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振动振荡建筑夯

振动振荡建筑夯

摘要

一种用于压实土壤、砂石或路基路面的振动振荡建筑夯,它包括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底座、中间传动机构、主夯体、辅助夯板、调节手柄、振动振荡器和滚轮压紧机构,动力装置被弹性连接在主夯体上。振动振荡器通过压环固定在主夯体上,其内、外偏心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同一轴线上,壳体、两偏心块形状结构、支撑安装点均对称于A-A平面,使激振力集中。滚轮压紧机构可使辅助夯板上升,脱离地面,改变夯对地的接触面积,从而调整夯对地面的正压力,以达到最佳夯实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70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7-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96109054.5

  • 发明设计人 郭志援;张国京;王仲文;梁丽媛;

    申请日1996-08-06

  • 分类号E01C19/30;

  • 代理机构北京邦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王月珍

  • 地址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52: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9-28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 IPC(主分类):E02D3/074 授权公告日:19980805 申请日:19960806

    专利权的终止

  • 2007-10-0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 1998-08-05

    授权

    授权

  • 1997-04-09

    公开

    公开

  • 1997-03-19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基础或类似工程夯实机械,特别是采用振动或振荡方法夯实各类土基础或砂石基础或路面面层的夯实机械。

目前用于建筑物基础夯实的小型夯实机主要有蛙式冲击夯和平板振动夯。八十年代出现了振荡夯实技术,用一根传动轴带动两根偏心轴,两偏心轴的相位角相差180度。如美国专利US4145156平板振动夯,它由一个底板、一个振动体和一台动力装置组成,振动体刚性地安装在底板上,并由动力装置驱动,而动力装置被弹性地安装在底板上,其振动体含有两件安装在同一轴上相反旋转的偏心重物。美国专利US3814533用于土壤与类似材料带有改进的振动器的夯实机,它的振动器包括一对处于同一轴线的不同半径,又围绕这一轴线旋转的偏心重物,即一块偏心重物和一个伞齿轮被紧紧与驱动轴相接,另一偏心重物和与之固定在一起的伞齿轮也可自由围绕驱动轴旋转。

它们的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1)  振动轴、偏心重物结构设计的不对称,使激振力不集中,效率低。

(2)  在激振力一定的条件下,夯底板的正压力不能改变。

(3)  在转速一定的条件下,激振力不可调。

(4)  振动体(器)的结构仅能产生差切振荡,而不能产生集中单一振动,使其适用范围小。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振动振荡两种功能,且可无级过渡,激振力集中、高效的振动振荡建筑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平板式夯的基础上,设计一振动振荡器来取代偏心重物,它主要由内、外偏心轴、传动小伞齿轮,大伞齿轮、轴承、防尘皮带轮轴和皮带轮组成,皮带轮带动防尘皮带轮轴及外偏心轴旋转,外偏心轴通过传动小伞齿轮,大伞齿轮带动内偏心轴反向旋转,两偏心轴产生的离心合力构成某一切平面的交变激振力。同时,在主夯体后部增设一辅助夯板和滚轮压紧机构。辅助夯板通过铰轴安装在主夯体上,它绕铰轴转动,滚轮压紧机构主要由手柄、丝杠、丝母套、机架、轴、滚压轮轴和滚压轮组成,摇动手柄使丝杠旋转,带动丝母套沿丝杠移动,使滚轮下降或升起,并可使辅助夯板压下或抬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图1、本发明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振动振荡器结构示意图。

图4、振动振荡器外形主视图。

图5、辅助夯板及滚轮压紧机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正面(部分)示意图。

参见图1,本发明是一种振动振荡建筑夯,包括动力装置1、动力装置底座2、护栏3、扶手4、中间传动机构5、弹簧6和主夯体7,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辅助夯板8、振动振荡器9、调节手柄10和滚轮压紧机构11,动力装置1通过螺栓紧固在动力装置底座2上,动力装置底座2与主夯体7之间通过在动力装置底座2上、下各设有四只弹簧6及螺栓、螺母相接成弹性连接;参见图2,动力装置1输出端的皮带轮22-1通过皮带与中间传动机构的输入皮带轮22-2相连,中间传动机构的输出皮带轮22-3与振动振荡器的皮带轮22-4相连;参见图5、6,振动振荡器9通过压环12安装在主夯体7上,并可搬动调节手柄10使其在压环12内转动一定角度;参见图5,滚轮压紧机构11安装在主夯体7的后部;参见图2、图5,辅助夯板8通过铰轴 3与主夯体7的水平夯板14相接。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和离心离合器。

参见图5,滚轮压紧机构11主要由手柄15、丝杠16、丝母套17、机架18、轴19、滚压轮轴20和滚压轮21组成,机架18通过轴19安装在主夯体7上,机架18两侧还焊接有压板32;丝母套17安装在机架18上端,丝杠16一端放置在丝母套17内,另一端穿过十字轴套33,并被轴向固定,手柄15与丝杠16相连;滚压轮轴20平置在机架18下端,滚压轮轴20可在机架18内移动。

摇动手柄15使丝杠16旋转,带动丝母套17沿丝杠移动,丝母套带动机架18绕轴19转动。当手柄顺时针旋转时,固定在机架18上的压板32上升,带动辅助夯板8绕铰轴13转动而上升,离开地面,整个夯与地面接触面变小,使夯正压力增大;同时,在机架另一端的滚压轮轴20和滚压轮21下降至与地面接触(即滚压轮着地),滚压轮支撑夯体;如果使滚压轮继续降至水平夯板14下,便可方便夯体运输。当手柄反时针旋转时,则相反,使主夯体水平夯板14和辅助夯板8合成一体,整个夯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大,使夯正压力变小。

参见图3、图4,振动振荡器9主要由皮带轮22-4、外偏心轴23、内偏心轴24、传动小伞齿轮2.5、大伞齿轮26,26-1、机壳27、大轴承28、小轴承29和防尘皮带轮轴31组成,皮带轮22-4与防尘皮带轮轴31相连接,防尘皮带轮轴31通过螺栓35与外偏心轴23的一端相接,外偏心轴2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36与大伞齿轮26-1连接,大伞齿轮26-1通过传动小伞齿轮25、大伞齿轮26、键37带动内偏心轴24反向旋转;机壳27内侧设轴承座30,上面安装有一对大轴承28,大轴承28内撑外偏心轴23,外偏心轴23与内偏心轴24之间设有小轴承29,支撑内偏心轴24。

实施例中,见图3、图4,机壳27右侧装有皮带轮22-4,左侧装有一伞齿轮壳体38,其前、后及左侧均设有伞齿轮定位座盖39及39-1,小伞齿轮从前、后装入,扣上伞齿轮定位座盖39,用螺栓旋紧固定;大伞齿轮从左侧装入,扣上伞齿轮定位座盖39-1,用螺栓旋紧固定。

本振动振荡器的特点是内偏心轴与外偏心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同一轴线上,壳体、两偏心块形状结构、支撑安装点均对称于A-A平面,使激振力集中。当防尘皮带轮轴带动外偏心轴旋转时,同时通过传动伞齿轮带动内偏心轴反方向旋转,这时内偏心轴与外偏心轴上离心力的合力正好在一个平面的两个方向上交替出现,即夯体处于振荡状态。这个平面与水平夯板的夹角由调节手柄决定,以实现振动振荡器控制水平夯板上垂直作用力的强弱,及改变行走速度与行进方向。

当改变内、外偏心轴转动方式时,把大伞齿轮26改换成无伞齿花键套,由于大伞齿轮26-1的齿轮孔是一内花键,此时,无伞齿花键套可插入并锁定大伞齿轮26-1,内、外偏心轴同向同步旋转,内、外偏心轴的离心力方向与传统的离心振动方式一样,处于纯振动状态。如果调整内、外偏心轴的两个偏心块于任一设定的夹角,又可以改变激振力的大小。

参见图1,动力装置底座2与主夯体7之间通过动力装置底座2上、下各设有四只弹簧6及螺栓、螺母相接成弹性连接,其中在设有的弹簧6两端均安装有弹簧盖套3 4,这样,构成了变力弹簧,这种结构有利于动力装置减振,更有利于调整夯的振幅。

本发明的振动振荡建筑夯的优点:

(1)  具有振动振荡两种功能,振动器结构设计与安装均对称,因此激振力集中、效率高。

(2)  可以减小夯底板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加夯底板的正压力。

(3)通过改变内、外偏心块相对位置,使激振力可调。

(4)通过调速、调激振力和调整变力弹簧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整夯的振幅。

本振动振荡建筑夯适用于建筑物基础或类似工程,对基础、路面进行夯实。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