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双面圆纬机使用压纱器进行大针床间距织物编织的方法

双面圆纬机使用压纱器进行大针床间距织物编织的方法

摘要

一种能够在圆纬针织机上编织两个针床之间的间距在3-7毫米范围时的双面组织针织物或双层单面组织针织物或双片整体连接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有一压纱器安装在相应于退圈阶段的整个时段于两个针床口隙之间,位于下针床织针和上针床织针的背后,使织针上的旧线圈不随退圈的织针上升或外浮,以保证退圈可靠,使得大间距的间隔织物在纬编机上的编织成为现实。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4313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3-07-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02131741.0

  • 发明设计人 周罗庆;许培圣;钱正林;

    申请日2002-09-17

  • 分类号D04B9/42;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4036 江苏省无锡惠河路17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4:48: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0-04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 IPC(主分类):D04B 9/42 专利号:ZL021317410 申请日:20020917 授权公告日:200608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12-30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 合同备案号:2009320001053 让与人:江南大学 受让人: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双面圆纬机使用压纱器进行大针床间距织物编织的方法 授权公告日:20060823 许可种类:独占许可 备案日期:2009.7.2 合同履行期限:2009.5.5至2019.5.4合同变更 申请日:20020917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

  • 2009-03-04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 合同备案号:2009320000007 让与人:江南大学 受让人: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双面圆纬机使用压纱器进行大针床间距织物编织的方法 授权公告日:20060823 许可种类:独占许可 备案日期:2009.1.16 合同履行期限:2007.2.28至2017.2.27合同变更 申请日:20020917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

  • 2009-02-18

    专利申请或者专利权的恢复(专利权的恢复)

    专利申请或者专利权的恢复(专利权的恢复)

  • 2008-11-19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6-08-23

    授权

    授权

  • 2003-10-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3-07-23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圆纬针织机上的双面组织针织物或双层单面组织针织物或双片整体连接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尤其是当两个针床之间的间距在3-7毫米范围时的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双面圆纬针织机,当针织机的机号大于12针时,其两个针床之间的间距一般在3毫米之内。在这一间距内,针织机就可以满足通常的纬编组织的编织要求。但是,当利用双面圆纬针织机编织间隔织物时,尤其当织物两表面层之间的间隔较大时,现有的机器仅靠牵拉卷取机构的作用牵拉就不能正常成圈编织了。原因是织针的退圈作用得不到保证,尤其是下针的退圈。

间隔织物特指由织造机器(包括机织、针织等)直接制织而成的具有长宽厚的三维织物,间隔织物通常具有的三层结构,即两个表面层和中间的间隔层使织物具有了如下特征:

在外形上它的独特之处是具有较大的厚度,但这种厚度既不是指仅由于使用较粗的纱线简单织造而成的厚度,也不是指在织物下机后相互或与其他材料并合而形成的厚度,而是一种由各类纺织机器直接构组而成的有夹层的复合织物的厚度。

在结构特征上,通常是由与布基本成垂直的中间纱线将布的两侧面以一定的间隔连接而成,并且中间纱线也以线圈形式与两个表面层相连。

现有的标准意义上的针织间隔织物是由经编机进行编织的,如专利US5385036所示,纬编编织的间隔织物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间隔织物,因为中间纱线只以集圈形式与两个表面层相连,如专利US5735145所示,结构简单,织物性能与标准意义上的间隔织物相比是不同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双面圆纬针织机不能正常地编织织物两表面层之间的间隔较大的间隔织物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编织方法,来保证成圈过程中织针的退圈作用可靠完成,使得大间距的间隔织物在纬编机上的编织成为现实。

本发明是:在织针背后装有压纱器。压纱器通过压住最后一次编织成的横跨两针床织针的旧线圈起着保证针盘和针筒织针的退圈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双面圆纬针织机上编织间隔织物,并且机械结构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压纱器安装在相应于退圈阶段的整个时段于两个针床口隙之间,位于下针床织针和上针床织针的背后,使织针上的旧线圈不随退圈的织针上升或外浮,以保证退圈可靠。当织针退圈结束,该压纱作用亦可完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