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金属表面处理用组成物及表面处理液与表面处理方法

金属表面处理用组成物及表面处理液与表面处理方法

摘要

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用组成物及表面处理液与表面处理方法,提供可对铝、镁、锌等的金属表面赋与优越的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的铬酸盐型的金属表面处理用组成物;以含有由Al(C5H7O2)3、V(C5H7O2)3、VO(C5H7O2)2、Zn(C5H7O2)2及Zr(C5H7O2)4而成的群体选出的至少一种金属乙酰基乙酸酯、与由水溶性无机钛化合物及水溶性无机锆化合物选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1∶5000—5000∶1的重量比为特征的金属表面处理用组成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25245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0-05-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巴卡莱近估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99121851.5

  • 发明设计人 中田和也;川口元哉;

    申请日1999-10-20

  • 分类号C23C22/56;C23C22/57;

  • 代理机构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汤保平

  •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3:37: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1-12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 IPC(主分类):C23C22/56 授权公告日:20050706 申请日:19991020

    专利权的终止

  • 2005-07-06

    授权

    授权

  • 2000-10-04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 2000-05-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是有关为于铝合金、镁、镁合金、镀锌钢板类各种金属的表面上赋与优越的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而用的新类金属表面处理用组成物及表面处理液,与表面处理方法。

通常,铝或铝合金材料用表面处理液,大致可分成铬酸盐型及非铬酸盐型。至于铬酸盐型之处理液的代表性者,可举出有铬酸铬酸盐化成处理液及磷酸铬酸盐化成处理液。

首先,说明铬酸铬酸盐化成处理液。

铬酸铬酸盐化成处理液是于1950年代即已予实用化,现在亦正广泛使用于汽车用热交换器,铝箔、建筑材料,航空机材料的表面处理。此铬酸铬酸盐化成处理液,是含有以铬酸及用作反应促进剂的氟化物为主成分者,于金属材料表面上形成含有若干六价铬的化成被膜。

又,磷酸铬酸盐化成处理液,是依已予揭示于美国专利第2438877号的发明而成者,含有以铬酸、磷酸及氢氟酸为主成分;于金属材料表面上形成已水和的磷酸铬为主成份的化成被膜。由于此化成被膜中未含有六价铬,目前正被广泛使用于饮料罐的胴体材及盖材的底涂处理等方面。

由此种铬酸盐型的表面处理液所形成的化成被膜虽是具有优越的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者,然而因于处理液中含有有害的六价铬,故由环境上的问题以完全未含有六价铬的处理液的使用是令人期待的。

至于未含有铬的非铬酸盐型的表面处理液的代表性发明,可举出有:日本特开昭52-131937号公报揭示的处理液。此表面处理液,是含有锆或钛或此等的混合物,及磷酸盐与氟化物,且pH约1.5-4.0的酸性水性被覆溶液。若采用此表面处理液处理金属材料表面时,则于金属表面上形成有以锆或钛的氧化物为主成分的化成被膜。此非铬酸盐型的表面处理液,是具有不含有六价铬的优点,现在正被广泛使用于铝DI罐的表面处理等方面,惟所形成的被膜的耐蚀性具有较铬酸盐被膜亦低劣的缺点。

至于非铬酸盐型处理液,可再举出有下述专利公报所揭示者。

例如,日本特开昭57-41376号公报揭示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含有钛盐或锆盐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及咪唑衍生物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与硝酸、过氧化氢、过锰酸钾等的氧化剂的水溶液对铝、镁及其合金的表面上进行表面处理者,由此处理液所形成的被膜的耐蚀性在15年前虽是足够,然而至目前不可说是可令人满意。

又,于日本特开昭56-136978号公报内,揭示有由含有由钒化合物,与钛盐、锆盐及锌盐的群体选出的至少一种的化合物的水溶液而成为特征的化成处理液。然而,在由此处理液形成的化成被膜,在已实施长期间的耐蚀性试验的情形,未能期待具有与铬酸盐被膜同等以上的耐蚀性。

由上述,已采用前述习用的非铬酸盐型的表面处理液的情形,尤其在经予形成的化成被膜的耐蚀性仍残留着问题。由此事可知,于尤其被要求优越的耐蚀性的铝合金制热交换器,铝是金属材料的盘管及板片材等的表面处理线、现状是几年不使用非铬酸盐型的表面处理液。

因此,目前处理液内不含有六价铬、废水处理性优越、而且可形成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优越的化成被膜之铝或铝合金材料用表面处理液则尚未确立。

其次,说明镁或镁合金用的表面处理液及表面处理方法。

至于镁或镁合金材料用的表面处理方法,以JIS-H-8651或MIL-M-3171等所代表的铬酸盐处理正予实用化。利用此种铬酸盐型的面处理液所形成的化成被膜虽具有优越的耐蚀性及涂膜密着性,但由于处理液中含有非常有害的六价铬,故由环境上的问题以完全不含有六价铬的处理液的使用为人所期待的。

至于不含有铬的非铬酸盐型的表面处理液的代表性发明,可举出有日本特公平3-6994号揭示的方法。此处理方法是于磷酸盐处理后施以硅酸盐处理,再于其上施以硅氧处理者,惟在磷酸盐处理单独被膜方面,用作镁或镁合金材料表面的底涂处理方法,有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的水准较低的问题点存在。再者,在此处理方法是需要多段处理步骤、处理温度高、处理时间长等的缺点。

至于采用磷酸盐的表面处理方法,采用磷酸锌系、磷酸铁系、磷酸钙系、磷酸锆系等的处理液的方法虽是为人所知的,惟此等方法在实用上赋与足够的耐蚀性一事上是有困难的。

例如,于JIS-H-8561的7种内揭示着磷酸锰处理,惟此处理液是含有铬者,处理温度高达80-90℃,处理时间亦相当长达30-60分钟,故实用上是不令人满意的。

至于非铬酸盐型的技术,可举出以下的公报。

于日本特开平9-228062号公报内,揭示有将含有由金属烷氧化物、金属乙酰基乙酸酯、金属羧酸盐选出的至少一种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及由具有酸、硷、其盐类、或羟基、羧基、胺基的任一者的有机化合物选出的至少一种的被膜形成助剂或被膜形成安定剂的水溶液,在温度0-50℃适用于镁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然而,在由此处理液所形成的化成被膜,已实施长期间的耐蚀性试验的情形,则未能期待与铬酸盐被膜同等以上的耐蚀性。

如上述,于前述镁或镁合金用采用习用已子提出的非铬盐型的表面处理液的情形,所形成的化成被膜的耐蚀性或处理温度高、处理时间长、处理浓度高、耐蚀性较低等的实用上的处理条上仍残留问题点。由此事可知,在被要求优越的耐蚀性或涂膜附着性的镁合金制的汽车材料、飞行机材料、电子机器材料及通讯机器材料等的表面处理线,在现状上是几乎不使用非铬酸盐型的表面处理液。

因此,目前处理液内不含有六价铬、作业性优越,而且可形成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优越的化成被膜的镁或镁合金材料用表面处理液则尚未确立。

其次,说明镀锌材料的表面处理。

至于镀锌材料用的处理方法,以铬酸盐处理或磷酸锌处理是较普通的。在铬盐处理虽可得优越的被膜性能,然而处理液中含有有害的铬,乃形成作业上及废弃上的问题。又,于磷酸锌处理则未能获得足够的耐蚀性的情形。

至于镀锌材料的非铬酸盐型的技术,可举出有下述公报所提出的方法。

于日本特开平1-104783号公报内,揭示有以于锌、铝或镀锌-铝合金钢板上涂布含有Si、Ti、Zr、Al、W、Ce、Sn、Y的烷氧化物或乙酰基乙酸酯盐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醇溶液、并在200-500℃加热,于钢板表面上形成溶液中所含有的金属的氧化物被膜为特征的表面处理钢板的制造方法。然而,在此制造方法,须使用有闪火性的醇,再者在形成被膜之际,由于需要相当高的温度,故在作业环境上及能量成本上即有问题存在。

由此事可知,即使对镀锌材料的表面处理亦与铝系材料或镁材料的情形同样,处理液内不含有六价铬、作业性优越,而且可形成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优越的化成被膜的表面处理液则尚未确立。

本发明是为解决习用技术所具有的上述问题点而完成者,具体而言,以提供可对金属表面赋与优越的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的金属表面处理用组成物及表面处液与表面处理方法为目的。

本发明人等对为解决习用技术所具有的前述问题点而采用的手段进行精心检讨。其结果是发现以采用以特定比率含有特定量的Al(C5H7O2)3、V(C5H7O2)3、VO(C5H7O2)2、Zn(C5H7O2)2及Zr(C5H7O2)4选出的至少一种的金属乙酰基乙酸酯、与由水溶性无机钛化合物及水溶性无机锆化合物选出的至少一种的化合物的表面处理组成物、及采用此组成物的表面处理液,可形成在金属表面上具有优越的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的化成被膜,以至完成本发明。

亦即,本发明的金属表面处理用组成物,是以含在由Al(C5H7O2)3、V(C5H7O2)3、VO(C5H7O2)2、Zn(C5H7O2)2及Zr(C5H7O2)4而成的群体选出的至少一种的金属乙酰基乙酸酯,与由水溶性无机钛化合物及水溶性无机锆化合物选出的至少一种的化合物1∶5000-5000∶1的重量比为特征。

又,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液,是含有由Al(C5H7O2)3、V(C5H7O2)3、VO(C5H7O2)2、Zn(C5H7O2)2及Zr(C5H7O2)4选出的至少一种的金属乙酰基乙酸酯0.01-50g/L,与由水溶性无机钛化合物及水溶性无机锆化合物选出的至少一种的化合物0.01-50g/L,且具有2.0-7.0的pH为特征。

再者,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方法,是藉由使前述金属表面处理液及铝或其合金、镁或其合金、或锌或其合金接触,形成被膜重量5-2000mg/m2的有机-无机复合化成被膜为特征的金属的表面处理方法。

其次,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并结合附图如下。

图1为表示于实施例1-5的表面处理液的组成、条件及评估试验结果的图表(表5)。

图2为表示于比较例1-9的表面处理液的组成、条件及评估试验结果的图表(表6)。

本发明的表面处理组成物,是含有以由Al(C5H7O2)3、V(C5H7O2)3、VO(C5H7O2)2、Zn(C5H7O2)2及Zr(C5H7O2)4而成的群体选出的至少一种的金属乙酰基乙酸酯,与由水溶性无机钛化合物及水溶性无机锆化合物选出的至少一种的化合物为必须成分者。

于本发明,如特定的金属乙酰基乙酸酯及钛,特定的金属乙酰基乙酸酯及锆、或特定的金属乙酰基乙酸酯及钛及锆般,以使形成金属乙酰基乙酸酯及钛及/或锆的无机化合物而成的有机-无机复合被膜为最重要的,由而可被视作尤其使所形成的化成被膜的耐蚀性提高。

本发明的表面处理组成物的必须成分的金属乙酰基乙酸酯,是由Al(C5H7O2)3、V(C5H7O2)3、VO(C5H7O2)2、Zn(C5H7O2)2及Zr(C5H7O2)4而成的群体选出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表面处理组成物的必须成分的水溶性无机钛化合物或水溶性无机锆化合物,是可使用由钛或锆的硫酸盐、氧基硫酸盐、硝酸盐、磷酸盐、氯化物、铵盐及氟化物等选出的一种或二种以上,若为水溶性无机化合物即可,其种类并未予特别限定。于此等的水溶性无机钛化合物及水溶性无机锆化合物是于被处理金属表面上以Ti、Zr的氧化物、磷酸盐或氟化物等的状态析出、再者成为于同时析出的金属乙酰基乙酸酯之间形成的有机-无机复合被膜的骨干部分。因此,藉由此Ti、Zr的存在,使被膜对腐蚀环境的阻绝性(barrier)提高,结果较单独使用金属乙酰基乙酸酯的情形可形成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优越的被膜。

前述金属乙酰基乙酸酯及水溶性无机化合物的配合比率需设成1∶5000-5000∶1。宜为1∶100-400∶1,较宜为1∶50-100∶1,更宜为1∶10-10∶1。此重量比若未满1∶5000时,则所形成的有机-无机复合被膜的耐蚀性低劣。反之若超过5000∶1时,则较难形成有机-无机复合被膜。

其次,本发明的金属表面处理液,基本上是采用前述表面处理组成物及水者。

首先,金属乙酰基乙酸酯之处理液中的含有量宜为在0.01-50g/L的范围,较宜为0.1-20g/L的范围。金属乙酰基乙酸酯之含有量即使未满0.01g/L时化成被膜会予形成,然而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低劣并不佳。又即使超过50g/L时虽会形成良好的化成被膜,但其效果饱和,处理液的成本变高,在经济上形成浪费。

又,水溶性无机钛化合物及水溶性无机锆化合物的含有量在0.01-50g/L的范围为宜,较宜在0.05-10g/L的范围。含有量即使未满0.01g/L亦会形成化成被膜,然而耐蚀性低劣并不佳。又,即使超过50g/L时亦会形成化成被膜,但其效果饱和、成本变高,在经济上形成浪费。

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液的pH须予调整在2.0-7.0的范围内。较宜为pH 3.0-6.0的范围。pH未满2.0时,归因于对金属材料表面的蚀刻过多引起的外观不均会生成,金属乙酰基乙酸酯较难于金属表面析出,故并不佳。又,pH若超过7.0时,则耐蚀性优越的化成被膜较难形成,处理液中所含有的金属离子由于容易生成沈淀物,故液体的安定性会生成问题,故并不佳。在将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液的pH调整成2.0-7.0的范围之际,视必要时可使用硝酸、硫酸、磷酸、氢氟酸及硅氢氟酸等的酸与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钾及氢氧化铵等硷。

且,在本发明的表面处理之际,由被处理金属材料藉由使铝、镁、锌等金属离子溶出于表面处理液中,处理液的安定性会显著的降低,故此情形为螫合此等金属离子,于处理液中添加葡糖酸、庚基葡糖酸、甲酸、酒石酸、有机磺酸及乙二胺四乙酸等有机酸或此等的硷金属盐作为封锁剂亦可。

又,于本发明为使促进化成被膜的形成,亦可并用过氧化氢、钨酸及该等的盐、钼酸及该等的盐、过锰酸及该等的盐、与过氧化第三丁基((CH3)3C-O-OH)等的水溶性有机过氧化物等的氧化剂。

由上述方法所形成的有机-无机复合化成被膜的被膜重量,是在5-2000mg/m2的范围为宜,较宜为在50-500mg/m2的范围。被膜重量未满5mg/m2时,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有成为不足的情形,并不佳。又,被膜重量即使超过2000mg/m2,耐蚀性虽亦优越,然而其效果饱和、成本变高,在经济上形成浪费。且,被膜重量若超过2000mg/m2时,则涂膜附着性有降低的倾向,又被膜的外观上不均匀显着,由此等观点而言亦不佳。

又,对化成被膜的构成成分的铝、钒、锌、锆、钛的金属成分,对其结合状态、氧化状态、高分子化状态等,被膜中的存在形态,并未予特别限定。

其次,藉由使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液、与铝或其合金、镁或其合金、或锌或其合金接触,可形成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优越的化成被膜。以下说明表面处理各种金属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液,是以下示步骤所适用的作为较佳实施例。

①表面清洗:脱脂(酸性、中性系、硷系、溶剂系的任一者均可)

②水洗

③利用本发明处理液的表面处理

④水洗

⑤去离子水洗

⑥干燥

又,至于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液,以在温度10-80℃,时间1-600秒的条件下使与金属材料的表面接触为宜。此接触温度未满10℃时,处理液与金属表面间的反应性并不足够,未能形成良好的化成被膜,又,该温度若超过80℃时,则虽可形成化成被膜,惟能量成本变高,在经济上形成浪费。又,处理时间未满1秒时,未能足够反应,惟未能形成耐蚀性优越的化成被膜。另一方面,时间即使超过600秒,所得的化成被膜的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未被发现有提高。

且,于本发明,与表面处理液间的接触方式,为浸渍法、喷布法的任一者均可。

本发明的表面处理组成物及表面处理液所适用的铝或铝合金材料,是包含由纯铝及铝合金而成的金属,铝合金,例如包含Al-Cu,Al-Mn,Al-Si,Al-Mg,Al-Mg-Si,Al-Zn-Mg等的多种成分系的合金,及Al或施以镀铝的金属材料(镀铝钢板等)。

又,镁或美合金材料,是包含由纯镁及镁合金而成的金属,镁合金例如包含Mg-Al-Zn、Mg-Zn及Mg-Al-Zn-Mn等的多种成分系的合金。

再者,锌或锌合金,是尤其指施以镀锌的金属材料,包含镀熔融锌的钢板、合金化镀熔融锌的钢板、镀Al-Zn合金的钢板(镀锌、galbarium)、电气镀锌的钢板及合金电气镀锌的钢板等。

且,于前述铝及铝合金材料、镁及镁合金材料、锌及锌合金材料内,其形状、尺度等并无限制,例如包含板材及各种成形品等。又,此等材料的表面是指定的金属至少先有部分存在即可,例如在保持轧制或电镀的状态下,或再经珠击、酸或硷的粗糙化,施以活性化等的处理的状态亦可。

以下,同时举出实施例及比较例,较具体的说明本发明的表面处理组成物及表面处理液与表面处理方法的效果。

实施例1-5及比较例1-4

供试材

至于被表面处理铝合金材料,可使用Al-Mn是合金板(JIS3004)(尺度:150mm×70mm,板厚0.2mm)。

至于被表面处理镁合金材料,可使用JISH2222所规定的镁合金AZ91D的模铸板(尺度:150mm×10mm,板厚1mm)。

至于被表面处理镀锌材料,可使用合金化镀熔融锌的钢板(尺度:150mm×70mm,板厚0.8mm)。

处理条件

以下列步骤①→②→③→④→⑤→⑥的顺序进行处理,制作表面处理板。

①脱脂(43℃、2分钟、浸渍法)

采用市售的硷性脱脂剂(注册商标:Fine cleaner L4460A;2%及Finecleaner L4460B;1.2%的混合水溶液,任一者均为日本Parkerizing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②水洗(常温、30秒钟、喷布法)

③表面处理(浸渍法)

以图1(表5)及图2(表6)所示的组成的表面处理液及处理条件进行表面处理。实施例1-5及比较例1-4的表面处理液所用的物质示于表1。且于表2及表3的处理液组成的栏所示的各物质的重量,是已换算成纯成分的值,

又,以下表示比较例5-9的表面处理条件。

④水洗(常温、30秒钟、喷布法)

⑤去离子水洗(常温、30秒钟、喷布法)

⑥加热乾燥(80℃、3分钟、热风烘箱)

                       表1

实施例1-5及比较例1-4的表面处理液所用的金属乙酰基乙酸酯

    记号    供    给    源    A    铝乙酰基乙酸酯    Al(C5H7O2)3    B    钒乙酰基乙酸酯    V(C5H7O2)3    C    钒氧乙酰基乙酸酯  VO(C5H7O2)3    D    锌乙酰基乙酸酯    Zn(C5H7O2)2    E    锆乙酰基乙酸酯    Zr(C5H7O2)4

                     表2

实施例1-5及比较例1-4的表面处理液所用的水溶性钛化合物

    记号    供    给    源    A    40%钛氢氟酸  H2TiF6    B    24%硫酸钛    Ti(SO4)2

                         表3

实施例1-5及比较例1-4的表面处理液所用的水溶性锆化合物

    记号    供    给    源    甲    20%锆氢氟酸 H2ZrF6    乙    锆氟化铵     (NH4)2ZrF6

                      表4

实施例1-5及比较例1-4之表面处理液所用的pH调整剂

    记号    供    给    源    α    67.5%硝酸      HNO3    β    40%矽氢氟酸    H2SiF6    γ    25%氨水        NH4OH
比较例1

是仅以金属乙酰基乙酸酯为处理液成分,作成能形成金属乙酰基乙酸酯之单独被膜的比较例。比较例2

是仅以水溶性无机钛化合物为处理液成分,作成能形成无机钛化合物的单独被膜的比较例。比较例3

是由水溶性无机钛化合物及水溶性无机锆化合物而成的处理液组成,作成能形成不含金属乙酰基乙酸酯的钛及锆所构成的无机复合被膜的比较例。比较例4

是作成能形成被膜重量极少的被膜的比较例。比较例5

于表面处理方面,采用市售的磷酸锆系表面处理剂(注册商标:Alozin4040,日本Pakerizing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2%水溶液,因此以在温度50℃、时间60秒、喷布法的条件下施涂此液于前述Al合金板上,评估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比较例6

于表面处理方面,采用市售的磷酸铬酸盐系表面处理剂(注册商标:Alchrome K702SL;4%及Alchrome K702AC;0.3%的混合水溶液,任一者均为日本Pakerizing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因此,以在温度50℃、时间20秒、喷布法的条件下施涂此液于前述Al合金板上,评估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比较例7

于表面处理方面,采用市售的铬酸铬酸盐表面处理剂(注册商标:Alchrome 713M,日本Pakerizing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7%水溶液。因此,在温度40℃、时间60秒、浸渍法的条件下施涂此液于前述Al合金板、Mg合金板及镀锌钢板,评估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比较例8

于表面处理方面,采用以重铬酸钠为主成分的MIL-M-3171C(TYPEIII)的处理液。因此,在温度95℃、时间30分钟、浸渍法的条件下施涂此液于前述Mg合金板上,评估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比较例9

前述①的脱脂及②的水洗后,以温度25℃、时间30秒、浸渍法的条件实施市售的钛系表面调整剂(注册商标:Prepalene4040,日本Pakerizing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0.1%水溶液,其后在常温、30秒、喷布法的条件下水洗后,于表面处理方面采用市售的磷酸锌系表面处理剂的水溶液(注册商标:Palbond L3020;5%与添加剂4813;0.5%与添加剂4856;2%及中和剂4055;1%的混合水溶液,任一者均为日本Pakerizing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因此,在温度43℃、时间120秒、浸渍法的条件下施涂此液于前述镀Zn钢板上,评估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

评估方法

(1)被膜重量

采用萤光X射线分析装置或5重量%铬酸水溶液、90℃、浸渍5分钟的剥离法,测定有机-无机复合被膜的整体的被膜重量。

(2)耐蚀性

耐蚀性的评估,是采用JIS Z-2371规定的盐水喷雾试验,以目视评估盐水喷雾试验后的表面处理板的腐蚀发生状态。

对施以表面处理之各供试材之盐水喷雾时间及耐蚀性之评估基准,是如下所述般,

喷雾时间

Al合金板.........480小时

Mg合金板.........24小时

镀Zn钢板.........120小时

评估基准

◎:腐蚀面积率未满10%

○:腐蚀面积率10%以上,未满30%

△:腐蚀面积率30%以上,未满50%

×:腐蚀面积率50%以上

(3)涂膜附着性

于以实施例1-5及比较例1-9的条件经表面处理的Al合金板、Mg合金板或镀锌钢板的表面上,涂布以环氧树脂系涂料(关西漆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至干燥涂膜成为10μm,在200℃进行10分钟的烘烤。其次于此涂布板的中央用切割刀刻划宽2mm的100格棋盘目,在去离子沸水中浸渍60分钟。因此,将涂布板风干后,进行黏胶带剥离试验,以此时未剥离的棋盘目的残有数评估涂膜附着性。

且,此残存数愈多时意指涂膜附着性愈优越,残存数若为98以上时,则在实用上具有足够的性能。

评估结果是如图1(表5)及图2(表6)所示。

由表5及表6,由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液所形成的化成被膜是具有与习用的铬酸盐被膜同等的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且由形成相当被膜重量的金属乙酰基乙酸酯及Ti/Zr的已共存的有机无机复合被膜,可知能实现优越的耐蚀性。

由上述说明显而可知,将应本发明有关的表面处理组成物及表面处理液适用于含铝材料,或含镁材料,或镀锌材料,使形成具有优越的耐蚀性及涂膜附着性的化成被膜成为可能。

因此,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液是在实用上极有用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