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双金属磨轮的制造方法及采用此方法获得的磨轮

双金属磨轮的制造方法及采用此方法获得的磨轮

摘要

该方法在于,在可运送的耐至少400℃高温的铸型(10)的周边摆放强耐磨材料的嵌入件(16),将铸型(10)和嵌入件(16)放在炉中预热,将铸型(10)连同嵌入件(16)迅速从炉中取出,置于旋转的离心式浇铸机上,浇铸可延展铸铁(18),待冷却后脱模。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16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7-10-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马格托国际公司;

    申请/专利号CN95195825.9

  • 发明设计人 让·德维尔德;诺伯特·盖拉尔;

    申请日1995-09-22

  • 分类号B22D19/08;B22D19/06;B22D13/04;B02C15/00;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马江立

  • 地址 比利时沃苏谢夫勒蒙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56: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0-28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 IPC(主分类):B22D19/08 授权公告日:20010725 申请日:19950922

    专利权的终止

  • 2001-07-25

    授权

    授权

  • 1997-12-10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 1997-10-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双金属磨轮的制造方法,双金属磨轮的形状一般为截锥形或圆柱形,具有一个用可延展可加工铸铁铸造的支撑,在支撑的外表面纵向沿着母线的方向嵌有强耐磨材料的磨损嵌入件,所述嵌入件机械连接在支撑中。本发明还涉及采用该方法制造的磨轮。

已知的磨轮由一个外磨损层构成,外磨损层由更易延展的撑芯支撑。这种磨轮通过磨损层和撑芯连续浇铸制成,以使两种材料冶金结合。由于这种制造方法只能使用几组可冶金结合的材料,所以磨损层与撑芯的选材受到限制。此外,冶金结合的实施要求极高的同步浇铸并需掌握好浇铸温度。

文献EP0476496A1推荐通过前言所述的方法用嵌入件技术制造磨轮。

根据该文献,嵌入件单独在第一批铸模中浇铸,然后放进砂模中浇铸撑芯,使两种材料间形成机械连接。与冶金结合相反,机械连接在选材上没有限制,因此嵌入件可选硬度较大的合金,如高合金铬铸铁或任何其它强耐磨材料以及更适合用于撑芯的合金,如球墨铸铁。

由于嵌入件可单独浇铸并可贮存用于第二次浇铸,所以该技术还可使浇铸量加倍。

不过,这种技术经常遇到其它困难。在砂模中在冷嵌入件上进行第二次浇铸时,由于热冲击,冷嵌入件有可能产生裂纹。为了避免或至少减小这种危险,需将嵌入件预热到约400℃至500℃。然而,进行这种预热不容易。因为需将笨重的加热设备搬运到砂模附近。再则,达到预热所需的温度时,一般都会破坏砂模的砂所使用的粘合剂。

还需将嵌入件暂时固定在砂模中,以避免浇铸时移位。为此,可设置一个临时性可毁支撑,或将它们简单地一个靠着一个摆放,以通过拱形作用将它们卡住。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既可保留已知方法的优点,又可消除或至少减少已知方法的缺陷的制造双金属磨轮的新方法。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个前言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的铸模由一个用金属或任何其它可承受至少400℃高温的材料制成的可运送铸型构成;将嵌入件立放在铸型的周边;将铸型及嵌入件放在加热炉中预热;将铸型连同嵌入件迅速从加热炉中取出,置于旋转的离心式浇铸机上;浇铸可延展铸铁;待冷却后脱模。

可延展铸铁最好是层状灰口铁或球墨铸铁,嵌入件最好是铬铸铁或强耐磨材料。

在将嵌入件摆放在铸型中前,铸型应涂一薄层耐高温层。

加热炉可预热到约100℃至500℃。

离心式浇铸机被驱动以每分钟约100至600圈的速度旋转。

可在温度降至约500℃时使磨轮脱模。

该方法可保留借助嵌入件技术获得的全部优点,尤其是由于嵌入件之间具有机械连接而表现出的优点。此外,采用可运送铸型作为铸模消除了嵌入件预热的问题,因为现在预热可在加热炉中实施,铸型和预先置位的嵌入件一起放在加热炉中。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预热温度。

另外,离心式浇铸对嵌入件技术起到一种自然有益的补充作用。铸型旋转产生离心力确保嵌入件相对于铸型壁的自动卡紧,因此有助于对嵌入件的最佳固定,减少了浇铸时移位的可能性。再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嵌入件间的空间完全被铸铁注满,保证了良好的卡紧,在注满所有的间隙前不会因为铸铁凝固而形成蜂窝。

本发明的其它特性与特征通过下面实施例的详细介绍得以体现,该实施例参照附图在下面说明,附图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制造的磨轮脱模前穿过铸模的轴向剖视图。

图中所示的铸模为可运送铸型10的形式,其容积与磨轮相对应,在这种情况下磨轮为圆截锥体。铸型10具有一个闭合盖12,盖上有一个中央浇铸孔14。

第一步先在铸型内部涂一层薄耐高温层,用以保护铸型及便于脱模。然后在铸型中摆放预先在另一个未示出的铸模中浇铸的嵌入件16。这些嵌入件16可用任何耐磨材料制成(如碳化物、陶瓷材料等)或者用文献EP0476496中所述的铬铸铁制造,在此情况下,嵌入件可一个靠着一个摆放,通过拱形作用卡住。

然后将铸型10连同嵌入件16放在根据所用材料的性质而定的温度为100℃至500℃的预热炉中,以使嵌入件加热到足以避免热冲击的温度。

当嵌入件达到所需温度后,将铸型10迅速从炉中取出,放在已知的离心式浇铸机的旋转盘上。浇铸机被驱动旋转的速度在每分钟100到600转之间变化,使铸型连同嵌入件围绕其垂直轴线旋转(如箭头A所示)。在铸型10旋转时,通过浇铸孔14浇铸磨轮的载体材料如层状灰口铸铁或球墨铸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铸铁以截锥层的形式在嵌入件16上展开并注满嵌入件间的所有间隙。如此浇铸之后等待其冷却,在约500℃时脱模。这样制造的磨轮具有一个轴向截锥形孔,使它能在精加工后通过箍圈固定在支撑轮毂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