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字符型液晶显示实时拦截中英文翻译方法及装置

字符型液晶显示实时拦截中英文翻译方法及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字符型液晶显示实时拦截中英文翻译方法及装置,它在含有CPU系统、英文LCD、中文LCD和翻译器的中英文翻译装置基础上,设置一种“拦截器”,它利用CPU系统向LCD写和读的命令作为触发信号,拦截CPU系统与LCD之间的通讯数据和命令,同时将筛选的字符送往翻译器,实时进行中英文翻译,在原仪器无CPU系统的源代码或者无源代码修改工具时,本方法及装置能使字符型英文LCD,快速地实现中英文的实时翻译显示,使急需要的LCD显示内容汉字化。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46199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3-12-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02111874.4

  • 发明设计人 袁旭军;戴曙光;王四明;

    申请日2002-05-30

  • 分类号G06F9/45;

  • 代理机构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吴宝根

  • 地址 200093 上海市军工路51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05: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8-07-30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5-10-26

    授权

    授权

  • 2004-0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3-12-17

    公开

    公开

  • 2002-09-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字符型液晶显示实时拦截中英文翻译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英文读入读出的装置和仪器仪表的汉字化中,目前的方法是主要采用软件技术,在源代码中加入一些中英文的字符串词库,用软件编程的方法完成对液晶显示(LCD)的中英文翻译工作。如图1所示,在原有的仪器中,有一个英文字符显示液晶,如果要将此英文液晶显示换成中文液晶显示或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中文字符液晶显示,传统方法是采用修改CPU系统中的软件源代码,这种方法必须要拥有软件源代码以及修改源代码的工具,因此,当原有的仪器无CPU系统的源代码或者无源代码修改工具时,则无法开展此项实时翻译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有仪器无CPU系统的源代码或者无源代码修改工具时,仍能开展实时翻译工作的字符型液晶显示实时拦截中英文翻译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在包含有英文读入读出CPU系统、英文LCD、中文LCD和翻译器的中英文翻译装置基础上,设置一种“拦截器”,“拦截器”利用CPU系统向LCD写和读的命令作为触发信号,拦截CPU系统与LCD之间的通讯数据和命令,同时将筛选的字符送往带有词库的翻译器,完成中英文的翻译工作,翻译器将翻译好的中文写入中文LCD。由此翻译方法而设计的翻译装置,它包括CPU系统、英文LCD、中文LCD和翻译器,其特点是,在CPU系统与英文LCD传输中接有一个“拦截器”,“拦截器”通过翻译器和中文LCD连接成中英文对照型的字符型液晶显示实时拦截中英文翻译装置。

在原有仪器无CPU系统的源代码或者无源代码修改工具时,本方法及装置能使字符型英文LCD,快速的实现中英文的实时对照翻译显示,使急需要的LCD显示内容汉字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翻译系统框图;

图2为中英文对照型“拦截器”的中英文翻译系统框图;

图3为置有“伪装器”的的中英文翻译系统框图;

图4为现有带两个英文LCD的系统框图;

图5为带两个中文LCD的系统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7为“拦截器”和过滤器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原有的仪器无CPU系统的源代码或者无源代码修改工具时,设计了一个类似“窃听器”功能的模块电路拦截器,如图2所示,拦截器主要负责拦截CPU系统向英文LCD发送的字符与命令,同时将筛选的字符送往翻译器,完成中英文翻译工作,翻译器将翻译好的中文写入中文LCD中,这是中英文对照型拦截器,如果在需要将英文LCD去除,而只保留一个中文LCD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就不能胜任,原因是由于CPU系统不仅仅向英文LCD发送数据,而且有可能从英文LCD中读取数据。如果CPU系统不能正确地从英文LCD中读取数据,它将进入不正常的处理程序中,也就是该CPU系统对英文LCD有识别的功能。为此,如果要彻底移去英文LCD,变为全中文型字符显示液晶,需设置一个“伪装器”代替原有的英文LCD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结合附图作如下说明:用本发明方法成功地对日本的一电子全站仪进行了汉化工作。该电子全站仪的显示功能模块如图4所示,DCPU模块电路同时向两个相同LCD驱动器传送数据或从LCD中读取数据,而我们目的是将两个英文LCD都替换成两个中文LCD,由于DCPU模块电路要从两个英文LCD中读取数据,为此采用以上所述的“拦截器”和“伪装器”,如图5所示,在图5中,我们用伪装器代替原有的英文LCD及其驱动器,用拦截器捕捉DCPU与伪装器的所有交换数据及命令,用过滤器筛选出DCPU要在原有的英文LCD上显示的英文字符串,利用翻译器将英文字符串翻译成中文字符串后显示在两个图形点阵型LCD上。

伪装器采用与原英文LCD驱动电路一致或兼容的芯片或电路;本实施例选用一个与日本电子全站仪液晶驱动芯片HD44780兼容的韩国生产的液晶芯片KS0069来充当伪装器。

拦截器的设计主要是利用ASIC中的CPLD技术即复杂可编程逻辑设计技术,此技术利用DCPU向LCD写和读的命令作为触发信号,拦截DCPU与LCD之间通讯的数据和命令。拦截后的数据通过过滤器将命令字和显示的字符送给翻译器,而将读LCD的状态和读显示RAM中字符等内容过滤掉,如图6所示。

拦截器和过滤器组合在一起,它包括D触发器组、命令库、命令比较器、时序发生器及先进先出缓冲器(FIFO),如图7所示:LCD与CPU通信的数据、状态线10根与CPLD(CY37128P100-125AC)的十个管脚相连,CPU向LCD写或读的触发信号线也与此CPLD的管脚线连。当CPU向LCD写或LCD向CPU写时,数据总线D0-D7,状态信号RW、RS都经过D触发器组后锁存,同时利用E的下降沿允许时序发生器开始工作,时序发生器将命令库中的命令一个一个地输出,首先根据RW信号线的状态区分操作是CPU向LCD写还是CPU向LCD读,如果是读,则停止时序发生器工作;如果是写,则首先根据RS信号线区分是写命令还是写数据,如果是写数据,则将D触发器组的D0-D7以及RS信号线状态一起写入FIFO中;如果是写命令,则将命令库的命令字与锁存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比较失败,则取命令库中下一个命令字进行比较直到命令库全部取完为止。如果命令库全部取完还是比较失败,则遗弃;如果比较成功,则此时将D触发器组的D0-D7以及RS一起写入FIFO中,同时停止时序发生器的工作。经过拦截、过滤后,从FIFO中送给翻译器的内容为CPU向LCD写入的所有命令字和数据。这样,翻译器就可以根据FIFO中的内容进行翻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