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皮肤癣症、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皮肤癣症、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治疗皮肤癣症、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血竭25—35克、郁金80—120克、黄连100—200克、白矾80—120克、槟榔100—200克、芦荟80—120克、大风子40—60克、地肤子100—150克、斑蝥40—60克,本发明采用中药黄连为主药的制剂,剂型为酊剂或醋剂,其中不含抗生素,毒性低、副作用小、疗效高、有效期长,不仅能对皮肤癣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还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5-07-13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3-02-1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30103 申请日:1999042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 2002-12-04

    授权

    授权

  • 2000-11-22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 2000-01-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尤其是各种皮肤炎症、癣症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皮肤癣症在皮肤病中是常见病、多发病、不仅疼痒剧烈,使人难以忍受,有时继发感染,导致全身症状。目前治疗的药物虽然很多,如脚癣一次净,往往需要长时间多次用药,且多有刺激性,腐蚀性大,出现皮肤脱落、烂脚等现象,有的只对手足癣有效,对杀灭细菌无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高、刺激性小、收效作用好、使用方便的一种治疗皮肤癣症、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皮肤癣症、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血  竭 25-35 克    郁  金 80-120克

黄  连100-200克    白  矾 80-120克

槟  榔100-200克    芦  荟 80-120克

大风子 40-60 克    地肤子100-150克

斑  蝥 40-60 克

其最佳重量配比:

血  竭30 克  郁  金100克  黄  连150克

白  矾100克  槟  榔150克  芦  荟100克

大风子50 克  地肤子150克  斑  蝥50 克

上述药剂为酊剂或醋剂。其酊剂采用10000毫升,浓度为70%的酒精浸泡上述药剂,常温常压7-10天,过滤即可。醋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制备。

本发明采用中药黄连为主药的制剂,剂型为酊剂或醋剂,其中不含抗生素,毒性低、副作用小、疗效高、有效期长,不仅能对皮肤癣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还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下面结合实施详细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血  竭25克    郁  金80 克    黄  连100克

白  矾80克    槟  榔100克    芦  荟80 克

大风子40克    地肤子100克    斑  蝥40 克

实施例二: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血  竭35 克  郁  金120克  黄  连200克

白  矾120克  槟  榔200克  芦  荟120克

大风子60 克  地肤子150克  斑  蝥60 克

实施例三:按下述最佳配比称取原料

血  竭30 克  郁  金100克  黄  连150克

白  矾100克  槟  榔150克  芦  荟100克

大风子50 克  地肤子150克  斑  蝥50 克

上述原料药制备均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5版)。

上述酊剂的制备方法是:用10000毫升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上述组分药剂,常温常下浸泡7-10天,过滤装瓶即可使用。

本发明抗皮肤癣菌的实验

培养基:沙氏培养基(Sabouraud氏葡萄糖琼脂)菌种:白色念珠菌(C andidaalbicans)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石膏样毛癣菌(T.interdigitale)絮状表皮癣菌(Epidermophylon floccosu)

方法:

1、制备沙氏培养基、装三角瓶、用高压灭菌。

2、用无菌方法取皮癣菌注入消毒的平皿内(平皿直径为10cm),然后倾入沙氏基(每皿20ml)。

3、每皿接种上述四种霉菌(直径为0.5毫米的菌团)。

4、保湿培养37℃,一周后观察结果。

5、观察方法:量菌落直径(mm)与对照比较,观察菌落生长状态及有无杂菌生长。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象克霉唑癣药水一样对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以及深部真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使菌落缩小(n=5,P<0.001)。从表1中还取看出,本发明的抗真菌作用大于克霉唑癣药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克霉唑癣药水在稀释60倍时,其抗菌作用即消失,菌落直径接近对照组(n=5.P>005)而本发明在稀释120倍时仍然有明显地抗菌作用(n=5,P<0.001)。其二:克霉唑癣药水及其10倍稀释液只能使菌落缩小,而本发明及其60倍稀释液则使培养基中皮肤癣菌(红、石、絮)的菌落消失,120倍稀释液仍能使絮状表皮癣菌的菌落消失。提示克霉唑癣药水只能抑制真菌的生长,而本发明可能还有杀菌作用。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本发明在60倍稀释液时对白色念珠菌的作用已基本消失(n=5,P>0.05),而120倍稀释液对皮肤癣菌(红、石、絮)仍然有明显地抗菌作用(n=5,P<0.001)。提示本发明对表皮真菌的抗菌作用大于对深部真菌的作用。

表2:本发明治疗皮肤癣症例疗效分析

病名  例数  治愈  (人)  显效  (人)  好转  (人) 无效 (人) 有效率  (%)  复发  (人) 复发率  (%)足癣  268  180   60   28   0  100   67  25手癣  54  26   20   8   0  100   19  35体股癣  21  16   3   5   0  100   5  23.8头癣  9  4   2   2   1   1  11合计  352  226   85   40   1  99.7   92  26.1

临床疗效观察:

自1992年5月至1998年2月,在湖北三峡学院医学院皮肤科、宜昌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宜昌干休所医院门诊部共治疗各种皮肤癣症352例,其中男182例,女170例。

使用方法:清洁皮肤,待皮肤干燥后在病表面涂擦本药,每日2-3次。

疗效判断标准:①临床治愈:皮肤癣症的瘙痒、脱屑脱皮、皲裂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②显效:皮肤癣症的皲裂、脱屑脱皮消失,仍有皮肤瘙痒;③好转:皮肤癣症的皲裂消失,脱屑脱皮减轻,仍有瘙痒;④无效:用药后无明显好转;⑤复发:连续用药三个月后停药复发者。

黄连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Copitischinesis Franch)的根茎,根须及叶。祖国医学认为黄连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痈疖火毒、湿疮作痒、目赤肿痛等症,内服、外用均有良效。现代医学认为黄连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痢疾杆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破伤风杆菌、结核杆菌等多种G+、G-细菌均有较强抑菌作用,对十余种常见致病性真菌也有广泛而显著的抑制作用。黄连中的有效成分小薜碱尚有解热、镇痛和局部麻醉作用。

本发明的抗菌作用及治疗皮肤感染性疾病疗效分析:

实验研究

材料:培养基  肉汤琼脂

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系湖北三峡学院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保存菌种。

药物  皮康酊由黄连等十几味中药组成,所用中药均系宜昌市中心医院中药房提供;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由湖北宜昌制药厂生产。

动物  家兔由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方法与结果:

抗细菌试验  取培养6小时肉汤菌液(细菌数均为9亿/mL),无菌盐水稀释成1/500。取50个直径9cm无菌平皿,分别加入四种稀释菌液1mL,然后倒入溶化冷至45℃琼脂培养基30mL,立即旋转混匀。凝固后,用外径6mm灭菌玻管于平板上打5个孔,并取出孔中琼脂。5个孔中分别加入75%酒精、硫酸庆大霉素(gentamicin)注射液、100%本发明药剂(原液)、1.67%本发明药剂(1∶60稀释液)和0.83%本发明药剂(1∶120稀释液)各100uL。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测出抑菌圈。

由表3可见100%、1.67%和0.83%的本发明药剂对金葡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此作用均大于75%酒精,提示本发明中的中药成分与75%酒精有抗菌协同作用。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其原液对绿脓杆菌和金葡菌的抗菌作用均大于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这可能是本发明对烧伤、烫伤后创面感染疗效好的理论依据。

皮肤刺激性试验  家兔25只,体重1.5-2k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五组;I组以75%酒精涂擦家兔两耳;II组以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涂擦家兔两耳。III组以本发明原液涂擦家兔两耳;IV组以1.67%本发明涂擦家兔两耳;V组以0.83%本发明涂擦家兔两耳。观察并记录两耳皮肤有无红斑、水肿等皮肤刺激现象。

试验结果发现,除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无任何皮肤刺激症状外,本发明原液、1.67%和0.83%浓度均与75%酒精一样可致兔耳出现短暂的红斑,但无水肿、无水泡,一小时后消失,这可能是洒精扩血管作用所致。提示皮康酊无明显的皮肤刺激性。

2、临床疗效观察

1992年5月至1998年2月五年期间,在湖北三峡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宜昌市中心医院、宜昌干休所医院门诊部共治疗各种皮肤感染性疾病2648例,其中男865例,女1783例。使用方法:清洁皮肤,待皮肤干燥后在病灶表面涂擦本药,每日2-3次。注意事项:禁止将本药制成药物纱条敷于创面或填塞于创口深处。疗效判定标准:①临床治愈:皮肤炎症消退,创面愈合;②显效:皮肤炎症明显减轻,创面缩小80%以上;③好转:皮肤炎症有所减轻,创面缩小60%以上;④无效:用药后皮肤炎症无明显改善;⑤复发:青春痘患者连续用药1个月内复发者。

由表4可以看出,2648例患者,治愈216人,显效312人,总有效率为99.8%。青春痘患者连续用药一月内复发87人,复发率为71%,总复发率只有3.3%,连续使用仍然有效。

对一般皮肤炎症,用药后24小时内即可显效,三天后多可治愈。对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烂,用药后显现出良好的收敛作用,使创面干燥,溃疡面缩小,一般连续用药两周后可痊愈。对烧伤、烫伤后的创面感染(包括绿脓杆菌感染)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多数患者在连续用药1-2周后创面收口痊愈。

综上所述,本发明以中药黄连为主药,配伍组方而成的中药制剂,其中不含抗生素,毒性低、副作用小,疗效高。在5年多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该药具有以下优点:①疗效高:对手、足癣和皮肤癣症,用药10分钟后即可产生止痒效果,连续用药一周后显效,一月后大部分皮损症状消失,多数患者连续用药三个月后症愈,且复发率低(26.1%),若在第二年春初(1-2月份)再连续用药1-2个月,可杜绝复发,对一般皮肤炎症,用药后24小时内即可显效,三天后多可治愈。对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烂,用药后显现出良好的收敛作用,使创面干燥,溃疡面缩小,一般连续用药两周后可痊愈。对烧伤、烫伤后的创面感染(包括绿脓杆菌感染)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多数患者在连续用药1-2周后创面收口痊愈。②对皮肤刺激性小,因该药为酊剂,含有酒精,除对创面有短暂的疼痛刺激外,不会引起皮肤红肿、大片落皮现象;③本品不含皮质激素类物质,不会引起色素沉着(本药为中药制剂,涂擦后会在皮肤上留下中药本身的浅黄色,用肥皂水清洗即掉);④本品不含抗生素,本品长期使用不会产生耐药性和过敏反应;⑤该药皮肤穿透力强,使用方便,只需在创伤表面轻轻涂擦,药物便可渗入组织发挥作用;⑥本品的有效期长达5年以上。表1:本发明(皮癣净)对皮肤真菌的抗菌作用

                                                  (x±S)

                                                  菌落(mm)分组 药物      浓度         n

                              白色念珠     红色毛癣         石膏样毛癣       絮状表皮癣1    空白      -            12    8.3±3       36±9            22.9±9          21.0±62    克霉唑    原液         5     0.5±0.2*** 0.6±0.3***     0.8±0.2***     0.5±0.2***3    克霉唑    1∶10稀释    5     1.8±0.4*** 0.8±0.4***     0.6±0.3***     1.0±0.1***4    克霉唑    1∶60稀释    5     6.5±2       42.0±3          24.0±4          23.2±25    皮癣净    原液         5     0.8±0.3*** 0***            0***            0***6    皮癣净    1∶60稀释    5     5.8±0.8     0***            0***            0***7    皮癣净    1∶120       5     5.8±0.8     0.18±0.08***   0.18±0.08***   0***8    皮癣净    1∶240       5     6.8±1       41.0±2          24.8±3          21.2±2

                              与空白对照比:***P<0.001表3:  本发明的抗菌作用

                                           抑菌圈(mm)  x±SD药物      浓度    n

      (%)              金葡萄          伤寒杆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酒精      75      10        7.6±2          7.3±0.8        5.9±0.6        2.0±0.1庆大霉素  6.78    10        15.2±2***     10.5±0.9**    23.0±2***     12.7±2***本发明    100     10        23.0±2***     18.5±0.9***   22.7±1.5***   18.2±0.6***本发明    1.67    10        15.6±0.7***   12.6±0.9**    12.0±1***     12.5±0.7***本发明    0.83    10        12.6±1***     10.3±0.8       9.7±0.9***    8.2±0.6***表4:  本发明治疗皮肤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分析疾病             例数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复发  复发率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  (%)青春痘           1230   986    174    70     0    100     87    7.1疖疮痈           910    758    83     69     0    100     0     0手术及创伤感染   230    220    8      2      0    100     0     0烧伤烫伤感染     192    148    27     17     0    100     0     0经久不愈皮肤溃疡 86     56     20     6      4    95      0     0合计             2648   2168   312    164    4    99.8    87    3.3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