治疗斑秃、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的茶剂及擦剂,其中茶剂由何首乌、勾藤、陈皮、黄芪、当归、藿香、佩兰、金银花、连翘、麦冬、生地黄、熟地黄、桑寄生、杜仲、枸杞子、白芍、赤芍、鸡血藤、红花、桃仁、细辛、菟丝子、生甘草、川芎、羌活25种中草药组成。擦剂由红花、干姜、乳香、没药、虎杖、淫羊藿、巴载天、桂枝、桑技、地龙、防风、荆芥穗、疆蚕、木香、宫桂、勾藤、知母、皂刺18种中草药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内服和外涂相结合,使其疗效更确切、显效时间更短、成本较低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经临床试用对治疗斑秃、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均有较好疗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4834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刘泊言;

    申请/专利号CN03133640.X

  • 发明设计人 刘泊言;

    申请日2003-08-04

  • 分类号A61K35/78;A61P17/14;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12500 辽宁省昌图县民政局对过刘泊言诊所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13: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8-10-01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5-08-24

    授权

    授权

  • 2004-06-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3-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斑秃、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的药物,特别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属于中医学技术领域,适于各类医院在治疗斑秃、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的患者时使用。

背景技术

秃发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年轻人中也有一定的发病率,主要有斑秃、脂溢性脱发和神经性脱发,此病对健康虽无直接影响,但因有碍美观常使患者烦燥不安,甚至影响了工作和学习。目前,治疗秃发药物较多,早期的生发产品多含有砷等化学重金属离子,安全性能很差,使用者多出现症状加重、过敏、起水泡、有烧灼感,甚至有报道其中某些化学物质可致癌症。近期的生发药物都自称为天然的纯中药制剂,其有害的化学物质少了,但是治疗周期偏长、疗效不确切,给患者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中国发明专利申请01127395.X号给出了《一种止脱生发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人参、灵芝、大黄、何首乌、花椒、生姜、草种子为原料,根据每味药的不同特征,按比例配备,分别以制碎、酒浸泡、煮汁、勾兑、灭菌处理而制成,使用时外用涂于患者部位,可取得较好疗效。中国发明专利ZL 00101219.3号也给出了一种《治疗斑秃、脂液性脱发、秃顶用的纯中药外用生发擦剂》,这种纯中药外用生发擦剂由:川芎、补骨质、何首乌、苦杏仁、桔梗、甘草、生姜、苦醋、麝香、冰片、樟脑,按一定配方、生产工艺精制而成,使用时,先洗净头部,把药液涂于患者部位,渗透于毛发根部,可促使毛发再生。中国发明专利申请97109307.5号则给出了口服的《一种治脱发的生发剂》,主药为由复盆子、菟丝子、桑椹子、女贞子、熟地、旱莲草、首乌、白芍等配成的口服胶囊。对不同的患者还可加副药,如对需安神的加天麻、枣皮等,对需去头皮屑止痒的,加黄柏、白蒺藜、白藓皮、羌活等,对需祛头油的,加桑寄生、草决明、山楂等。中国发明专利申请99100030.7号给出的同样是口服的《一种生发剂》,它是含当归、熟地、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山萸肉、五味子、枸杞子、羌活、防风、川芎、肉桂、红花、麦冬、生地、枣仁、柏子仁、茯神、远志、合欢皮、夜交藤等22味中草药的醇提取物的口服药酒。上述这些治疗秃发的中成药,虽都有较好疗效,但用法单一,只能是口服或外用,所以治疗周期偏长,会给患者带来较重的心理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通过对现有治疗秃发药物做了实质性的改进,给出了一种治疗斑秃、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的茶剂及擦剂,该种组合型药物采用内服和外涂相结合的方式,在传统秘方的基础上,通过精选数十种中草药并进行科学配伍,使之疗效更确切、显效时间更短、成本较低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经临床试用对治疗斑秃、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均有较好疗效。

本发明给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治疗斑秃、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的茶剂及擦剂,由内服的茶剂和外涂的擦剂组成,其特点是

内服的茶剂的原料组成为:

何首乌15~25g,勾藤10~30g,陈皮15~25g,黄芪15~40g,

当归15~20g,藿香5~15g,佩兰10~30g,金银花5~15g,

连翘10~30g,麦冬10~30g,生地黄10~30g,熟地黄10~30g,

桑寄生15~35g,杜仲20~40g,枸杞子20~40g,白芍10~30g,

赤芍10~30g,鸡血藤5~20g,红花10~30g,桃仁10~30g,

细辛1~5g,菟丝子10~30g,生甘草5~10g,川芎10~30g,

羌活10~30g。

外涂的擦剂的原料组成为:

红花20~30g,干姜10~30g,乳香30~60g,没药30~60g,

虎杖30~90g,淫羊藿30~90g,巴戟天30~60g,桂枝15~25g,

桑枝30~60g,地龙10~20g,防风20~80g,荆芥穗20~80g,

疆蚕10~30g,木香10~30g,官桂10~30g,勾藤10~25g,

知母10~30g,皂刺20~60g。

内服的茶剂的制备过程是,将25种中草药依次用粉碎机粉碎,然后用小罗筛过滤,筛下物的粒度为120目,搅拌混合均匀后称重装袋即为成品,每袋内服的茶剂重约8~10g。

外涂的擦剂的制备过程是,先将红花、干姜等16味中草药依次用粉碎机粉碎,然后用小罗筛过滤,筛下物的粒度为100目;再将乳香、没药放入除铁质外的其它容器内,加入230~270mL的豆油、3~7mL的香油进行加热,直到乳香、没药溶化进油内或使之变为金黄色为准,待凉备用;最后将事先混合均匀的药粉加入到油剂内,充分搅拌使之混合均匀,放置15天左右即可使用。

在本发明中内服的茶剂和外涂的擦剂是配合使用的,但这不意味着内服的茶剂和外涂的擦剂不能分开使用,如果需要,内服的茶剂和外涂的擦剂也可以分开单独使用。

在本发明中内服的中草药的剂型为茶剂,但这不意味着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权利仅限于此,如果需要,在本发明中内服的中草药的剂型可以是拥有同一配方的中成药的其它剂型,例如口服液、口服胶囊等。同样,在本发明中外涂的擦剂的剂型为膏,其要求保护的范围也可推广至拥有同一配方的外用药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给出的这种治疗斑秃、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的茶剂及擦剂的有益效果是,内服和外涂相结合、科学配伍、精挑细选,使其疗效更确切、显效时间更短、成本较低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经临床试用对治疗斑秃、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均有较好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何首乌20g、勾藤15g、陈皮18g、黄芪20g、当归16g、藿香8g、佩兰15g、金银花10g、连翘12g、麦冬15g、生地黄20g、熟地黄20g、桑寄生25g、杜仲25g、枸杞子25g、白芍15g、赤芍15g、鸡血藤6g、红花15g、桃仁12g、细辛1g、菟丝子12g、生甘草6g、川芎12g、羌活10g,依次用粉碎机粉碎,然后用小罗筛过滤,筛下物的粒度为120目,搅拌混合均匀后称重装袋即为成品,每袋内服的茶剂重约8~10g。再将红花20g、干姜15g、虎杖30g、淫羊藿35g、巴戟天35g、桂枝15g、桑枝35g、地龙12g、防风20g、荆芥穗20g、疆蚕15g、木香15g、官桂10g、勾藤15g、知母15g、皂刺30g,依次用粉碎机粉碎,然后用小罗筛过滤,筛下物的粒度为100目;再将乳香35g、没药35g放入除铁质外的其它容器内,加入250mL的豆油、5mL的香油进行加热,直到乳香、没药溶化进油内或使之变为金黄色为准,待凉备用;最后将事先混合均匀的药粉加入到油剂内,充分搅拌使之混合均匀,放置15天左右即可使用。使用本发明治疗秃发患者时:内服的茶剂为每日一次,每次一袋,15天为一个疗程;外擦药物前先用木质梳子反复按摩脱发部位,直至患处局部潮红微痛为止,然后,外涂一次药膏,每次约3mL,外涂后最好用敷料固定于患处,每周一次约3~5天,可更有利于药物与患处的接触,使疗效更佳。在内服的茶剂和外涂的擦剂配合使用下,1~2天可控制脱发,5天左右会渐生新发。

实施例2

将何首乌15g、勾藤20g、陈皮20g、黄芪30g、当归18g、藿香12g、佩兰10g、金银花5g、连翘10g、麦冬20g、生地黄15g、熟地黄25g、桑寄生30g、杜仲30g、栒杞子20g、白芍10g、赤芍10g、鸡血藤8g、红花18g、桃仁15g、细辛2g、菟丝子15g、生甘草8g、川芎15g、羌活12g,依次用粉碎机粉碎,然后用小罗筛过滤,筛下物的粒度为120目,搅拌混合均匀后称重装袋即为成品,每袋内服的茶剂重约8~10g。再将红花25g、干姜20g、虎杖45g、淫羊藿65g、巴戟天42g、桂枝20g、桑枝45g、地龙15g、防风25g、荆芥穗30g、疆蚕20g、木香18g、官桂15g、勾藤20g、知母20g、皂刺40g,依次用粉碎机粉碎,然后用小罗筛过滤,筛下物的粒度为100目;再将乳香40g、没药40g放入除铁质外的其它容器内,加入250mL的豆油、5mL的香油进行加热,直到乳香、没药溶化进油内或使之变为金黄色为准,待凉备用;最后将事先混合均匀的药粉加入到油剂内,充分搅拌使之混合均匀,放置15天左右即可使用。使用本发明治疗秃发患者时:内服的茶剂为每日一次,每次一袋,15天为一个疗程;外擦药物前先用木质梳子反复按摩脱发部位,直至患处局部潮红微痛为止,然后,外涂一次药膏,每次约3mL,外涂后最好用敷料固定于患处,每周一次约3~5天,可更有利于药物与患处的接触,使疗效更佳。在内服的茶剂和外涂的擦剂配合使用下,1~2天可控制脱发,5天左右会渐生新发。

实施例3

将何首乌25g、勾藤30g、陈皮25g、黄芪35g、当归20g、藿香15g、佩兰25g、金银花15g、连翘15g、麦冬25g、生地黄30g、熟地黄30g、桑寄生35g、杜仲35g、枸杞子30g、白芍30g、赤芍20g、鸡血藤15g、红花20g、桃仁18g、细辛5g、菟丝子25g、生甘草10g、川芎20g、羌活15g,依次用粉碎机粉碎,然后用小罗筛过滤,筛下物的粒度为120目,搅拌混合均匀后称重装袋即为成品,每袋内服的茶剂重约8~10g。再将红花28g、干姜25g、虎杖60g、淫羊藿75g、巴戟天50g、桂枝25g、桑枝50g、地龙18g、防风35g、荆芥穗45g、疆蚕25g、木香25g、官桂20g、勾藤25g、知母25g、皂刺50g,依次用粉碎机粉碎,然后用小罗筛过滤,筛下物的粒度为100目;再将乳香50g、没药55g放入除铁质外的其它容器内,加入250mL的豆油、5mL的香油进行加热,直到乳香、没药溶化进油内或使之变为金黄色为准,待凉备用;最后将事先混合均匀的药粉加入到油剂内,充分搅拌使之混合均匀,放置15天左右即可使用。使用本发明治疗秃发患者时:内服的茶剂为每日一次,每次一袋,15天为一个疗程;外擦药物前先用木质梳子反复按摩脱发部位,直至患处局部潮红微痛为止,然后,外涂一次药膏,每次约3mL,外涂后最好用敷料固定于患处,每周一次约3~5天,可更有利于药物与患处的接触,使疗效更佳。在内服的茶剂和外涂的擦剂配合使用下,1~2天可控制脱发,5天左右会渐生新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