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制造层压胶合木的方法

制造层压胶合木的方法

摘要

公开了一种制造层压胶合木如层压薄片木料(LVL)的方法。该层压胶合木由多个木片如薄木片制成,这些薄木片用热固粘合剂通过一热压机而层压在一起,形成一连续段的多层木板,其中木片的端部接缝以交错排列设置。设有一初始基材,上述连续段的层压胶合木从该初始基材的一端部沿其长度方向伸出而形成,该初始基材的上述端部成形为一段台阶的形状,包括一系列长度方向尺寸小于木片长度的交错的水平面以及高度对应于木片厚度的垂直表面。热压机包括一对热压板,每个板具有能够覆盖木片整个表面的有效压制面积。在对其一个表面涂有粘合剂的木片进行热压的过程中,将生产过程中的一块层压胶合木木板在一预定的时间段内定位和保持在一位置,在该位置该木片的整个顶面被保持由上述板之一从顶部压制,同时该木片的整个下表面由另一个板从其底部支承。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7-03-14

    授权

    授权

  • 2004-07-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4-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层压胶合木(glued laminated wood)的方法,该层压胶合木由通过旋转剥离(rotary peeling)、切片制成的薄木片(veneer sheet)这样的木片,或通过锯或其它方式准备的其它木材制成。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该方法将这样的木片(wood sheet)铺放并通过热固粘合剂相继层压在一起,从而制成具有所要求厚度和长度的多层板(multiple-layered board)或方木料形式的层压胶合木。

相关技术的描述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基础背景,首先参照图73,图73示意性示出一种用于制造层压薄片木料(laminated veneer lumber)(LVL)的现有技术设备,其中将薄木片层压在一起,其端部接缝以交错排列布置,每个薄木片的木材纹理基本上沿所制成产品或LVL板的长度延伸。

该设备包括三套热压机(hot press)X、Y和Z,该三套热压机X、Y和Z沿附图中右手侧箭头所示的LVL板输送方向以一定间距设置在三个不同阶段。热压机X、Y和Z的每个分别具有一对一个位于另一个上面的可移动的上、下热压板X1、Y1和Z1。为了设备描述的缘故,这三套热压机X、Y和Z将分别称作第一、第二和第三热压机。虽然没有在附图中具体示出,与每套热压机X、Y和Z相联地设有三套薄木片进给器,如由指示进给方向的箭头所表示的,每一套包括上、下可移动薄木片进给器。附图中,参考符号A、B和C表示薄木片,这些薄木片分别具有基本上相同长度、宽度和厚度并设置成相同的定向,其木材纹理基本上彼此平行延伸,即沿LVL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注意,为了图示方便的缘故,图示的每个薄木片的厚度相对于其长度都夸张地大,且从图中省略了用于在工序中移动工件的输送机。

在用图73中的设备制造LVL板的过程中,首先准备由阴影表示的一对薄木片A,任一个这种薄木片A的一个表面涂有热固粘合剂。这些薄木片A用第一热压机X的第一进给器进给,并结合而相互接触,涂有粘合剂的表面位于两薄木片A的拼合表面(mating surface)之间,如图中所示,其端部处于偏置或交错关系。这样一个放置于另一个之上的两个薄木片A被输送到位于第一热压板X1之间的第一热压工位,薄木片A在此处由热压机X加热加压而胶合层压在一起。在第一热压操作完成且热压板X1收缩后,层压胶合薄木片A向位于第二热压机Y处的第二热压工位输送。在向第二热压工位输送过程中,即在第一和第二热压工位之间的适当位置,由阴影表示且其内表面分别涂有粘合剂的另一对薄木片B由第二薄木片进给器进给,并与先前层压的薄木片A成交错关系铺设在前面已层压的薄木片A的相对的外表面上。这样铺设在薄木片A上面的薄木片B与其一起输送到第二热压工位,在此处薄木片B由第二热压机Y热压而粘结到层压薄木片A上。

在由第二热压机B压过后,层压薄木片A和B朝位于第三热压机Z的第三工位输送。在第二和第三热压工位之间的适当位置,由阴影表示且其内表面分别涂有粘合剂的另一对薄木片C由第三薄木片进给器进给,并以交错布置铺设在薄木片B的相对的外表面上。这样放置在层压薄木片A和B上面的薄木片C输送到第三热压工位,在此处由第三热压机Z相似地热压。这样就形成了层压薄木片A、B和C的组合件。

包括上述薄木片进给、铺设、热压和输送的操作步骤在各位置和工位相继进行,从而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式形成了通过其厚度计数的六层的LVL板。如图73所示,每层中的任意两个相邻薄木片A、B或C设置成其端部相互紧密紧靠而形成端部接缝(end joint),薄木片A、B和C铺设成使端部接缝在制成的LVL板中以规则交错的布置分布。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白的,如果任何两个相邻层中的端部接缝在横跨板厚度方向彼此对齐,则当板受到弯折力时,应力会集中在这些接缝,因此会引起板的断裂。因此作为构成部分的薄木片的端部接缝的交错布置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板中的特定位置处的这种应力集中。

为了用所要求的粘合强度对薄木片进行成功地胶合,应通过热压均匀地向薄木片的整个表面加热加压,其至少一个拼合表面涂有粘合剂。但在上述设备中对处于图73所示的偏置或交错布置中的一对薄木片A、B或C进行热压时,部分成对的组合的薄木片没有接受由热压机施加的直接热压作用。也就是说,如从输送方向观察的,薄木片A、B和C上用R表示的上游端部没有被热压机直接压制,尽管一些热量将传导到薄木片的这些区域。结果,薄木片上游端部将不能以要求的强度粘合,从而影响了制成产品的质量。

如果试图克服上述缺点而以区域R变窄这样的交错布置方式铺设薄木片,则板中任意两个相邻层中的端部接缝将设置成彼此更加靠近,从而使板抵抗弯折的强度更弱。

发明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制造层压胶合木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它能够热压如薄木片这样的木片的整个表面,从而生产出具有所要求强度和质量的层压胶合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层压胶合木的方法,该层压胶合木由多个象薄木片这样的木片制成,每个木片具有预定的长度、宽度和厚度,通过用热固粘合剂热压而层压在一起,形成一连续长度的层压胶合木的多层木板。为制造这种连续长度的层压胶合木的木板,准备一初始基材,上述连续长度的层压胶合木从该初始基材的一端部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而形成。该初始基材的上述端部成形为一段台阶的形状,该段台阶包括一系列长度方向尺寸小于木片长度的交错的水平面以及以一相对于上述水平面的角度成形的表面。任意两个相邻水平面之间跨初始基材厚度的间隔基本上与木片的厚度相同。上述层压胶合木木板的各层中与初始基材的上述端部相邻的木片定位成使其一端与以一相对于上述水平面的角度成形的各表面成面对关系,以致木片层压在上述层压胶合木木板上,使木片的远离初始基材的端部以类似于初始基材端部处的上述台阶段的形状的交错排列布置。

为了热压用于层压的木片,从而生产出连续长度的层压胶合木的木板,使用具有一对板的热压机,至少其中一个板被加热,每个板具有能够覆盖木片整个表面的有效压制面积。在用这种热压机对至少一个木片进行热压的过程中,将行进中的一块层压胶合木的木板在一预定的时间段内定位和保持在一位置,在该位置上述至少一个木片的整个顶面保持由其中一个上述板从顶部压制,同时上述至少一个木片的整个下表面由另一个板从其底部支承,且在上述至少一个木片与其相邻木片的表面之间设置一层粘合剂。

通过这样热压木片,用均匀的热量和压力压制其整体,因而可实现木片的紧密粘合以取得成功层压。

根据本发明,上述相对于在初始基材端部处的水平面的角度应当最好是直角,以便初始基材的端部成形为一台阶段的形状,而该台阶段包括一系列交错的上述水平面和一个高度基本上与木片的厚度相同的垂直表面,因而每个木片的相对端穿过其厚度以直角切开。

当使用这种初始基材和木片时,每层中的每个木片设置在层压胶合木木板中,最好使每个木片的端部与同层中相邻木片的端部紧靠。

除了通过相邻端部的紧靠而形成端部接缝之外,每层中的木片可被设置成在同一层中任意两个相邻木片的任意两个面对的端面之间有一间隙。

可替换地,每个木片的相对端可以以一相对于木片的相对表面在同一方向的预定角度斜切或倾斜,将这些木片层压在一起,使其倾斜端与同一层中木片的与它们相邻的类似的倾斜端成重叠搭接关系,从而在产生的层压胶合木木板中形成重叠搭接的端部接缝。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初始基材由多个木片制成,该多个木片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地组装在多层中,并层压在一起形成一组合件的形状,该组合件的一端为包括一系列交错水平面和一个这种木片的垂直端面的上述阶梯段形状。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胶合在一起形成层压胶合木的多层木板的作为构成部分的木片包括层压在一起的薄木片,其木材纹理基本上沿层压胶合木木板的长度延伸。

注意,下述方案应被认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中,即用总厚度基本上对应于作为构成部分的木片的厚度的至少两个胶合在一起或用其它方式固定在一起的木片替换层压胶合木木板的至少一个作为构成部分的木片。

为实现本发明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一个步骤,将过程中的一块层压胶合木木板移动到上述位置,在该位置至少一个木片的整个表面保持由热压机的一个板压制,而上述木片的整个下表面由另一板从底部支承。

从下面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描述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更加明白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描述是参照附图进行的,其中:

附图说明

图1A至1C,2A至2C,3A至3C以及4A和4B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视图;

图5至18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意性视图;

图19至31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示意性视图;

图32至45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示意性视图;

图46至48是表示本发明改进的实施例的示意性视图;

图49至53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改进方案的示意性视图;

图54至63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改进方案的示意性视图;

图64至68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改进方案的示意性视图;

图69是表示本发明的改进的实施例的示意性视图;

图70和71是表示本发明另一改进的实施例的示意性视图;

图72是表示本发明又一改进的实施例的示意性视图;

图73是表示用于制造作为层压胶合木一个例子的LVL的现有技术设备的示意性视图。

实施例的说明

下面对根据本发明制造层压胶合木的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下面对于实施例的说明将涉及作为层压胶合木的LVL的制造。除非另有限定,实施例中使用的全部薄木片都已干燥并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尺寸,如厚度约为4毫米,沿从附图平面观察在其侧向延伸的木材纹理布置方向测量的长度约为1000毫米,宽度约为600毫米。薄木片的上述尺寸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因此可使用具有任何要求尺寸的薄木片。全部薄木片在铺设和胶合在一起时,其木材纹理都基本上沿所制成的LVL板的长度方向对齐排列。注意,如图73中的情况那样,为了图示的缘故,所示的每个薄木片的厚度都相对于其长度夸张地大。

首先参照图1A至1C,2A至2C,3A至3C以及4A和4B,对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中,参考数字3和5代表以垂直对齐关系一个设于另一个之上并形成一热压机的下和上板,参考符号E代表一输送机,该输送机可以如双头箭头所示以可控往复方式移动。本实施例中,上板5通过蒸汽或电加热器加热到约190℃,并可移动靠近或离开静止且未被加热的下板3。这些板3和5基本具有相同尺寸,具有与薄木片相同的长度和宽度尺寸。

参照图1A,参考数字1代表作为初始基材的一五层结构的薄片叠层组合件,一连续长度的LVL板要从其一端制成。叠层组合件1由多个薄木片1f构成,该多个薄木片1f以这样一种规则交错的布置铺设和粘合在一起或以其它方式固定,使任意两个相邻层的薄木片1f的端部接缝1g间隔约100毫米,从而如图1A所示,使组合件1的一端形成从最向外伸出的最底层上升的一段台阶的形式。薄木片1f的这种叠层组合件1是预先准备的并支承在输送机E上,由其移动靠近或远离热压机的板3和5。

作为初始基材(base material)的薄片叠层组合件可通过任何方便的方式制造,例如通过以交错布置手工叠置薄木片,并用粘合剂将它们固定。如果叠层组合件1不用作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则可通过钉固,用压敏粘合双面胶带,或任何其它适当的方法来完成薄木片的固定。可替换地,初始基材(initial base material)可由除薄木片之外的任何其它材料制成,如可通过锯加工获得且其一端成形为所需的一段台阶的形状的一个或多个实木块。在下面将描述的其它实施例中所用的薄片叠层组合件也是这种相同的情况。

在该实施例的描述中,叠层组合件1的最底层将称作第一层,其它层将相应命名,因此在第一实施例的组合件1的情况下顶层是第五层。图1A中,参考符号1a、1b、1c、1d和1e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层中薄木片的一系列暴露端面,这些端面垂直于薄木片组合件1的顶面和底面,并通过薄木片叠层组合件1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层的平行于叠层组合件1的顶面和底面成形的薄木片的一系列暴露顶面1j、1k、1m和1n而以一约100毫米的间距彼此间隔开。也就是说,每个顶面1j、1k、1m和1n具有约100毫米的长度方向尺寸,该尺寸小于下面将描述的用于层压的薄木片的长度。由于用于初始基材1的每个薄木片1f具有与用于层压的薄木片基本上相同的厚度,端面1a、1b、1c、1d和1e的高度基本上对应于后者的薄木片的厚度。对于其它实施例也是这样。

图1A中参考符号11a和11b代表将被增加而层压到薄木片叠层组合件1上的薄木片。所示的位于薄木片11b底部的点划线代表涂有粘合剂的表面,对于其它实施例中用这种点划线表示的任何其它薄木片都是这样。作为使用的粘合剂,热固粘合剂如酚醛树脂是优选的。其它优选的热固粘合剂包括酚、间苯二酚、蜜胺和尿素树脂。粘合剂可以恰好在铺设薄木片之前涂覆,或者可替换地,薄木片上的粘合剂涂层可在室温下保留若干小时而干燥时进行涂覆。

如图1A中所示,在实施第一优选实施例方法的设备的初始阶段,上热压板5位于其收缩上部位置,承载于输送机E上的薄片叠层组合件1位于叠层组合件1的第二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1b与板3和5的端面3a和5a垂直对准的位置。薄木片11a和11b分别在任何适当的位置准备。

在第一步骤中,薄木片11a按照箭头所示进给到下部静止板3上,从附图中观察,其右侧端面与薄片叠层组合件1的第一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1a紧靠,从而形成如图1B中所示的端部接缝1h。

然后,其下表面涂有粘合剂的第二薄木片11b如箭头所示进给而叠置并横跨在薄木片11a的顶面和叠层组合件1的第一层中的薄木片的顶部暴露表面1j上,薄木片11b的右端面放置成紧靠叠层组合件1的第二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1b。这样形成了如图1C所示的端部接缝1i。

当薄木片11a和11b这样铺上后,如图2A所示,上热压板5下降,与静止下板3配合,以约1Mpa的压力将薄木片11b热压在薄木片11a的顶面以及叠层组合件中的薄木片的表面1j上。热压持续约三分钟,从而形成一层压薄片叠层组合件101。可根据不同的条件如薄木片厚度选择热压条件,包括压力、热量和热压时间长短,使粘合剂充分凝固硬化,从而确保所需的粘合强度。

如可从图2A中理解的,其涂有粘合剂的底面放置成与薄木片11a及叠层组合件1的第一层中的薄木片的顶部表面接触的薄木片11b在其整个顶部表面上接受来自热压板5的均匀压力,同一薄木片11b的整体在底部通过薄木片11a和叠层组合件1的第一层中的薄木片由下静止板3稳固支承。这样,薄木片11b能被牢固地层压到薄木片`a和叠层组合件1上。

当热压经过约三分钟后,热压板5上升到其原始位置,如图2B所示,其下表面有粘合剂涂层的下一个薄木片11c被准备。

如图2C所示,当热压板5上升后,操作输送机E,如箭头所示将薄片叠层组合件101向左移动约100毫米,使第三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1c垂直对准上热压板5的端面5a。

对于如图2C中所示定位的薄片叠层组合件101,薄木片11c进给并铺设和横跨在薄木片11b的顶面以及薄片叠层组合件101的第二层中的薄木片的顶部暴露表面1k上,如图3A所示,薄木片11c的右端面放置成与第三层中薄木片的暴露端面1c紧靠。

然后,上热压板5下降,与静止下板3配合,在相同的热压条件下热压薄木片11c,从而形成如图3B中所示的层压薄片叠层组合件102。

在该热压过程中,薄木片11c可由热压板5压在其整个表面上,同时在底部通过两层薄木片由下静止板3支承其整个表面,因而整个薄木片11c均匀地接受压力,因此可实现其与叠层组合件101的紧密粘合。

在这样形成薄片叠层组合件102后,用于第四层的薄木片11d和用于第五层的薄木片11e被相继添加,以便用与上述同样的方式层压,从而形成如图3C中所示的层压薄片叠层组合件104。由于与以前描述的相同的原因,这些薄木片11d和11e可在整个表面上受压,从而它们被牢固地胶合到前面形成的相应的薄片叠层组合件上。

在层压薄木片11e后,上热压板5上升到其如图4A中所示的收缩位置。随后操作输送机E,然后如图4B中箭头所示将薄片叠层组合件104向右移动,直到如图4B中所示,薄片叠层组合件104的第二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与上热压板5的端面5a对准。如可从图4B与图1A的对比看出的,薄片叠层组合件104的左端部形状类似于初始基材1,叠层组合件104的左端和热压机的位置关系与图1A中初始基材1的端部和热压机的位置关系相同。因此叠层组合件104可用作用于随后薄木片层压操作的新基材。

从图4B中的状态开始,按照要求将参照图1B至图4B所描述的一系列操作步骤重复多次,从而生产出所需长度的五层LVL板。所生产的LVL板可根据其应用割开或切开成所需的宽度长度。

如现在从前面对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知道的,其底面涂有粘合剂并铺设到位用于层压的薄木片可由热压板5整体压制,同时由下静止板3从底部牢固支承,因而薄木片在其整个表面均匀受热和受压,因此实现了用于成功层压的薄木片的粘合。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生产具有所需厚度和长度的层压胶合木的薄木片的层压可通过使用热压机的单一阶段位置结合可往复运动的输送机E来实现。因而与现有技术设备相比,实施本发明方法的设备可以较少的成本制造成。

现在参照图5至18,将在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描述。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热压机的下板3由一可移动靠近和远离其对应热压板5的热压板代替,且多个铺设到位的薄木片可同时层压到一薄片叠层组合件上。

图5中的参考数字2代表作为初始基材的一薄片叠层组合件,其由以偏置距离约为100毫米的交错排列胶合在一起的多个薄木片制成。如可从与图1中的薄片叠层组合件1的对比中明白的,组合件2是一九层结构,其中第五中心层从薄片叠层组合件2向外伸出最多,分别有四层薄木片层压到相对于纵向穿过第五层中的薄木片的假想中心线的第五层的相对侧上。这样薄片叠层组合件2的端部成形为分别从中心第五层上升和下降的两段台阶的形状。

图5中,参考符号2a、2b、2c、2d、2e、2f、2g、2h和2i分别代表作为初始基材的薄片叠层组合件2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和第九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另一方面,参考符号2s、2u、2v和2w分别代表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和第九层中的薄木片的面朝上的暴露表面,而参考符号2s’、2u’、2v’和2w’分别代表第五、第四、第三、第二和第一层中的薄木片的面朝下的暴露表面。薄木片的任两个相邻的暴露端面2a、2b、2c、2d、2e、2f、2g、2h、2i由这两端面之间的上或下暴露表面2s、2u、2v和2w和2s’、2u’、2v’和2w’间隔开,间隔距离约为100毫米。附图中,参考符号2m和2k分别代表薄片叠层组合件2中的上四层中的薄木片的端部接缝和下四层中的薄木片的端部接缝。如从附图中看到的,端部接缝2m和2k相对于组合件2的第五中心层对称分布。

如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那样,作为初始基材的薄片叠层组合件2由可往复移动的输送机E支承和承载。

如前所述,在第二实施例中,设有一可移动的热压板4代替第一实施例中的静止下板3,该热压板同样通过蒸汽或电加热器加热到约190℃。热压板4可在如图5所示的其下收缩位置与图7中所示的其上升工作位置之间移动,在下收缩位置其不与薄木片的进给运动发生干扰。上热压板5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被加热并可移动地设置。构成热压机的这两个热压板4和5以垂直对准关系一个设置在另一个之上,右侧端面4a和5a位于一共同的假想垂直平面(未图示)中。

如点划线所表示的,参考符号13a代表其上表面涂有热固粘合剂的薄木片,且上述热压板4和5具有足够大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尺寸来覆盖这种薄木片13a的整个表面区域。

如图5所示,在用于实施第二优选实施例方法的设备的初始状态,热压板4和5分别收缩在它们的下和上不工作位置,输送机E上承载的薄片叠层组合件2放置在第四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2d和第六层中的薄木片的自由端2f分别与热压板4和5的端面4a和5a垂直对准的位置。用于层压到叠层组合件2上的薄木片13a被准备并被设定在任何方便的待机位置。

第一步骤中,薄木片13a如箭头所示进给到下热压板3的上表面上,其右端面与热压板4的右端面4a垂直对准,同时如图6所示,一没有粘合剂涂层的第二薄木片13b被准备。

然后如图7所示,下热压板4上升到一位置,在该位置热压板4上的薄木片13a的右端面与第四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2d紧密紧靠。

随后,如图8所示,第二薄木片13b进给并铺设到薄木片13a的涂有粘合剂的上表面上,薄木片13b的右端面与薄片叠层组合件2的第五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2e紧密紧靠。同时一下表面涂有粘合剂的第三薄木片13c被准备。

如图9所示,薄木片13c被进给并铺设和横跨在薄木片13b的上表面上以及叠层组合件2的第五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表面2s上,薄木片13c的右端面与薄片叠层组合件2的第六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2f紧靠。

如图10所示,当这三个薄木片13a、13b和13c这样铺上后,上热压板5下降,与下热压板4配合对这三个薄木片进行热压。热压在约1MPa的压力下持续约三分钟。如从图10中看到的,薄木片13a和13c粘合到中间薄木片13b上,并粘合到薄片叠层组合件2的突出端部上,从而形成一薄片叠层组合件201。在该热压中,由于热压板4和5与薄木片13a和13c的整个表面保持压力接触,这种薄木片的涂有粘合剂的表面均匀接受来自热压板的压力,从而获得了紧密粘合以便将薄木片成功地层压到叠层组合件2上。

在如图10所示由热压板4和5进行热压之前,从如图6所示薄木片13a被放置在热压板4上的瞬间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一定量的热量传导给薄木片13a并因而传导给其顶面上的粘合剂。但上述这段时间的长度很短,使得这种热量不会很坏地影响薄木片13a上的粘合剂。

三分钟过后,如图11所示,热压板4和5分别收缩到它们的不工作位置,然后操作输送机E,如箭头所示将薄片叠层组合件201向左移动约100毫米,从而如图12所示,使第三和第七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2c和2g与热压板4和5的端面4a和5a垂直对准。同时如图12所示,一其上表面涂有粘合剂的第四薄木片13d被准备。

如图13所示,薄木片13d以与薄木片13a的情况相同的方式被进给到下热压板3的上表面上。同时一其下表面涂有粘合剂的第五薄木片13e被准备。

如图14所示,薄木片13e被进给并放置和横跨在薄木片13c的上表面以及第六层中薄木片的暴露表面2u上,其右端面与薄片叠层组合件201的第七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2g紧靠。

然后如图15所示,热压板4和5朝向彼此移动到它们的工作位置,在相同条件下将薄木片13d和13e热压到前面层压过的薄木片上,从而将这些薄木片13d和13e粘合地层压到叠层组合件201上。这样就形成一薄片叠层组合件202。

如前面参照薄木片13a、13b和13c的层压描述的,在这种热压中可以实现紧密粘合,因为薄木片13d和13e的整个涂有粘合剂的上下表面都被均匀地压在薄片叠层组合件201上。

重复与图12至15中所示步骤相似的一系列步骤,第六和第七薄木片13f和13g在被层压到薄片叠层组合件202上的第二和第八层中,从而形成一薄片叠层组合件203(未图示)。进一步重复相似的步骤,增加第八和第九薄木片13h和13i以便层压到叠层组合件203上的第一和第九层中,从而形成如图16所示的层压薄片叠层组合件204。

当层压薄片叠层组合件204被这样制成后,如图17所示,热压板4和5收缩,随后输送机E移动,沿箭头方向将叠层组合件204转换到如图18所示的一位置,在该位置薄片叠层组合件204的第四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2d以及第六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2f分别与下和上热压板4和5的端面4a和5a垂直对准。

如参照第一优选实施例所描述的,图16与图5的对比显示,薄片叠层组合件204的端部形状类似于初始薄片叠层组合件2的端部的形状,叠层组合件204的端部和热压机的位置关系与图1A中初始基材2和热压机的位置关系相同。因此叠层组合件204可用作用于随后薄木片层压操作的基材。

按照要求将参照图6至18所描述的一系列操作步骤重复多次,从而生产出所需长度的九层结构的层压胶合木或LVL板。所生产的LVL板可根据用途割开或切开成所需的长度。

以上述方式相继层压薄木片后,最终LVL板的端部接缝如图18所示分布。也就是说,端部接缝以相对于中心第五层对称的台阶段的形式规则地交错。如从附图中看到的,第一和第九层,第二和第八层,第三和第七层,以及第四和第六层中的端部接缝都定位成垂直对准。因而任何两个相邻层中的两个端部接缝彼此都不对准在一条线上,而是偏移一约100毫米的距离,结果所产生的LVL板有足够的强度抵抗弯折,因为由于这种弯折产生的应力不会集中在板上的一特定点。

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白的,上述第二优选实施例在加工效率上是有利的,因为两片薄木片可通过热压操作的一个行程而同时被层压。

下面参照图19至31对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薄木片通过热压操作的一个单一行程而同时层压,而不同之处在于,它设计成将在热压之前向涂有粘合剂的薄木片的热传导降到最小。更具体地,在第二实施例中,例如如图6中所示,其上表面涂有热固粘合剂的薄木片13a放置在下热压板4上,在一段时间内留在那,在薄木片这样保持在热压板4上的同时热量传导到薄木片上并因而传导到粘合剂上。第三实施例的方法设计成将这种热传导降到最小。

参照图19,示出承载在输送机E上具有偶数层或八层薄木片的作为初始基材的薄片叠层组合件3,以及以与第二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移动而彼此靠近或远离的下和上热压板4和5。在八层的薄片叠层组合件3中,第五层的薄木片3n的暴露端部3e向外伸出最多,第四、第三、第二和第一层中的薄木片被布置成以一约100毫米的距离相继向内偏置。另一方面,薄片叠层组合件3的第六层中的薄木片从第五层薄木片3n向内设置,使其暴露端面3f与端面3e以一约200毫米的距离间隔开,第七和第八层中的薄木片以一约100毫米的偏移进一步向内设置,从而如图19所示,使它们分别与第二和第一层中的薄木片垂直对准。

参考数字10代表一薄木片承载器,该薄木片承载器可在图19中所示的待机位置与图22中所示的在下热压板4上的工作位置之间移动。薄木片承载器10形成有一薄木片接收表面10a和一位于如从附图中看到的从承载器10右端测量约1000毫米位置的台阶部10b。台阶部10b用作将薄木片定位在接收表面10a上的止动件。薄木片承载器10最好由适当的导热金属,如铁、铝或不锈钢制造。

如图19所示,在实施第三优选实施例方法的设备的初始状态,热压板4和5位于它们的不工作位置,薄片叠层组合件3由输送机E定位在第四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3d与下和上热压板4和5的端面4a和5a垂直对准的位置。其上表面涂有热固粘合剂的薄木片14a被准备。

在第一操作步骤中,薄木片14a按照箭头所示进给到承载器10的接收表面10a上,如图20中所示,薄木片14a的左端定位成与台阶部10b紧靠,同时,没有粘合剂涂层的第二薄木片14b被准备。

然后,第二薄木片14b被进给并放置到薄木片14a的涂有粘合剂的上表面上,从而如图21所示,使薄木片14b向左偏置约100毫米的距离。

随后,承载器10如箭头所示移动到下热压板4的上表面上,如图22所示,承载器10的右端面以及薄木片14a的右端面定位成与热压板4的右端面4a垂直对准。

当承载器10被这样放置到热压板4上之后,如图23所示,下和上热压板4和5被移动以对薄木片14a和14b以及薄片叠层组合件3的薄木片3n的突出部分进行热压。热压在约1Mpa的压力下持续约三分钟,结果薄木片14a和14b胶合到薄片叠层组合件3上并形成一薄片叠层组合件301。如从附图中明白的,来自热压板4的热量通过金属承载器10传导到薄木片14a和14b。在该热压过程中,薄木片14a的整个涂有粘合剂的表面接受来自热压板4和5的均匀压力。

如图24所示,经过三分钟的热压后,热压板4和5收缩回到其原始位置,随后操作输送机E以向右移动薄片叠层组合件301,如图25所示,承载器10移动回到其待机位置。

如图26所示,一其上表面涂有粘合剂的第三薄木片14c和一其下表面涂有粘合剂的第四薄木片14d被准备。

将薄木片14c以与薄木片14a相同的方式放置到承载器10上,将薄木片14d铺设到叠层组合件301上,如图27所示,薄木片14d的一个端面与叠层组合件301的第六层中的薄木片的端面3f紧靠。

然后薄片叠层组合件301由输送机E移动到一位置,在该位置第三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3c与下热压板4的端面4a垂直对准,如图28所示,其上承载有薄木片14c的承载器10移动到热压板4的上表面上。

如图29所示,致动热压板4和5向彼此移动,在相同条件下热压薄木片14c和14d,将它们粘合到叠层组合件301上。这样就形成了层压的薄片叠层组合件302。

虽然没有在附图中示出,当热压板4和5移动回到它们的收缩位置之后,薄片叠层组合件302由输送机E移动到一位置,在该位置叠层组合件302的第二和第七层中的薄木片的端面3b和3g与热压板4的端面4a垂直对准,以与参照薄木片14c和14d所描述的相同的方式将其上表面涂有粘合剂的第五薄木片14e和其下表面涂有粘合剂的第六薄木片14f层压到叠层组合件302上,从而提供一层压的薄片叠层组合件303(未图示)。

图30中,薄片叠层组合件303(未图示)向左移动到一位置,在该位置叠层组合件303的第一和第八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3a和3g与热压板4的端面4a垂直对准,其上表面涂有粘合剂的第七薄木片14g和其下表面涂有粘合剂的第八薄木片14h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被层压到叠层组合件303上。从而如图30中所示,形成一层压的薄片叠层组合件304。

当叠层组合件304这样成形而热压板4和5已经收缩后,如图31所示,组合件304由输送机E向右移动到一位置,在该位置第四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3d与下热压板4的端面4a垂直对准。也就是说,薄片叠层组合件304被放置到与图19中初始叠层组合件3相对于热压板4和5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

根据要求将图20至31中所述的一系列步骤重复多次,从而生产出所需长度的八层结构的LVL板。

如图3B、15和29所示,在上述三个不同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热压板4和5具有这样的尺寸,使它们能够仅压制单一薄木片的整个表面。例如在图29的情况下,下热压板4通过承载器10压制薄木片14c的整个表面,而上热压板5与薄木片14d的整个表面直接压力接触。这种压制使各薄木片14c和14d的外表面被加热到一较高温度,因此这种薄木片中的部分热量将在薄木片14e和14f放置到这种被加热的表面上时传导到薄木片14e和14f上。也就是说,薄木片14e和14f不仅由热压板4和5热压,而且接受来自前面已热压的薄木片14c和14d的一定量的热量。这种加热有助于薄木片14e和14f上的粘合剂的凝固硬化。但要注意,图29中用S代表的区域并没有像薄木片14c和14d的外表面那样被如此多地加热。因此薄木片14e和14f上与薄木片14c和14d的被加热表面接触的部分粘合剂涂层将比相同薄木片上与区域S接触的其余粘合剂涂层更快地凝固硬化。换句话说,后提到的粘合剂涂层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充分凝固硬化达到所需的粘合强度。为了制造具有所需强度的产品,期望每个薄木片上的整个粘合剂涂层应当被热压使得粘合剂完全凝固硬化。为此,热压板4和5必须保持在它们的工作位置更长的时间,直到与区域S接触的粘合剂充分凝固硬化。但这会延长压制时间,并因而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

已经设想了下面参照附图32至45描述的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来消除上述缺点。

参照图32,示出以与图5中所示用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初始薄片叠层组合件2相同的方式布置的九层结构的初始薄片叠层组合件6。虽然未图示,但该薄片叠层组合件6是支承在可往复移动的输送机E上的。

参考数字7和8代表可以与上述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移动向彼此靠近和离开的一对下和上热压板。如图32中所示,从其纵向截面观察,下热压板7为L形,靠近右端面7a有一薄木片接收表面7b,靠近相对端有一升高的表面7c。在表面7b和7c之间形成一垂直阶梯表面7d。接收表面7b具有约1100毫米的长度,该长度对应于1000毫米的薄木片长度与薄片叠层组合件6中任意两个相邻层的薄木片的两个端部接缝之间的100毫米的偏置距离之和。表面7c具有约100毫米的长度L2,阶梯表面7d的高度约为4毫米,对应于薄木片的厚度。热压板7由蒸汽或电加热器加热到约190度。上热压板8具有基本上与热压板7相同的结构并加热到相同温度,具有与表面7b、7c和7d对应的表面8b、8c和8d,但与下热压板7成倒置关系设置。也就是说,这些热压板7和8相对于穿过叠层组合件6的第五层的中心的一假想水平面对称设置。

如图32所示,在用于实施第四实施例的方法的设备的初始状态下,下和上热压板7和8都处在它们的收缩位置,初始薄片叠层组合件6位于一位置,在该位置第三和第七层中薄木片的暴露端6c和6g与热压板7、8的端面7a、8a垂直对准。准备一其顶面涂有热固粘合剂的薄木片15a。

在第一步骤中,如图33所示,薄木片15a如箭头所示进给到下热压板7的接收表面7b上,其左端面与垂直阶梯表面7d接触。同时准备一没有粘合剂涂层的第二薄木片15b。

然后如图34所示,下热压板7上升,使热压板7上的薄木片15a的右端面与薄片叠层组合件6的第四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6d接触紧靠。

然后如图35所示,第二薄木片15b被进给并放置和横跨在薄木片15a的顶面以及热压板7的表面7c上,薄木片15b的右端面与叠层组合件6的第五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6e紧靠。准备一在其底面上具有粘合剂涂层的第三薄木片15c。

如图36所示,薄木片15c被进给并放置和横跨在薄木片15b的上表面以及薄木片6n的暴露上表面上,薄木片15c的右端面与叠层组合件6的第六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6f紧靠。

如图37中所示,当这三个薄木片15a、15b和15c被这样铺上后,热压板8向下移动而热压这些薄木片。热压在约1Mpa的压力下持续约一分钟,从而形成一层压的薄片叠层组合件601。由于热压板7和8的有效压制面积分别对应于表面7b、7c和8b、8c的面积之和,相比于热压板3和5的情况需要更大的力来获得1Mpa的压力。

如从图37中看到的,涂有粘合剂的薄木片15a和15c在它们的整个表面上受压贴靠在中间薄木片15b的相对表面以及薄片叠层组合件6的薄木片6n的突出部的相对表面上。同时薄片叠层组合件6的第四和第六层中的薄木片的下和上暴露表面,以及薄木片15a和15c的各外表面,都保持与热压板7和8压力接触,并因而被加热。

在这种热压进行大约一分钟后,如图38所示,热压板7和8收缩到它们的不工作位置。由于一分钟的热压很短,粘合剂不会完全凝固硬化,虽然由粘合剂进行的粘合足够强劲来将薄木片15a、15b和15c保持到叠层组合件6上,使得当热压板7和8移动离开薄木片时这些薄木片不会与组合件6分离开。这里应注意,由于从被加热的薄木片15a和15c传导的热量,粘合剂的凝固硬化在一分钟热压后继续进行。还应注意的是,薄片叠层组合件601的第四和第六层中的薄木片的外部暴露表面与热压板7和8保持直接接触,因而这些表面在该热压过程中被加热到一较高的温度。在该热压过程中,热压板7和8的伸出的表面7c和8c并没有在薄木片15b上产生特别的效果。

如图39所示,当热压板7和8收缩后,操作输送机E(未图示),如箭头所示将薄片叠层组合件601向左移动100毫米,使叠层组合件601的第二和第八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6b和6h与热压板7和8的端面7a和8a垂直对准。同时如该图中所示,准备一其顶面涂有粘合剂的第四薄木片15d。

然后如图40所示,薄木片15d按照箭头所示以与薄木片15a相同的方式被进给到下热压板7的接收表面7b上,同时准备一其下表面有粘合剂涂层的第五薄木片15e。

如图41所示,薄木片15e被进给并放置和横跨在被加热的薄木片15c的上表面及第六层中的薄木片的与其相邻的暴露表面上,薄木片15e的右端面与叠层组合件601的第七层薄木片中薄木片的暴露端面6g紧靠。

然后热压板7和8移动到如图42所示的它们的工作位置,在相同条件下热压而将薄木片15d和15e层压到叠层组合件601上。这样就形成一层压的薄片叠层组合件602。

由于薄木片15a和15c的下和上表面以及与它们邻接的叠层组合件601的相同层中的薄木片的相邻表面已经通过图37中的热压而加热到一较高温度,薄木片15d和15e上的粘合剂不仅从热压板7和8,而且从前面已加热的薄木片表面接受热量,因而与仅在热压板7和8的热量影响下加热相比,粘合剂的凝固硬化更快。

在图42的热压过程中,薄木片15a的表面的主要部分通过薄木片15d受压,它的其余的表面由热压板7的表面7c直接压制。相似地,薄木片15c的表面的主要部分通过薄木片15e受压,它的其余的表面由热压板8的表面8c直接压制。因而在图42的热压过程中,涂在薄木片15a和15c上的粘合剂逐渐凝固硬化,结果可以成功地按照要求将薄木片15a和15c粘合到中间薄木片15b上以及原始叠层组合件6的薄木片的一部分上。

如前面参照图37表示的,薄片叠层组合件601的第三和第七层中的薄木片的外部暴露表面保持与热压板7和8直接接触,因而这些表面在图42的一分钟热压过程中被加热到一较高温度。

在一分钟热压后,热压板7和8收缩到它们的不工作位置,薄片叠层组合件602被向左移动一预定距离(未图示),加入一对薄木片15f和15g,以相同的方式层压,从而形成一层压的薄片叠层组合件603(未图示)。另外,以相同方式对又一对薄木片15h和15i进行层压,从而如图43所示,形成一层压的薄片叠层组合件604。

注意,由于最外侧薄木片15h和15i仅由热压操作的一个行程热压,为使这些薄木片上的粘合剂充分凝固硬化,图43中制造叠层组合件604的热压应当持续多于一分钟,如三分钟的时间。

如图44所示,三分钟过后,热压板7和8收缩。随后,操作输送机E(未图示),沿箭头方向将叠层组合件604转移到一位置,如图45所示,在该位置薄片叠层组合件604的第三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6c以及组件604的第七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6g分别与下和上热压板7和8的端面7a和8a垂直对准。薄片叠层组合件604的端部用作薄木片进一步层压的新基材。

按照要求将参照图33至45所描述的一系列操作步骤重复多次,从而生产出所需长度的九层LVL板。

如从前面所清楚说明的,该第四实施例优于前面诸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薄片叠层组合件的表面的与图29中所示的S区域对应的部分表面,以及与区域S相邻的成对薄木片的整个表面,都能够通过热压而被加热,因而下面将层压的薄木片可通过从前面层压过的薄木片上传导的热量而额外加热。因此热压时间可有利地缩短。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种改进实施例。

将参照图46至48对一个改进实施例进行说明。参照图46,示出一九层结构的初始薄片叠层组合件9。虽然叠层组合件9与图5中所示的组合件2相似,但与其区别在于作为构成部分的薄木片的交错布置。也就是说,薄片叠层组合件9的第一至第五层以及第六至第九层中的薄木片的任两个相邻暴露端面之间的偏置距离约为100毫米,但第五和第六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9e和9f之间的偏置距离约为150毫米。通过这样布置叠层组合件9中的作为构成部分的薄木片,可防止在最终LVL板中端部接缝沿其厚度方向对准,从而可以防止当LVL板受到弯折时在其中的应力集中,结果产品强度提高了。

用于实现该方法的设备具有一下热压板16和一上热压板17。下热压板16具有一长度方向尺寸约为1100毫米的上表面16b,一长度方向尺寸约为50毫米的凹面16c,以及一对应于薄木片厚度的高度约为4毫米的垂直阶梯表面16d。另一方面,上热压板17具有一长度方向尺寸约为1100毫米的下表面17b,一长度方向尺寸约为50毫米的伸出表面17c,及一约为4毫米的垂直阶梯表面17d。这些热压板16和17设置成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右端面16a和17a彼此垂直对准,并将热压板16和17以与前面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加热到相同温度。

图46示出用于实现该方法的设备的初始状态,其中两热压板16和17分别位于它们的收缩位置,输送机E上承载的薄片叠层组合件9位于第七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9g与下热压板16和17的各端面17a和16a垂直对准的位置。

虽然省略了详细描述,三个薄木片12a、12b和12c被叠置并由热压板16和17进行热压,从而如图47所示,形成一层压的薄片叠层组合件901。正好在热压之前这些薄木片12a、12b和12c的叠层布置可用与参照图33至36所描述的用于第四实施例的工艺步骤相似的工艺步骤来完成。在薄片叠层组合件901中,薄木片12a、12b和12c被层压到前面的薄片叠层组合件9上,它们的右端面与组合件9的第五、第六和第七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9d、9e和9f紧靠。

在该热压过程中,薄木片12a和12c的各整个内部的涂有粘合剂的表面都被热压在中间薄木片12b的相对表面以及叠层组合件9的第五层中的薄木片的伸出部分的相对表面上。同时,薄木片12a和12c的各整个外表面,以及薄片叠层组合件9的第四层中的薄木片的下暴露表面和第六层中的薄木片的上暴露表面都保持与热压板16和17压力接触。

图48示出一种状态,其中薄片叠层组合件901已经向左转移到叠层组合件901的第八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9h与热压板16和17的端面16a和17a垂直对准的位置,而第四和第五薄木片12d和12e被热压而层压到薄片叠层组合件901上。在该热压过程中,薄木片12d和12e上涂有粘合剂的表面不仅从热压板16和17,而且从前面已经热压过的薄木片的表面接收热量。产生的层压的薄片叠层组合件由数字902表示。

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将用于第二和第八层的成对的第六和第七薄木片(未图示),以及用于第一和第九层的成对的第八和第九薄木片(未图示)加入而层压,从而制造出一九层的薄片叠层组合件(未图示)。

按照要求将上述的一系列操作步骤重复多次,生产出九层结构的具有所需长度的LVL板。

下面参照图49至53对第二实施例的改进方案进行描述。

在图5至18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前三个薄木片13a、13b和13c被铺设以由热压板4和5同时进行热压。该改进方案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9所示,薄木片13a铺设在下热压板3上,薄木片13b铺设在薄木片13a上,如图50所示,对这两个薄木片进行热压,从而形成层压的薄片叠层组合件201’。当热压板4和5如图51所示收缩后,如图52所示,将第三薄木片13c铺设并横跨在薄木片13b的上表面以及薄片叠层组合件201’的第五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上表面上。当这样铺设了第三薄木片13c之后,起动热压板4和5对三个薄木片13a、13b和13c进行热压,从而如图53所示,制成一层压的薄片叠层组合件202’。

现在参照图54至63对图19至31中的第三实施例的改进方案进行说明。该改进方案与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对于每一层,相继增加了多个薄木片,或者所示的改进方案中的两个薄木片。

图54中,下和上热压板4’和5’具有基本上对应于薄木片长度两倍的长度方向尺寸,即约2000毫米。薄木片承载器10’的形状类似于图19中对应的承载器10,但其薄木片接收表面具有与热压板4’和5’基本上相同的尺寸。在用于实现该实施例方法的设备的初始状态下,热压板4’、5’以及薄木片承载器10’都位于它们的收缩位置,薄片叠层组合件3由输送机E(未图示)定位在一位置,在该位置第四层中薄木片的暴露端面3d与热压板4’和5’的端面4’a和5’a垂直对准。如图54所示,准备两个其上表面涂有热固粘合剂并以前后排列的关系布置的薄木片14a和14a’。

薄木片14a和14a’如箭头所示被进给到承载器10’的接收表面上,薄木片14a’的左端紧靠承载器10’的阶梯部分,同时如图55所示,准备没有粘合剂涂层的第二组的两个薄木片14b和14b’。然后该第二组薄木片14b和14b’被进给并以偏置距离约为100毫米的交错关系铺设到薄木片14a和14a’的涂有粘合剂的上表面上。

然后,如图57所示,承载器10’如箭头所示被移动到下热压板4’的顶面上,承载器10’的右端面以及薄木片14a的右端面定位成与热压板4’的右端面4’a垂直对准。

当承载器10’这样定位在热压板4’上后,下和上热压板4’和5’向彼此移动而热压薄木片14a、14a’和14b、14b’,以层压到初始薄片叠层组合件3上。热压在约1Mpa的压力下持续约三分钟。结果,薄木片粘合到薄片叠层组合件3上,从而如图58所示,形成一层压的薄片叠层组合件301’。

如图59所示,当热压过后,热压板4’和5’移动到它们的收缩位置,随后如图60所示,承载器10’移动回到其原始位置,薄片叠层组合件301’由输送机E(未图示)向右移动。准备各上下表面涂有粘合剂的第三和第四组薄木片14c、14c’和14d、14d’。

如图61所示,将薄木片14c和14c’放置到承载器10’上,同时将薄木片14d和14d’铺设到叠层组合件301’上,薄木片14d的右端面与叠层组合件301’的第六层中的薄木片的暴露端面3f紧靠。然后如图62所示,将薄片叠层组合件301’由输送机E(未图示)移动到一位置,在该位置第三层中薄木片的端面3c与下热压板4’的端面4’a垂直对准。然后如图63所示,致动热压板4和5向彼此移动,对两组薄木片14c、14c’和14d、14d’进行热压,将它们粘合到叠层组合件301’上,从而形成一层压的薄片叠层组合件302’。

按照要求将与参照图55至63所描述的操作步骤相似的一系列操作步骤重复多次,生产出所需长度的LVL板。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层压效率,因为可通过热压操作的一个行程将两个薄木片层压到叠层组合件或基材的每一层上。

下面参照图64至68,对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改进方案进行说明。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铺设如11b、11c等的单个薄木片用于每个热压操作不同,根据其改进方案,在热压操作的一个行程中铺设多个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的薄木片。

参照图64,将第一薄木片18a放置到下热压板3上,其右端面紧靠初始薄片叠层组合件40的第一层中的薄木片的端面40a。然后如图65所示,将一第二薄木片18b铺设成与薄片叠层组合件40的第二层中的薄木片的端面40b紧靠,随后增加第三和第四薄木片18c和18d,如图66和67所示,其右端面分别紧靠第三和第四层中薄木片的暴露端面40c和40d。如图68所示,当这四个薄木片被铺设后,一可移动的上热压板20下降,同时热压这些薄木片,以层压到叠层组合件40上。为此,上部可移动热压板20成形为与铺设的薄木片的交错形状相符合。热压在约1Mpa的压力下持续约三分钟,从而形成一层压的薄片叠层组合件11。对于其余第五至第八层的薄木片,热压操作的每个行程增加一个薄木片。

尽管参照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和图示,但应当理解,如下面说明的,本发明可以其它多种改变形式和改进方案实现,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在前述实施例中,将每个薄木片设置成使其端面与薄片叠层组合件中相同层的相邻薄木片紧靠。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薄木片的这种布置,而是可以如图69所示在叠层组合件或最终产品的每层中的任意两个相邻薄木片之间留一间隙P1地铺设。虽然根据各种条件,间隙P1可设置在从约3毫米到10毫米的范围内。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用于木材层压的粘合剂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甲醛。与没有这种间隙P1的层压板相比,在层压胶合木中设置这种间隙P1有助于粘合剂中所含的甲醛更快地释放到大气中。其中形成有这种间隙的层压胶合木或LVL板可有利地用作室内使用的建筑或结构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厚度约4毫米的薄木片进行层压,端部接缝以偏置距离约100毫米的交错排列布置。偏置距离应当尽可能实用地长,从而以一增加的距离将在任意两个相邻层中的端部接缝分散开,以提高所生产的板的抵抗弯折的强度。至于层压胶合木或LVL板的所要求的强度,偏置距离的下限允许范围应当是薄木片厚度的5到20倍。

注意,本发明的方法并不局限于使用相对端部相对于薄木片的顶面和底面切成方形的薄木片。现在参照示出一单片薄木片19的图70,其两端在同一方向相对于顶面和底面以一角度倾斜或斜切。图71示出LVL板的一部分,该LVL板用类似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布置方式层压在一起的多个薄木片19制成。如图71所示,各薄木片19的端部重叠搭接接合,即薄木片的一个倾斜端面以重叠搭接关系放置在另一薄木片的倾斜端面上。

如图72所示,示出本发明又一个改进实施例,用于层压的一层薄木片可由多个薄木片代替。例如,如图70所示,图2A中的单片薄木片`b可由分别具有约2毫米的厚度并由热固粘合剂胶合在一起,使得所获得的组合厚度变成约4毫米的两片薄木片11b-1和11b-2代替。

另外,用于层压胶合木的作为构成部分的薄木片的至少一个可由通过除剥离或切片之外的工艺,如通过锯加工生产,并具有与作为构成部分的薄木片基本相同厚度的木材代替。

另外,本发明不必将层压胶合木的结构限定为木材如薄木片被布置在层压胶合木中时每个薄木片的木材纹理基本上沿产品长度延伸,而是至少一个木片可以被布置成其木材纹理定向成垂直于产品的长度。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