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旱稻田苗后田间杂草化学防除剂及其施用方法

旱稻田苗后田间杂草化学防除剂及其施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旱稻田苗后田间杂草化学防除剂及其施用方法。按重量由含60%丁草胺乳油2.0~3.0kg/公顷、含20%敌稗乳油7.5~11.5kg/ 公顷(或含50%快杀稗可湿性粉剂0.1~0.6kg/公顷)和含56%二甲四氢钠盐0.225~0.75kg公顷(或含20%二甲四氯钠盐水剂0.6~1.8kg/公顷)组成方剂;施用方法是将上述方剂加清水800~1000kg/公顷充分混合;在出苗后无雨天用喷雾施药法均匀喷雾于田间杂草茎叶及裸露地面上。它成本低、防除效果好、不受时间限制、无副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28690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1-03-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99113236.X

  • 发明设计人 李东坡;

    申请日1999-09-03

  • 分类号A01N37/18;

  • 代理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闵宪智

  • 地址 110015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3:50:2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6-11-08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4-05-19

    授权

    授权

  • 2002-1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2-11-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1-03-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防治旱稻田田间杂草防除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旱稻田苗后田间杂草化学防除剂及其施用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旱稻也叫陆稻,采用以下技术防治田间杂草;①用敌稗来防除田间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效果较好,防效可达84%,但对其它科杂草防除效果为73%;②用20%敌稗9L/公顷+50%杀草丹7.5L/公顷对禾本科杂草可防除84%,对双子叶杂草可防除78%;③用20%二甲四氯水剂1.65L/公顷+50%杀草丹乳油7.5L/公顷,可防除63%禾本科杂草,52%双子叶杂草;④20%二甲四氯水剂1.65L/公顷+25%恶草灵乳油2.25L/公顷,可防除90%禾本科杂草,78%双子叶杂草,但对稻曹有药害;⑤用20%敌稗18.75L/公顷+20%二甲四氯水剂1.65L/公顷,对禾本科杂草可防除90%,对双子叶杂草防除90%。以上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均不理想,并且有的方法对水稻叶片、分蘖数等产生影响,甚至毒害。另有中国专利(专利号为96102448.8)名称为″稻田除草剂及制法″,其稻田除草剂制法用的20%敌稗乳油与56%二甲四氯钠盐及尿素混用,存在不足为:①这种配方因无芽前除草药剂成份,所以不能控制旱稻出苗后旱稻田中尚未萌发或正在萌发的田间杂草,据调查,这部分杂草占稻田总杂草数量的10~20%,并且这部分杂草与稻株争夺营养,不及对防治严重影响稻谷产量,所以不可能通过一次喷药根除旱稻田中所有杂草来改善稻株生长的生态环境,它只能捕杀已出苗的稻田杂草,杀灭率为99%,旱稻出苗后田间对正在萌发或尚未萌发的杂草无力防治,所以总的防除效果只有80~90%,如想达到全面捕杀旱稻田杂草必须进行多次喷药,这样既增加用药成本又增加劳动成本;另外,在杂草出苗后,禾本科杂草在3叶左右,双子叶和莎草科杂草在5叶左右以前防效最好,由于其56%二甲四氯钠盐比例过高,在苗弱、苗5叶期前,气温低于15℃时施药稻苗易断根,影响稻株正常发育;②这种配方不能在任何时间都能应用,因影响旱稻分蘖,只能在稻田杂草出苗后触杀除草,在旱稻分蘖末期施药;③影响水稻有效分蘖数,原因是混剂中的有效成份20%3,4-二氯丙酰替苯胺的敌稗乳油与56%2-甲基-4-氯苯氧乙酸钠的比例过小,使得在配方中56%2-甲基-4-氯苯氧乙酸钠的用量过大,从而影响旱稻分蘖,使大量的氯离子在植物、土壤中积累,以致影响稻谷产量和环境;④由于配方中只有两种药剂混用而无其它替代物,在缺少或没有这两种药剂中的任一种情况下则应用受到限制;⑤这两种混剂的复合剂不能做芽前土壤处理,否则对稻苗产生危害。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防除效果好、不受时间限制、无副作用的旱稻田苗后田间杂草化学防除剂及其施用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敌稗乳油和二甲四氯钠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由含60%丁草胺乳油2.0~3.0kg/公顷、含20%敌稗乳油7.5~11.5kg/公顷和含56%二甲四氯钠盐0.225~0.75kg/公顷组成方剂;

所述含20%敌稗乳油7.5~11.25kg/公顷可用含50%快杀稗可湿性粉剂0.1~0.6kg/公顷替代,所述含56%二甲四氯钠盐0.225~0.75kg/公顷可用含20%二甲四氯钠盐水剂0.6~1.8kg/公顷替代;

施用方法是按重量将上述方剂加清水800~1000kg/公顷充分混合;在旱稻出苗后,于无雨天采用喷雾施药法均匀喷雾于田间杂草茎叶及裸露地面上。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无副作用。在施药时,56%二甲四氯钠盐的用量很低,不影响水稻正常分蘖,使氯离子在植物、土壤中积累减少,对稻谷品质和环境无影响。

2.本发明不受施用时间限制。它可在稻田杂草出苗后的任何时间施药,打破了其它含二甲四氯钠盐成份的配方只能在稻株分蘖末期施药的时间限制,对不同草龄采用不同用量,对稻株无任何不良影响,相反对水稻会起一定的壮秆、抗倒作用。

3.本发明防除效率高。本技术配方中采用丁草胺做主要成份之一,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法中对旱稻田除草不彻底而在稻田生长发育中后期影响稻株生长,使稻田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使得旱稻田田间除草总有效率达99.8%以上,在均匀而全面喷药覆盖情况下田间无杂草滋生和存活,本发明一次实施即可防治旱稻整个生育期田间杂草,从而与其它配方多次喷药比降低了成本,并减少了劳动强度;本发明同样适用于水稻田苗后茎叶除草,灭杀效果可达99%以上。

4.本发明具有灵活的互换性。在防除方剂中的几种成份可以用不同的除草剂或同一除草剂的不同剂型和不同含量的商品制剂替代,即原料的互换性强,原料易得,便于应用,而且效果一样;另外,本方剂中的用药量幅度宽,适应性广,可根据杂草发育不同时期及不同质地土壤调节施药量。

5.本发明便于操作。田间操作技术要求不高,只要按量兑好,均匀喷施即可。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用60%丁草胺3.0kg/公顷、20%敌稗乳油11.25kg/公顷和56%二甲四氯钠盐可湿性粉剂0.75kg/公顷充分混合,兑清水900kg/公顷于旱稻田稗草5~6叶期、在无雨天气,均匀喷雾于旱稻田田间杂草茎、叶及田间裸露的土壤上。经观察:12小时后禾本科及其它科杂草叶片变黄,失水,2~3天后田间杂草成片失水枯萎,5~7天则所有杂草叶片茎杆从尖到根全部干枯死亡,在40天内田间无杂草长出,杀灭及防治率达99.5%以上,不影响稻株分蘖,反而使稻株秸秆粗状抗倒。

实施例2

用60%丁草胺2.0kg/公顷、50%快杀稗可湿性粉剂0.1kg/公顷和56%二甲四氯钠盐粉剂0.225kg/公顷充分混合,兑水800kg/公顷,在旱稻田稗草2叶一心或3叶期、在无雨天气均匀喷雾于旱稻田田间杂草的茎叶及田间裸露的地面上。经观察:12小时后禾本科及其它科杂草叶片变黄,2~3天后田间杂草失水枯萎,4~6天所有田间杂草茎、叶从尖到根全部干枯死亡,而在40天内田间无杂草再生,杀灭及总防治率达99.5%以上,对稻株分蘖并无影响,并有促使稻株秸秆增粗抗倒效果。

实施例3

用60%丁草胺2.5kg/公顷、20%敌稗乳油9.4kg/公顷和56%二甲四氯钠盐0.5kg/公顷混用,兑水900kg/公顷,在旱稻田稗草4叶期、在无雨天气均匀喷雾于旱稻田杂草的茎、叶及田间裸露的土壤表面。经观察:12小时后禾本科及其它科杂草的叶片变黄,心叶枯死,2~3天田间杂草成片失水枯萎,6~7天所有田间杂草茎、叶从尖到根全部干枯死亡,40天内田间无杂草长出,杀灭及总防除率达99.5%,对稻株分蘖并无影响,并具有稻株秸秆增粗抗倒作用。

比较例

用20%敌稗乳油11.25kg/公顷和56%二甲四氯钠盐0.75kg/公顷,兑水900kg/公顷,于旱稻田稗草4叶期、在无雨天均匀喷雾于旱稻田田间杂草的茎叶及田间裸露的土壤上,3天后禾本科及其他科杂草的茎叶变黄,7天后田间杂草成片失水枯萎,15天后田间大部分杂草茎叶从尖到根干枯死亡,而在喷药7天后又有新的许多杂草长出,20天后有近田间成株杂草15%的杂草长出,杀灭及总防治率80%。

而本发明取60%丁草胺乳油2.0kg/公顷、20%敌稗乳油10.0kg/公顷和56%二甲四氯钠盐0.5kg/公顷混用,兑水900kg/公顷,于旱稻田稗草4叶期在无雨天均匀喷雾于旱稻田田间杂草的茎叶及田间裸露地面上,12小时后杂草的茎叶变黄,心叶枯死,2~3天田间杂草成片失水枯萎,6天后所有田间杂草从尖到根全部干枯死亡,在40天内田间无杂草长出,杀灭及总防治率达99.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