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浮头式换热器管程无胎具带压堵漏方法

浮头式换热器管程无胎具带压堵漏方法

摘要

一种浮头式换热器管程无胎具带压堵漏方法,是在换热器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拆下浮头式换热器的管箱盖板,找到泄漏的管道,然后用长度比换热器管道到浮头封头长30~40mm,管径小2~3mm的金属杆从管箱端插入到管道的浮头封头端,再用注胶枪向泄漏管逐步倒退注胶,直至管道的漏点完全密封,最后用堵头将泄漏管的管头密封固定,具有可以带压操作,不影响正常生产;简单易行,堵漏效果好的优点。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0-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16L55/162 授权公告日:20030115 终止日期:20130901 申请日:19990901

    专利权的终止

  • 2008-02-0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71228 申请日:1999090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 2003-01-15

    授权

    授权

  • 2001-03-07

    公开

    公开

  • 2000-12-27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管道堵漏的方法,具体是一种浮头式换热器管程无胎具带压堵漏方法。

带压堵漏是一项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管线、阀门、法兰泄漏,在不停工状态下进行堵漏的方法,具有不影响正常工艺生产流程、不需停车置换倒空、不需进行电气焊动火作业的优点,通常的注胶法带压堵漏均采用按照法兰或管线泄漏部位的尺寸和压力等级,作一堵漏胎具,然后向胎具内部注胶达到密封泄漏点的目的,但此方法对换热器内部管程中部分管道泄漏则无法进行堵漏,一般是采用将换热器切出工艺流程,置换倒空后进行试压找出泄漏的管道,再在换热器内的管道两端用金属堵头密封,因这种密封方式必须是在换热器及相关设备完全停止工作后才能进行,所以往往影响正常的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带压操作,不影响正常生产,简单易行,堵漏效果好的浮头式换热器管程无胎具带压堵漏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即一种浮头式换热器管程无胎具带压堵漏方法,包括浮头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将浮头式换热器内的介质放空,拆下换热器的管箱盖板,找到泄漏的管道,然后将长度比换热器管到浮头封头长30~40MM,管径小2~3MM的金属杆从管箱端插入到换热管的浮头封头端,再用与金属杆相同外径的注胶管从金属杆端部开始向泄漏管内逐步倒退注胶,直至管道的漏点完全密封,最后用堵头将泄漏管的管头密封固定,再将管箱盖板固定安装好,将换热器接通冷却介质循环系统即恢复正常的冷却工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带压堵漏,不需进行电气焊动火作业,所以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带压操作,不影响正常生产。

2、简单易行,堵漏效果好。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本发明实施例工作示意图。

图中:1管箱盖板、2冷却介质出口、3换热管、4壳体、5工艺介质入口、6浮头封头、7金属杆、8堵漏胶、9工艺介质出口、10注胶管、11冷却介质入口

如图1所示,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壳体4内的换热管3如有泄漏时,通过冷却介质进、出口11、2将换热器内的介质放掉,打开管箱盖板1通过管道内是否有液体漏出,即可方便的找出有泄漏的换热管3,然后将长度比换热器管道到浮头封头长30~40MM,管径小2~3MM的金属杆7从管箱端插入到管道的浮头封头6端部,再用与金属杆7相同外径的注胶管10从金属杆7端部开始向泄漏的换热管3内逐步倒退注胶,直至管道的漏点完全密封,最后用堵头将泄漏管的管头密封固定即可,堵漏工作完毕后,再将管箱盖板1安装固定好,与平常一样接通冷却介质继续冷却工作,在进行换热管3的堵漏工作时,与工艺介质进、出口5、9相联的设备可以正常生产,从而解决了以往对换热管3堵漏时换热器及相应设备必须全部停工,影响正常生产的不足。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