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汽车后桥壳液压胀形的工艺方法

汽车后桥壳液压胀形的工艺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桥壳液压胀形的工艺方法,它是使用液压缩径装置、液压胀形装置,将经缩径、胀形完成的汽车后桥壳体按工件尺寸要求切割,并于切割平面上焊接法兰盘,再于法兰盘上均匀钻孔,以备与桥壳盖联接,端联接盘焊接于桥壳体两端,采用经缩径、胀形完成的汽车后桥壳体切割、焊接法兰盘,使壳体壁厚均匀、光滑,保证汽车装配要求,省时、省力、省材,效率高而成本低。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5-12-28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2-08-07

    授权

    授权

  • 1999-09-15

    公开

    公开

  • 1999-08-18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后桥壳液压胀形的工艺方法,属于机械领域。

目前,国内汽车制造厂家的各种轻型汽车均采用板料冲压、拼接焊接成型后桥壳,虽然能满足汽车装配要求,但存在零件质量差、耗费能源多、原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不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件生产成本高、电焊污染环境,一句话,工艺方法落后陈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克服以上诸多缺点的、无需冲压、焊接,整体成型的汽车后桥壳液压胀形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如下方式完成的:

首先,为完成本技术方案需采用两套装置:缩径装置及胀形装置,其中缩径装置由推进油缸、顶出油缸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缩径导向套的两端放入左右两个缩径胎,推进油缸、顶出油缸分别作用在缩径胎和进行缩径坯料管上;胀形装置由左右密封油缸,左右推进油缸,及增压系统构成,其特征在于:导向套内放入对称拼块滑动模,模中间设有中间控制环,模两端为密封环,左右推进油缸,作用在模两端密封环上,增压系统所提供增压油沿轴线右侧箭头所指方向进入胀形坯料管内。

其次,该发明采用如下工艺方法:

1、缩径工艺过程:

①毛坯管下料;

②将毛坯管料放入缩径导向套中;

③在缩径导向套中的毛坯管料两端放入左右两个缩径胎;

④启动推进油缸,推进到工艺要求尺寸退回原位;

⑤启动顶出油缸,将已缩径完的坯料管顶出,第一次缩径结束;

⑥更换缩径胎,重复上述进行第二次缩径,一般规格的后桥壳体不大于3次缩径。

2、胀形工艺过程:

①将已缩径的坯料管放入滑动模具中;

②启动左右密封油缸,使坯料管处于良好密封状态,密封力为(15-25)×104N;

③启动增压系统,按图中轴线右侧箭头所指方向向胀形坯料管注入高压油,当压力升到初始胀形压时,初始胀形压力为(1.9-4.9)×107Pa,启动左右推进油缸,按规定的轴向压力(80-260)×104N和速度0.1-12mm/秒作用在密封环上,挤压左右滑动模,左右滑动模在压力作用下沿导向套向中间移动;

④当左右滑动模与中间控制环接触前(间隙不大于1.5壁厚)第一次胀形结束;

⑤换上新的滑动模和中间控制环重复上述过程;

⑥无中间控制环重复上述工艺,为防止模具受胀浮动,采用夹紧力为(300-800)×104N,最终压力达(0.9-16)×107Pa,全部胀形结束,获得合格的后桥壳体。

3、将经缩径、胀形完成的汽车后桥壳体按工件尺寸要求切割,并于切割平面上焊接法兰盘,再于法兰盘上均匀钻孔,以备与桥壳盖联接,端联接盘焊接于桥壳体两端组成后桥壳总成。

本发明由于采用液压胀形新工艺取代传统板材冲压、拼接焊接成型方法,使后桥壳体不再采用焊接成型,壳体壁厚均匀、光滑,保证汽车装配要求,省时、省力、省材,效率高而成本低。

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缩径装置图

图2为本发明胀形装置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产品整体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产品局部剖视图

参照附图1.2,首先,为完成本技术方案需采用两套装置:缩径装置及胀形装置,其中缩径装置由推进油缸[1]、顶出油缸[6]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缩径导向套[4]的两端放入左右两个缩径胎[2]、[5],推进油缸[1]、顶出油缸[6]分别作用在缩径胎和进行缩径坯料管[3]上;胀形装置由左右密封油缸[7]、[7],左右推进油缸[8]、[8],及增压系统构成,其特征在于:导向套[10]内放入对称拼块滑动模[11],模中间设有中间控制环[12],模两端为密封环[9]、[9],左右推进油缸[8]、[8],作用在模两端密封环[9]、[9]上,增压系统所提供增压油沿轴线右侧箭头[14]所指方向进入胀形坯料管[13]内。

其次,该发明采用如下工艺方法:

参照附图1,

1、缩径工艺过程:

①毛坯管下料;

②将毛坯管料[3]放入缩径导向套[4]中;

③在缩径导向套中的毛坯管料两端放入左右两个缩径胎[2]、[5];

④启动推进油缸[1],推进到工艺要求尺寸退回原位;

⑤启动顶出油缸[6],将已缩径完的坯料管顶出,第一次缩径结束;

⑥更换缩径胎,重复上述进行第二次缩径,一般规格的后桥壳体不大于3次缩径。

参照附图2、3,

2、胀形工艺过程:

①将已缩径的坯料管放入滑动模具中;

②启动左右密封油缸[7]、[7],使坯料管处于良好密封状态,密封力为20×104N;

③启动增压系统,按图中轴线右侧箭头[14]所指方向向胀形坯料管[13]注入高压油,当压力升到初始胀形压时,初始胀形压力为3×107Pa,启动左右推进油缸[8]、[8],按规定的轴向压力150×104N和速度0.6mm/秒作用在密封环[9]、[9]上,挤压左右滑动模[11],左右滑动模[11]在压力作用下沿导向套[10]向中间移动;

④当左右滑动模[11]与中间控制环[12]接触前(间隙等于壁厚)第一次胀形结束;

⑤换上新的滑动模和中间控制环重复上述过程;

⑥无中间控制环重复上述工艺,为防止模具受胀浮动,采用夹紧力为500×104N,最终压力达10×107Pa,全部胀形结束,获得合格的后桥壳体。

参照附图4、5,

3、将经缩径、胀形完成的汽车后桥壳体[15]按工件尺寸要求切割,并于切割平面上焊接法兰盘[16],再于法兰盘上均匀钻孔[17],以备与桥壳盖联接,端联接盘[18]焊接于桥壳体两端组成后桥壳总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